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NON-VVB)病人术中机体氧代谢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终末期肝病病人30例,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左挠动脉放置动脉套管,连接多功能监测仪和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分别于无肝前期1h,无肝期5min、30min,新肝期5min、30min、60min及术毕记录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摄取率(ERO2),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结果 CI、MAP在无肝期及新无肝期有显著降低,新肝早期30~60min后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ERO2、VO2I、DO2I在无肝期显著降低,在新肝早期增大至无肝前期水平。结论 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氧代谢指标变化较大,如果处理得当,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小型猪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无肝期控制性补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时无肝期补液的适宜方法。方法:选用与人解剖生理较为接近的广西巴马小型猪30头(供、受体各15头)实施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分两组(控制性补液组,n=10;非控制性补液组,n=5)进行实验。结果:控制性补液组小型猪10例次肝移植术中无肝期血压(MAP)为(4.5±1.58)kPa,术后1周存活率90%(9/10);非控制性补液组无肝期血压维持于正常水平,术后并发重度肺水肿,无1例存活至1周。结论:非转流式原位肝移植时无肝期补液不宜超量过快,补液时将血压维持在低水平即可。  相似文献   

3.
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和电解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气、电解质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80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同时于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min和60min、移植肝门静脉和腔静脉开放5min和30min、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其中70例采集门静脉开放后的肝静脉血进行测定。并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紊乱进行纠正。结果手术期间循环系统变化明显,腔静脉阻断期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门静脉开放后低血压,57例患者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动脉血pH于无肝期30min开始下降,至术终恢复;二氧化碳分压(OaCO2)于下腔静脉开放后5min平均升高约4~5mmHg(1mm Hg=0.133kPa)。剩余碱(BE)平均值于无肝期下降,开放后个体间差值明显加大,为-13~ 9;血钾开放后5min时个体间波动在2.6~6.1mmol/L;血钙于麻醉后至开放后30min均降低,术终有所恢复。血钠基本保持平稳。开放后肝静脉血严重高钾、高CO2,而钠、钙、pH和BE显著降低。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前,经适当调控内环境保持相对较稳定,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开放后出现明显循环波动和内环境紊乱,显著低钙、高CO2,而血钾和酸碱平衡变化的个体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太湖猪种的梅山猪行无体外静脉转流条件猪原位肝移植术,观察供/受体手术情况;分别于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和关腹前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凝血功能和部分生化指标测定,记录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 ,明确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不同时期主要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相应的处理原则.结果 顺利完成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15例(手术成功率88.2%),受体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各重要生理指标变化较大,经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处理后,除关腹前APTT和Fg仍异常(P<0.05)外,其他都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 良好的手术技术,积极有效地防止和纠正内环境改变,是稳定建立非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模型的关键因素;该模型与临床肝移植术的方法 及要求基本一致,有很强的模拟性.  相似文献   

5.
周玲珍 《现代医学》2006,34(1):53-54
随着原位肝移植(OLT)手术技术日趋成熟,手术中应用静脉转流装置的几率在逐渐下降。OLT时不行静脉转流会导致肠道和下肢淤血和损伤,当淤血解除后,这些损伤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OLT时不行静脉转流不仅要求麻醉医生提高相应水平,而且要求提高OLT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现就本院于近期开展的1例无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作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静脉转流已被国内外广泛实施 ,但术中转流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于2 0 0 1年 1 2月及 2 0 0 2年 4月应用非转流的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治疗了原发性肝癌 1例和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1例 ,获得良好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 .1 受体情况 男性 1例 ,5 0岁 ,因  相似文献   

7.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需肝移植病人由于长期肝功能障碍,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低温等各种因素,致使凝血功能严重异常.正确调控凝血功能是肝移植麻醉管理的难点与关键.本文就其麻醉期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体外静脉转流下进行的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
苏群  金旭东 《浙江医学》2003,25(3):159-160
原位肝移植病人都为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 ,术前由于肝功能衰竭而使呼吸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上麻醉、手术创伤以及新肝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等原因 ,使得循环呼吸管理有其特殊性。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共行原位肝移植手术32例 ,现对围手术期的循环呼吸管理作一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 ,女4例 ;年龄19~52岁 ,平均 (42.7±6.5)岁 ;肝炎后肝功能衰竭15例 ,原发性肝脏肿瘤17例。入手术室未吸氧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9.32~12.7kPa ,平均 (11.1±1.2)kPa ;二氧化碳分…  相似文献   

10.
本院于 2 0 0 1年 10月 2 6日成功实施 1例未经转流的经典式肝移植 (SOLT) ,患者为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病人 ,目前移植术后已 4个月余 ,仍健康存活 ,一般情况良好 ,生活自理 ,本文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人男性 ,37岁 ,因原发性肝癌于 2 0 0 0年 10月在外院行右肝癌切除 ,术后一度AFP降至正常 ,二个月后AFP升至 5 0 0 μg/L、B超发现肝脏断面有一肿块 ,其后AFP持续 5 0 0 μg/L以上 ,术后 1年内行 2次PEI ,4次TACE治疗。 2 0 0 1年 8月肝内发现复发病灶 3个 ,直径均小于 3cm ,查AFP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静脉-静脉转流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酸碱及电解质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4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静吸复合身麻醉下行背驮式肝移植术,分别在无肝前期(切皮后20min)、无肝期10、20、30、60min及新肝期10、20、30、60min时间点,采集外周动脉血检测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碳酸氢根(HCO3-)和血钠(Na )、血钾(K )、血钙(Ca2 )、血糖(BG)。结果:新肝期的10、20和30min时间点pH值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5);PCO2在无肝期的60min(P<0.05)及新肝期各时间点均增高(分别为P<0.001,P<0.001,P<0.001和P<0.05);HCO3-在无肝期的20min(P<0.001)、30min(P<0.01)、60min(P<0.01)及新肝期的10min(P<0.001)、20min(P<0.01)、30min(P<0.01)均增高。新肝期10minK 和Na 浓度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1)。Ca2 浓度在围手术期无统计学差异。BG在无肝期10min(P<0.05)、20min(P<0.05)时间点和新肝期的10min(P<0.001)、20min(P<0.001)、30min(P<0.01)时间点均增高。结论:新肝期早期阶段易出现复合型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在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40例肝病患者全麻下行OLT,常规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于诱导后30 min(T1)、门静脉阻断即刻(T2)、阻断30 min(T3)、开放10 min和60 min(T4、T5)及术毕(T6)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外周(system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PVRI);同时在以上各时点取桡动脉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供(oxygen delivery,DO2)和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结果:Child C级患者各时点mPAP及T1和T2时的CVP均高于Child A级和B级患者.所有患者门静脉开放后的PCWP均显著高于开放前,其中Child C级PCWP在T1,T2和术毕较Child A级和B级患者高.Child C级患者T1时SVRI和T3时PVRI显著低于Child A级患者.患者术中DO2均超过1 000 mL/min,VO2均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结论:不同Child分级肝病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呈高排低阻型,术中过高的PCWP和CVP与临床表现不一致.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术中VO2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移植麻醉与无肝期补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大鼠肝移植最适麻醉方法和观察各种输液液体对肝移植受体无肝期中,后阶段血液动力学的是。300只雄性SD大鼠进行15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麻醉药物剂量其效果;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供受体两组,受体组再了同分为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G1,NaHCO3组G2,丹参组G3,每组10只。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研究内毒素对大鼠枯否细胞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影响,同时对枯否细胞产生的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也进行了检测作为对照。结果:正常枯否细胞在无任何刺激时也能表达一定数量(16.6%)的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在受内毒素刺激后经历一明显的下降期后逐步升高.而枯否细胞在受内毒素刺激后分泌型TNF在4h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回落。两型肿瘤坏死因子对内毒素的不同的反应性提示二者不同的病理及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指数变化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0例,在Narcotrend监测下实时调整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参数,维持深度在D2~E1阶段。门静脉开放后,维持靶控参数不变,观察Narcotrend指数(NI)变化,当NI值比基础值升高超过20时,加深麻醉并记录所需时间(S)。分别于术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门静脉开放后2 h(T3)、24 h(T4)、48 h(T5)、72 h(T6)抽取静脉血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S值取其中位数,将高于和低于这个中位数的病例分为H、L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24 h两组AST、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8 h两组ALT、AST和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2 h大部分指标均有所回落,H组和L组比较只有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值变化趋势监测可以指导麻醉深度的调控,还能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DCD供肝早期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6.
分析3例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下腔静脉、门静脉开放时发生高钾血症致心跳骤停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0例犬进行异体肝原位移植,观察阻断肝循环后及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15min、40min时和新肝植入复流15min、40min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阻断血管和新肝植入复流时心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均呈急剧下降趋势,分别较基础值下降60%~30%。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可减轻阻断血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示:在行犬异体肝原位移植时应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在阻断血管前和新肝植入复流前均应超量输血、输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非转流原位肝移植(OLT)手术中无肝期过度通气对新肝期再灌注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Ⅱ~Ⅲ级原发性肝癌拟行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无肝期适度通气;B组:无肝期轻度过度通气(PETCO2在30~35 mmHg);C组:无肝期中度过度通气(PETCO2在25~30 mmHg),分别记录无肝期15 min(T1),新肝前5 min(T2),新肝期1 min (T3),新肝期5 min(T4)的SBP(有创),PETCO2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新肝期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术后患者发生脑功能障碍的例数。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C组患者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无患者术后发生意识障碍。结论 非转流OLT术中无肝期应保持"相对性过度通气",维持PETCO2在25~30 mmHg能有效地减少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剑  陶国才  易斌  鲁开智  毕敏 《重庆医学》2002,31(10):921-923
目的 观察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和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内环境变化,探讨猪的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氯胺酮+氟哌啶啶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氯胺酮+琥珀胆碱(或泮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以小剂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在肝移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中心静脉压(CVP)、血压(BP)、心率(HR)、碱剩余(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在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段(P<0.05),由于实行机械通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各时段无显著差别(P>0.1)。结论 运用氯胺酮+肌松剂为主的麻醉、配合适当的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支持,能很好地满足猪的同种原位肝移植的实验手术,合理应对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之间的循环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是麻醉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尚有很多关于猪的麻醉手术时的生理参数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11月施行的15例原位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4例(26.7%)。其中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2例,单纯胆瘘1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1例。结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