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脊髓背角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HCN4)在糖尿病神经痛(DNP)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和ZD7288+STZ组。单次腹腔注射60 mg/kg 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2周后鞘内给予HCN通道拮抗剂ZD7288。采用von Frey丝测定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HCN4通道表达,ELISA法检测背角cAMP含量。结果:大鼠腹腔注射STZ 2周后MWT明显缩短,产生糖尿病神经痛,鞘内给予HCN通道拮抗剂ZD7288可显著延长糖尿病大鼠的MWT; DNP大鼠脊髓背角HCN4通道表达及c AMP含量显著增高,鞘内注射ZD7288可显著降低DNP大鼠脊髓背角HCN4通道表达及c AMP含量的升高。结论:脊髓背角HCN4通道表达增加促进了糖尿病神经痛的发生和发展,cAMP含量增加可能参与了HCN4通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对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背根神经节(DRG)解耦联蛋白3(UCP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腹腔内注射STZ、筋脉通及牛磺酸治疗组)。成模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持续16周。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免疫组化法和real time-PCR法分别检测DRG中UCP3和IGF-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出现机械痛阈值下降,DRG中UCP3和IG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中药筋脉通组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痛阈下降(P0.01),并且能够使DRG中UCP3和IG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回升(P0.01)。结论中药筋脉通可通过增加DRG神经组织中UCP3含量,抑制氧化应激对背根神经的损伤,并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IGF-1的含量,促进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修复能力,而改善其痛觉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脊髓核因子κB(NF-κB)、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6只180~22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sham组 (n=8)和CCI组(n=48)。于术前1 d、术后1 d、4 d、7 d、14 d和21 d测定机械缩爪阈值(MWT)和热刺激缩爪潜伏期(PWL)后处死,取L4~L6脊髓,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NF-κB、NR2B和iNOS的表达。结果: CCI组MWT及PWL值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 n=8)。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CI组术后脊髓NF-κB、NR2B和iNOS明显高于术前(P<0.05, n=4)。iNOS mRNA与NF-κB mRNA和NR2B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42, P<0.05; r=0.833, P<0.05)。结论: CCI大鼠痛觉过敏的产生和维持可能与脊髓NF-κB和NR2B活化并上调i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机械性痛(DMA)模型大鼠中P2X3受体(P2X3R)的时空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建立大鼠DMA模型。采用von Frey细丝法测定DMA大鼠机械性痛阈,在不同时间点取腰髓4~5(L4~5)节段的脊髓背角(SDH)和背根神经节(DRG)以及足底皮肤,通过免疫荧光观察P2X3R阳性产物的表达变化。进一步Western blotting检测SDH和DRG中P2X3R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CON组)相比,注射STZ 7d后大鼠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在14d时达到最低并持续至28d(P0.05)。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L4~5节段DRG中P2X3R表达在14d和21d时显著增多,与CO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恢复至CON组水平;而在SDH及皮肤中,P2X3R表达上调出现在21d和28d(P0.05)。结论在STZ诱导的DMA大鼠机械性痛的不同时程中,DRG、SDH和皮肤中P2X3R的表达均呈现与痛敏变化几乎平行的变化趋势,但后两者比前者的变化在时间上略晚。这些结果说明P2X3R可能在DMA机械性痛敏的维持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MRS2211对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脊髓背角IL-1β、IL-6及JAK2/STAT3和NR2B(p Tyr1336,p Tyr147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1)对照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糖尿病组(糖尿病+鞘内注射生理盐水)、(3)~(5)DNP+MRS2211组(糖尿病+鞘内分别注射10、50、100 pmol/L MRS2211)。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50 mg/kg,2周后热痛阈明显下降认为造模成功。随后鞘内给药2次/日,4周。STZ注射前1 d、注射后第2、4和6周末测定给药后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背角IL-1β和IL-6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背角JAK2/STAT3和NR2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TWL明显降低(P<0.01);鞘内分别给予10、50、100pmol/L MRS2211可明显缓解STZ注射4周时的TWL(P<0.05),但STZ注射6周时,抑制TWL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在STZ注射2、4和6周后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IL-1β、IL-6和STAT3以及p Tyr1336NR2B、p Tyr1472NR2B表达明显上调(P<0.01);在STZ注射4和6周后脊髓背角JAK2表达明显上调(P<0.01)。在STZ注射4周时,MRS2211(100 pmol/L)处理组脊髓背角IL-1β、IL-6、JAK2/STAT3表达下调(P<0.05),同时Tyr1336NR2B磷酸化减弱(P<0.05),但在STZ注射6周时抑制效果不明显。鞘内注射MRS2211(100 pmol/L)不影响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p Tyr1472NR2B磷酸化。结论:鞘内注射MRS2211可明显缓解DNP大鼠热痛敏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IL-1β和IL-6表达,进一步下调JAK2/STAT3表达,间接抑制背角神经元p Tyr1336NR2B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NF-α和NF-κB在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CD)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疼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CCD大鼠模型,采用von Frey纤维丝监测机械痛阈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NF-α和NF-κB在DRG中的表达变化趋势,分析其与疼痛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研究TNF-α在DRG中的表达位置。结果:CCD组的50%机械缩足阈值在术后1 d即开始明显下降(P0.01),7~14 d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上升,直至术后35 d仍明显低于术前及sham组(P0.01)。而DRG上的TNF-α及NF-κB于造模后各时点均显著增多(P0.01),且TNF-α的表达趋势与50%机械缩足阈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DRG慢性压迫可促进其上的TNF-α和NF-κB的合成和分泌,进而诱发机械痛觉过敏。因此,TNF-α/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CCD模型疼痛形成的重要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_A)在糖尿病致神经病理性疼痛(PDN)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正常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链脲佐菌素干预组(STZ),利用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制备PDN模型,采集尾静脉血测量大鼠的血糖含量;应用热板实验检测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PDN大鼠的L_4-L_6DRG神经元GABA受体介导的电流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模型GABA_A受体α亚基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N的血糖浓度上调(P 0. 05);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P 0. 05); DRG神经元GABA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明显减小(P 0. 01); DRG神经元GABA_A受体α亚基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1),磷酸化的GABA_A受体α亚基表达量明显上调(P 0. 01)。结论:糖尿病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时,GABA_A受体α亚基发生磷酸化,GABA介导的突触前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连续7天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1·d-1)观察镇痛效果;采用机械性撤足阈值(PWT)和热撤足潜伏期(PWL)作为痛觉阈值检测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组织T...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Endophilin I在瑞芬太尼致痛敏的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其在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取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采用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的方法建立痛觉过敏模型,分别利用Von Frey及Hargreaves法检测瑞芬太尼输注后2h至72h的机械及热刺激撤足阈值变化。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Endophilin I、μ阿片受体和NR1的表达变化,并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观察Endophilin I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在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后,机械及热刺激的结果均显示大鼠的痛觉阈值出现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瑞芬太尼的输注可以上调大鼠海马组织中Endophilin I的表达(P0.01),NR1和μ阿片受体则在免疫印迹的检测结果中分别呈现上调(P0.01)和下调(P0.01)的趋势。结论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致大鼠痛觉过敏,使Endophilin I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出现上调,这可能是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TNF引起大鼠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在完全没有神经损伤的情况下,单纯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是否能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利用行为学测试的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周围给予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rrTNF)对大鼠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及热刺激撤足潜伏期的影响。同时在给予rrTNF前后鞘内给予NF-κB抑制剂PDTC,检测大鼠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及热刺激撤足潜伏期的变化。结果:10、100、1 000 ng/L rrTNF(每天1次,连续2 d)可引起大鼠双侧后爪机械刺激和热刺激痛觉过敏,持续20 d左右。预先给予PDTC可完全防止rrTNF引起机械痛觉过敏,并可使热刺激撤足潜伏期的下降延迟。疼痛产生以后,再给予PDTC对已经形成的机械痛敏无明显作用,对热痛敏却有短暂的抑制作用。结论: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TNF可引起大鼠产生机械痛敏和热痛敏,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胶囊对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以及血浆一氧化碳(CO)含量的影响。 方法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筋脉通小、中和大剂量组及硫辛酸组,并设对照组。成模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持续12周。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DRG的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并检测血浆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的机械痛阈值、血浆COHb含量以及DRG的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各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回升(P<0.01或P<0.05)。在提高DRG的HO-1蛋白表达上,筋脉通中剂量组疗效显著优于硫辛酸组(P<0.05)。 结论筋脉通胶囊可通过增强DRG的Nrf2、HO-1和CO表达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2Y13受体阻断剂MRS2211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阈及脊髓背角Iba-1和IL-6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正常组(仅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药物+正常大鼠组(鞘内注射MRS2211 100 pmol/L)、糖尿病大鼠模型组(diabetes mellitus,DM组)、MRS2211处理组(糖尿病大鼠+鞘内注射MRS2211 100 pmol/L)。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0 mg/kg,2周后机械痛阈下降认为造模成功。各组大鼠开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MRS2211(100 pmol/L)每周二次,连续4周。在STZ注射前1 d、注射后第2,4,6周末测定给药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免疫印迹观察STZ注射后2、4、6周末大鼠脊髓背角Iba-1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M组MWT明显降低(P0.01),第2、4、6周末背角Iba-1和IL-6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与DM组4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MWT明显提高(P0.01);与DM组6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MWT没有明显变化。与DM组4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明显抑制STZ注射4周时脊髓背角Iba-1和IL-6表达上调(P0.01);但与DM组6周相比,MRS2211处理组在STZ注射6周时Iba-1和IL-6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鞘内注射P2Y13受体拮抗剂MRS2211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的机械痛敏症状,同时脊髓背角Iba-1表达和IL-6表达上调明显减弱。MRS2211有可能通过影响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功能在脊髓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鞘内注射shRNA慢病毒载体对慢性炎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OX4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病毒组、慢病毒载体组,采用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大鼠慢性炎性疼痛模型,正常组大鼠足底注射生理盐水,鞘内注射PBS缓冲液;空病毒组和慢病毒载体组大鼠足底注射CFA,鞘内分别注射空病毒和慢病毒液。于建模前1 d及建模后第1、3、6、9、13天测量机械缩足阈值(PMWT)及热缩足潜伏期(PTWL);于建模后第3、6、13天留取大鼠L4~L5背根神经节(DRG)组织和脊髓节段组织,检测Nav1.7和GFAP、OX4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空病毒组及慢病毒载体组大鼠PMWT值以及慢病毒载体组大鼠PTWL值在建模后第1天明显下降,在建模后第3天下降达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空病毒组PTWL值在建模后第1天明显下降,在建模后第3天下降达最低值,之后较第3天升高,但仍低于基础值。与空病毒组大鼠比较,慢病毒载体组大鼠PMWT、PTWL值从建模后第3天开始逐渐升高,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MDAR-cADPR-RyRs信号通路在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RIH)大鼠模型。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对照组、手术组、痛觉过敏(RIH)组、0.9%氯化钠溶液组、氯胺酮组和环状二磷酸腺苷核糖(cADPR)拮抗剂组。在术前和术后第1、2、3天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阈值。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中p-NR2B、p-CaMKII和RyR1和RyR3的蛋白水平;酶循环法测量cADPR浓度。结果 与手术组相比,RIH组在输注瑞芬太尼后第1和第2天PWMT和PWTL显著降低,同时脊髓背角p-NR2B、p-CaMKII、RyR1、RyR3和cADPR水平显著上调(P<0.05)。鞘内注射氯胺酮或8-Br-cADPR后,与RIH组相比RIH+Ketamin组和RIH+cADPR组的机械痛觉和热痛觉过敏缓解,p-NR2B、p-CaMKII、RyR1、RyR3和cADPR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抑制NMDAR-cADPR-RyRs信号通路可缓解瑞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筋脉通胶囊对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以及血浆一氧化碳(CO)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内注射STZ诱导建立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筋脉通小、中和大剂量组及硫辛酸组,并设对照组。成模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持续12周。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DRG的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并检测血浆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的机械痛阈值、血浆COHb含量以及DRG的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各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回升(P0.01或P0.05)。在提高DRG的HO-1蛋白表达上,筋脉通中剂量组疗效显著优于硫辛酸组(P0.05)。结论筋脉通胶囊可通过增强DRG的Nrf2、HO-1和CO表达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对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及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中趋化因子CCL2和其受体CCR2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自身髓核植入组(NP组)、NP+vehicle(vehicle组)、NP+etanercept(10μg)(10μg组)和NP+etanercept(100μg)(100μg组)。测定术前1 d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后爪机械性缩爪阈值(MW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CCL2/CCR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DRG中ED-1和ATF3的表达。结果 1)与sham组相比,NP组MWT在术后1 d明显降低(P0.001),持续21 d以上(P0.001);2)鞘内注射依那西普(100μg),在2,3,4 d都能缓解NP诱导的机械触痛觉过敏(P0.001);3)术前鞘内注射依那西普(100μg),抑制了DRG和脊髓中CCL2和CCR2 mRNA的上调。结论鞘内注射依那西普能抑制自体髓核移植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CL2/CCR2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DN)模型组和真武汤治疗组(真武组),另设正常组。采用生化、HE染色观察真武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脂质过氧化相关参数的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探讨真武汤对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系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血糖和丙二醛(MDA)均显著升高(P<0.05),体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显著降低(P<0.05);真武组大鼠的肾系数、24 h尿蛋白、尿素氮、肌酐、血糖和MD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NOS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肥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可见蛋白管型;真武组病变轻于模型组。模型大鼠肾组织α-SMA及NF-κB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真武组大鼠肾组织α-SMA及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真武汤能减轻糖尿病肾病肾脏局部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减轻病理损伤,其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α-SMA及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镇痛作用的机制提供方便、实用和有效的SD大鼠脊髓硬膜外双电极刺激模型。方法:选取250~350 g雄性SD大鼠,结扎其左侧L5脊神经制作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制作的电极置入脊髓背侧硬膜外间隙(T11~T12),电极尾端经皮下隧道从颈后部引出、并固定于皮肤。术后恢复5 d,行脊髓电刺激测试。用电子Von Frey测试仪测量建模前后大鼠后肢的机械性缩足阈值,评估硬膜外双电极刺激对其术侧后肢机械性缩足阈值的影响。SCS测试后第2 d,在大鼠腹腔内注射大麻素1型受体(CB1)的拮抗剂AM251,然后观察AM251对大鼠SCS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鼠左侧后肢机械性缩足的基础阈值为49.37±6.99 g,L5脊神经结扎及硬膜外电极置入术后机械性缩足的阈值为19.23±5.12 g,行SCS(20 Hz,150~200 mV)30 min后术侧机械性缩足阈值为35.62 g±7.27 g,与给予SCS刺激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手术对侧(右侧)相比,机械性缩足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腹腔注射AM251可翻转SCS的镇痛作用(15.00±1.01 g,P0.01)。结论:硬膜外双电极植入方法取材容易,简单易行,与当前临床普遍应用的电刺激装置极为相似,为进一步研究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理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并为其他领域脊髓硬膜外电刺激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了参考。本文结果还提示内源性大麻素CB1受体可能参与SCS的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139-3p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group,CCI)、2 mg/kg miR-139-3p模拟物(mimic)鞘内注射组、4 mg/kg miR-139-3p mimic鞘内注射组。术后的第14 d,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miR-139-3p及TRPV1的表达。于注射前及注射后的第1、3、7、14 d,利用von Frey检测大鼠机械性痛阈及热辐射法检测大鼠热痛阈值。Western Blot法检测DRG中TRPV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脊髓L4-L5组织中TNF-α及IL-1β的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iR-139-3p与TRPV1的靶向关系。结果:(1)与sham组相比较,miR-139-3p在CCI大鼠DRG中的表达显著下降,而TRPV1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2)与sham组相比较,CCI组中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显著下降(P0.05);而与CCI组相比较,鞘内注射miR-139-3p mimic可显著促进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的上升,抑制TRPV1的表达(P0.05)。(3)与sham组相比较,CCI组大鼠TNF-α及IL-1β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与CCI组相比较,鞘内注射miR-139-3p mimic可显著抑制TNF-α及IL-1β的产生(P0.05)。(4)miR-139-3p mimic转染可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强度。结论:miR-139-3p通过靶向下调TRPV1的表达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32γ(IL-32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s并以IL-32γ处理。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yclin D1和核内NF-κB p65蛋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50 μg/L)的IL-32γ在24~48 h范围内,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促进VSMCs增殖;50 μg/L的IL-32γ作用VSMCs 24 h后促进了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进而G2/M期转化,同时上调NF-κB p65、cyclin D1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NF-κB抑制剂PDTC能逆转上述效应。结论: IL-32γ能促进大鼠VSMCs增殖和加速细胞周期转化。上调NF-κB p65和cyclin D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