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龋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75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自我口腔清洁方法的指导,放疗后进行随访。结果:有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了1~3年随访,其中有4例发生了放射性龋。本文发现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为放射性龋的主要诱因。结论:放射治疗前进行口腔诊疗,指导患者掌握并坚持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放疗后局部用氟,每3~6个月接受口腔复查,采取这些综合口腔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或预防放射性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作者的目的是复习鼻咽癌的体征和症状。并阐明其症状的复杂性和鼻咽癌有颞颌关节病表现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作者复习了1987~1989年的鼻咽癌病案,其中资料全的初诊、再次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鼻咽癌者共52例。结果男性3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52.4岁(23~82岁)。其中20例在初诊时被误诊,分别被误诊为中耳感染(10例)、耳和鼻的一些其他疾病或喉部感染(7例)、副鼻窦炎(1例)、变态反应性疾病(1例)和颞颌关节病(1例)。初次出现体征和症状至确诊为鼻咽癌的平均时间为8.3个月(1~36个月)。痛是鼻咽癌常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 ,颈部转移率可高达78 9% [1] ,且转移发生较早 ,因而不少鼻咽癌患者首诊于口腔科。为总结主诉颈转移鼻咽癌的临床规律 ,促进及时诊治 ,减少误诊 ,作者对首诊于口腔科的 34例主诉颈转移鼻咽癌病例进行分析 ,为临床上鉴别鼻咽癌颈部转移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和方法收集 198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以颈部转移为主诉的鼻咽癌患者 34例。其中 ,男 2 5例 ,女 9例 ,男女之比为 2 78∶1;年龄 34~ 6 6岁 ,平均 4 7岁。首诊于新桥医院口腔科者 12例 ,首诊于他院口腔科者 2 2例。全部患…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肉瘤(RIS)发病率逐步提高,现已成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旨在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对1964至2003年间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53例发展为RIS,符合研究标准。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后唾液流率和pH值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对涎腺功能造成放射性损害,为尽量减少和预防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寻求可能的途径。方法:对2002年收治的3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38例均为首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平均年龄41.4岁,分别在放疗前、后检测混合唾液流率和pH值。结果:放疗后多数患者出现口干,唾液流率显著减少,pH值稍微上升。结论:放射治疗使涎腺功能受到极大破坏,唾液的质和量有很大变化;精确设计放射野,改进放疗技术可以预防和减少放射性涎腺损伤。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就诊于口腔科时,易被误诊为牙体牙髓疾病. 笔者报告鼻咽癌被误诊为牙体牙髓病1例,并对其误诊原因、鉴别诊断及防治进行讨论,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首发口腔疾病症状误诊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在口腔科误诊的原因。方法分析就诊于口腔科32例以口腔疾病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无典型的鼻咽癌临床症状,仅以口腔疾病症状出现,其中颈上部包块15例,牙痛6例,张口受限4例,三叉神经痛3例,面部麻木2例,伸舌偏斜1例,吞咽困难1例,均经鼻咽部活检及鼻咽部CT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结论对不明原因的颈上部包块、牙痛、张口受限、三叉神经痛等经治疗后无好转的口腔疾病,首先要考虑鼻咽癌的可能性,要结合CT、鼻咽部活检等辅助检查,以防因病变组织较深,首发症状不典型而造成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咬肌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54例,根据放疗后问卷评分分为康复训练组和观察组,86例能完成指导训练内容80%的患者纳入康复训练组,其余6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放疗后1年及2年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张口度,并评价有无咬肌痉挛性疼痛。结果康复训练组放疗后1年及2年的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6.5%、52.2%,比观察组64.9%、83.8%低。康复训练组1年及2年的咬肌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1.3%、36.0%,比观察组的66.2%、77.9%低。经分析,康复训练组张口困难各级患者的张口困难及咬肌痉挛发生率与观察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咬肌痉挛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特殊的部位使早期症状隐蔽 ,不易被患者注意。由于颌面部与鼻咽部解剖部位邻近 ,因此常有鼻咽癌患者首诊到口腔科就诊。现报道我科诊治的表现为颌面部包块的鼻咽癌病例 2例。病例 1,男 ,65岁。因右侧耳下包块 2年到我科求治。检查见 :右腮腺嚼肌区后下缘 4cm× 3cm包块 ,质硬 ,与表皮无粘连 ,不活动 ,无压痛 ,无面神经受累症状 ,可扪及颈深上颈巴结 2个 ,疑为腮腺区恶性肿瘤而进行CT扫描 ,提示鼻咽癌并腮腺区转移。转外院放疗。病例 2 ,男 ,2 0岁。因左侧颈部肿痛 1周入院。检查见左胸锁乳突肌前缘与二腹肌上…  相似文献   

10.
剧烈的恶心和呕吐是化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众所周知 ,长期以来 ,各种镇吐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直接影响病人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及化疗效果 [1]。作者通过三组不同的镇吐治疗效果比较 ,并对照使用安慰剂 ,分析其优缺点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以头颈部鳞癌、低分化癌、鼻咽癌及恶性淋巴瘤为主 (见表 1 )。年龄 2 0~ 60岁 ,男∶女为 1 .5∶ 1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 0人。所有患者此前未曾接受过放化疗 ,无临床可检出的远端转移 ,无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和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 ,没有毒品瘾。…  相似文献   

11.
复习8例多原发癌(MPC)病例,并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除1例第一原发癌为鼻咽癌外,其余均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多中心起源的MPC2例,相同器官、不同组织来源1例,不同器官、相同组织来源3例,不同器官、不同组织来源2例;同时性癌2例,异时性癌6例。口腔颌面部MPC可分为4种类型,应注意与复发癌、转移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包括鼻咽癌7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4例和口腔各部位不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5例在内的16例肿瘤的原发灶和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BER1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旨在揭示头颈部转移性癌中EBV阳性表达在判断其原发肿瘤来源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在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中发现非角化型的癌并伴有EBER1阳性者,可提示其原发灶可能来自于鼻咽癌和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和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是头颈部癌瘤放射治疗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常因剂量大、放射治疗前病灶牙处理不当而致 ,一般抗感染治疗难以控制。 1978年 1月~ 1997年 8月 ,我科与高压氧治疗科共收治 2 2例头面部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16例 )和放射性溃疡 (6例 )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36~ 84岁 ,平均5 2 .14岁。其中鼻咽癌 8例 ,舌癌 6例 ,上、下颌骨恶性肿瘤各 2例 ,颊腭癌、扁桃体癌、颊癌和口底癌各 1例。患者均接受术前和 (或 )术后放射治疗 ,术后放射剂量 6 0~ 80Gy ,先后在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唾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全唾液pH值和缓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例因鼻咽癌放疗并伴有口干症的患者为受试者,收集唾液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用改良人工唾液含漱1 m in,收集基线时及含漱后2分钟静止性及刺激性全唾液,对含漱前后静止性唾液的pH值和含漱前后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进行测定。结果:经改良人工唾液含漱后,患者静止性全唾液pH值较含漱前为高,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刺激性全唾液缓冲能力大于含漱前,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人工唾液具有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全唾液pH值和缓冲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69例鼻咽癌侵犯颅面部解剖结构的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CT影像分析鼻咽癌对颅面部组织的侵袭特点。方法:分析69例鼻咽癌首次放疗前的CT影像,分别统计其向前方(包括翼板、翼腭窝、上颌窦、筛窦、鼻腔)、外侧方(包括腭肌、咽旁间隙、颈鞘、颢下窝)、内侧方(鼻咽腔、对侧鼻咽)、后方(包括椎前肌、颈椎、斜坡)、上方(包括蝶窦、破裂孔、卵圆孔、蝶骨大翼、岩尖、颅内)、下方(口咽侧壁、口咽旁间隙、软腭、硬腭)侵犯的比例。结果:本组向前侵犯18例,占26.1%:向外侧侵犯53例,占76.8%;向内侧侵犯31例,占44.9%;向后侵犯32例,占46.4%:向上侵犯14例,占20.3%;向下侵犯29例,占42.0%。结论:向外侧方侵犯是鼻咽癌最常见的侵犯方向,其次是向后方侵犯,其后依次是内侧方、下方、前方、上方。  相似文献   

16.
口臭是某些口腔及其附近组织和全身疾病的一个症状 ,病因复杂 ,涉及面广 ,但口臭作为第一主诉 ,往往首先就诊口腔科。自 1 997年以来 ,作者对主诉口臭的 1 2 7例患者进行病因统计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 2 7例 ,其中女性 87例 ,男性 40例。其病因和年龄如下表。口腔科疾患 1 1 2例 ,占口臭患者的 88.2 % ,其它口腔疾病包括拔牙创感染和口腔肿瘤 ;耳鼻咽喉科疾病 1 1例 ,占8.7% ,包括萎缩性鼻炎、化脓性上颌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鼻咽癌 ;内科疾病 4例 ,占 3.1 % ,其中消化不良或严重胃炎3例 ,糖尿病 1例。表  1 2 7例口臭患…  相似文献   

17.
179例鼻咽癌患者放射龋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79例鼻咽癌患者放射龋状况分析俞海英吴红霞孙卫斌魏宝清目前放射疗法已成为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由此继发的放射性龋病,严重地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索放射性龋的防治措施,笔者于1995年9月~1996年9月,对179例鼻咽癌患者的患龋状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龋活性的变化,定量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唾液中的钙、磷质量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鼻咽癌患者28例为试验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刃天青纸片法检测试验 组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70 Gy)后龋活性的变化;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试验组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放射剂量为70 Gy)后及对照组非刺激性唾液中钙、磷的质量浓度。结果 试验组放射治疗后龋活性增加,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放射治疗前唾液中钙质量浓度为(63.19± 3.27)mg·L-1,治疗后为(33.38±0.32)mg·L-1;放射治疗前磷质量浓度为(132.96±5.13)mg·L-1,治疗后为(49.18±2.66)mg·L-1。放射治疗前后唾液中钙、磷质量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龋活性增加,唾液中钙、磷质量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龋具有发病率高,龋损广泛,发病迅猛的特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用含氟凝胶防龋,并护理配合,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人群菌斑总菌量及变形链球菌量与龋失补牙面数(DMFS)的相关关系,筛查鼻咽癌放疗后人群龋病高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9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为样本人群,口腔检查其患龋情况。收集非龋光滑面牙菌斑,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菌斑总菌及变形链球菌含量,Spearman相关分析总菌量、变形链球菌量及变形链球菌占总菌量的百分比与DMFS的相关关系。结果鼻咽癌放疗后人群不同牙位的患龋率存在差异,菌斑总菌量、变形链球菌量及变形链球菌占总菌量的百分比与DMFS间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人群放射性龋存在好发牙位,菌斑细菌含量并非放射性龋的主要危险因素,推测放射性龋可能主要与细菌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