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近三年来透析患者两种临时血管通路(颈内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临时血管通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观察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1月149例血液透析患者两种临时血管通路(颈内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置管情况,对两种临时血管通路的留置时间、血流量大小、透析充分性、安全性、感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49例血液透析患者行临时深静脉插管,其中颈内静脉置管40例,股静脉置管109例。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为(27.2±11.1)天,股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为(15.9±10.4)天,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可获得稳定的血流量,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充分性用KCV评价,KCV〉1.2为透析充分。颈内静脉置管组KCV均〉1.2,股静脉置管组有5例KCV〈1.2,可能与导管血栓形成有关,经导引钢丝疏通或尿激酶处理后KCV改善,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颈内静脉置管组发生误穿动脉1例,股静脉置管组发生误穿动脉4例,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血气胸、空气栓塞、明显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相比两组无明显差异。置管后发生导管感染26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组发生1例(2.5%),股静脉置管组发生25例(22.93%),两组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深静脉置管建立的临时血管通路均可获得稳定的血流量,透析充分性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颈内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要显著长于股静脉置管,而感染发生率则显著低于股静脉置管,故笔者认为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净化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对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84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别行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透析时最大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结果 颈内静脉置管保留时间长于股静脉置管(P<0.05),且感染率、血栓形成率低、血流量高(P<0.05)。结论 血液透析时应首选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经皮颈内静脉长期置管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术后情况、导管的使用情况、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透析充分性评价等。结果(1)实施颈内静脉长期置管18例次,其中3例为重新置管,置管成功率100%。(2)导管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置管处局部渗血;1例出现导管出口感染,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患者出现导管血栓形成;2例诊断导管纤维鞘形成;1例因人为损坏出现导管破裂。经过相应处理后均使问题得到解决。(3)导管使用期限:本组患者长期导管使用时间为4~41个月,除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3例为重新置管,余患者仍继续使用。(4)透析充分性评价:15例患者平均尿素下降率为72%,平均尿素清除指数达1.54。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老年血透患者,使用颈内静脉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置管及导管护理技术、加强健康宣教,能延长导管使用年限,减少导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和目前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间在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结果:294例患者,男性189例(64.3%),女性105例(35.7%),年龄53.2±15.1岁(15~87岁),透析龄6.2年(0.3~32)年。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56例(19.0%),无涤纶套导管235例(79.9%)。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占91.8%,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占6.1%。年龄65岁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开始减少,导管使用率增加。无涤纶套导管置管部位主要以颈内静脉为主,感染发生率为0.52/1 000导管日。自体动静脉内瘘部位主要以左桡动脉-头静脉为主(75.4%),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血栓形成,晚期并发症包括内瘘堵塞、动脉瘤样扩张/动脉瘤形成及肢体水肿等。结论:首次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以无涤纶套导管为主,维持性血液透析阶段血管通路以动静脉内瘘为主。导管置管部位主要以颈内静脉为主,且感染发生率较低。动静脉内瘘部位以左侧桡动脉-头静脉为主,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血栓形成,晚期并发症包括内瘘堵塞、动脉瘤样扩张/动脉瘤形成及肢体水肿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血液净化(BP)患者股静脉置管血栓形成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解放军第59医院肾内科股静脉置管80例的BP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治疗组采用常规置管后再服氯吡格雷片75mg/d,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体积的变化。结果股静脉置管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为17.6%,治疗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体积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片可以降低BP患者股静脉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置管部位透析连接方式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血糖值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临时颈内静脉置管、临时股静脉置管和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全部患者的透析连接方式均采用正向连接置管动静脉端和反向连接置管动静脉端各1次,透析2 h后分别采集患者手指末端和透析血路管动脉端血液进行血糖值的测量,分析不同置管部位透析连接方式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血糖值的影响。结果 4种置管方式在正向连接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手指末端采血血糖值与透析血路管动脉端血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时股静脉置管反向连接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手指未端采血血糖值明显高于透析血路管动脉端采血血糖值。结论长期颈内静脉置管、临时股静脉置管和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透析连接方式对患者血糖值并无太大影响,而临时股静脉反向连接进行血液透析时,反向连接对患者的手指末端采血血糖值明显高于透析血路管动脉端采血血糖值,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7.
王宏  李梅  王雪梅  柴燕  赵小红 《内科》2010,5(2):141-142
目的探讨尿毒症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采用股静脉留置双腔管术的效果。方法采用股静脉穿刺插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直接穿刺,动静脉外瘘及中心静脉插管。结果 69根股静脉留置双腔管共透析510次,平均留置时间为(20±10)d局部血肿7例,穿刺部位出血5例,感染11例,静脉狭窄2例,血栓形成4例。中心静脉插管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作为一种为透析病人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结论股静脉插管术最适用于病情比较严重且处于昏迷状态,长期卧床,不能完全配合置管以及不能行颈内静脉插管手术的患者,此插管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皮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骅  张翠芹 《山东医药》2008,48(17):81-81
经皮股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的常用静脉通路,感染、堵管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其常见并发症.2004~2008年,我科对254例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脉经皮置管,其中36例出现上述并发症,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以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中国北方城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的1175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选择及抗凝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及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异同。结果 中国北方城市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用的抗凝剂是普通肝素。CVC组患者更多选择低分子肝素(LMWH)做为抗凝剂,其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VF组;并发血栓的患者没有增加LMWH的使用剂量,也没有增加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的肝素封管浓度明显过高,可能给患者带来出血风险。结论 中国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尚需改进,尤其是对于使用CVC的患者。有必要开展临床评价研究,建立适宜的抗凝方案,推进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活化与老年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α-颗粒膜蛋白 ( GMP-1 4 0 )存在于血小板 α-颗粒膜表面 ,血小板活化后释放出多种分子标志物 ,如血小板第 因子、β-血栓球蛋白 ( β-TG)、因子 、因子 及近年来发现的GMP-1 4 0等。研究表明 ,血浆 GMP-1 4 0含量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1〕。近年来 ,血小板功能异常在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本实验于 1 995年 7月至 1 997年 7月进行 ,旨在探讨血小板活化与缺氧性肺动脉脉高压 ( HPH)的关系 ,为肺心病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途径。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健康对照组 4 0例 ,男 2 5例 ,女 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重症肺炎患者19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置管>48 h入组,拔管后肉眼判断管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有则送病理检验,同时抽血查CRP、D-Dimer、PLT、PT、APTT.统计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的检验结果,分析深静脉置管前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19例发生深静脉导管内混合血栓.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后CRP、D-Dimer、PT和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TT置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RP、D-Dimer和PLT可作为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导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监测重症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前后管腔内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住院凝血功能正常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7例,术前抽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置管>48h者在抽血复查CRP、D-Dimer、PLT、PT、APTT、FIB、TT且病情允许情况下,行B超检查监测深静脉穿刺管内管外是否有血栓形成,并取样送病理检查。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管腔内血栓的价值。结果 7例患者静脉穿刺置管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超声检查见导管内血栓形成,经病理检查支持B超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监测深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的病理学特征为广泛动脉粥样硬化与管腔狭窄。动脉壁的粥样硬化常与血栓共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可致血栓形成。病理研究发现,动脉粥硬化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破裂或出血,其结果为血管内皮下层暴露于环流的血液中,血小板附着于内皮细胞的胶原蛋白,活化,并释放一种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的物质。活化的血小板还参与促进纤维蛋白形成的凝血作用,红细胞和白细胞也可参与组成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应用药物(如链激酶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或物理(如血管成形术或分流术)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脑血栓形成是在颈部大血管和脑内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发生的,当斑块破裂时,损伤的血管内膜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血管内皮下组织和血液中多种成分结合形成血栓,由此可见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各种诱导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通路不同。但是,所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均依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Ⅱb/Ⅲa)的活化,活化的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血小板膜GPⅡb/Ⅲa基因发生变异时,有可能改变血小板膜GPⅡb/Ⅲa结构和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影响血栓形成。本文将对GPⅡb/…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1 ] ,与冠心病、高血压及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形成有关。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凝血功能失调、血小板活化升高和微血栓形成等有关。血小板活化因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因此 ,抑制血小板活化 ,防止血栓形成 ,对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尤为重要。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病例均选自北京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共 6 1例 ,随机分为 3个组 :阿斯匹林治疗组(2 1例 ) ;培达治疗组 (2 0例 ) ;对照组 (2 0例 )。 3组患者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后血栓诊断的意义。方法所有病人置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管,超声检查从置管处沿静脉走行向近心端追踪,对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进行全程显示,以观察导管在血管内是否呈现出规整的平行线回声,位置及大体的走向,且置管部位是否能被挤压。结果156例病人血管内无血栓形成,内壁光滑,血管内血流通畅持续。26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管腔局部或者全部闭塞,可见低回声,静脉增宽,局部管腔内不可以压瘪。26例有血栓的病人中,I级血栓13例,Ⅱ级血栓5例,Ⅲ级血栓8例。此外,有血栓的病人置管后至血栓出现,历经时间最短为11d,最长为35d,平均17d。结论血栓是PICC置管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该并发症状进行及时监测,尽早发现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正>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临床使用肝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由抗血小板4因子-肝素复合物(PF4-H)抗体所介导的高血栓风险性疾病[1,2]。约占所有接受肝素患者的0.5%~5.0%,HIT相关性病死率高达5%~10%[2]。对于HIT患者,一方面血小板计数较低,出血风险较高;另一方面处于高凝高血栓风险状态,需要积极抗凝,预防血栓形成[3],这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诊疗困惑。现将我院诊治HIT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对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 ]i)及血小板释放反应产物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4(PF4)的影响,探讨HDL-C降低在动脉粥样硬化(HDL-C)和血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在2003—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体检者中,随机入选单纯HDL-C降低的患者42例,应用荧光探针Fura 2-AM标记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该组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CONT)血小板[Ca2 ]i、血浆β-TG和PF4浓度。结果同CONT组相比,LHDL-C组血小板[Ca2 ]i升高(P<0.01),血浆β-TG(P<0.01)和PF4也显著升高(P<0.01)。LHDL-C组HDL-C除与[Ca2 ]i呈负相关(P<0.01)外,与β-TG和PF4浓度也呈负相关(P<0.01;P<0.01),血小板[Ca2 ]i与β-TG和PF4呈正相关(P<0.01;P<0.01)。2组[Ca2 ]i均与β-TG和PF4呈正相关(P均<0.01),β-TG与PF4比值均稳定在3左右。结论结果提示低HDL血症可能通过升高血小板[Ca2 ],诱发血小板活化和释放反应增强,释放产物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11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通过分析11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1月~2003年3月新留置长期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使用时间大于6个月的患者111例,导管留置总时间为1090个患者月,平均已留置时间为9.8个月。所有导管均选用Quinton Permcath带cuff长期留置透析导管,插管部位首选右颈内静脉,其次为左颈内静脉、髂外静脉。出现导管并发症(感染、血栓等)予对症处理。结果 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为8.1%。导管位置不良的发生率为4.5%。111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率为5.4%,2例为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有效;4例为真菌感染,1例治愈,3例拔管并重新置管。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8、9%,发生血栓时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6d;20例患者尿激酶溶栓后导管恢复通畅,成功率为95.2%,其中18例再次发生导管血栓,5例患者加服血小板抑制剂后能保持导管长期通畅,13例仍多次发生血栓,改服华法林后,9例有效,另4例改建内瘘或移植血管。溶栓及联合抗凝治疗使16例患者的导管使用寿命平均延长了6个月。结论 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留置和长期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导管血栓形成是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溶栓及联合抗凝治疗可显著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栓机制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及其抑制物 (PAI)是冠状动脉 (冠脉 )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标志。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GPIIb、GPIIIa)是血小板在体内活化的重要标志物 ,它与血栓形成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tPA、PAI 1、GPI Ib、GPIIIa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AMI组选择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Q波型AMI患者 4 9例 ,其中男 33例 ,女16例 ,年龄 (6 5 .8± 10 .4 )岁 ;未进行溶栓 ,近 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