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周仲瑛的《浅论苦降辛通法》(《上海中医药杂志》,(1):37,1982)一文后,对其中某些观点,谈谈我的看法。一,苦降辛通法是以“苦寒为主,辛温为辅”吗?这个问题实际是说苦降辛通法的苦辛药味与药量的比例问题。个人认为,苦辛味药物的药味与药量各占多少,必须视其脉证而定,即因证遣药,药随证转,这才符合辨证施治精神。如治寒热错杂证,热重于寒者当以苦寒为主,辛温为辅;寒重于热者当以辛温为主,佐以苦寒。  相似文献   

2.
寒热错杂证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常见证型,该文认为脾气易虚易寒,胃气易实易热,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常相累而病,易形成寒热错杂证。该证型的病机特点主要为脾寒胃热,脾寒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发病。治疗时效法张仲景寒热并用理论,治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之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从而达到寒热并用以平阴阳、辛开苦降以调升降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苦辛法亦称苦辛通降法或苦降辛开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说明辛味药能开能通,苦味药能降能泄。苦辛法是以苦寒药与辛温药组合,利用它们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温脾而一清胃,寄开于泄,寓通于降,相反相成.互制互济的性能.藉以开结降逆、散邪泄热的一种治法。就病位而言,此法适用于脾胃病变,尤其是太阴阳明同病,寒热错杂的证候。又温能燥湿,清可去热,因而在病因方面,患湿热者当以苦辛法为首选。至于药物方面,则以苦寒的黄连、黄羊和辛温的干姜、半夏为首选。黄连味极苦,性极寒,苦能燥湿…  相似文献   

4.
辛开苦降法早见于《伤寒论》,仲景为太阳病变证,出现寒热错杂、胸下痞满等而创有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辛开苦降剂。明清时代温病学派的崛起,此法在外感热病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湿热病的治疗中,提出了“湿热之邪,非辛不通,非苦不降”的论点。目前此法的运用更为广泛,临床若辨证得当,苦辛并投,常使一些复杂疑难之证速获良效。列举数案如下。一、胃脘痛黄××,男,51岁,司机。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已8年,素有酒食不节,但近年来因胃痛频发而有所节制。今因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治难,复发率高,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疾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吴耀南教授认为,本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寒热错杂其中为基本病机,临床上依张机(字仲景)辛开苦降之法,以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以降逆胃气,平调寒热、制酸合胃,结合辨证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1、辛开苦降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内经》对于脏腑功能失调、胃肠寒热错杂的病证有明确的论述。张仲景根据《内经》理论,开创了辛开苦降法的先河,将寒热苦辛之品共用于湿热、寒邪阻于中焦的病证,其病机特点多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位多以脾胃为主。涉及方剂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小陷胸汤、栀子干姜汤、  相似文献   

7.
蔡光斗 《光明中医》1997,12(6):29-30
蔡友敬应用辛开苦降法举隅蔡光斗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362000)关键词辛开苦降/蔡友敬/临床应用辛开苦降法是辛开法和苦降法的配合,是用苦寒药与辛温药配合使用治疗寒热错杂,胃逆不降所致痞满吐利症的一种方法。苦寒药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坚阴止利,并有健...  相似文献   

8.
介绍唐旭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治以通降,临床常分为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气滞证治疗.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辨治胃痛有辛通、辛甘、理营、理气、通瘀、辛润苦滑、通胃制木及泄降八法,以气血阴阳为纲,以寒热虚实痰瘀湿火为目,验诸叶氏胃痛门各案,多无爽忒,确有良效。  相似文献   

10.
指出寒热错杂型胃痞,乃因各种原因导致中焦升降失常,反复或病久导致寒热错杂,胃气失于和降。治宜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痞满自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治宜降逆和胃、疏肝利胆。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化裁。标本兼顾,辛开苦降,肝胃同治,肝火得清,胃气得降,降逆和胃,行气疏肝;配合胃复安、硫糖铝。治疗46例,治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系张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出自《伤寒论》,主寒热错杂心下痞,在上之呕吐,于中之痞满,在下之肠鸣或泄泻,乃斡旋中焦代表方剂,"辛开苦降调气机,甘温调补扶正气",配伍严谨,具有辛开苦降、协调升降,寒温并投、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并理虚实等特点,后世苦辛宣泄、苦降辛开、苦降辛通等法实源于此,多以辛味之姜夏,苦味之芩连,甘味之参草枣五味阐发。李东垣中满分消丸、枳实消痞丸均仿效衍化而来,温病学派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吴鞠通加味人参汤等都受到"辛开苦降甘温调补"思想影响。药理研究证实具有双向调节胃运动、抑制HP活性、保护胃黏膜屏障,促进黏膜细胞再生、增强体液免疫、提高机体耐氧能力、直接作用于消化系统及通过介导脑内情感系统和中枢抑制作用而发挥抗溃疡功效,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肠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口腔溃疡、妊娠恶阻、梅尼埃病、小儿久泻等属脾胃升降不利,寒热错杂者。  相似文献   

13.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信 《河南中医》2008,28(2):9-10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制,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董老认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于中医“胆瘅”范畴 ,其基本病机为胆邪上逆犯胃 ,胃失和降 ,临证分为胆热犯胃、气滞血瘀、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证 ,故常从通降胆胃论治 ,分别施以清胆和胃通降、降气化瘀和络、健脾和胃通补、苦辛调中泻胆之法 ,具有较好的疗效。并附2则验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5.
王滨 《江苏中医药》2001,22(3):35-36
对痞满之证 ,临床应详辨虚实寒热 ,并注意寒热虚实错杂 ,脏腑兼病 ,综合分析 ,灵活立法处方。寒热错杂、升降失和致痞 ,治宜寒热平调、虚实兼顾 ,用辛开苦降法 ,半夏泻心汤加减 ;肝郁胃虚、痰阻气逆致痞 ,治当疏肝降逆、化痰和中 ,方选散滞气汤、旋覆代赭汤加减 ;脾胃气虚、中阳不升致痞 ,法宜补益脾气、升清降浊 ,方选补中益气汤、枳术丸加减 ;胃阴不足 ,阳土失柔致痞 ,治宜滋养胃阴、降胃消痞 ,选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 ,如益胃汤。  相似文献   

16.
林上助 《四川中医》2005,23(5):28-30
对《伤寒论》中胃气上逆的辨治规律进行探讨,从病因和治疗两方面进行归纳,阐述了《伤寒论》对胃气上逆的辨治规律,将辨治归纳为:因于表邪汗而解之、腑气壅滞通而降之、水饮内停涤化水饮、寒热错杂寒温并用、因于郁热清而解之、因于里寒温而调之、胃虚痰阻和胃化痰、实邪在上引而越之、谨守病机随症化裁九方面.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反佐调理脾胃之法,主要体现于泻心汤系列方证,其代表方剂首推半夏泻心汤,主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之痞满,呕吐下利诸症。其方妙在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返流性食管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流性食管炎乃中焦升降功能失常 ,特别是胃气不降而上逆 ,致使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炎症病变。半夏泻心汤苦辛并用 ,寒热并进 ,补泻同施 ,从而使中焦得调 ,气逆得降 ,郁结得散 ,炎症得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寒热错杂十方的方证特点,梳理出寒热错杂证主要病位是中焦脾胃,与肝胆疏泄失职关系密切,病程较长伴有正气不足的病机特征,其主证为脾胃系病证(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痞满、纳呆)、肝胆系病证(寒热往来、胁痛)及其他(四肢厥逆、乏力)。同时,基于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复杂的疾病状态,结合《伤寒论》寒热错杂十方证疾病状态、病势及用药规律等方面,总结出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为补脾土以安五脏、斡旋中焦气机以平调寒热。总之,寒热错杂证高度概括胃癌前病变复杂的疾病状态,以八纲辨证中"寒、热"立论,执简驭烦,简化胃癌前病变辨证论治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胃癌前病变复杂难治疾病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痞满证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滨 《江苏中医》2001,22(3):35-36
对痞满之证,临床应详辨虚实寒热,并注意寒热虚实错杂,脏腑兼病,综合分析,灵活立法处方,寒热错杂,升降失和致痞,治宜寒热平调,虚实兼顾,用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肝郁胃虚,痰阻气逆致辣,治当疏肝降逆,化痰和中,方选散滞气汤,旋覆代赭汤加减,脾胃气虚,中阳不升致痞,法宜裤益脾气,升清降浊,方选补中益气汤,枳术丸加减,胃阴不足,阳土失柔致痞,治宜滋养胃阴,降胃消痞,选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如益胃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