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能更好地维持椎体和融合节段高度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的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方式。方法 外伤性及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共 10 2例 ,采用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 (A组 ) ,与以前所做的未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的 78例 (B组 )进行比较。平均随访 2年 6个月 (6个月到 3年 )。术前及术后 1w内 ,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 ,2年 ,3年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 ,记录融合时间 ,测量其融合节段高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都骨性融合 ,未发生不融合者。B组发生融合节段前方塌陷 19例。A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 ,B组为 3.9个月 ,经t检验 ,两组骨性融合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术后 3个月内融合节段高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6个月、1年、2年、3年 ,A组平均融合节段高度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B组 ,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平均融合节段高度明显低于术后 1w平均融合节段高度 (P <0 .0 5 ) ;术后 1年、2年和 3年的融合节段高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保留终板的颈前路植骨融合术能较好地保持融合节段高度 ,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  相似文献   

2.
显微外科技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姜文学  胡茂忠  吴轲  刘世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3):1769-1771,I000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实施经椎间隙入路显微手术减压,保留终板、聚醚醚酮融合器椎体融合手术。观察融合情况、融合节段的Cobb’s角度及椎间隙高度。[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4个月,融合率100%,优良率88.4%。融合节段Cobb’s角平均改善6.0°,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1.95 mm,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Cobb’s角和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经椎间隙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骨赘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行,疗效满意。保留终板的椎间融合器融合手术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  相似文献   

3.
全部与周边终板保留颈椎前路融合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处理终板的方法对颈椎前路术后维持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的恢复和维持以及骨融合率的作用。方法:29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颈前路融合术中采用去除中央终板、保留周边终板(A组)和保留全部终板、未行中央终板去除(B组)两种不同的方法。评价两组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生理曲度的维持及椎间融合率及骨融合速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维持,融合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但是A组的椎间融合速度明显快于B组。两组全部获骨性融合,平均骨愈合时间A组为10(8~14)周,B组为12(10~22)周。结论:植骨块沉陷是导致术后椎间融合高度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地去除部分中央终板对内植物或植骨块的承受轴向应力的影响不大,同时能促进植骨块的融合,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种颈前路融合术后颈椎前柱高度和Cobb角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入物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颈椎前柱高度和Cobb角的情况.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随机选择行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6~68 岁,平均57岁.病程1~36个月,平均6.2个月.按植入物类型分为自体骨(A组)、自体骨 交锁钢板内固定(B组)及Syncage-C(C组)各20例.术前,术后7 d、3个月及最后1次随访(2年以上)摄X线片,评估3组患者融合节段的颈椎前柱高度、Cobb角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2~7年.未保留终板的A、B组,较保留终板的C组,其融合节段的颈椎前柱高度和Cobb角丢失更明显.术后12例植骨块塌陷、3例植骨块移位和10例颈椎姿势异常,主要发生在A、B组.A、B及C组骨性融合分别为17、19及20例,功能评估示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5%、85%及90%.结论为更好维持颈椎前柱高度和生理曲度,须强调保留椎体终板、重视植骨技术、术前仔细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和必要时选用颈前路交锁钢板固定和/或Syncage-C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颈椎病患者中2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和保留颈椎终板SynCage—C融合器植入术;2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单纯自体髂骨植骨,对2种术式进行比较,观察术后X线片椎间隙的变化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融合器组为(5.6±2.9)mm,植骨组为(4.3±2.8)mm(P〈0.05),融合器组患者3个月X线片均示获骨性融合;生理曲度恢复。结论保留终板的椎间融合器能够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维持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6.
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初步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提高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植骨融合率,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整复,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经病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及后外侧植骨治疗。结果:术后1周X线片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20mm恢复至平均35mm,占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94.5%;后凸Cobb角(病椎术后上下终板连线的夹角)由术前的平均27°矫正至平均4.5°。23例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Cobb角丢失不超过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不超过2mm,椎体植入骨碎块全部成活,有骨小梁形成。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  相似文献   

7.
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试验组2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保留颈椎终板融合器植入术。对照组2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单纯自体髂骨移植。术后随访X线,观察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3个月后的X线检查,试验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增加(1.1±0.9)mm,而对照组降低(1.0±0.8)mm(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X线全获骨性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保留终板的椎间融合器能够有效的恢复椎间隙高度,促进颈椎融合。  相似文献   

8.
腰椎前路椎间自体骨植骨后椎间隙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研究腰椎前路椎间自体骨植骨后临床与放射学的长期结果,观察自体骨塌陷的发生率及程度,评价与神经根疼痛复发的关系. 方法对67例采用自体髂骨进行L4,5椎间融合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2.5~32年).依据伸屈位X线片有无活动,X线断层片上植骨块与椎体是否存在透明线,以及有无骨性连接来判断椎间是否融合,同时测量椎间隙的高度;随访时根据患者的主述,检查患者有无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 结果在67例随访患者中,64例获得了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6%,融合发生时间为5~14个月,平均9个月.在融合的64例中,55例术后植骨块出现塌陷,发生率为86%,9例没有出现塌陷(14%).在出现植骨块塌陷的55例中,术前椎间隙高度为(12.1±2.9) mm,手术后增加到(16.2±1.9) mm,至完全骨性融合时,椎间隙高度下降为(12.9±2.7) mm,与最初的椎间隙高度没有显著差别.骨性融合后,椎间隙高度再无明显变化,最后随访时的高度为(12.6±2.3) mm.在整个随访过程中,95%的患者(52例)没有复发神经根性疼痛. 结论 L4-5单节段椎间自体3面皮质骨植骨后,容易出现植骨块塌陷,但是,椎间隙最终的高度很少低于术前最初的高度,且不会造成神经根疼痛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路局部旋转植骨忆扩钉内固定对椎间隙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局部旋转植骨、忆扩钉内固定对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两组病人共61例。内固定组37例,采用局部旋转植骨,忆扩钉内固定;对照组24例,保留椎体终板,自体髂骨植骨。在离体实验中,于5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上模拟忆扩钉内固定手术,采用图像分析测量固定节段手术后椎间孔的高度和面积。结果:内固定组术后融合节段的平均高度降低11mm±1372,对照组降低09mm±073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中,忆扩钉固定节段椎间孔的平均高度和面积术后都略有增大,但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局部旋转植骨,忆扩钉内固定能够维持融合节段椎间隙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式。方法:1993 ̄2003年我院治疗各类胸腰椎(T5 ̄L5)肿瘤患者72例,其中全脊椎切除、随访2年以上、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者12例,骨巨细胞瘤9例,单发浆细胞性骨髓瘤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一期前后路联合全脊椎切除11例,次全脊椎切除1例,以5种不同方式重建,分别为前路内固定加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ASP)5例、前路内固定加后路多节段Luque环内固定(AMP)4例、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SP)1例、单纯后路多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MP)1例、单纯前路内固定(A)1例。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矢状面Cobb角度变化、植骨融合情况、有无植骨骨折及下沉等并发症。结果:随访2.5 ̄13年,平均6.6年。ASP方式重建的5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丢失0°~7°,平均2.4°,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1例因术中损伤终板而出现人工椎体轻度下沉。AMP方式重建的4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丢失0°~9°,平均5°,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或下沉;其中1例术后1.5年植骨融合后取出后方固定,仅保留前方固定,出现植骨骨折及后凸畸形。SP或MP方式重建的2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分别丢失12°和13°,植骨块均骨折。次全脊椎切除A方式重建的1例患者矢状面Cobb角无丢失,植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及下沉。结论:本组病例较少,但初步可以看出ASP和AMP是全脊椎切除后坚强的重建方式,能够使植骨顺利融合,防止Cobb角度丢失。但ASP能够减少固定节段、保留运动单元,是更好的固定方式。SP和A不宜单独应用于全脊椎切除后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