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1:1本比病例对照研究。对脑梗塞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为TG、Lp(a)和BMI,而HDL-C是唯一的保护因素,Lp(a)与BMI进行分级后,仍可看出对脑梗塞的剂量效应关系,考虑到各因素间较镪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入选因素进行了对数线性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是否患脑梗塞与TC、TG、HDL-C、Lp(a)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TC、TG、HDL-C和L 相似文献
2.
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女性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上升较快,其原因值得探讨.不少学者认为月经、生育、乳腺疾病及遗传等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但对这些因素详尽的研究及相互间的交互效应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利用条件Logistis回归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对此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在湖南省肿瘤医院1996年1~12月住院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存活病例中,按住院号随机抽取173例为病例组。从该院同期住院的女性非癌及非乳腺非妇科疾病患者中选取173例为对照,与病例1∶1配对,配对条件:职业、居…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可杰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6)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之冠。据估计1998年美国有12 300人患有食管癌(男性9 300,女性3 000),并且有11 300人于当年死于本病,占美国所有癌症死亡率的3.2%。食管癌被认为是继胰腺癌之后第2位难以治愈的消化系统恶性肿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T2DM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1],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2].交互作用是指某个因素的效应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发生了改变.T2DM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容忽视,是公共卫生领域、慢性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有关T2DM危险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研究在发达国家较为深入,但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较少,现对T2DM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Tourette综合征(TS)危险因素的病因分值以及TS家族史与其他危险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方法 对温州地区100例TS的现患病人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家族史、母亲孕早期受精神刺激、高热(T>39℃)是TS独立的危险因素(OR=4.20-8.56,P<0.05)。它们的病因分值分别是0.161、0.135、0.126。分析TS家族史与高热(T>39℃),母亲孕早期受精神刺激间的交互作用,其病因分值分别为0.629、0.069。交互作用指数是0.675、0.078。结论 TS家族史是TS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在与高热(T>39℃)这一因素并存的情况下,增加TS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的危险因素、PD家族史与其他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因素对PD易患性的相对作用。方法 选取齐鲁医院就诊的157例PD患者及157例对照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家族史、脑力劳动、杀虫剂、饮酒、抑郁史与PD有正关联,吸烟与PD有负关联。分析PD家族史与杀虫剂、饮酒、抑郁史之间的交互作用,其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AB)依次为55.2%、34.0%和41.4%,超相对危险比RERI依次为8.96、3.31和7.85。PD患者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36.86%±5.76%,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0.66%±6.81%。结论 家族史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存时对PD表现为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所起作用小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食管癌与其危险因素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食管癌危险因素的22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吸烟、饮酒、快食、烫食、嗜淹菜、食管癌家族史、不良心理因素、嗜咸食的合并OR分别为2.08(95%CI:1.66-2.61),1.51(1.25-1.81),2.38(1.70-3.34),2.11(1.67-2.66),2.11(1.68-2.66),3.09(2.37-4.03),2.90(1.84-4.58),1.30(0.96-1.77)。结论 吸烟、饮酒、快食、烫食、嗜淹菜、食管癌家族史、不良心理因素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嗜咸食与食管癌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人格对食管癌的影响. [方法]采用1:3和1∶4不等比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卡氏16项人格因素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条件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成组t检验单因素分析,得到恃强(t=4.522,P=0.000)、兴奋(t=2.143,P=0.033)、幻想(t=2.024,P=0.044)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采用配对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出恃强和幻想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00(1.041~2.163)、1.477(1.101~1.980). [结论]恃强和幻想是食管癌的主要人格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为开展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在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95例;对照为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人群,共214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中,糖尿病家族史(OR=6.507,95%CI:3.788~11.178)、高血脂(TG:OR=2.625,95%CI:1.295—5.323;LDL—C:OR=6.337,95%CI:3.379-11.884)、工作压力(OR=1.901,95%CI:1.263—2.863)、高血压(SBP:OR=I.055,95%CI:1.022~1.089)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724,95%CI:0.599—0.875)、运动锻炼(OR=0.499,95%CI:0.268~0.930)是保护因素。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发现,糖尿病各危险因素之间广泛存在一阶或二阶交互作用,其中.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和运动锻炼三者分别与多个危险因素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尤其对于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及中老年人群,更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遗传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合评价遗传因素在中国人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1986-2000年10篇有关食管癌遗传因素的病倒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对国内4篇文献的遗传度进行合并。[结果]一、二级亲属的合并比值比(OR值)分别为3.72、1.45;一、二级亲属的遗传度的加权均值分别为33.36(标准误为0.84)和18.60(标准误为0.23)。[结论]遗传是中国人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加权计算遗传度可以综合评价遗传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市金山区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相关基础信息。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病例和对照97组,进行χ2检验,将P<0.05的变量引入方程,进行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对照2组经χ2检验,与食管癌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体重变化、体质指数、劳动强度,重度吸烟、饮酒、重度饮酒、进食快、精神脾气。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降低、重度吸烟、重度饮酒、进食快、体质指数<19为本区食管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上述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金山区食管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滕州市居民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胃镜、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新发食管癌住院患者,并选择91例同期住院的非肿瘤住院患者为对照,进行影响食管癌患病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a=0.05的水平上,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8个因素,即经常摄入肉蛋类食品者不易患食管癌,OR值为0.39;喜硬食、经常吃腌制食品、进食快、饮酒、有精神刺激史、有食管癌家族史、好生闷气者易患食管癌,OR值分别为2.18、2.36、2.05、2.11、2.36、3.00、1.84。[结论]肉蛋类食品摄入不足、喜硬食、经常食用腌制食品、进食快、饮酒、精神刺激史、食管癌家族史、好生闷气是本地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农村食道癌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农村食道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204例,对照397例,采用统一调查表入户调查,应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人均月收入少、BMI低、经常施农药、饮食不规律、进食速度快、嗜咸、嗜辣、经常喝生水、吸烟、饮酒、精神刺激史、上消化道疾病史和慢性胃炎等与食道癌发病有关联,可增加发病的危险性,而饮茶、性格开朗和使用冰箱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4年8月-2006年12月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512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等15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用X^2检验和四格表检验作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率为11.13%,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吸烟、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发热、术后白细胞等与术后感染有显著的关联(P〈0.05),而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肿瘤TNM分期、心血管疾病等与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吸烟、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方式、发热与食管、贲门癌术后感染有关,手术前后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东平县食管癌家庭聚集性及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调查了472例食管癌的新发病例及472例对照者的一、二级亲属食管癌患病及家族史等情况,比较各级亲属食管癌的发生率。用二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食管癌家庭聚集性;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食管癌先证者一级亲属发生率(12.53%)高于对照者一级亲属发生率(4.9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98,P=0.000)。食管癌遗传度为(45.98±5.56)%,存在家族聚集性,分离分析也表明分离比为0.1456(小于0.25),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结论遗传因素在东平县食管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管癌家族史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原理对国内22篇有关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OR值及其95%cJ。[结果]吸烟、饮酒、饮茶、热烫饮食、进食快、饮食不规律、食用腌菜、新鲜蔬菜、水果、喜吃咸食、食管癌家族史和精神刺激因素的OR值分别为1.58(1.28,1.95)、1.75(1.28,2.38)、0.54(0.32,0.90)、2.31(1.89,2.82)、2.28(1.69,3.07)、2.79(1.81,4.31)、2.20(1.79,2.70)、0.52(0.35,0.77)、0.77(0.72,0.83)、1.61(1.24,2.09)、3.06(2.26,4.14)和2.26(1.89,2.70)。[结论]吸烟、饮酒、热烫饮食、进食快、饮食不规律、食用腌菜、喜吃咸食、食管癌家族史和精神刺激因素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饮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为食管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术后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纳入52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择期手术患者,观察术后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对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式等14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感染率为9.23%,单因素分析发现第1秒最大呼气量相对值(FEV1%)、手术时间、术式中的多切口手术、术中失血量、术后诊断为食管上段癌与术后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3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FEV1%、手术时间、多切口手术(P<0.05). 结论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FEV1%、手术时间、多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高发区甘肃省武威市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当地医院调查食管癌病例400例,正常对照752例,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食管癌发病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职业为农民、进食速度快、长期饮用蓄积水、进食腌制酸菜、吸烟、饮酒、萎缩性胃炎等与食管癌发病相关(其OR值分别为1.879、1.426、1.475、1.579、1.780、1.911、2.980),可增加其发病的危险性,而习惯性饮茶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保护性因素(其OR值分别为0.663和0.708)。结论除去已经公认的致病因素,口腔卫生习惯不良也可能是该地食管癌发病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03-2004年对南京地区121例原发性胃癌病例进行环境危险因素调查,并对CYP2E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筛选胃癌发生的环境及遗传危险因素,根据交互作用系数(γ,γ=βeg/βe)判断交互作用存在与否以及不同的基因-环境作用类型.结果CYP2E1 RsaⅠ基因多态性与消化系统疾病家族史、吸烟、食用腌制食品、三餐不定时等4项环境危险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系数分别为1.855、2.626、1.736、1.714;CYP2E1 RsaⅠ基因多态性与食用腌制食品及三餐不定时间的交互作用分别呈现低暴露-基因效应(low exposure-gene effect,LEG效应)、高暴露-基因效应(high exposure-gene effect,HEG效应).结论胃癌的发生是环境及遗传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在胃癌发生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