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药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长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长病变内(病变长度≥20 m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50 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涂层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56只,药物长支架组),随机选择同期50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52 只,普通长支架组),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情况及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相似(100% ∶98.0%, P>0.05)。平均随访(7.6±2.1) 个月,随访率85%,药物长支架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普通长支架组(6.82% ∶19.5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药物涂层支架治疗长病变临床效果优于普通支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长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1月~ 1999年 1月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各例以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标准为 :残余狭窄 <30 % ,TIMI血流 3级 ,且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 (死亡或心肌梗死 )。结果 :340例共植入 375个冠状动脉内支架 ,其中 76例接受长支架 (≥ 2 0 m m)治疗 (共植入支架 79个 ) ( 组 )。另 2 6 4例中 ,支架长度为一般均 <2 0 mm( 组 )。 组的支架直径为 (3.0 2± 0 .39) m m,长度为 (2 4.95± 4.40 ) mm , 组的支架直径为 (3.0 3± 0 .36 ) mm ,长度为(13.5 4± 3.34) mm。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相似 (98.7%和 99.6 % ) ; 组手术时的并发症 (血栓、严重夹层撕裂 )的发生率较 组有显著增高 (10 .1%和 1.9% ,P <0 .0 1) ;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长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成功率高 ,短期疗效确切 ,但术时并发症发生率稍高  相似文献   

3.
药物涂层支架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药物涂层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早期疗效。方法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4月 10 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药物涂层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 (14 1枚 ,药物支架组 ) ,随机选择同期 10 2例接受普通、非药物涂层支架治疗 (15 8枚 ,裸支架组 ) ,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情况及早期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相似 (10 0 %∶99.0 % ,P >0 .0 5 )。平均随访 (4 .9± 3.3)个月 ,随访率 87.2 % ,药物支架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裸支架组(7.8%∶2 3.5 % ,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药物涂层支架治疗早期临床效果优于普通标准支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置人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PARTNER和CYPHER).依据分叉病变主支与分支的夹角关系采取不同的双DES置入术,比较两种支架的即刻手术成功率、住院期及6个月随访期内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6个月后的支架内和病变节段内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患者各成功置入60个支架,冠脉造影显示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ARTERN支架组与CYPHER支架组患者住院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3.3%(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4%(6/28)和17.2%(5/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分别为10.7%(3/28)和6.9%(2/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分叉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Cypher支架为代表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s—Eluting Stent,DES)对单支初发病变较金属裸支架在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方面有明确疗效。最近献报道了Cypher支架在复杂病变中取得的满意结果。本研究探讨FIRE BIRD(火鸟金属支架,上海微创公司)支架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小血管支架治疗中远端细小冠脉的病变 (≤ 2 5mm)的疗效。方法 :选择 60例冠心病患者 ,年龄 5 4 2± 10 5岁。男 4 6例 ,女 14例 ,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对病变血管以美国GE公司血管造影机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病变血管直径 ,<2 5mm病变血管共 69支 ,平均血管直径 2 0± 0 4 5mm ,植入BiodivYsioSV支架 74个。结果 :69支病变血管均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手术成功率 10 0 %。支架植入后病变平均狭窄直径减至 0 %~ 10 % ,无 1例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随访 6± 3 8个月 ,无 1例死亡。 15例于术后 4± 1 2个月心绞痛复发 ,经冠脉造影证实13例为支架内再狭窄 ,2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结论 :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率低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完成的6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全部成功置入支架,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28例(43.1%),其中2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7.1%;3年电话随访54例(83.1%),其中8例患者心绞痛复发(14.8%);2例(3.7%)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余均无症状生存,3年生存率为100%。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的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有较理想的近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采用国产DES治疗38例分叉病变,观察即刻效果以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0年1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共38例、45处病变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结果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特征冠脉造影显示,按照Lefevre等分叉病变分型标准45处病变均为Ⅰ型,即为真性分叉病变,主干与分支开口均有狭窄,而且分支开口于病变段。45处病变均成功进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植入术。结论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具有卓越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近期疗效,国产药物支架较进口支架价格低,便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患者(n=60)分为对照组(n=30,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和研究组(n=30,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各组干预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7.38%高于对照组75.95%(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的总体干预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DES治疗冠脉分叉病变56例的临床疗效。结果:56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术中无急性血栓形成。临床随访1~2年无死亡和AMI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罗非班及DES治疗冠脉狭窄病变包括分叉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串联国产Excel、Partner支架治疗冠脉长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5例冠脉长病变患者串联置入国产Excel、Partner支架,随机选择同期59例接受单支架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心肌酶学升高、心绞痛发作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在支架术后6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学浓度、围手术期心绞痛发作次数、MACE事件率、靶血管再狭窄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串联国产Excel、Partner支架治疗冠脉长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应用裸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06—2011年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的再狭窄率。结果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再狭窄率为8%,应用裸支架患者的再狭窄率为2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洗脱支架较裸支架具有更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有48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患者,年龄39~81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狭窄均≥75%)行介入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结果48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置入药物洗脱支架75枚(51 Cypher,18 Taxus,6 Firebird)。其中左主干开口部狭窄5例(10.4%,5/48),体部狭窄6例(12.5%,6/48),远端分叉部位狭窄37例(77.1%,37/48)。3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中,主支支架加边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0例,双支架术27例,最后成功对吻球囊扩张30例(81.1%,30/37)。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住院及6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43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2例患者再狭窄(均为分叉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89.6%,再狭窄率4.7%。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签内与标签外使用药物支架的患者术后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胸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004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推荐的药物洗脱支架适应证分为标签内和标签外两个组,观察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的统计学意义,比较这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标签外组各项临床基线特征中,合并心功能不全和高脂血症明显高于标签内组;冠脉特点上,标签外组目标血管狭窄程度和支架总长度大于标签内组,其他基线水平相似。在心脏事件平均36个月的随访中,标签外组MACE事件206例(28.3%),标签内组MACE事件43例(15.6%);标签外组心源性死亡率7.7%,术后心梗6.9%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18.4%均高于标签内组的3.9%,3.6%和7.6%;标签外组中慢性阻塞性病变、桥血管病变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等一些复杂病变与心脏事件相关性较大。随访中5例支架内血栓均出现在标签外组。结论标签外组患者有更高的心脏病事件发生率,提示药物支架标签外应用带来更大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效果.方法根据443例冠心病患者病变部位及复杂程度,分别置入药物涂层支架和普通支架(裸支架),并随访1~28个月 .结果除5例行涂层支架者因支架远端夹层形成而再次置入支架外, 手术即刻成功率100% ,术后冠脉造影显示病变残余率(6±4)%,支架完全覆盖病变,血流TIMI3级.仅1例行裸支架者因支架置入血管发生急性闭塞而死亡.随访期间,发生与支架置入有关的再狭窄33例 ,其中裸支架置入32例(64处),药物涂层支架置入仅1例(3处).药物涂层支架置入的再狭窄率(1.23%)明显低于裸支架置入(13.82%),P<0.01 .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可显著降低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同种药物洗脱支架和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收集同种和不同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0项研究,1680名患者,使用Rev 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0月。结果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时,采用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可降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OR=0.73,95%CI为0.55~0.96,P=0.02)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0.72,95%CI为0.54~0.96,P=0.03)。两组间的病死率(OR=1.03,95%CI为0.49~2.16,P=0.95)和心肌梗死发生率(OR=0.59,95%CI为0.24~1.41,P=0.2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次植入不同药物洗脱支架比植入同种支架更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1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3组:单枚支架植入组(n=75)、两支架植入组(n=72)和多枚(≥3枚)支架植入组(n=68),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术后12个月随访终点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药物涂层支架(DES)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治疗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6年巴塞罗那ES上ASKET和BASKET—LATE以后的SCAAR研究结果对DES的临床给予了沉重的打击,而1年后维也纳的SCAAR研究对DES的临床疗效给了一个较好的评价,同时STRATECY研究也对抗血小板治疗联合DES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heth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drug-eluting stent (D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compared to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CABG) for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ULMCA) disease at long-term follow up (≥ 3 years). Methods Eligible studies were selected by searching PubMed, EMBASE, and Cochrane Library up to December 6, 2016.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a composite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or stroke during the longest follow-up. Death, cardiac death, MI, stroke and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 were the secondary outcomes. Results Fou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twelve adjusted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volving 14,13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DES was comparable to CABG regard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imary endpoint (HR = 0.94, 95% CI: 0.86-1.03). Besides, D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incidence of MI (HR = 1.56, 95% CI: 1.09-2.22) and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 (HR = 3.09, 95% CI: 2.33-4.10) compared with CABG, while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strategies regard as the rate of death, cardiac death and stroke. Furthermore, DES can reduce the risk of the composite endpoint of death, MI or stroke (HR = 0.80, 95% CI: 0.67-0.95) for ULMCA lesions with SYNTAX score ≤ 32. Conclusions Although with higher risk of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 PCI with DES appears to be as safe as CABG for ULMCA disease at long-term follow up. In addition, treatment with DES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interventional strategy to CABG for ULMCA lesions with low to intermediate anatomic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