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应用了遗传工程技术,关于癌的发病机制正在分子水平,特别是在癌的基因上取得惊人的进展。所谓癌遗传因子是指“某种基因形成固有蛋白,由于这种蛋白的作用,使细胞癌变并维持癌的性质者”(根据57年癌学会总会专题讨论会上东大医科研、丰岛久真男提出的定义)。就是说致癌基因不但能引起细胞癌变,而且与其后维持癌细胞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日本鸟取大学附属医院,有一名癌患者将自肠切除后复发,并转移到肺与肝,无法再行手术,遂采取“癌温热疗法”治疗。方法是:从动脉取出血液,通过体外循环加热,再送回静脉。这样可使体温升到接近42℃,然后注入抗癌例。这种高体温能持续3~5小时,尽管给患者注射麻醉药,但还须坚持忍耐。  相似文献   

3.
大肠息肉     
一、大肠腺癌的癌变1.大肠癌的发生与进展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乃至形成进展性癌有两个不同过程。一个是由腺瘤癌变的腺癌,(?) m 癌(腺瘤内癌)发展到 sm 癌(粘膜下浸润癌)的,进展过程缓慢。另一个过程是由 de novo 癌发展到sm 癌的,没有腺瘤癌变的过程,进展较快。过去人们都认为大肠癌进展缓慢,最近,通过对de novo 癌的研究,上述观点有必要加以修正。这也给当前盛行的大肠癌检查诊断方法及检查  相似文献   

4.
国立癌中心的大木操主任研究员阐明了在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核糖核酸中,能够运送氨基酸的转移核糖核酸(tRNA)具有控制细胞分裂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机制与癌变有密切联系。大木等人将正常大肠杆菌和可以合成一般蛋白质却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的大肠杆菌的变异菌株的遗传基因做比较,调查了正  相似文献   

5.
腺瘤癌变与denovo癌松田圭二等大肠癌的组织发生有如下两种方式,①从腺瘤演变为癌,即腺瘤癌变;②从正常粘膜或炎症粘膜发展为癌,即denovo癌。哪种方式是大肠癌发生的主要方式各家报道不一。Morson等和Muto等认为大肠癌的95~100%是由腺瘤...  相似文献   

6.
据朝日新闻7月1日报道:京大外科教室肿瘤免疫组将癌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提高其抗癌能力后,再注入到癌患者癌灶中治疗癌症,取得良好效果。大垣和久、菅典道小组从癌患者血液中取出T细胞,用癌细胞抽出液(可溶性抗原)及T细胞增殖因子(TCGF)加以培养,既提高了抗癌力,又可以大量增殖。把这些T细胞注入10名复发癌、晚期癌患者病灶中,一个63岁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一个月注射5次,肿瘤由5cm缩小到3cm;6例腹水减少,细胞学检查癌细胞减少;10例局部进行性癌患者,并用手术疗法,一年后没有复发的。用小白鼠试验,局部注入39天后,9只中有5只癌肿消失。大垣医师认为:“对癌细胞多,有多处转移者,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此时本法同手术并用可能对预防癌症复发有相当效果”。  相似文献   

7.
癌易变状态是指癌变较易启动 ,或启动细胞已受促发 ,基因易发生改变且容易蓄积的组织状态。人慢性肝炎就是这一状态的代表。癌易变状态的改善与预防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已从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得到证明。在多阶段肝炎诱导的肝癌中 ,并非仅仅是基因的蓄积 ,重要的是突变的顺序。而在癌基因突变中 ,理应有伴随炎症介导肝癌过程中发生的 ,也有多数对癌的发生是无意义的。有趣的是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肠癌时 ,APC基因突变少 ,而通常的结肠癌中 ,APC基因突变较多 ,形成鲜明对照。即慢性炎症所致的细胞动态的变化转移了结肠炎介导的癌的守…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发现癌,其直径至少需达到5mm,这样大小的癌至少由10~8个以上的细胞组成。一个细胞发展成这种癌至少需反复进行近30次的分裂。在此期间正是“阶段性的”癌化过程。因此,弄清癌变的最初阶段,是正确理解癌本身和制癌的重要步骤。为阐明癌发生的初期机制,目前已建立了几种体外癌化细胞系。作为癌化细胞定量系统,只有叙利亚倉鼠胎儿(SHE)细胞和小鼠C_3H10T1/2细胞两个系统受到确认。前者是正常细胞,后者是已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虽使用细胞不同,但两者都是伴有癌化的正常纤维母细胞,都以丧失严格的接触增殖抑制能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机率较高,晚期癌症患者约30%发生肺转移,这种转移癌具有与原发癌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往往认为恶性肿瘤肺转移是全身转移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有转移性肺癌经过外科切除等治疗而治愈的病例,亦有对转移性肺癌死亡病例进行尸解没有发现其它部位转移癌的报告。因此,转移性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医学应予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读卖新闻一九八五年三月份报道:三重大医学部中岛邦夫教授(生化学)等人组成的研究组得,研制成功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癌转移的“癌转移阻止剂”。这种阻止剂被取名为“精脒合成酶阻止剂”。变为癌细胞后的细胞本身能旺盛地产生生理活性物质,把这种物质叫做“精脒”,在增殖快的恶性肿瘤中存在得最多。能否应用于治疗和诊断,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11.
动态与消息     
国立大阪医院杉立彰夫外科主任和木户友幸内科医生的研究小组,研究成功一种有效地治疗癌性胸膜炎的新方法。癌转移到胸膜,胸水开始潴留,就会压迫肺发生呼吸困难。过去向胸膜腔注入抗生素等以观察经过。但还容易重新产生积水。杉立等认为“可以设法使间隙消失”。其做法是将血液凝固时起主要作用的纤维素原、促进这种反应的酶以及酶激活因子这三者和抗癌剂一一阿霉素混入明胶,然后注入到抽除胸水的间隙里。这样一来,胸膜和肺附着在一起而间隙消失,而且抗癌剂还能长期留存于病灶,有效地杀死癌细胞。据说曾对14名危重病人采用此法,有8名患者痊愈出院。即使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患者,呼吸困难等也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妊娠性绒癌的化疗效果已为人们所重视。20年来名古屋大学收治的绒癌死亡率由100%下降到20%为了征服绒癌,必须根治这20%难治病例。尤其重要的是制定占死亡半数以上的脑转移病例的治疗方针,识别脑转移的高危病例及探讨预防措施。该校妇产科从1957~1983年收治绒癌182例,特别把其中41例脑转移做为对象进行了临床统计和病理学方面的讨论。1.脑转移发生率及发病情况182例中有脑转移41例,占22.5%。在死亡的76例中脑转移39例,占半数以上(51.3%)。脑转移中有2例完全缓解。初次入院时已经发生脑转移者9例,首次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病者22例,复发入院时发生脑转移者6例,复发治疗中发病者4例。2.脑转移病灶的病理学研究进行尸检的30例绒癌死亡例中,共有病灶47个。转移灶部位的分布是大脑顶叶最多,占36.2%;次为枕叶,占29.7%;再次为额外,10.7%,颞叶8.5%;小脑8.6%。发生在脑干部的占6.4%。脑转移病灶单发的18例(60%),多发的12例(40%)。如把病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阿部会彦教授和大谷古秀博士等研究出一种胃癌转移的早期诊断法。他们发现,癌的转移首先是癌细胞进入血管或淋巴管,由此向全身扩散,这时,癌细胞会分解血管或淋巴管表面的蛋白膜,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分解酶,随着癌细胞的不断转移,分解酶的含量逐渐增多。只要测出这种酶的含量即可诊断出癌细胞是否转移以及转移的程度如何。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在对患者作胃癌切除手术前,癌细胞就已经转移了,因此,癌转移的早  相似文献   

14.
由于癌能形成转移灶,可以理解为全身性疾病。为了抑制包括微小转移灶在内的许多转移灶,就要明确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不同点。从肿瘤血管的机能特性探求两者的不同,作为新的选择性药物释放系统而研制出来的就是癌的升压化学疗法。此系统可通过血管紧张索Ⅱ(AⅡ)的升压作用使肿瘤的血流显著增加。只要平均动脉压不超过150mmHg。这种血流量的增加,系基于肿瘤血管特性对肿瘤具有选择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原发灶而且在包括微小转移灶的所有转移灶中都存在。本文介绍的是利用大鼠皮下透明窗,实地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微小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状腺微小癌杉野公则等一、甲状腺微小癌的定义和发生率甲状腺微小癌的定义,依据日本所采用的甲状癌的规则最大直径是在10mm以下,组织类型以乳头癌为多,但也有其他组织类型。这种微小癌的用语常常容易同隐匿癌,即由转移灶被发现的癌、偶发癌,即由切除的甲状腺组...  相似文献   

16.
患肝细胞癌(HCC)时,癌变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抗原阳性率比一般非癌变部位低,尤其是能够观察到HBcAg的机会非常少。这次作者对血中HBsAg阳性的HCC,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主要存在于癌变部位的HBV相关抗原,并从与HBV—DNA的相关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动物的血脑屏障对异物侵入有排斥作用,但也排斥药物对脑疾病的治疗。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八木国夫教授,发明用糖脂类作脑的人工膜,用人工膜(微脂粒)包着酶注入大白鼠脑内,破坏血脑屏障,获得成功。用这种方法,对酶缺陷引起的先天性代谢疾病、脑肿瘤、脑转移癌等,开辟了新的药物治疗途径。先天性脑的各种酶缺陷的遗传病,到目前已确认有8种。GN_1—神经节苷脂酶缺陷是其中之一,这种病是因能分解神经节苷脂的糖脂质的酶,β—半乳糖甙酶(β-galactosidase)缺少,这种脂质在脑中逐渐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立癌研究中心最近研究一种新疗法,即将强力制癌药物植入体内,以此来减少副作用,持续制癌。这种新疗法目前虽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人们期待着将其作为防止癌症外科治疗中最大的难题——术后转移、复发的有效手段。派普鲁霉素(pepromycin)对食道、肺、皮肤等多部位的癌症具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大。有关人员在抗癌药派普鲁霉素中混合氨基丙酸和赋形剂,制成长度为3cm的棒形药剂。手术切除癌病变组织时,将这种制剂植入患部或淋巴附近,随后这种抗癌药剂  相似文献   

19.
理化研究所生命科学筑波研究中心,从人体细胞发现了能抑制癌变的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实验确认了该基因正常工作,从高等细胞(人体细胞)发现抑癌基因,并确认其功能在世界上还是首次。该中心的井川洋二主任研究员认为这个基因虽不能直接用来治疗癌证,但对于了解正常细胞如何癌变之谜,是一个重要因素。此次发现抑癌的基因,是利用了肿瘤细胞同正常细胞融合后肿瘤细胞转为正常细胞这一现象。方法是:首先在即将致癌的小鼠成纤维母细胞中加入致癌基因之一的ras基因,使之癌变,再在这个细胞中用磷酸钙法加入从人的正常细胞(人成纤维  相似文献   

20.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壳中成功地提取一种能防止癌细胞转移的物质-壳质类肝素。经用移植了皮肤癌的老鼠做试验,服用了这种物质的老鼠,其癌细胞转移的数量要比未服用该物质的老鼠少得多,只有1/15左右,从而确认了这种物质具有明显的抑制癌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