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评价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2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损伤情况、致伤因素、治疗结果 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81例,治愈率达98.8%.颌骨骨折的25例经治疗后,咬合功能及面容恢复满意者24例.结论 迅速治疗口腔颌面部外伤,并考虑患者的容貌美观,以减少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詹峻  陈军 《健康研究》2016,(1):108-109
文章回顾分析78例创伤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评估临床效果.1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63例患者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31%;创伤颌面部骨折发生后,首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待状态稳定后需尽快根据辅助检查和临床症状确定诊断,以便尽早复位固定颌面部骨折,最大程度加快骨折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颌面损伤治疗时畸形的发生率,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方法对1987/2006-05收治的580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年龄、姓别、原因和骨折类型进行分类总结。结果男:女为4.27:1,2140岁组损伤发生率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在颌面部损伤中软组织损伤最多,骨折发生以下颌骨最多;发生损伤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占(41.55%)。结论颌面部极易受到损伤,且以青少年为主,损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因此,颌面部损伤的诊断治疗对减少畸形的发生率,恢复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鞠淑桂 《工企医刊》2005,18(2):82-82
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常见外伤之一,自2001年以来我院收治颌骨骨折病人56例,通过精心细致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3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36例经临床不同方法治疗后,伤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发生轻度牙齿咬合关系不良,2例对颌面部形态恢复不太满意外,其余患者均功能疗效良好,面部恢复满意.结论 颌面部骨折类型较复杂,下颌骨骨折占多数,临床治疗主要以复位内固定为主,可达到精确稳定复位,固定效果确切,疗效可靠,对恢复患者颌面部形态及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及并发症骨折的诊治要点、临床特点、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骨折类型、损伤部位、并发症骨折、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有1例患者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8.46%。结论抢救生命是口腔颌面部骨折处理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利用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外伤的性别、原因、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病因以交通意外伤占第1位,损伤部位以下颌骨骨折居多,3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6.7%。结论:在患者各项生命征平稳后,应早期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微型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颌问牵引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继高 《中国保健》2008,16(2):59-60
口腔颌面部损伤中,下颌骨骨折颇为常见,因下颌骨是位于颌面部的最暴露部位,加上其功能特点,所以颌面部的损伤成为首当其冲.我院自1994~2005年的11年中,共收治12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吴书华 《现代医院》2007,7(5):60-60
近年来,颌骨骨折随交通事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如何使骨折复位固定更佳,减少患者痛苦,早期恢复口腔功能是近年来口腔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把钛板应用于颌骨骨折的复位内固定中,它弥补了以往颌骨骨折治疗方法中的不足。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纯钛夹板对20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均获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5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率为93.3%,治愈好转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现钛钉或钛板断裂、移位现象,颌骨周围没有出现骨质疏松和吸收的情况.结论 坚强内固定方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9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骨折男女患病比例为2.71:1;好发年龄段为20-40岁,占59.55%;交通事故是骨折主要原因,占51.69%;骨折以下颌骨骨折为主,占58.4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固定术(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是骨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及早将骨折复位,在选择合适内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及面部正常外形。  相似文献   

12.
田云峰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58-158,160
目的探讨坚同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颌骨骨折患者24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析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措施的实施方法,指导临床诊治颌骨骨折的实践。结果24例颌骨骨折患者均完整进行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措施,术后21例患者(87.50%)全身情况稳定,Ⅱ/甲愈合,咬合关系恢复,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结论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具有积极的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杜伟 《药物与人》2014,(5):152-15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4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良好治愈,治愈率为95.1%。其中4例患者出现张口受限情况,术后口角歪斜情况2例,治疗后下唇麻木患者2例,咬合能力恢复欠佳患者2例,无一例患者因为手术而导致眼睑下垂等情况。结论: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是颌面部主要治疗手段,合理手术径路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方法:从1998~2004年收治46例颌面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微型及小型钛板固定,对上下颌复合型骨折患者辅以颌间牵引及颅颌固定.结果:45例为1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44例术后恢复咬合关系,2例出现局部咬合不良.结论:钛板坚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骨亲和性及生物相容性,对位精确,固定稳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颌面部颧骨、颧弓、眶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患者全部应用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固定。结果66例I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在颌面部颧骨、颧弓、眶周骨折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颌面部颧骨、颧弓、眶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患者全部应用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固定。结果66例I期愈合,2例II期愈合。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在颌面部颧骨、颧弓、眶周骨折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64层螺旋CT对52例颌面部损伤患者采用容积扫描,进行MPR、MIP及VR图像重组,观察骨折细节,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细节及空间解剖关系.二维图像对细小骨折显示较好,且可同时显示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改变情况.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复杂颌面部骨折的有效手段,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两者结合应用是颌面部多发、复杂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搜集某医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36例诊断明确并经手术证实的颌面部骨折患者。对4种影像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并与手术骨折线对照。结果:下颌骨各部骨折几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颌骨细微骨折与上颌骨骨折CT三维重组准确率最高,上颌骨骨折口腔曲面体层片显示较差。结论:4种影像学检查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均有意义,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相互之间又可互补以提高骨折显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以及全人类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工伤、交通事故及运动性损伤日益增多,因此,创伤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重要分支。在颅面创伤中,颌骨骨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骨折的类型复杂,固定复位涉及功能和美观,所以不能疏忽骨折的治疗。颌骨骨折治疗方法多样化,常采用骨内固定及颌间牵引术。本文收集了近几年我院颌骨骨折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某院2009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并与单独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仅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该方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与传统的颌间固定和骨间固定方法相比,具有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对位精确、固定稳固和允许下颌即时或早期进行生理活动等优点。术后加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具有良好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