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也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我院军队老干部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做出评估,旨在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任雪红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1042-104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人的保健、疾病防治以及高质量的护理及关怀,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3.
4.
5.
禹新美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3):346-346
我科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主要以接收老年患者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卫生、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同时,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从治病先治心的原则出发,心理护理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将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在逐渐延长。中国国民平均寿命71.5岁.但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2.3岁.平均每个人有9.5年是带病或残疾生活。人到晚年,60岁以后,组织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及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成为老年人容易患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护理科学的发展.也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理。人的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常言到“三分治,七分养。”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老年人出现的几种患病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6):1458-1459
目的 根据老年患者的各种心理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重新燃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年人的独立性,训练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早日重返家庭及社会。方法 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往,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在不同的住院时期以不同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让老年人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并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从而使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为了促进、维护老年人健康,预防、治疗疾病,不仅需要护士提供帮助,还需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对疾病的认识除在施以治疗手段时注意心身相关的双重治疗外,同时作为护理工作本身应与医疗同步,即在对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应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延缓心理功能衰退,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谢俊英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4):2030-2030
随着科学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们逐渐增加,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些老年常见病相应增多,在医疗保健工作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笔者在十余年的护理工作中,通过对近2万人次老年患者的护理,充分体会到,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做好与老年人的沟通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寿命延长,老年人伴发的疾病增多,多合并慢性疾病,无论施行择期或急症手术,其危险性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年轻人[1]。老年人的各生理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差,切口修复愈合能力低下。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1~9月我科共收治108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经过医师的诊治,护士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08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5.99±6.12)岁。其中子宫内膜癌根治术7例,卵巢癌手术4例,阴式子宫切除术22例,经腹部子宫全切术13 相似文献
10.
许珮露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1031-103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严重,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的需求也日趋明显。家庭病床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需求,派出医护人员,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中医疗和康复的病人,让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在家人陪伴照顾下接受治疗护理。家庭病床的建立为老年人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人类文明自身的严峻挑战。21世纪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方法及临床满意度调查。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家属满意度由患者家属在病人转出重症医学科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护理合格率为91.89%(34/3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4.59%(35/37),实现了护理零投诉。结论注重基础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老年冠心病又占很大比例。冠心病对老年人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老年冠心病患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调养。从2003年以来,作对30例老年冠心病患进行了出院后的回访,并实施了健康教育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奚惠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5(12):49-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在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同时,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而为此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历经漫长的病程,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故对护理的需求在不断上升。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从治病先治心的原则出发,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尽管认同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当因某种疾病而就医时,他们就缺乏客观冷静听取他人意见的宽容性,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理上表现为焦虑、恐惧和孤独感,产生老年患者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 相似文献
16.
黄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174-175
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有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由于老年人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且体弱,在骨折后卧床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我院从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住老年股骨骨折患者35例,由于加强基础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1,2],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69例老年病患者,按所患疾病的主要指征,制订了护理工作的客观标准,并与患者自身对穿衣进餐,入厕,洗澡四项活动自理能力的自我评估进行对照,结果示二者基本一致,从而为临床确定护理等级和进行护理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文章并就开展护理评估的目的和作用,客观评估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昌雪娟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3):2147-214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正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卫生决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杨万琴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67-68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应加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可预防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秦姣爱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3(11):33-34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促进了老年医学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龄患者的身心特殊性,要求我们提供的护理服务也要与众不同。通过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腹部外科ICU病房12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