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喉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患者维持呼吸通道的重要治疗方法.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喉癌手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对喉癌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68例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方利  龚敏  赵良淑  陶春花  李艺  刘丽娜 《重庆医学》2013,42(14):1673+1680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中国对喉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为主,喉癌术后患者均行气管切开,而气管切开后改变了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分泌物增加,痰液黏稠易形成干痂而阻塞呼吸道,加上吸痰、胃管的留置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影响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预防喉癌术后呼吸道的阻塞及感染等并发症是关键,通过对本科收治的122例喉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时患者维持呼吸通道的重要治疗方法,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喉癌手术后护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肿瘤的13.9%.手术是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1],但因手术后行气管切开,作为人工气道的惟一通道,规范且行之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在喉癌术后护理中尤为重要,也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2].我院自2003年1月-2009年5月,共收治喉癌患者87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肿瘤的13.9%.手术是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1],但因手术后行气管切开,作为人工气道的惟一通道,规范且行之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在喉癌术后护理中尤为重要,也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2].我院自2003年1月-2009年5月,共收治喉癌患者87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冯青梅 《微创医学》2012,7(2):206-208
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1]。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病人维持呼吸道通气的重要通道,做好病人术后人工气道管理是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手术病人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32例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喉切除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加上喉癌手术部位距气管切开部位近,使喉癌手术并发症较高。为确保患者顺利康复,我们进行以下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喉癌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19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后呼吸道管理.结果 本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重视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长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喉癌患者维持呼吸通道的重要治疗方法,呼吸道管理是喉癌手术后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喉癌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其护理一直是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将笔者所在ICU 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近250例行气管切开,临床护理中加强气道的管理,经过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50例患者,男193例,女57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2岁。其中重度中毒者18例、重型颅脑损伤47例、脑出血75例、喉癌患者2例,复合伤108例。气管切开后置一次性气管套管。治愈149例,转康复中心47例,死亡54例。护理过程中32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2.8%,均为绿脓杆菌和肺炎  相似文献   

11.
喉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放疗综合治疗.因此,喉癌术后放疗是很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常喉癌术后的患者都带有气管套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术后暂时或永久丧失发音功能而出现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变化,易产生焦虑、抑郁,加之术后行放射治疗更增加了病人的恐惧心理,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积极实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使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对确保病人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喉癌患者行喉全切除术或喉部分切除术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呼吸道和气管切开的管理,注意营养的补充,认真做好出院指导,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喉癌患者手术创面水肿或喉部肿瘤压迫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手术,而气道的改变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是喉癌术后护理的关注重点之一,对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并发痰液潴留、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喉癌患者术后气道的改变及气道相关并发症、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气道湿化方法、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5例老年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针对老年喉癌患者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关,取得较满意效果,住院17-38天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老年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3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气管肿瘤患者施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进行有效深呼吸、咳嗽训练、体位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结果:1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以及饮食方法的指导,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应用针麻下气管代喉术治疗喉癌5例的成功经验.针麻的方法是取远、近体针与耳针相结合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术后气管分泌物少,呼吸道感染轻,防止了肺部并发症,伤口能早期愈合,并能较早作发音训练。另外还对手术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名喉癌手术后均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名患者手术后在住院期间均无下呼吸道感染,拔出内套管后顺利出院。结论近些年来对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了不断改进,不仅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护理方法,我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使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为零。  相似文献   

18.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对喉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联合治疗.气管切开是喉癌手术病人维持通气的重要通道,治疗与护理不当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循证护理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寻找我科于2006年8月-2007年6月在30例喉癌气管切开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规范护理程序,寻找最佳的护理措施,系统地按呼吸道管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30例患者术后无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喉癌术后监护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相关护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和干预,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观察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