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1990~1991年襄樊市高危职业人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市共调查8568人,人群布病感染率为5.87%,患病率为0.62%。首次证明了人间布病的感染和病人在襄樊地区的存在。文中对人群布病感染与职业、工龄、年龄,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讨论了人群布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特点,初步推测出可能传染的菌种。调查结果表明布病疫情在襄樊地区有活动且有扩散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盟对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1460人,发现感染者125人,平均感染率为8.56%。新发病人2名,其他39人为早年感染未愈的慢性布病患者。城镇职业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和发病,布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凡接触牲畜皮、毛、乳、肉者都可能感染布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感染状况,为有效防治布鲁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河北省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平均感染率为7.42%,各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家口市最高(15.63%),廊坊市最低(2.86%);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放牧人群感染率最高(10.60%),其次为屠宰(8.25%)和饲养人群(7.60%);感染者中新发现病例341例,旧病例269例,隐性感染者193例。结论河北省职业人群受布鲁杆菌病威胁严重。北部以牲畜饲养为主的地区、牲畜屠宰和皮毛加工集散地职业人群感染率较高;放牧、屠宰、饲养人群为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2004年5月泰安市泰山区某村经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确诊1例布鲁氏菌病,为了解发病原因,控制疫情,进行调查。方法 对该村村民进行调查走访,对登记皮毛加工户全家人员进行布鲁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筛查,对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及以往有可疑症状者的重点人群采集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采集血清32份,试管凝集试验(以下略)阳性10份。根据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确诊现症病人5人,感染者5人。男女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人群分布在20~50岁年龄组,以40年龄组阳性率最高(2.46%)。结论 本起是一起由接触病死羊羔肉及其皮毛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暴发。传染源为带菌病死羊羔及其皮毛。因此,应加强皮毛行业以及皮毛交易市场的管理,禁止病畜、死畜进入流通市场,皮毛加工、交易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有效阻断传播途径;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布病专业防治知识培训;对疫区内的居民及职业人群进行布病危害、临床表现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从事养殖、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等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3—2015年,宜兴市布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12%、11.00%、1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人群职业主要以屠宰为主,占总病例的41.77%;其次为动物内脏处理,占18.99%;皮毛乳肉加工,占11.39%。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结论防控布病策略应重点加强对职业人群防控知识宣教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治现状。探讨今后布病防治对策。方法:对存栏牲畜采血作血清学检查,对重点人群采用布病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人畜布病疫情,采取防控对策。结果:1983-1995年间全面开展了畜间布病普查。共查11个地市的86个县(市、区)的奶牛、山羊和猪等家畜共计238403头,检出布病阳性326头,阳性率为0.14%。人间布病共监测11个地市42个县(市、区)18098人,皮试阳性355人,阳性率1.96%,血清学阳性7人,阳性率为0.04%。控制达标后的1996-2005年中。共检查奶牛、耕牛、羊和猪等牲畜180675头,检出阳性奶牛和山羊1245头,阳性率为0.69%。对职业人群监测18262人,其中皮试5182人,阳性28人,阳性率为0.54%;直接血清学检查12897人,阳性110人,阳性率为0.85%,发现布病病人31例,人畜布病阳性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加强对牲畜养殖、屠宰、生皮毛加工等重点人群的布病监测,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婺城区2005年-2011年重点人群监测血清阳性率为3.54%,不同年份间阳性检出率不同;布病感染率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分布不同,挤奶工人和兽医感染率最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结论:由于布病感染的特殊性,需加强对不同职业人群的血清学监测,及时发现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卢龙县监测点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规律及地区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16885—1997《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及《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对卢龙县2007--2013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卢龙县12个乡镇共检测采集血清标本1762份,检出阳性126份,阳性率为7.15%;其中主动检验362人,阳性67例,阳性率18.50%;抽样监测检验1400人,阳性59例,阳性率4.21%。职业人群以饲养员感染率最高,为12.12%(79/652),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8.13%、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人间布病监测检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蛤泊乡最高,为11.67%(23/197)。结论卢龙县人间布病疫情2007--2010年逐年上升,近几年有下降趋势,主要与近几年防治力度加大有关,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重庆市长寿区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从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高危人群1 213人,感染39人,感染率为3.22%.以青壮年感染为主,年龄、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奶牛饲养员感染率最高(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3,P<0.01).共监测6 688头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95%.结论 长寿区奶牛是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饲养奶牛人员为主要受威胁人群,应加强牲畜检疫,加强人群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减少人群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布鲁氏菌病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卫生行为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东西湖区与羊养殖、贩卖等密切相关的职业人群进行布病卫生防护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147人,男性居多,占62.59%(92/147),年龄集中在20~79岁,平均年龄50.6岁,职业以羊散养户为主占87.07%(128/14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7.56%(114/147),调查人群布病卫生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9.18%,其中男性对布病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女性(X2=12.849,P〈O.01)。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西湖区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散养户暴露于饲养环境以及与病死羊接触过程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意识差,因此,在职业人群中加强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控制达标后疫情回升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西省绥德县1995~1996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发流行是1986年全省布病控制达标后最为严重的一次,而且疫情不断扩大蔓延,发病率达84.8/10万,患病率为17.5%。病人症状典型,病情严重,以牧羊等职业人群发病人数多,病人血清学效价极高,最高达到1:25600,见并从人体血液中分离到2株羊3型布氏菌。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布鲁杆菌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68-3170
[目的]评价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布病宣传等干预措施对该人群布病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品使用率及相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为控制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随机选取部分从事屠宰、养殖和皮毛加工人员,进行内容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布病患病率、知识知晓率、防护用品使用率以及相关行为的变化. [结果](1)布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平均为23.4%,干预后为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3,P<0.01).干预前不同职业之间布病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不同职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布病知晓率和文化程度无相关性,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防护用品使用率:干预后不同职业人群作业过程中防护用品使用率平均为61.7%,和干预前(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35,P<0.01).干预后以养殖人员防护用品使用率最高,屠宰人员最低, (3)态度转变率:干预后98%的屠宰人员表示不再屠宰病死羊羔.而只有9%的养殖人员表示不再用病死羊羔喂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布病知识获取途径:布瘸防治知识的获得途径依次是:邻居、村医、防疫人员和宣传单.(5)布病发病数和职业构成变化:干预后布病发病数下降41.4%,干预前以屠宰人员为主(53.4%),干预后以养貂人员为主(37.5%),不同畜产品加工人员发病数下降幅度不同,以屠宰人员下降幅度最大. [结论]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和现场调查宣传等干预措施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重点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防护用品的使用率、态度转变率等,减少了职业暴露,降低了布病感染率,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但是完全控制布病疫情还需要卫生和畜牧、工商等部九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邛崃市职业人群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邛崃市奶牛养殖场职业人群布鲁菌的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奶牛养殖场职业人群采血进行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筛查。结果调查461人,布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86%,男、女阳性率分别为8.95%、0.59%;不同工龄阳性率以小于1年最低(4.52%),大于3年最高(13.64%);不同工种阳性率以配种+兽医+接羔员为高(16.33%)。结论邛崃市奶牛养殖场职业人群布鲁菌新感染,有随职业工龄增长,阳性率增高的趋势,不同工种感染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唐山市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动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4 - 2016年重点职业人群筛查出的228例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布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4 - 2016年共筛查重点职业人员2 534人,确诊布病阳性病例228例,感染率为9.0%。布病患者春夏季高发;40~69岁男性多见;饲养人员阳性率最高(12.5%);回民感染布病的危险是汉族人的1.9倍;新发病例以发热、关节酸痛、乏力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与羊接触、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不使用消毒液、饲养环境未定期消毒、接触流产物或为羊接生、接触牲畜时有外伤、人畜共饮井、吃过病死牲畜、食用不太熟的畜肉、饮用生奶是高危人群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与动物密切接触时使用防护措施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开展重点人群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加强牲畜检疫和市场监管是布病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病毒性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病毒性型肝炎在河南省的流行的情况,1992-1994年在全省13个市县抽样调查5898人进行了一次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抗-HCV阳性率5.0%,男性为4.8%,女性为5.1%,感染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城乡无明显差异。地区有明显差异,感染率最高的确山县为11.1%,最低的扶沟县为2.0%。城乡胳种职业人群丙肝感染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1991年以布氏菌素作皮变初筛,阳性者经用RBPT和SAT复判及进行个案调查,共查重点职业人员及与家犬接触者813人,发现阳性46人,感染率为5.66%,确诊为现患者5例,患病率为0.62%,首次正实松滋市为布病疫区。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2008年布鲁菌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市布菌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2008年对5区(县)2630人进行监测,采集职业人群血清485份,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检阳性34人(7.01%),阳性率最高的莲湖区(22.22%),其次为高陵县(12.41%)和阎良区(6.10%),均为屠宰、饲养人员,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P〈0.01);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阳性20人(58.82%),不同区县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1),判定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分别为9例和11例;职业分布显示:RBPT阳性率以屠宰(19.79%)最高,其次为饲养(6.85%),兽医等其他人群未检出,经χ^2检验,职业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8,P〈0.01)。结论西安市疫情发病有蔓延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相似文献   

18.
1990年6月-1992年9月,对云南省15个地、州、市的30个县进行职业人群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职业人群血清3159份,采用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结果阳性272份,阳性率为8.61%。其中以皮毛、乳制品加工员、放牧员感染率最高。11-20岁年龄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女性别间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在调查的24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孝感市大悟县职业人群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感染现况,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涉及养殖、交易和屠宰、兽医等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检测调查职业人群220人,检出布病感染者18人,检出率8.18%。主要是个体畜牧养殖人员感染,检出17人,检出率11.18%。15个调查乡镇中有6个检出布病感染者,4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较高,无性别差异。结论孝感重点地区畜牧养殖人群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疫情传播的风险因素是饲养染疫牲畜,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S269--2007(4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对2006--2010年广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共检测血清标本2432份,检出阳性157份,阳性率为6.46%;其中主动监测1942人,阳性66例,阳性率为3.40%;被动监测490人,阳性9l例,阳性率为18.57%。在主动监测的1942人中,以运输类职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为10.71%,不同职业人群的布病主动监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阳性率为4.01%(57/1420),女性阳性率为1.72%(9/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主动监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间人间布病主动监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越秀区最高(5.43%),其次为白云区(4.52%)和荔湾区(4.30%)。结论广州市人间布鲁氏茵病疫情上升趋势明显,需进一步落实监测任务,加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