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俊  刘超美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2):84-87,104
目的对依布硒啉及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依布硒啉及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微生物等活性;2位氮原子取代基团的变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药理活性。结论依布硒啉及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的新药依布硒啉进行了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1 Ames试验用标准平板掺入法进行 ,依布硒啉浓度为 1、10、10 0、10 0 0、5 0 0 0 μg 皿 ,并设有阴、阳性对照 ,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 0、TA10 2 4种菌株无论加S9与不加S9的 ,依布硒啉诱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两倍 ,结果为阴性。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选用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 2 5只 ,随机分为依布硒啉10 0 0 ,5 0 0 ,2 5 0mg kg组和阴、阳性对照共 5组 ,连续…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依布硒啉(ebselen)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0.2%四氯化碳(5 ml.kg-1)和内毒素(1μg.kg-1)+D-氨基半乳糖(800 mg.kg-1)分别ip ICR小鼠形成肝损伤,观察病理改变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活性.培养大鼠肝细胞以CCl4和LPS+D-GalN诱发损伤.测定了乳酸脱氢酶活性和细胞TBARS含量.结果:依伯硒啉可改善CCl4和LPS+D-GalN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变化,减小相关损伤指标的改变;并可拮抗培养肝细胞的LDH释放和TBARS含量上升.结论:依布硒啉能保护肝损伤,可能与抗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肺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对照组,依布硒啉30、15和7.5 mg/kg治疗组。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治疗大鼠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注入等量溶剂。造模后6 h,麻醉抽取动脉血并放血处死动物,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比,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中总蛋白水平。分别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TNF-α含量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依布硒啉15和30 mg/kg剂量组大鼠动脉血中PaO2明显增高、PaCO2明显降低,肺湿/干质量比降低,肺组织MDA和TNF-α含量显著减少,而Nrf2表达明显增高。结论依布硒啉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Nrf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依布硒啉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线粒体氧化损伤、细胞色素C释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采取用Allen’s法制脊髓损伤(SCI)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SCI模型组行椎板切除+打击,甲基泼尼松龙组打击后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腹腔注射处理(30 mg/kg),依布硒啉组打击后给予依布硒啉腹腔注射处理(10 mg/kg),生理盐水组打击后给予等体积0.1%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处理。术后24 h取受损脊髓,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色素C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依布硒啉组较SCI模型组脊髓组织线粒体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明显增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量减少,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依布硒啉能够改善SCI后线粒体氧化损伤,减少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脊髓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机硒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硒杂环、二硒醚、硒醚及硒氰等有机硒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其中依布硒啉及硒唑呋喃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机硒药物为活怕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依布硒啉(ebselen)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0.2%四氯化碳(5 ml.kg-1)和内毒素(1μg.kg-1)+D-氨基半乳糖(800 mg.kg-1)分别ip ICR小鼠形成肝损伤,观察病理改变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活性。培养大鼠肝细胞以CCl4和LPS+D-GalN诱发损伤。测定了乳酸脱氢酶活性和细胞TBARS含量。结果:依伯硒啉可改善CCl4和LPS+D-GalN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变化,减小相关损伤指标的改变;并可拮抗培养肝细胞的LDH释放和TBARS含量上升。结论:依布硒啉能保护肝损伤,可能与抗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有机硒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机硒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硒杂环、二硒醚、硒醚及硒氰等有机硒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其中依布硒啉及硒唑呋喃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机硒药物为活怕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系列依布硒啉衍生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三烯B4。结果:依布硒啉的磺酰胺类似物以及N-芳香环取代的磺酰胺衍生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在10-5~10-6 mol.L-1之间,并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结论:磺酰胺基团上的酸性氢原子是关键因素,它的存在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从而使化合物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0.
西苯唑啉是一种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初步临床应用表明,本品能明显抑制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甚少有负性肌力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对部分患者可出现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本文对西苯唑啉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系列依布硒啉衍生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三烯B4.结果:依布硒啉的磺酰胺类似物以及N-芳香环取代的磺酰胺衍生物对白三烯B4生物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在10-5~10-6 mol·L-1之间,并存在一定的构效关系.结论:磺酰胺基团上的酸性氢原子是关键因素,它的存在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从而使化合物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2.
莫索尼定(moxonidine)系德国Beiersd-orf公司开发的作用机制新颖的抗高血压药物。已于1991年在德国首先上市,商品名为Cynt,有0.2 mg和0.4mg两种片剂。药效学本品是一种对咪唑啉I_1受体(imidazo-line I_1 receptor)有高度亲合力的选择性激动剂。根据不同的组织、种属和所用的配体,本品对这种新发现的受体的选择性比对β_2受体最高可高达600倍。在体内与中枢咪唑啉受体的结合明显与血压下降程度有关。动物用一种对咪唑啉位点有亲和力的部分α_2拮抗剂BDF6143预处理,可以抵消本品引起的血压下降。体外本品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受体  相似文献   

13.
依布硒啉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脏脂质过氧化锅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布硒啉是一种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含硒有机化合物,本以阿霉素处理的BALB/C小鼠为模型研究了Ebs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Ebs能够减少阿霉素诱发的心肌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提高机体谷胱甘过氧化物酶与质过氧化物的比值,防止阿霉素对心脏脂质过氧化物损伤的毒性;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发现Ebs也能保护组织免受阿霉素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咪唑啉结合位点及受体与心血管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及大鼠心肌细胞存在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多种动物的血管平滑肌存在 1 型和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 ,其中 2 型咪唑啉结合位点可能参与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末梢存在突触前咪唑啉受体 ,激动该受体抑制NE的释放。与多数咪唑啉类化合物不同 ,莫索尼定对突触前咪唑啉受体无效 ,而大麻受体拮抗剂SR141716A对该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已经证实多数咪唑啉类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基胍丁胺降低动物窦房结起搏细胞的放电频率 ,延长人与动物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 ,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但是 ,咪唑啉类和胍类化合物非竞争性抑制心血管系统的KATP通道 ,可能干扰IK .ATP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静注常咯啉再注射乌头硷,或同时用常咯啉和乌头硷,明显推迟乌头硷引起的心律紊乱。先静注乌头硷出现心律失常后,再注射常咯啉,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弱。剪断二侧迷走神经,或静注六烃季铵,都不影响常咯啉抗静注乌头硷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从静脉恒速注射乌头硷,记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阈值。预先静脉注射常咯啉明显提高这三种阈值。利血平化加常咯啉组,这些阀值也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常咯啉组相比,仅显著提高心室颤动阈值。脑室内注射常咯啉后,再脑室内注射乌头硷,明显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常咯啉对大鼠坐骨神经的局麻作用甚微,这与利多卡因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大鼠静注常咯啉再注射乌头硷,或同时用常咯啉和乌头硷,明显推迟乌头硷引起的心律紊乱。先静注乌头硷出现心律失常后,再注射常咯啉,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弱。剪断二侧迷走神经,或静注六烃季铵,都不影响常咯啉抗静注乌头硷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从静脉恒速注射乌头硷,记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阈值。预先静脉注射常咯啉明显提高这三种阈值。利血平化加常咯啉组,这些阀值也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常咯啉组相比,仅显著提高心室颤动阈值。脑室内注射常咯啉后,再脑室内注射乌头硷,明显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常咯啉对大鼠坐骨神经的局麻作用甚微,这与利多卡因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硒化合物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机体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如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含硒蛋白质更是人体内许多关键酶的组成部分。有机硒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热点。依布硒及乙烷硒啉都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有机硒类候选药物。本文将从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硒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阿立哌唑为日本大冢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高度脂溶性的喹诺啉酮类衍生物,作为多巴胺部分激动剂,其作用机制与已上市的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完全不同,它通过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5-HTL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以及通过对5-羟色胺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而共同起效,为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9.
西苯唑啉(Cibenzoline)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既能口服,又可注射,临床常用其琥珀酸酯,即Cipralan。本品的化学结构为4,5-二氢-2-(2,2-二苯环丙基)-1 H-咪唑衍生物,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大不相同;其电生理性质类似于奎尼丁和普鲁卡因胺;对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地治疗作用。本文仅对西苯唑啉的药动学、电生理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单介绍。一、药动学西苯唑啉口服吸收良好,首过代谢作用很小,全身生物利用度约为90%。该药  相似文献   

20.
<正>依达拉奉(MCI-186)是一种合成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化学名称: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具有亲脂基团,血脑屏障的通透率高达60%,可较容易地到达作用部位而发挥其抗脑缺血的作用。现本文就近年来,MCI-186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MCI-186保护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