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张在恒  颜登鲁  谭平先  谢清华 《广东医学》2006,27(10):1531-1532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采用经皮髓核成形术(46例)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0个月,经皮髓核成形术组平均(13.02±4.03)个月。VAS评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t=-37.163,P=0.000),JOA评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t=-17.653,P=0.000),Williams临床优良率86.7%。结论经皮髓核成形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李捷一  钟炯彪  刘芳  曾琦芳  李波  罗超  陈识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01-903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采用了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术前均先行椎间盘造影,探讨手术方法、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症状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5~12个月,平均为7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3分,术后下降为2.1分(P<0.05),术后4个月随访时为2.5分(P<0.05),主观改善满意率为92.1%,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效果满意,但手术适应证仍需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驻马店市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对照组采用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为(1.05±0.7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可以有效缩小髓核体积,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缓解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整形和关节外科。199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该项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2002年9月美国实施了第一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oblation nucleoplasty ,PCN )。我国李展振等于2001年10月应用该技术行颈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成形术,并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应用微创方法,将等离子射频消融作用于椎间盘的髓核,完成髓核成形.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VASI评分,术前患者VASI平均平分为6.9分.术后6个月为3.2分.两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能迅速缓解症状,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董婉华  伍敏琦  蒋耀颍 《吉林医学》2013,(30):6374-637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结果:本组3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30例患者颈肩部疼痛消失,90%患者上肢症状缓解满意,80%患者头晕症状缓解满意,部分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效果不满意,患者均无气管、食管损伤;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结论:颈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围手术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病微创治疗,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成功率,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腰椎髓核成形术中压力监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椎间盘内压力监测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压力值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测压监测下顺利完成。56例患者经历3~28个月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组腰腿痛手术评定标准”,疗效优28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9.2%,有效率为98.2%。疗效优良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在气化前后监测椎间盘内压力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运用舒筋活血方观察疗效,探讨机理。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均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口服舒筋活血药,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2组进行治疗后疼痛及疗效比较。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后1个月、6个月VAS疼痛分值经统计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可明显减轻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术后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髓核切吸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髓核切吸术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万能试验机加载、百分表接触性测量的方法 ,对颈椎间盘切吸术前后节段运动范围进行测定。结果 :髓核切吸量占髓核总量的 5 6%± 6% ,施行髓核切吸术后 ,切吸节段在前屈 ,后伸 ,侧弯运动范围无统计学意义增长。结论 :髓核切吸术对颈椎的即时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覃春阳 《中原医刊》2014,(11):70-7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具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196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53.7%。结果无一例出现硬脊膜及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5.6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8.7%。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手段,尚不能取代常规开放手术,在掌握开放手术技术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灵活运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可提高手术疗效并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0-10收治的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在术前、术后1h、1d、2d、3d、3个月、1年时采用疼痛VAS和OD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术后3个月和1年随访临床疗效结果判定参考改良Macnab标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0±10)min,出血量(4±1)ml,住院时间(4±1)d,随访时间(15±2)个月。手术前、后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激光汽化减压对颈椎间盘刚度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后的生物力学性质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具新鲜羊颈椎标本,共制成24个颈椎间盘功能单位,剔除所有的肌肉组织、韧带和椎体后部结构,分两组,每组12个标本.每组依次使用400 J、600 J、800 J和1000 J 4组不同激光能量进行汽化减压,然后放置在CTM 4104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分别进行压缩刚度、剪切刚度测试.结果:颈椎间盘汽化后压缩刚度较汽化前减少(P<0.05),但不同能量组汽化后刚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剪切刚度较汽化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能量组汽化后剪切刚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颈椎间盘汽化减压后颈椎间盘的轴向抗压缩变形能力有下降,但对抗剪切影响不大.激光颈椎间盘汽化术后配合颈椎牵引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锁零切迹颈椎间融合器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中使用融合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钛板融合器,观察组使用自锁零切迹颈椎间融合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术前后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的JOA得分无明显差别,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手术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手术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结论:自锁零切迹颈椎间融合器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后路颈椎钢板和棘突钢丝固定的三维运动稳定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9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颈椎标本,C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75%造成颈椎失稳后,先后于双侧行钢板螺钉和棘突钢丝固定。对6个方向以最大2.0 N×m纯力矩加载,经脊柱三维运动立体光学测量及计算机图像重建,对所得运动范围行方差分析,评价内固定器对失稳颈椎的即刻稳定效果。结果 钢板固定在各运动方向上均能显著加强节段稳定性;棘突钢丝固定在前屈运动方向加强节段稳定性,其它运动方向可恢复节段稳定性。结论 钢板固定的稳定作用明显强于棘突钢丝固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退变颈椎间盘致炎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检测退变颈椎间盘中炎症反应标志物含量变化,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颈椎病的发生机制。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与对照组2组,每组再分3个月和8个月2个观察亚组。切除造模组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后旁两侧肌肉,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而诱导兔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术后3个月和8个月时分别处死动物,取颈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其中组织胺、5-羟色胺、PGE2和6-酮-PGF1α含量。结果:造模组动物颈椎间盘中4种炎症介质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观察点的对照组;而造模组动物术后8个月的颈椎间盘中4种炎症介质含量均与术后3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退变颈椎间盘是致炎的,退变颈椎间盘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可能直接参与颈椎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5/6椎间盘髓核摘除及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对C3/4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方法:按实验先后顺序对11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C3-T1节段标本分C5/6椎间盘完整、C5/6椎间盘髓核摘除和C5/6人工椎间盘置换三组分别进行轴向、前屈、同侧弯、对侧弯、后伸工况的测量,分别测量各组分级载荷下C3/4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结果:后伸载荷时摘除组压力大于置换组与完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置换组与完整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轴向、前屈、同侧弯、对侧弯四种工况相同载荷下,完整组、摘除组和置换组两两比较压力无差异(P>0.05)。结论:C5/6椎间盘髓核摘除后C3/4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在后伸加载条件下增大,C5/6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不会引起C3/4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对颈椎曲度和椎间高度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后,选用适当型号的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置入,无需透视帮助即可拧入螺钉和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颈椎外伤伴有急性椎间盘突出症18例,外伤性颈椎不稳10例,43例患者接受单节段固定,22例患者为双节段固定,3例患者为三节段固定。本组随访4-36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了32.5%,经过术前和术后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颈椎的前弯角度较术前变化率为125.9%,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显著差异性(P<0.01);未见颈椎间不融合病例。结论PCB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不仅有助于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并且有助于长期维持,提高了椎间融合率和颈椎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脱钙的羊椎骨模型,比较骨水泥强化骨折与非骨折的脱钙羊椎骨的生物力学,以助于分析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临近椎体再发骨折原因及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将75个山羊腰椎骨,随机分成3组,A组不脱钙,B组脱钙并骨折椎体强化,C组脱钙非骨折椎体强化,每组25个,记录脱钙前后椎体重量、体积及骨密度,使用力学试验机对B组进行轴向压缩至骨折,记录失效强度、失效位移及刚度,对骨折后B组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C组脱钙后直接骨水泥强化,对两组强化后的椎体进行轴向压缩至骨折,记录失效强度、失效位移及刚度。结果3组椎体的体积、脱钙前的重量、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脱钙前后的骨密度下降比分别达32.6%、31.9%,与脱钙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脱钙后重量、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脱钙后的失效强度及刚度分别比A组下降约123%及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骨折强化后的失效强度及刚度分别是强化前的2.5倍和5倍,是C组失效强度的1.7倍,刚度的4.8倍,C组失效强度比强化前的B组增加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刚度稍增加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效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脱钙方法建立的羊椎骨模型失效强度及刚度均明显下降,在轴向的加载条件下,经骨水泥强化的骨折与非骨折脱钙羊椎骨的失效强度及刚度均有增高,其中骨折椎体增加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醇水凝胶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一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将来临床开展人工髓核置换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7具新鲜标本的L_(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等运动工况下,观察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以及人工髓核植入3种状态下椎间盘高度、应变和位移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椎间盘相比较,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的高度和刚度降低,应变和位移加大(P<0.05)。而人工髓核植入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P>0.05)。结论 这种新型水凝胶人工髓核置换可纠正髓核摘除后的生物力学紊乱,有望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