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与乳头状、管状腺癌临床病理的差异和预后.方法 收集1994年8月至2007年3月结直肠手术患者2089例,其中黏液腺癌144例,印戒细胞癌25例,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1837例,剔除其他类型肠道肿瘤83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影响结直肠预后的部分临床病理指标,如年龄、肿瘤部位、分期、腹膜、病理分型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三组进行总体生存分析.结果 黏液腺癌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4.20±16.25)岁,印戒细胞癌患者为(40.43±12.88)岁,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患者为(58.73±13.62)岁,印戒细胞癌发病年龄最低(P<0.001).三组男女比例、肿瘤直径、肿瘤部位、TNM分期、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脏器侵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是预示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印戒细胞癌是预示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三组总体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结直肠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预后较乳头状、管状腺癌差.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是预示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滤泡源性的肿瘤,1987年 Carney[1]首次报道了该肿瘤独特的梁状生长方式,肿瘤细胞间质中有明显玻璃样变性等病理特征。由于肿瘤形态呈现出的相似性,该肿瘤很容易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及副神经节瘤等。现报道1例北京丰台医院2013年收治的 HTT,并就其临床病理特征、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是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于结肠并呈息肉状生长者罕见.本例患者女性,55岁,因腹痛伴便血1 wk就诊,电子肠镜检查见升结肠息肉样肿块入院,外科行部分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结肠息肉状黏液纤维肉瘤(1级).本例报告丰富完善了MFS的理论体系,对该肿瘤的临床诊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异位胰腺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形成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国内鲜见报道,主要位于胃、肝内胆管和小肠。本文报道1例病例,病变位于胃壁,术前超声内镜显示病变位于黏膜下层,内部回声局部呈中高回声,可见囊腔样无回声区,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异位胰腺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胃型)。  相似文献   

5.
异位ACTH综合征是非垂体的ACTH肿瘤分泌ACTH样物质,刺激肾上腺而引起皮质醇增多征,约占全部库欣综合征的10%~15%[1].导致该综合征的肿瘤多位于肺部或胸腺,而胰腺肿瘤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较罕见.  相似文献   

6.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胃镜检查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上消化道造影类似食管鳞癌表现,无特异性,内镜是该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我科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收集的3981例食管恶性肿瘤病例中,仅有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食管黏液表皮样癌,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罕见。现将我院4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西禄  赵小琳 《山东医药》2013,(40):84-87,90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指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内上皮细胞,形成大体可见的乳头状(偶见扁平状)、产黏液的,并伴有不同程度胰管扩张的一类肿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982年由Ohas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产黏液胰腺癌;IPMN曾被称为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肿瘤、乳头状癌、胰腺黏液导管扩张症及胰腺产黏液性肿瘤等[1].2000年,WHO将胰腺产黏液性肿瘤分成IPMN及黏液性囊性肿瘤(MCN).根据细胞及组织异型程度,IPMN又被分成非浸润性IPMN(包括低级别、中等级别及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浸润性IPMN;根据累及胰管的范围,IPMN又被分为主胰管型(20%)、分支胰管型(40%)及混合型(40%)[2].  相似文献   

10.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1.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2.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3.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4.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5.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6.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7.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8.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19.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20.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腮腺、下颌下涎腺及口腔黏膜下的小唾液腺多见,其次在肺、食管、乳腺、子宫颈及皮肤中均有报道。但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胸腺部位是罕见,约占所有胸腺癌的2%~3%[1-2]。目前国内外报道不超过30例,国内报道7例[3-9]。本文回顾性从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我科收治的2例胸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诊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