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银杏黄酮对大鼠背斜方肌微动脉血液循环、腓肠肌收缩能力及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在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完成。银杏黄酮由桂林思特新技术公司天然植物制品厂生产,银杏黄酮含量24%,银杏内酯含量6%,符合国际标准。①大鼠背斜方肌微动脉血液循环的观察:选用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银杏黄酮2.0,3.0,4.0g/L浓度组,10只/组。各组大鼠均制备游离肌肉标本,游离面固定于特制灌流盒上,用林格氏液灌流,连续观察管径为15~20μm的横向微动脉30min,分别于观察处滴注0.1g/L的去甲肾上腺素障碍液50μL。当血管出现收缩时,银杏黄酮2.0,3.0,4.0g/L浓度组分别滴注对应的银杏黄酮溶液1mL,空白对照组则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测量微动脉血管口径的变化以及血管流态的变化。②大鼠腓肠肌肌肉收缩的观察:所选动物的基本情况及分组与背斜方肌微动脉血液循环观察实验相同,共36只大鼠,9只/组。麻醉后于腓肠肌跟腱处结扎剪断,将悬浮电极尖端插入腓肠肌内,通过生理刺激器以1次/s、电压0.8V分别给予各组腓肠肌标本以连续刺激,至肌肉停止收缩时停止刺激,作为肌肉疲劳时间。然后银杏黄酮2.0,3.0,4.0g/L浓度组分别注射相应浓度的银杏黄酮溶液1mL,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5min后继续给予刺激,记录肌肉收缩的情况及肌肉疲劳后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③运动实验:选用健康雄性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单纯训练组、服药训练组,15只/组。安静服药组、服药训练组每天早晚各灌胃给药1次,剂量为2.4mL/kg体质量;安静对照组、单纯训练组每天灌予等量的白开水。单纯训练组、服药训练组小鼠每天在规格为100cm×50cm×80cm的透明玻璃泳池内进行1次尾部负重游泳训练,30min/次,6d为1个周期,然后休息1d,共训练6周;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小鼠每天进行15min的无负重游泳适应性训练。各组小鼠第5周进行爬绳实验,测量静止耐力。第6周进行力竭性游泳实验。结果:背斜方肌微动脉血液循环的观察实验选用SD大鼠40只,腓肠肌肌肉收缩的观察实验选用SD大鼠36只,运动实验选用昆明种小白鼠60只,3个实验各自独立,所有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银杏黄酮对微动脉血管口径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而给药5min后,银杏黄酮各浓度组微动脉血管口径均明显增大(P<0.05或0.01)。②银杏黄酮对微动脉血管流态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银杏黄酮各浓度组微动脉血管流态3级评定、血流停止时间和血流恢复正常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③银杏黄酮对腓肠肌肉收缩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银杏黄酮各浓度组肌肉疲劳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但肌肉疲劳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④各组小鼠爬绳及负重游泳能力的比较:安静服药组小鼠的爬绳静止时间明显长于安静对照组(P<0.05),服药训练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强于单纯训练组(P<0.01)。结论:银杏黄酮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速率和缩短肌肉疲劳的恢复等功效,在运动训练的协同作用下,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自由基和保护机体组织等功效,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其临床和药物研究很多,但涉及运动保健领域及其对动物或人体抗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耐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为研制新型运动补剂及进一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实验观察。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9/2003—11在广西师大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游泳能力正常的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将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力竭后服药组;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5个组,12只/组。银杏叶提取物粉刺(含总黄酮24%,银杏内酯6%);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体质繁23~27g。方法:灌胃给药或安慰剂。根据实验方案对动物实施游泳训练、爬绳实验和力竭性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爬绳能力对比。②各组动物力竭性游泳能力对比。结果: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前3周的低负倚训练训练中,所有训练小鼠均能按计划完成训练任务,但第4周.训练对照组小鼠在6d的训练中有(83.34&;#177;10.45)%的小鼠能不间断完成训练计划;服药训练组则为(94.45&;#177;43)%;到第5周,则分别下降到(79.17&;#177;697)%和(88.95&;#177;6.75)%。①安静服药组小鼠的爬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服药训练组也显示出比训练对照组强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0.1〉P〉0.05);②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比安静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0.1〉P〉0.05);服药训练组也比训练对照组强,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经过1次/d的6天力竭性运动后,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和抗疲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力竭后服药组从第3次起与安静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开始出现显著性(P〈0.05).力竭后服药组的小鼠在服用了银杏叶提取物后,其持续游泳时间长于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与力竭后服药组比较的情况正好相反,前3次的力竭游泳能力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随着力竭后服药组用药次数的增多,差异渐缩小,在后3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训练组的运动能力明显高于训练对照组,二者之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仅通过服银杏叶提取物而不进行运动洲练,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而运动洲练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服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小鼠对疲劳的耐受力,延缓疲劳的发生,并对消除耐力性运动疲劳和促进小鼠体力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自由基和保护机体组织等功效,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效果,其临床和药物研究很多,但涉及运动保健领域及其对动物或人体抗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耐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为研制新型运动补剂及进一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实验观察.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9/2003-11在广西师大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游泳能力正常的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将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力竭后服药组;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5个组,12只/组.银杏叶提取物粉剂(含总黄酮24%,银杏内酯6%);昆明种8周龄雄性小白鼠60只,体质量23~27g.方法灌胃给药或安慰剂.根据实验方案对动物实施游泳训练、爬绳实验和力竭性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爬绳能力对比.②各组动物力竭性游泳能力对比.结果训练对照组和服药训练组前3周的低负荷训练训练中,所有训练小鼠均能按计划完成训练任务,但第4周,训练对照组小鼠在6 d的训练中有(83.34±10.45)%的小鼠能不间断完成训练计划;服药训练组则为(94.45±4.3)%;到第5周,则分别下降到(79.17±6.97)%和(88.95±6.75)%.①安静服药组小鼠的爬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服药训练组也显示出比训练对照组强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0.1>P>0.05);②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比安静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0.1>P>0.05);服药训练组也比训练对照组强,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经过1次/d的6天力竭性运动后,安静服药组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和抗疲劳能力明显比安静对照组强.力竭后服药组从第3次起与安静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开始出现显著性(P<0.05),力竭后服药组的小鼠在服用了银杏叶提取物后,其持续游泳时间长于安静对照组.安静服药组与力竭后服药组比较的情况正好相反,前3次的力竭游泳能力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随着力竭后服药组用药次数的增多,差异渐缩小,在后3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训练组的运动能力明显高于训练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仅通过服银杏叶提取物而不进行运动训练,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而运动训练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尤其是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服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小鼠对疲劳的耐受力,延缓疲劳的发生,并对消除耐力性运动疲劳和促进小鼠体力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多糖对生物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黑木耳多糖对小鼠机体抗疲劳及对离体蟾蜍腓肠肌收缩时间的影响,全面探讨黑木耳多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鲁东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理实验室和体育学院运动生化实验室完成。①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多糖组、每组20只。多糖组小鼠灌胃黑木耳粗多糖[(2.5mg/(kg&;#183;d),黑木耳粗多糖由烟台师范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黑木耳的深层液体培养菌丝体经破壁、水提、醇沉为黑木耳粗多糖],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2mL/d,连续灌胃20d。观察黑木耳粗多糖对小鼠耐缺氧、力竭游泳时间、血红蛋白、肝糖原及小鼠负重5%体质量游泳20min后血乳酸、血尿氮的水平的影响。②7只蟾蜍双毁髓后,分离腓肠肌,去除坐骨神经,浸于20℃任氏液中静置10min。随机将同一只蟾蜍的两条腓肠肌标本分别为多糖组和对照组(n=7),多糖组加入相应体积0.1g/L浓度的黑木耳纯多糖溶液,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任氏液。采用脉冲式电流直接刺激离体蟾蜍腓肠肌作为疲劳模型,测定肌肉收缩幅度下降到最大收缩幅度90%的时间,下降到50%的时间和下降到10%的时间。结果:40只小鼠及两组各7个蟾蜍腓肠肌标本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耐缺氧、力竭游泳时间:多糖组耐缺氧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51.5&;#177;8.4,42.9&;#177;7.4)min,P〈0.05]。两组力竭游泳时间差异不显著。②小鼠血红蛋白、肝糖原及定量负荷后血乳酸及血尿素氮水平:多糖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120.0&;#177;4.3),(111.0&;#177;5.3)g/L,P〈0.05];多糖组血乳酸及血尿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52&;#177;1.69)比(6.43&;#177;1.38)mmol/L,(2.52&;#177;0.44)比(3.03&;#177;0.45)mmol/L,P〈0.05];两组肝糖元水平差异无显著性。③蟾蜍腓肠肌肌肉收缩持续时间:收缩幅度下降到最大收缩幅度90%,50%,10%的时间,多糖组均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99.71&;#177;35.88)比(121.14&;#177;47.55)s,(538.29&;#177;60.28)比(451.43&;#177;82.62)s,(2931.86&;#177;238.32)比(2529.14&;#177;291.89)s,P〈0.05或P〈0.01]。结论:①黑木耳粗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时间、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定量负荷后血乳酸及血尿氮水平。②黑木耳多糖能明显延长肌肉收缩幅度下降到最大收缩幅度的时间。③黑木耳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银杏黄酮的多种药用价值已被国内外认可.许多西方国家大量进口银杏叶提取物制成注射液出口。园内银杏叶产量大,但应用少,且没有注射制剂。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注射液中总黄酮甙含量的提高和槲皮素甙含量的提高对小鼠记忆力.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河北省职工医学院。 材料:实验动物选择昆明种小白鼠(三四个月)90只。日本大耳自家兔(四五个月)32只。自制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5mL含银杏叶提取物17.5mg。其中银杏黄酮甙8.7mg,占提取物的49.8%,萜内酯4.61%);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金纳多):德国威玛舒培大药房牛产(标明物含5mL舍银杏叶提取物17.5mg,其中银杏黄酮甙4.2mg,占24%)。 方法:实验于2002—09/11在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实验中心动物室完成。①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1.2mL/kg组,德国产银杏黄酮往射液1.2mL/kg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分别腹腔沣射所试药物,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0d。于第10天用药1h后,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茛菪碱2mL/kg.复制学习记忆障碍模型。10min后,将其置于跳台仪中,适应后给予36V电压刺激。训练5min,24h复测,记录触电潜伏期及5rain内触电次数。㈤取口本大耳自家兔32只,随机分为IE常对照组.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1mL/kg组、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1,0,0.5mL/kg组。每组8只。耳缘静脉注射所试药物,3d后取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②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组1.2mL/kg组,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2mL/kg组.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制备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家兔冠状动脉结扎30min再松解方法造成心肌缺血灌注损伤,并于再灌注时即刻由颈动脉插管按不同组推注所试药物。于再灌注前分别注射所试药物,于再灌注前、再灌注30min、60rain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处死动物后取心肌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主要观察指标:①记忆实验中触电潜伏期搜5min内触电次数。②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侧定结果。 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实验动物尢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记忆实验: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组与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组跳台实验潜伏期和5min错误次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1mL/kg组5min错误次数少于同剂量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血流变学: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1.0.0.5mL/kE组,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组1mL/kg组均可降低全血黏度低切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雎积等指标。③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1.2ml/kg与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提高缺血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1ml/kg组能明显提高缺血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自制银杏黄酮注射液1ml/kg组较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2ml/kg组缺血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提高显著。 结论:自制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和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均能提高记忆力;且同剂量下自制高纯度银杏黄酮注射液作用优于德国产银杏黄酮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氮平、奥氮平对小鼠空间记忆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神经药理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240只。①在测定游泳能力的实验中,每4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氯氮平组、奥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受试药氯氮平分为0.1mg/kg,0.3mg/kg,1m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奥氮平和氟哌啶醇均分为0.01mg/kg,0.03mg/kg,0.1m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皮下给药50min后,放入游泳能力测定装置中,从起始一端入水,记录小鼠从入水到爬上对面终点平台的游泳时间。②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分组同小鼠游泳能力实验。小鼠每天给药后50min进行训练,连续给药5d。在训练过程中,每只小鼠每天连续训练4次,连续进行5d。训练时,分别从4个端点(每个点每天只能使用1次)将小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记录每只鼠分别从4个端点入水开始到找到水下平台所需时间(逃避到平台上的潜伏期),此为学习成绩。若小鼠在60s内未找到平台,实验者将其放在平台上,停留20s,潜伏期按60s计算。每次训练间隔20s。4次潜伏期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时间段的成绩,参与最终结果统计。 结果:2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游泳能力测定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01~0.1mg/kg氟哌啶醇,0.1~1mg/kg氯氮平及0.01~0、1mg/kg奥氮平对小鼠游泳时间无明显影响,也未见对小鼠游泳姿态、爬上平台能力有明显影响。②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连续测定5d的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哌啶醇0.1mg/kg在第5天明显延长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氯氮平0.3mg/kg在第4天明显延长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氯氮平1mg/kg在第1,3,4,5天明显延长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奥氮平0.1mg/kg在第3,5天明显缩短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 结论:氟哌啶醇和氯氮平在不同程度上对小鼠的空间记忆有损伤作用,而奥氮平对小鼠的空间记忆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降脂药物都具有一定副作用,故运动改善血脂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材料:雄性5周龄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3组饲喂高脂饲料3周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方法:造模后处死模型对照组,另3组都转入正常饮食,游泳训练组开始进行6周的游泳训练,水温(30+2)℃,水深35cm,6d/周,第1周游30min/d,以后每周递加10min,至第6周游泳90min/d。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各组腹腔脂肪、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小鼠体内脂肪蓄积均减少,但游泳训练的效果更明显。游泳训练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小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丙二醛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游泳训练组的效果更显著。游泳训练对由高脂血症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加剧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肝组织的胆固醇水平,其效果好于饮食控制组。结论:游泳训练加上饮食控制能够减少高脂血症小鼠脂肪蓄积,抑制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加剧,调节血脂代谢,效果优于单纯的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皂甙和水飞蓟素提高小鼠运动后即刻肌糖原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筛选具有促进糖原合成作用的物质。方法:实验于2003—03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完成。选择SPF/VAF级雌性CD-1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0组: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训练+烟酸铬组、训练+五味子素组、训练+黄芪多糖组、训练+人参皂甙组、训练+谷氨酰胺组、训练+水飞蓟素组、训练+刺五加甙组、训练+红景天甙组。每组13只。训练对照和训练+不同药物组负重2%游泳训练6d,训练+不同药物组分别灌胃给予烟酸铬0.02g/(kg&;#183;d)、谷氨酰胺4g/(kg&;#183;d)、五味子素、黄芪多糖、人参皂甙、水飞蓟素、刺五加甙或红景天甙[中药提取物的剂量都为0.8g/(kg&;#183;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末次训练后20h,负重4%游泳30min后即刻取股四头肌和肝脏,测定糖原。结果:每组实验动物均达到实验目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训练或药物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实验前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不显著(F=1.398,P=0.197);实验后所有训练组(包括训练对照组和训练+不同药物组)的体质量都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F=3.784,P〈0.01),说明训练降低小鼠体质量。与训练对照相比,人参皂甙或刺五加皂甙组小鼠体质量较高(P〈0.05)。②训练或药物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实验动物的精神状态、摄食活动、毛色、大便等都无异常。③训练或药物对肌糖原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定量负荷后即刻,股四头肌糖原含量存在组间差异(F=3.154,P=0.002)。训练组与安静组之间无差异;在8个用药组中,刺五加皂甙+训练组和水飞蓟素+训练组的肌糖原含量比训练对照组高(P〈0.05);红景天皂甙+训练组与训练对照组比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5);其他用药组与训练对照组间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训练或药物对肝糖原的影响:多组秩和检验表明,定量负荷后即刻,肝糖原含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刺五加皂甙和水飞蓟素具有较明显的促肌糖原合成作用,红景天皂甙可能对肌糖原合成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苦荞黄酮类化合物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4-04/05在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实验室进行。选择昆明雄性小鼠64只。①体外实验: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检测苦荞黄酮对糖苷酶活性的影响。②糖耐量实验: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淀粉、蔗糖、葡萄糖耐量实验。取20只小鼠,实验前禁食12h后测空膜血糖,将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苦荞黄酮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灌胃苦荞黄酮(1g/kg)+淀粉(2g/kg)混合物和淀粉(2g/kg),于灌胃后1h测定两组小鼠血糖。蔗糖、葡萄糖实验均应用以上两组小鼠,实验前均禁食12h测空腹血糖,苦荞黄酮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苦荞黄酮(1g/kg)+蔗糖、葡萄糖(2g/kg)混合物和蔗糖、葡萄糖(2g/kg),分别于灌胃后0.5h测定两组小鼠血糖。③三酰甘油实验:取20只小鼠,动物禁食12h后测空腹三酰甘油,将小鼠随机分为2组,苦荞黄酮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分别灌胃给予苦荞黄酮(1g/kg)+橄榄油乳液(20mL/kg)混合物和橄榄油乳液(20mL/kg),于灌胃后1.5和3h测定三酰甘油。另取24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苦荞黄酮组和对照组各12只。两组均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苦荞黄酮组添加苦荞黄酮(0.5g/kg)。饲养4周后,禁食12h,取血测定两组小鼠血三酰甘油水平。④通过体外CV-1细胞培养检测苦荞黄酮对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α和γ的活性变化。 结果:纳入64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苦荞黄酮对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苦荞黄酮具有明显抑制糖苷酶活性的作用,在高浓度(250mg/L)时,苦荞黄酮和阿卡波糖对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85.0%和62.6%。②苦荞黄酮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苦荞黄酮组小鼠口服淀粉1h后和口服蔗糖0.5h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3±1.86,9.73±1.05)mmol/L;(8.91±1.65,11.06±2.31)mmol/L(t=2.221,2.395,P<0.05)]。③苦荞黄酮对小鼠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苦荞黄酮组小鼠口服橄榄油3h后血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23±2.33,9.00±2.91)mmol/L(t=3.198,P<0.01)]。给予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饲料4周后,苦荞黄酮组小鼠的血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17±0.27,1.30±0.18)mmol/L(t=2.144,P<0.05)]。④苦荞黄酮能够明显激活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α和γ的活性,且随着苦荞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苦荞黄酮具有降低血糖及血脂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糖苷酶、三酰甘油,激活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和α而实现的,与以往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力竭游泳训练模型,观察巴戟天对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过度训练组,过度训练+巴戟天组,每组8只。过度训练组、过度训练+巴戟天组大鼠均采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建立力竭游泳训练模型,每周训练6d,共7周。过度训练+巴戟天组大鼠同时于训练前1h灌服巴戟天4.5mg/(kg&;#183;d)。安静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游泳训练,30min/d,每周训练6d,共训练7周。7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立即分离骨骼肌,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净血污,滤纸吸干,按1:9(W/V)加入低温磷酸盐缓冲液(pH7.2)匀浆,离心(5000r/min,25min,0~4℃),取上清液,在1~40C的冰箱保存,以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各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过度训练组大鼠力竭时间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和过度训练+巴戟天组(P〈005);经过7周训练,过度训练组大鼠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过度训练+巴戟天组(P〈0.05),安静对照组与过度训练+巴戟天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巴戟天可显著提高运动大鼠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使大鼠运动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