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血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血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枢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导致血浊的发生,血浊是动脉粥样硬化诸病机产生的基础。清化血浊有助于祛痰、活血、清毒,是动脉粥样硬化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从痰浊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中风从痰浊论治体会晁卫红(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治疗体会缺血性中风,是指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脑局部组织坏死。包括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等,临床以...  相似文献   

3.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为罹患脑血管病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认知功能受到明显损伤,同时具备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因其在临床上具备可预防性,探析血管性痴呆的新的证治思路与方法尤为重要。王新陆教授在长期临证与理论研究中,总结出血管性痴呆病机为肾精亏虚、浊瘀互结所致的脑萎髓空、神机失用,并从“血浊”立论治疗血管性痴呆,自拟复健化浊方以补肾化浊活血作为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治疗方法,临床常获显效,为血管性痴呆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风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其广 《河北中医》2003,25(11):827-828
历代医家多强调中风与心、肝、肾之关系。如刘河间之“心火暴盛” ,张景岳主张“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但亦有医家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脾胃密切相关 ,朱丹溪认为 :“湿土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也。”即使立论“肝风内动”的叶天士也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云 :“风木过动 ,中土受戕 ,不能御其所胜……饮食变痰 ,……或风阳上僭 ,痰火阻窍 ,神识不清”。李东垣的“正气自虚”也颇有脾胃气虚的含义 ,至清代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 ,立“补阳还伍汤”治疗偏瘫。可见中风的发生 ,…  相似文献   

6.
试论痰浊瘀血与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痰瘀同病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概述,并深入揭示了痰瘀同因、痰瘀同源、痰瘀互生等痰瘀相关学说的内容及机制,认为:痰瘀互结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理,痰瘀同治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中风是由于阴阳气血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关于中风的论述颇多,其病机错综复杂,可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但究其根本,总以"血"为其根  相似文献   

8.
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提出的现代中医理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血浊理论出发,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以做到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实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氏认为,中风病主要由气血失调所致,其中从“血”论治又尤为关键。即:气血上逆当引血下行,血瘀应以化瘀行血,血虚宜补之,血热则清之,成或对病机而融贯治血诸法。  相似文献   

10.
<正>导师王新陆教授是全国名中医,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其创新理论——"血浊理论"在临床指导治疗众多现代疾病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王老师另辟蹊径,从血浊论治,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新陆教授认为血中浊邪留于脉中,影响气血运行,损伤脏腑功能,不仅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还可影响患者的精神情志,出现不寐,是导致心寤证发生的病理基础。王新陆教授从心寤证与血浊理论入手,重视调控心寤证患者的血浊状态,灵活运用清化血浊、养血安神之法来治疗此类疾病,同时注意健运脾胃、益肾填精,使心血充盈,脉道得畅,精神得养,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将血浊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指出血浊是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皮肤病的病理变化,因此血浊是皮肤病的病理枢纽;提出以化浊行血、宁肤清热为治疗原则,以化浊宁肤汤为基础方,选药以治化浊行血其本...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与血浊密切相关。血浊理论为很多无症状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寻找现代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探求有效方药,提高临床疗效,亦有助于深入阐释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血浊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曰: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即指血液浑浊不清的状态。近年随着现代中医学发展,血证中血虚血瘀分型已不能完全涵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且不能详尽其病因病机学特点,故血浊理论再次得以发展~[1]。目前较普遍认为,血浊是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血失清纯或血的运行异常,并已运用到脑病的防治,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从“久病入络”论治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玲媚  孙妍 《天津中医药》2004,21(3):214-215
缺血性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统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高发日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科以“久病人络”为立论根据,采用针刺加服水蛭胶囊和蜈蚣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本法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浊,其形成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是脏腑功能失调的"果"和"因",具有致病隐匿、致病广泛、缠绵难去的特点,影响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血浊循行脉中,留浊于诸髓,或不能濡养诸髓,导致髓易损、难复,加剧髓类疾病的发生。故通过论述血浊以及血浊对髓的作用,分析血浊伤髓的病理过程,以更好地理解血浊的致病机制,提高对调控血浊的重视程度;并丰富对髓伤病变机制的认识,为指导临床诸髓疾病的辨治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7.
血浊为血液生成通路上清浊相干形成的病理产物,具有易犯清窍,侵及脑神的致病特点。脑窍涵髓,凭借精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运动化生神机,以司感觉、思维、意识、情感等精神活动,以清灵通畅为用。脑窍疾病体现在精神神志等脑功能层面的异常,其物质基础为与精神相关的器官组织。中风先兆的发生与血浊有着密切的关系。血之浊邪扰乱脑窍蕴神所需精微物质清纯之性,或变生它邪而生阻,或耗伤精微物质而致虚,或升降出入逆乱,神机化生通路受损,窍阻则神昏,窍闭则神匿,窍虚则神衰,发为舌僵、头痛、头晕等各种中风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18.
浅谈从痰论治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人经急性期抢救神志清醒后,多留有或轻或重的后遗症。此时若治疗及时得当,可使相当一部分病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尚可继续参加工作、劳动。若延误或治疗不当就可能留有终身残废。所以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后遗症的治疗亦是较关键的环节。笔者临证工作10余年,对本病从痰论治,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化痰药获效较佳,现浅谈体会如下。中风的成因,虽有虚、火、风、痰、瘀等之分别,但以痰湿为多见。中风病人以肥胖者居多,胖人多痰湿,而胖人常喜食酒腻肥甘,聚湿生痰,壅塞中焦,脾失健运,痰郁化热,痰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或…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中风是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的常见疾病,一旦罹患,防残、防复发、防致死就成为主要矛盾."血浊"作为贯穿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 中风先兆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中风先兆是未发生中风而临床出现一些需要引起中风警觉的症状.刘完素指出,出现中风先兆后"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有中风先兆史,约1/3的中风先兆患者将发展为中风[1].缺血性中风存活者6个月内复发率为8.8%,5年内为25%,且预后比首次中风更差,是病死、致残、痴呆的主要原因[2].可见,对已表现出了中风先兆和有中风经历的患者,若能见微知著,通过寻找中风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与复发,是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张良  王兴臣 《光明中医》2022,37(1):50-52
中风的病因病机与中医气血理论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此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以气血亏虚为本,血瘀络阻为标.治疗当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结合气血辨证及升降理论,从脏腑气血升降角度出发,灵活辨证,重视肝肺的生理病理,发挥肝肺升降之轮在气血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抓住疾病的病因病机本质,为中风病遣方用药画龙点睛,可以起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