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载于《伤寒论》,一般认为本方证属邪在少阳,因枢机不利使三焦决渎失司、气机壅滞,因而治在少阳。但仔细分析,本方应属小柴胡汤合桂枝去芍药汤化裁,证属三阳同病,而兼见心神浮越、水饮内停的证情,因此应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阳并治。以三阳同病的角度解释本方证则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五苓散证病机及主药新解向国友成都中医学校五苓散源于《伤寒论》,主治太阳经腑同病的膀胱蓄水证。《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痰饮咳嗽病。尽管二者病证不同,但病机相同,故用五苓散异病同治。1传统病机及主药的学术观点1.1五苓散证病机观点五苓散证病机历代多数医家均认...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载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叙证较为简略。以方测证,本方主证之病机当为阳气不足,阴寒痼结心下。清·周禹载论胸痹心痛治则时说:“微者但通上焦不足之阳,甚者且驱下焦厥逆之阴”。当此阴寒痼结之心背彻痛,桂枝、薤自不足当此重任,乌头、附子方可开辟群阴。然本方皆大辛大热、燥烈走窜之品,且仲景用本方时的谨慎用法,致使后世医家多畏其性猛而运用较少。笔者认为,本方虽偏温燥,但只要谨守“阴寒痼结”之病机,辨证精当,配伍适宜,灵活加减,则不论阴寒凝在经络、聚在脏腑,结于关节,都可大胆使用,逢棘手之证  相似文献   

4.
附子泻心汤证治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历代有关附子泻心汤证治的文献资料,归纳出6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指出了对附子渴心汤怔病机及方药作用所存在的诸多而又矛盾的见解直接影响了本方的临床运用。并根据《内经》及《伤寒论》有关论述,重点剖析了本方证病机演变过程和方药作用特点,明确了本方在临床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治疗范围,并例举了临床实例加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5.
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五味药物组成。在《伤寒论》中凡三见,两见于《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一见于《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此外,本方还见于《金匮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的第17条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的第13条。本方组方严谨...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丸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妇人妊娠病脉证病治篇>中,文中所述主治妇人宿有癓病,经闭3月"而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下者".本方为仲景活血化淤,消癥除积的名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妇产科的多种疾患,每获良效,兹举4病例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西医的肾炎病 ,以中医病理分析 ,认为病在肺、脾、肾三脏 ,根据 3脏受累情况 ,还能归纳出4类 9种病证 ,以病位病类为基础 ,笔者设计出肾炎基础方 ,在临诊时随证加减 ,以尽配药之巧 ,已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肾炎病人。本文还对产生蛋白尿的病理 ,提出立论侧重脾、肾者 ,注意肺的重要性。认为 :只要精细辨证 ,合理施治 ,均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型证治、蛋白尿及血尿的治疗等方面作了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9.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藿朴夏苓汤世人皆以治外感温热病,笔者在临证多用于内伤杂病,每收奇效。该文治验四种病证,为胃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膀胱炎,皆以本方治愈。并提出运用本方治疗内伤杂病时要抓住要点,虽以四诊合参,但以舌诊为凭,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皆为用本方的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医的肾炎病,以中医病理分析,认为在肺、脾、肾三脏,根据3脏受累情况,还能归纳出4类9种病证,以病位病类为基础,笔设计由肾炎基础方,在临诊时随证加减,以尽配药之巧,已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肾炎病人。本还对产生蛋白尿的病理,提出立论侧重脾、肾,注意肺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精细辨证,合理施治,均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孙军 《求医问药》2011,9(6):175+165
培元通脑胶囊,是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一类新药,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具有益肾填精,熄风通络的作用,可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之肾元亏虚,虚风内动,瘀血阻络之证。为了拓展本方的治疗范围,为Ⅰ、Ⅱ期的脑卒中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文根据脑卒中的(中医称之为中风)病因,病机,培元通脑胶囊的  相似文献   

12.
搜集古代医籍中有关半夏泻心汤运用的信息,对文献信息进行必要的规范化处理后,运用计算机统计和归纳分析的方法,探讨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候。结果表明,古代运用半夏泻心汤主要涉及湿热、里热、湿痰三证;本方的历代治证在不断变化,或继承或遗弃或拓展,尤以明、清时期的涉证最多,并趋向于湿热及痰热证。结果提示,湿、热、痰是本方治证的主要病机,此有别于目前学界关于该方主治"脾胃不足,寒热互结于心下"的认识;方证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性,应从临床运用的发展中去把握方证及其病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近3年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加以探讨。对住院145例(符合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患儿观察其临床特点及舌象脉象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焦湿热型湿热瘀阻型、脾虚湿盛型占例数居多为31、44、22例,并分别有向瘀转化者12例、虚17例(气虚、阴虚)热4例。复发病例中湿证占75%、热证占60%、虚证占40%、瘀证占34%,其中以湿热居多。在各证型的病程中湿热瘀阻型病程最长,其平均起病时间(从皮肤紫癜到尿异常时间)为72天,肾损时间为193天。结论:(1)湿、热、虚、瘀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及特点,在整个病情发展过程中,湿、热、虚、瘀四者既可单独存在,又可兼夹为病。(2)湿热瘀是导致疾病复发和病程延长的主要因素。湿证占主导。(3)在治疗中清热除湿化瘀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温胆汤来源于姚僧垣集验方,《外台秘要》谓出第五卷中。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由生姜、半夏、桔皮、竹茹、枳实、甘草组成。《备急千金要方》载本方治证,用药同,惟枳实改用二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本方治证较详,并加茯苓、大枣,后世方书沿用此方。谓有燥湿化痰,清热  相似文献   

15.
麦门冬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上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后世医家皆谓之治肺痿主方,本方证是由胃虚有热,津液不足,虚火上逆所致。病虽在肺,其源在胃,服本方滋润养阴,则胃得其润,肺得其滋,如此则虚火降,咽喉利,咳嗽气逆亦能随之而愈。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相同病机之鼻衄、久咳不止、便秘,运用本方治疗收效甚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方明  艾儒棣 《美中医学》2010,7(5):39-41
重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徵是大量蛋白尿、伴低蛋白血症而出现胸水、腹水、全身浮肿等症状,其临床表现以脾肾阳虚证较为常见。通过一例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来分析其发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药物,再次证实了用温补脾肾法治疗脾肾阳虚证这一类重症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303条指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是指少阴感寒入里,邪随热化的证治。临证上如善于运用,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近年临证运用本方治疗的病例,现选四  相似文献   

18.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方用:桑白皮、地骨皮各一两、生甘草(一作炙)五钱为末。每服二至四钱,加粳米一撮,水煎服。本方主要功用是泻肺热,止咳平喘。钱氏原为小儿肺热咳嗽,甚至气喘,皮肤蒸热或发热午后尤甚等证而创。笔者根据方中药物性能。结合辨证施用,多年来将本方用于内科病的治疗,疗效满意,今选录病例四则于后。  相似文献   

19.
真武汤由附子、茯苓、自术、自芍、生姜组成,本方出自仲景《伤寒论》,该书太阳病篇和少阴病篇皆用真武汤。笔者体会本方为祛寒利水剂,其用途有二:(1)治阴寒内盛,或误汗亡阳,致心肾阳虚,水饮泛所出现的心悸,眩晕等证;(2)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健运无权,所致的腹痛下利等证。  相似文献   

20.
生化汤最早见于北宋明道年间,系世代医家钱乙的祖传方,当时仅用于妇人感寒所致的寒凝血淤证。于北宋之后,本方被张景岳纳入《景岳全书·妇人规》,虽记载了药味、功用及主治,但其变化不大。至清代妇科师付青主承方变通,对产后病主张“频服生化汤,随证加减”。继付氏之后,各派医流亦沿袭本方,则多陈守规矩,少有发展。今妇科名医刘云鹏,在临床上勿拘泥于此,他不仅将本方施于产后诸疾,且用于经期多证,屡效灵妙。余受刘氏之启迪,又用其治崩漏之疾,临证亦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