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膀胱外翻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笔者遇见3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2天。患婴于出生时即发现脐部紫红色肿物膨出,表面破溃出血。患婴为第三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前两胎均于妊娠初期流产,出生时体重2.51kg。其母否认孕期病毒感染及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非近亲婚配,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体检:脐部见一紫红色肿物隆起,约3×2×2cm,不能返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7岁,因出生后即有耻骨上突出粘膜样肿物伴持续漏尿17年,于1974年2月21日入院。患者发育较差,营养不良、贫血貌,心肺肝脾均未发现异常,下腹正中耻骨上部分皮肤缺如,有一粘膜外翻肿物7×6×3厘米,肿物下部两侧有乳头状管口突起,并见有尿液阵发性喷出,四周皮肤无浸蚀糜烂,耻骨联合分离约4厘米,部分阴道粘膜外翻。经两侧乳头状管口插输尿管导管逆行肾盂造影,两肾、输尿管显影正常。治疗:经准备于1974年3月5日行修复手术,先经外露之输尿管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沿膀胱外翻粘膜周围作纵形加横形切口,进入腹腔,解剖出两侧输尿管下端,靠近膀胱处切断,将外翻之膀胱切除。距直  相似文献   

3.
例1男,6岁,因下腹壁肿物就诊。体检身材矮小,腹部未见脐孔,下腹壁正中缺损6×4cm,内有一5×3×3cm 的红色肿物,轻度充血水肿、糜烂,肿物下部两侧见米粒大对称小孔,相距2cm,尿液从孔中不断漏出,阴茎短小,长1.6cm,与肿物相连,背侧尿道粘膜外露,阴囊小,仅在两侧皮下环处扪及直径0.5cm 的睾丸各1个。x 线片示耻骨联合分离,相距5.5cm,耻骨狭小,闭孔消失,髂骨翼显著张开,小骨盆呈长方形失去正常形态。静脉肾盂造影双侧肾盂、输尿管正常,排泄功能良好。临床诊断:(1)完全性膀胱外翻;(2)尿道上裂;(3)双侧睾丸下降不全。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脐膨出常合并其他畸形:小肠闭锁、Meckels 憩室、心血管畸形、膈疝、膀胱外翻、EMG 综合征(Beckwith—Wiedman 综合征)等,但合并10处以上的内脏畸形实属罕见,我们遇到1例,兹报道如下。女婴,1岁,1985年8月7日以生后脐部包块突出一年入院,生下时脐部有一馒头大小的包块突出,表面无皮肤,仅为一层很薄的半透明的囊膜覆盖,透过囊膜可见到内脏,由于保护良好,囊膜未破,一个月后囊膜瘢痕化,但包块未消反见增大来院。检查:发育较差,体重仅4.5公斤。腹部较小,在脐部有一个10cm 直径的半球状包块,高5cm ,包块顶部为凸凹不平的瘢痕,包块的其余部分为正常皮肤覆盖。  相似文献   

5.
膀胱外翻足一种严重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采用直肠膀胱术治疗完全性膀胱外翻1例,随访10年,效果满意,报导如下。病例报告患儿,男,10岁。于1979年6月20日入院。患儿自生后下腹部即有球形红色肿物,日夜溢尿,不能控制,平时步行略呈蹒跚。检查:下腹壁正中缺损约6×6 cm,可见外翻膀胱红色粘膜呈半球形外凸,表面充血、水肿、糜烂,明显触痛,部分粘膜上皮角化,双侧输尿管口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 ,2 5岁 ,因生后发现严重膀胱外翻、阴茎畸形、尿道上裂就诊 ,以“先天性完全型膀胱外翻收入院。入院体检 :膀胱完全外翻水肿、尿完全失禁、尿道上裂、耻骨分离 ;血常规 ,肝、肾功能正常。于入院后 1周行膀胱切除尿道重建的改良直肠膀胱术治疗。术前检查肛门括约肌是否正常 ,直肠乙状结肠有无病变。肠道准备术前 2日口服灭滴灵片 5 0mg/kg,术前 2日每晚清洁回流灌肠 1次。手术当日回流清洁灌肠后注入 1 0 0ml灭滴灵针水保留在肠道内。取下腹正中偏左切口入腹腔 ,沿外翻膀胱边沿切除膀胱 ,游离双侧输尿管下端 ,将F8导尿管插入…  相似文献   

7.
髂骨肌皮瓣修复成人耻骨缺损及膀胱外翻术后护理153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450065)王莉孔维荣膀胱外翻尿道上裂是泌尿外科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我科收治一例成人先天性膀胱外翻、完全性尿道上裂及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利用髂骨肌皮瓣一次修复成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  相似文献   

8.
异位脾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代检查手段诊断亦不难。此例脾脏形态异常。并伴慢性扭转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3岁,下腹部无痛性肿物6个月。6个月前正常足月分娩后即发现下腹部有一肿块。约鹅卵大小,并觉下腹部不适。肿块可随膀胱充盈程度上下移动。而住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下腹部可触及一边缘不清肿块约6×8cm。膀胱充盈时肿块脐下2cm,膀胱排空后位于耻骨联合上5cm,  相似文献   

9.
<正> 例1,患者女,16岁。尿液从耻骨联合上方的前腹壁外溢16年来院就诊。泌尿外科诊断为膀胱外翻。拍骨盆正位片示:耻骨联合分离,两者相距约9.5cm,与双侧骶髂关节距离等宽,骨盆呈“门”型,双侧闭孔消失,耻骨坐发育较小,骨盆其他骨质及关节正常。  相似文献   

10.
例 1:女 ,48岁。间断性排尿费力 ,尿频、尿急 4a,加重2 0 d。阴道腹壁双合诊未触及包块。 B超提示膀胱颈尿道内口处有一 3.6 cm× 3.1cm肿物 ,子宫前壁有约 2 .6 cm×2 .5 cm肿物。膀胱镜见膀胱黏膜呈梗阻性改变 ,膀胱颈口左侧缘似有一较大肿物突向腔内 ,挤压致膀胱颈呈月牙形 ,颈部黏膜表面光滑。腰麻下取下腹正中切口 ,打开膀胱探查如前检查所述 ,切开黏膜在肌层完整分离摘除一 3.5 cm×3.5 cm近圆形带蒂实性肿物 ;再打开腹腔剥除子宫前上壁壁间肌瘤。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瘤。例 2 :女 ,6 2岁。反复尿流中断 1年余 ,…  相似文献   

11.
【病例】 女 ,78岁。因耻骨结节右侧肿物 2年余入院。自诉 2年前发现耻骨结节右侧肿物 ,时有疼痛不适 ,肿物不随体位变化 ,门诊以脂肪瘤收入院。查体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耻骨结节右侧略上方可见一 3 0cm× 3 0cm× 2 0cm大小的肿物 ,质中 ,界限不清 ,触痛 ,表皮无红肿 ,不可还纳。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胸腹部X线透视、心电图均未见异常。诊断为脂肪瘤。在局麻下行脂肪瘤切除术。手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分离肿物 ,见肿物包膜似腹膜 ,内为大网膜组织 ,且与囊壁致密粘…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产前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增加了对胎儿畸形和其他肿物的辨认手段,最近我院儿科在中心妇产医院协作下,产前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腹内肿物1例,生后经手术治愈。患儿女,50天,1990年2月1日住院,其母在妊娠后期 B 超查体发现胎儿腹内肿物约5×3cm。生后 B 超检查证实,右腹囊性肿物,上界达肝右叶脏面,下界至膀胱约7×4.7cm,患儿生后哺乳佳,  相似文献   

13.
脐膨出为一种不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型。笔者等在近7000例新生儿中仅见一例,特报告于后。一足月顺产之女婴于1963年7月28日零时40分出生后,见脐部有一囊状肿物,位于脐根上方偏右侧,其表面为透明,菲薄而湿润的薄膜,透过此膜可见囊之内容为小肠肠曲,并有蠕动波。当婴儿啼哭时此囊增大,计有6.2×6×5cm 大小,基底部直径约3.5cm 脐带位于肿物下方偏左侧,其一侧壁紧靠于囊之左下壁(图1.2.)。出生后于11小时内曾大便2次(胎便),小便3次,又呕吐腥臭之羊水一次。出生后8小时血液化验,白细胞10200,中性64%,淋巴36%。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肾异位甚为罕见,常合并发生于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等女性生殖道畸形病人。我科自1984年7日—1991年8月7年间共收治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13例,其中伴先天性单侧肾盆腔异位2例,现报道如下:例1:施某某、22岁、白族、未婚。因原发性闭经,婚检发现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入院。检查:具有正常女性第二性征,外阴女性型,发育差,未见处女膜痕,阴道前庭粘膜向内顶压为0.5cm盲端。肛腹诊未触及子宫,盆腔空虚,可扪及一弧形腹膜褶折。右下腹膀胱后可触及一约cm:10×7×4包块,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压痛。B超显示双肾区未探及肾脏声象,脐右下可探及一似肾之声象,大小约cm:9.4×4.7×7.9,形态不规整,内部结构尚清,子宫卵巢未探及。提示先天性无子宫,独肾盆腔异位可疑。静脉肾盂造影(IVP)示右输尿管显影至右骶骨处似肾盏影象,与骶骨重迭,未见各肾盏  相似文献   

15.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而同时合并如此巨大的肾、输尿管积水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6岁。自幼腹部胀大因无症状而未就医。一年前不慎摔伤后出现腹痛,以左上腹明显。随后发现全程血尿,持续10天后消失,此时发现左上腹有一拳头大小肿物。近几个月来左侧腹部明显增大。于当地医院腹穿抽出浅黄色混浊液体,涂片未查到癌细胞。体检:血压130/90mmHg。左侧腹部明显膨隆,左上腹可扪及一20×15×10cm 囊性肿物,边界不清、移动度小。左下腹可扪及10×10×10cm 囊性肿物,边界  相似文献   

16.
例1:患儿女,3个月。生后不久偶然发现左肘关节外侧肿物。因肿物增大,要求手术,于1983年4月入院。查体:左肘关节外侧不同程度有肿瘤2个,分别为2×3.5cm,0.5×1cm大小可移动。关节运动正常。手术切除肿瘤。病理报告滑膜肉瘤,伤口甲  相似文献   

17.
<正> 张××,女,60岁,住院号831040。因间断无痛性血尿3年于1983年4月11日住院。1981年2月始间断出现全血尿,无尿频、尿急和尿痛。肾区未触及肿物,右肾区有叩击痛。尿沉渣涂片有个别中度核异质细胞,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正常,左肾盏可显影,肾盂有2.5×3cm 充盈缺损,边缘不规则。膀胱镜检查两侧输尿管开口清晰,无喷血现象,膀胱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左肾癌。于1983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左肾形态正常,左肾盂增大约3×2cm,左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3岁。主因一胎孕37周,无痛性阴道间断出血,以前置胎盘收住院治疗。入院后B超检查可见:耻骨联合上方见胎头光环,双顶径8.3cm,见胎心搏动良好。胎盘位于子宫左侧Ⅲ级,羊水量正常。於膀胱右前壁见一边界不规则增强光团,约5.4×5.6×3.5cm大小,内部回声不均匀,深部无声影,光团向膀胱前壁突出,致使前壁有缺损。提示:1、单胎,右枕横位,胎儿活动良好,无明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2月~ 10月 ,我院收治了 2例少女腹膜鞘突管积液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女 ,17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 1年 ,于1999年 2月 14日收入院。查体 :站立时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椭圆形肿物 ,约 4cm× 3cm× 1cm大小 ,平卧位时肿块消失 ,压迫内环口肿物不再突出。拟诊 :右侧腹股沟斜疝。在行疝修补术时发现 :疝囊 5cm× 4cm× 2cm大小 ,疝囊壁可见一透明肿物 ,2cm× 2cm× 1cm大小 ,囊内充满淡黄色液体 ,将囊肿完整切除 ,并常规行疝修补术。术后病理报告 :囊壁为纤维平滑肌、横纹肌组织 ,其中血管较丰富。【例 2】 女 ,14…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女,6岁。主因右上腹痛2天,发现肿块1天入院。查体:右上腹隆起,可扪及一肿物,约8×7×7cm,质硬,轻压痛,边界清,活动差。随呼吸活动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同及,心肺无异常。Hb9%,WBC19200/mm~3,N88%。L12%。尿常规除管型(++)外,其余各项均正常。尿素氮4mg%。B超:示右肾区可见一5.1×4.5cm的高密度回声区,边缘完整。静脉肾盂造影:右肾区有直径12cm大小肿物阴影。右侧输尿管推压向外侧,呈弧形征,右肾下极肾盂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