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秀云 《职业与健康》2000,16(5):112-11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自发性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1998年4月,我科收治1例2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发现患者情绪低落,心理负担过重,经及时应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很快恢复了健康心理,治疗后康复出院。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4小时,于1998年4月26日第二次入院。28天前因SAH在本科住院治疗26天,基本治愈出院。4小时前又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入院体检:T 37℃,P  相似文献   

2.
李爱景 《现代保健》2012,(19):164-164
黄体囊肿破裂为临床少见妇科急腹症,极易与异位妊娠混淆,二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妇检上非常相似,现就笔者所在医院宫内妊娠合并黄体囊肿破裂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28岁,已婚,无生育要求,主因“停经29d,下腹痛11h”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5/28,G4P2,人工流产两次。末次月经2011年11月30日,11h前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坠胀感,无恶心、呕吐及放射痛。既往健康。入院查体:BP90/55mmHg,神清,精神差,贫血貌。腹部平坦,腹肌紧张,下腹部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特殊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5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结果 9例患者经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合并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脑外伤住院患者的0.2%(9/4552);其中5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重残1例,中残1例,3例痊愈;另外4例病情危重或家属拒绝,未行颅内动脉瘤特殊处理,均死亡.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后出现广泛而大量的纵裂池、鞍上池、环池等部位的蛛网膜下隙出血,不能用外伤所解释时,应考虑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可能;头颅CTA或DSA检查是诊断合并存在的动脉瘤的有效手段;及时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提高此类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尚无报道,现将我科1998年3月收治1例DKA合并SAH报告如下: 患女,65岁,入院前3天无诱因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口干,多饮,多尿,不伴头痛、发热、腹痛、腹泻,当地诊所予“葡萄糖”等液体静滴,无好转。入院前1天出现神志模糊,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于98年3月4日入院。体检:脉搏10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112/75mmHg,神志模糊,重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40例危重新生儿应用部分静脉营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新生儿病房1996年6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7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27例,女13例,入院日龄<25小时20例,~7天7例,~14天6例,~28天7例,体重<1000g1例,~1500g18例,~2000g17例,~2.500g3例,~3000g1例,入院诊  相似文献   

6.
王健芝 《现代保健》2011,(3):127-12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手术治疗达到止血目的 ,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突发性右上腹剧痛是肝癌破裂最突出的症状,早期发现、及时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患者27岁,1990年1月25日因孕32 5周、无诱因、无痛性阴道出血3小时,以前置胎盘入院。该患者结婚4年,自然流产2次,一年半第一胎足月妊娠,在卫生院臀位助娩,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平素身体健康,本次末次月经1989年6月9日,预产期1990年3月16日,本次孕期经过正常,于入院前3小时无诱因突然阴道出血约200ml,无腹部坐痛。入院检查:T37℃,P80次/分,BP 15/10KPa,宫高28cm,腹围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女性,28岁,G_1P_1,1997年9月10日下午因“人工流产术后下腹剧痛伴头晕,心慌4小时”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7月18日,停经50~+天,在基层医院查尿hCG呈弱阳性,妇科检查子宫孕3月大小,即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出现下腹剧痛,肛门坠胀伴头晕、心慌,经输液,促宫缩处理症状无缓解急转我院。入院时为正常产后3~+月。 查体:T37.3℃,P120次/min,R23次/min,BP10.6/6.6kPa,患者神志清,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无异常,下腹稍隆起,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呈板状腹,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少许血迹,宫颈Ⅰ°糜烂,举摆痛均明显,后穹窿触痛明显,子宫及双侧附件因腹肌紧张扪不清。Hb130g/L,WBC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8岁。性交后腹痛伴肛门坠痛半小时,于2006年4月23日23时入院。98年剖宫产1次,98年卵巢黄体破裂手术1次。入院查体:血压90/60 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下腹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异常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性,阴道通畅,宫  相似文献   

10.
李亚  周琴  王世宣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37-4139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女性妇科出血问题的临床特点,为合理诊治这种特殊类型妇科出血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12月~2010年7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病房收治5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妇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5例患者中2例因黄体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1例因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2例因合并子宫肌瘤(腺肌瘤)致严重月经过多,均因大量失血导致中到重度贫血而急诊入院.5例患者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4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术前先停用抗凝剂作预处理以降低围手术期出血风险,监测凝血功能恢复接近正常再施行手术,术后适时恢复抗凝治疗.5例患者治疗期间心功能状态稳定,治疗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女性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妇科出血问题,常需要手术治疗.针对这种特殊类型的妇科出血患者,妇科医生应适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加强凝血功能监测,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8岁。因腹痛、腹泻2天,伴无尿30小时于1993年6月26日入院。入院前2天因食不洁腌鸭蛋一只,3~4小时后感上腹部不适、恶心,继之腹痛,腹泻大量稀水便,10余次/天,入院前30小时无尿。曾在当地卫生院处理无效而急转我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腹腔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非外伤性,非妇科源性腹腔出血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28例抽出不凝血。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发生于高血压病引起血管出血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血管出血12例,肝癌出血5例,胃癌破裂出血3例,自发性脾破裂2例,腹膜后出血2例,脾脏自发性破裂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例,大网膜扭转1例。结论非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病因复杂,术前诊断困难,腹腔穿刺及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积极的手术探查、确切的止血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6月收治子宫肌瘤伴糖尿病36例,本文就其围手术期处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1999年1月~2000年6月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伴糖尿病者,占同期子宫肌瘤住院手术的6.56%,年龄最大61岁,最小34岁,平均44岁。入院时明确糖尿病诊断6例,其中Ⅰ型糖尿病4例,其余为住院发现,病程最长12年。晨空腹血糖最高为29.40mmol/L,最低17.06mmol/L,平均21.96mmol/L。4例合并高血压(最高24/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资料病例1,女,24岁,G_1P_0。主因孕7~+月,发现血压升高伴双下肢水肿6天,尿蛋白半天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3年7月8日。入院前6天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测血压140/80 mmHg,尿蛋白(-)。入院当天测血压162/104mmHg,尿蛋白(3+),无不适。既往体健,无高血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4岁,藏族,因发现子宫肌瘤10年,月经紊乱伴腹痛3个月,于2007年6月28日入院治疗。患者10年前曾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多发性肌瘤,月经无改变。近3个月,月经周期为(8~17)d/(28~30)d,量多,伴血块、腹痛,偶尿频,无体重减轻、发热症状。入院查体:T36.5℃,P79次/min,BP115mm Hg/70mm Hg,R20次/min,心、肺正常,腹部膨窿,可触及一巨大肿物,上至脐上2指,下至盆底,如孕5个月大小,质硬。妇科检查:宫颈光,子宫触诊不清。盆腔可触及包块,活动度差、轻压痛,左、右附件触诊不清,轻压痛。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瘤。检查CA125,AFP,HCG,CEA正常。…  相似文献   

16.
1997年4月,我院收治1例双侧输卵管妊娠患者,现将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患者28岁,因阴道出血4 d,伴剧烈腹痛2 d,于1997年4月7日入院。该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婚后5 d未孕,末次月经1997年3月30日,无停经史。4 d前阴道不规则流血,2 d前左下腹剧痛,逐渐蔓及全腹。门诊以“急性宫外孕”收入院。 查体:体温36.3℃,脉搏67/min,呼吸20/min,血压98/68mm Hg,无贫血外观,腹膜刺激征(+)。妇科检查:阴道少量出  相似文献   

17.
晚期妊娠合并输卵管扭转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妊娠合并输卵管扭转可导致伴有休克和腹膜炎的急腹症 ,易危及母婴安全 ,临床上罕见 ,相关报道更少[1] 。我院曾收治 1例孕 36周合并右侧输卵管扭转患者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2 9岁 ,农民 ,初中文化 ,因“停经 36周 ,右下腹间歇性隐痛 4天 ,加剧 4小时”于 2 0 0 0年 5月 6日急诊入院。患者疼痛发作时无明显诱发因素 ,改变体位亦无明显缓解 ,无阴道出血 ,无恶心呕吐 ,无畏寒发热 ,无胸闷气急 ,胃纳可 ,睡眠差 ,大小便无殊。 9年前孕 60天时曾人流 1次 ,5天后出现右下腹剧痛、发热等症状 ,于本院诊为“急性盆腔炎” ,抗炎治…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6岁,因“停经13^+周,子宫异常增大半月余,下腹胀痛6d,加重1d”于2007年9月15日入院。病史采集:孕2产0,自然流产1次。月经量中,月经周期(5~7)d/(28~30)d,末次月经为2007年6月14日。停经早期有轻度早孕反应,停经2个月时在外院妇科检查发现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超声检查示,宫内妊娠8周合并子宫肌瘤(7cm×6cm)。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患者44岁,因发现子宫肌瘤5年多,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余,于2006年12月17日入院.抬入病室,要求阴式手术.既往: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常年口服强的松片.孕1产0早孕人流1次.入院查体:血压100/70mmHg,贫血貌、无力型、营养不良、四肢关节变型、膝内翻.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紧,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前位,如孕12w大,宫底后壁可触及肌瘤结节,双附件区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年至1996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合并危重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1临床资料35例危重型心律失常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4%(35/2480)。男性24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63.2岁,其中60岁以上30例(占85.7%)。诊断依据:(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2)入院前或住院24小时内心电图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3)入院24小时后出现危重型心律失常;(4)排除活动性出血、出血性休克、心肌梗塞、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35例中,呕血并黑便入院者24例,黑便入院者11例;估计出血量800~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