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某些小剂量中药和小剂量化疗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因此本文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羟基喜树碱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Ⅱ作为对照,采用MTT法和三维血管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对体外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利用鸡胚尿囊膜(CAM)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对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40μl/ml参麦注射液和20ng/ml羟基喜树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8%、31.7%,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43.6%;40μl/ml参麦注射液和20ng/ml羟基喜树碱对HepGⅡ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2%、0.9%,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19.4%;40μl/ml参麦注射液和20ng/ml羟基喜树碱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出芽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0.988,P=0.007);40μl/ml参麦注射液和20ng/ml羟基喜树碱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抑制率分别为30%、40%,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60%。结论:①小剂量参麦注射液(40μl/m1)、羟基喜树碱(20ng/m1)在体内外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而对肝癌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显示出明显差异性细胞毒作用;②小剂量参麦注射液(40μl/m1)联合羟基喜树碱(20ng/m1)在体外具有抑制HMVEC增殖和迁移协同作用,体内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联合热疗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热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热疗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人肝癌细胞HepGⅡ增殖的影响。利用三维血管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热疗对HMVEC迁移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参麦注射液在40μl/ml~160μl/ml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内皮细胞存活率在82.0%~36.8%),均与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0.535,P值分别为0.0012、0.0043);具有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而在40μl/ml~80μl/ml浓度范围内时,对人肝癌HepGⅡ细胞表现出亚细胞毒作用(细胞存活率在98.8%~76.2%之间);当浓度≥160μl/ml时对人肝癌HepGⅡ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细胞存活率低于50%)。40μl/ml~160μl/ml的参麦注射液与热疗联合应用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效应。结论小剂量参麦注射液(40μl/ml~160μl/ml)联合热疗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血管增殖和迁移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剂量经基喜树碱联合参麦注射液对小鼠H22 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肝癌H22 模型,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kg 阴性对照组、环磷酞胺(CTX) 20mg/kg 阳性对照组、经基喜树碱0. 2mg/kg组、参麦注射液20ml/kg组,参麦注射液20ml/kg 联合经基喜树碱0 . 2mg/kg 组,每组10 只小鼠。连续腹腔给予参麦注射液、经基喜树碱以及两药联合治疗10 天,观察用药后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 和MVD 的表达。结果 参麦注射液、经基喜树碱具有显著抑制H22 移植瘤的作用,且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H22 瘤体内MVD、VEGF 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经基喜树碱对H22 荷瘤小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联合参麦注射液具有协同作用。同时,两药联合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VEGF、CD34 的表达,推测其血管生成抑制作用亦参与抗肿瘤。  相似文献   

4.
重楼醇提物体外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楼醇提物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重楼醇提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人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察重楼醇提物对HUVEC迁移、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重楼醇提物在(15—60)μg/ml浓度范围内,内皮细胞抑制率在24.2%-82.1%之间,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体外管腔形成实验发现,(15—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管腔形成数目减少,且管腔不完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00011、0.0000417、0.0008752)。经(15—60)μg/m1的重楼醇提物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00005、0.0000033、0.009993)。而在该浓度范围内,对人肠癌LOV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细胞抑制率在12.1%-13.9%之间)。(15—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22,P为0.036、0.039)。结论:重楼醇提物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最大耐受量联合低剂量节律化疗对裸鼠人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抗血管生成及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荷瘤裸鼠随机分成4组:LDM组、联合用药组(MTD联合LDM组)、MTD组和对照组。给药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瘤质量、瘤体积、白细胞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MVD、TSP-1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组明显减慢(P〈0.05)。联合用药组裸鼠的肿瘤重量为(0.35±0.03)g,明显轻于其他组(P〈0.05)。联合用药组MV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TD组(P〈0.05)。联合用药组TS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TD组(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MTD联合LDM节律化疗可以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速度、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头翁醇提物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白头翁醇提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白头翁醇提物对HUVEC迁移、形成血管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头翁醇提物对HUVEC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2~8μg/ml的白头翁醇提物作用48h对HUVEC的增殖抑制率为21.6%~72.0%,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13.2%~22.9%;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发现,2~8μg/ml白头翁醇提物作用24h,HUVEC小管形成数目减少,且管腔不完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2~8μg/ml白头翁醇提物处理12h,HUVEC迁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2、4、8μg/ml白头翁醇提物作用于HUVEC细胞48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952%、1864%和2007%,对照组为6.25%。8μg/ml白头翁醇提物作用于HUVEC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结论 白头翁醇提物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U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诱导HUVEC凋亡,抑制HUVEC有丝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5%葡萄糖注射液20ml/kg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20mg/kg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0.75mg/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奥沙利铂0.75mg/kg联合组,每组10只.各组均给予腹腔等容量注射,连续用药10天.停药次日处死小鼠,计算瘤重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小剂量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的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奥沙利铂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相加抑制作用,能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内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长春瑞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对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长春瑞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模型、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长春瑞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HUVEC迁移、小管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药物对体内CAM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0.1、0.4和0.8 ng/ml长春瑞滨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5.8%、39.2%和54.0%,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为19.7%.0.1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和0.4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9.5%和46.4%,联合用药有次加作用;0.8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为64.6%,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0.1、0.4和0.8 ng/ml长春瑞滨分别联合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具有抑制HUVEC迁移的作用,抗HUVEC迁移率分别为51.9%、68.2%和95.0%,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0.1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或0.4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对抑制HUVEC小管形成有次加或协同作用,抗HUVEC小管形成率分别为38.8%和57.7%;0.8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对抑制HUVEC小管形成有协同作用,抗HUVEC小管形成率为78.9%.0.8 ng/ml长春瑞滨+0.25 μg/ml西妥昔单抗诱导HUVEC的凋亡率为59.9%,有协同作用.长春瑞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具有协同抑制CAM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 小剂量长春瑞滨和西妥昔单抗在体内外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联合用药具有次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剂量化疗抑制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背景与目的近期一些国外研究表明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可特异地杀伤新生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化疗药物的这一新靶点,可能帮助解决常规化疗剂量引起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难题。为此本研究观察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荷Lewis肺癌C57/BL6小鼠模型,分别给予持续低剂量(LDM)CTX、最大耐受剂量(MTD)CTX治疗,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实验终末时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MTDCTX治疗组比较,LDMCTX治疗组小鼠肿瘤MVD值和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TDCTX治疗组比较,LDMCTX治疗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并且没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或白细胞数下降等毒性迹象,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CTX的持续低剂量给药方式靶向于肺癌血管生成,不易产生耐药,增加了抑瘤效果,毒副作用小,动物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0.
血管靶向及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足够的血供,切断肿瘤的血供则可抑制肿瘤生长,甚至造成肿瘤细胞坏死。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从而影响肿瘤血供的治疗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肿瘤学研究中一个相当热门的领域。其治疗作用具有:①高效性,一根血管可供应较多的肿瘤细胞,药物易于到达作用部位;②广谱性,肿瘤都需要血供;③不易耐药,内皮细胞不易发生突变等优点。具体又分为血管靶向和抗血管生成两种策略,前者针对已有的肿瘤血管,后者着眼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有时难于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11.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化疗联用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中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参麦联合化疗组及单纯化疗组。结果:参麦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参麦联合化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毒性反应两组存在明显区别,单纯化疗组明显高于参麦联合化疗组。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化疗联用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有减低毒性反应的作用,并且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羟基喜树碱、环磷酰胺抗血管生成热化疗治疗肝胆胰等难治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例肝癌、胆囊(管)癌、胰腺癌等难治性肿瘤患者采用低剂量羟基喜树碱(HCPT5mg静滴d1、5、9、13)及环磷酰胺(CTX50mg口服d1~13)联合热疗(2次/周)方案治疗3周期,比较两组治疗近期临床疗效、临床受益率、中位生存期及VEGF值的变化。结果:单用羟基喜树碱、环磷酰胺抗血管生成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58.33%(7/12例SD),临床受益率为58.33%,中位生存期11.2月,VEGF值下降者41.67%;联合热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0%(2/15例PR,10/15例SD),临床受益率66.67%,中位生存期19.2月,VEGF值下降者60%。结论:小剂量羟基喜树碱、环磷酰胺化疗能提高肝胆胰等难治性肿瘤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临床受益,延长其生存期,联合热疗可以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小剂量羟基喜树碱、环磷酰胺可能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羟喜树碱联合热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联合应用热疗(thermotherapy)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羟喜树碱联合热疗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人肝癌细胞HepGⅡ增殖的影响。利用三维血管模型观察羟基喜树碱联合热疗对HMVEC迁移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羟喜树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羟喜树碱在20~40ng/ml、5~80ng/ml浓度范围内,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内皮细胞存活率(68.2%~44.7%),均与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6、-0.469,P值分别为0.00003、0.0051);具有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而在5~80ng/ml浓度范围内,对人肝癌细胞无细胞毒作用(细胞存活率:100%~90%)。20ng/ml的羟喜树碱与热疗联合应用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效应;40ng/ml的羟喜树碱与热疗联合应用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次加效应。结论:小剂量羟喜树碱(20~40ng/ml)联合热疗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血管增殖和迁移协同或次加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5%葡萄糖注射液20ml/kg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20mg/kg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0.75mg/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奥沙利铂0.75mg/kg联合组,每组10只。各组均给予腹腔等容量注射,连续用药10天。停药次日处死小鼠,计算瘤重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小剂量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的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奥沙利铂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相加抑制作用,能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内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Shenmai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for adverse reactions of chemotherapy o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45 NSCLC patients with stages IIIb-IV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y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henmai inj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chemotherapy only).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fter 3 cycles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recent curative effects (P 〉 0.05), whil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Karnofsky score and weight (P 〈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preventing leucopenia and decreased hemoglobin,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m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cytopenia, nausea and vomiting, hepatic and renal dys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m (P 〉 0.05). Conclusion: Shenmai injection would not influenc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on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while it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crease the body weight of patients, alleviate adverse reactions of chemotherapy as myelosuppress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olerance of organism to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和减量FLAG联合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20 mL,1次/天,连续21 d.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及死亡率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口干和乏力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肝损伤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为55.0%(P<0.05).治疗组患儿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5%和17.5%,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7.5%和40.0% (P <0.01).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且可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脉注射液在食管癌放疗过程中的增敏作用。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放疗+参脉组(治疗组),治疗组放疗同时应用参脉注射液6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一次,连续使用4周。结果 在放疗剂量达60 Gy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6%,单纯放疗组为7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两组的安全性、肿瘤抑制率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管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参麦注射液,可以起到放疗增敏,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