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倦怠是由于职业压力引起的身体及心理极度疲倦所导致的综合反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身心极度疲倦,因而职业倦怠成为了护理群体不可忽视的职业病.该文作者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职业倦怠.其原因可能为:工作负荷过重、医患关系紧张、多种角色冲突、社会地位低下、职业的高风险及护士自身因素等,探讨防止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娇平 《现代保健》2010,(19):108-109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的职业倦怠现况。方法随机配对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和在编护士各64名,采用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量表等四个量表,对她们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非在编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均高于在编护士。结论采取措施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非在编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情感耗竭的综合征。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研究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为评估和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将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有效的干预措施作一综述。护士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大致可以把它们归纳为3类: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护士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主要有:改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支持,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南京市3所三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自我复原力在手术室护士工作卷入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3—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3所三级医院的314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复原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卷入量表对手术室护理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314名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69.79±10.94)分。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工作卷入直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560,P<0.01),正向预测自我复原力(β=-0.580,P<0.01);自我复原力直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350,P<0.01)。工作卷入以自我复原力为中介变量对职业倦怠有间接负向预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203(P<0.01)。结论 南京市3所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手术室护士工作卷入与自我复原力越高则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自我复原力在工作卷入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人文关怀、职业心理培训等方式增强护士自我复原力,提高工作卷入对职业倦怠的积极影...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目前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现况研究,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出护理管理部门要通过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重视护士身心健康,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6.
杨萍 《职业与健康》2014,(3):414-416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由于护士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因此,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机会高,尤其以护士更为突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护龄、婚姻、工作之余的家务劳动、学历、职称、劳动关系、收入、工作量、工作岗位和轮班等因素,由于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改变,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作者就护理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危害、原因、职业倦怠现状及预防,同时指出干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了解护士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发生情况;研究护士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之间的联系,以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样本选择为某市一家三级医院的护士,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130名在职护士,采用护士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调查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职业倦怠状况中的EE耗竭最为明显(P<0.01);调查对象工作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2.98±0.37,工作满意度处于中下水平;科室,年龄,护龄,受聘形式、职业发展机会、对环境的责任与控制、同事关系、被认可与表扬、排班、家庭与工作平衡、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与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的密切相关.结论 工作满意度的下降会影响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抽样法抽取广东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1 113名,采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 NB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平均得分为(150.19±26.27)分,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6.3%,轻中度职业倦怠31.3%(n=348),重度职业倦怠35.0%(n=389)。在ICU类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职务、每周工作时长、医院对护士职业发展态度和家庭对工作的态度的人口学变量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年龄、ICU类别、医院对护士职业发展态度和家庭对工作的态度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广东省医院ICU护士的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且存在重度职业倦怠者比例高。提高家庭支持力度,医院重视护士的职业发展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年轻、男性和未婚护士群体倦怠程度较高,护理管理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该院113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分析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职业倦怠程度严重,占74.6%。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呈高度,护士自觉健康状况呈低度。结论通过分析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关心护士心理、改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是缓解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条件,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吴晓娟  沈霖 《职业与健康》2014,(20):2875-2877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的10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和职业倦怠在学历、职称、人事状况方面存在差异;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其工作倦怠各维度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51,P〈0.01),其中自我效能和工作影响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系数较为突出(r值分别为0.47,0.42,P〈0.0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较重,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创建有效的授权环境,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减轻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压力源及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其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对18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呈中等水平;进一步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职业倦怠量表的低个人成就感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 自我效能感对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有不同的影响,充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以保证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封市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开封市9家医院的530名临床一线护士,运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综合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43.9%。36~45岁护士情感衰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护士(P<0.05);护师情感衰竭得分高于护士(P<0.05);本科学历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大专学历护士(P<0.05);工龄6~10年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高于1~5年护士(P<0.05);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工作能力为差、中、良的护士(P<0.01);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最高(P<0.01)。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相关(|r|=0.618~0.17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能力、离职意愿及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结论开封市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影响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杨瑞  李建民  王宇龙  李红梅  薛承景 《职业与健康》2023,(9):1182-1186+1191
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在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4—7月通过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62.16±15.52)分,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60)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0.32±10.89)分;不同婚育状况、护理执业态度的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学历、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月收入的护士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工龄、月收入、职称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心理健康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30,P<0.05);心理弹性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56,P<0.05);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护士婚姻状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可解释职业倦怠变异的45.3%。结论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天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5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病房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门诊;工作职称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个人月收入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存在正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护士总体工作压力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个人月收入和职称对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工作类型对情绪耗竭、来自专业及工作的压力对去人格化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个人背景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金铃  叶建平  汤俊华 《现代医院》2022,(10):1530-1533
目的 以ABC-X模型为理论框架,希望从多角度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手术室护士知觉压力与自我效能间的相关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三家医院的40名手术室护士,使用根据ABC-X模型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士的职业倦怠以及压力感的情况。结果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职业倦怠的护士共有35名,职业倦怠率为87.50%,工作家庭冲突各个维度与职业倦怠各个维度均呈现正相关(r=0.467、0.507、0.568),社会支持,个人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各个维度成负相关(r=-0.345、-0.457),压力知觉与去人格化成正相关(r=0.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不同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压力知觉,个人心理弹性量表得分的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严峻,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压力情况,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都与职业倦怠情况有关,医院管理者应该综合分析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及解决措施的制定以缓解职业倦怠情况。  相似文献   

16.
马素芳  黄锦梅  冯嘉 《智慧健康》2022,(24):205-208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介入护士职业倦怠感和心理压力问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0月本院15名在职护士进行研究,所有护士均参与了医务社工的涂鸦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活动前后护士职业倦怠感评分、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参与医务社工活动,护士职业倦怠感评分、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显著低于活动前(P<0.05)。结论 医务社工介入可有效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心理压力,让护士更好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血液透析(血透)专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7月24日—8月30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我国血透护士进行调查,比较血透专科护士与国外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常模的不同,并探讨血透专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3 631份,有效问卷3 419份,有效回收率为94.2%。血透专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37.12±17.14,情感衰竭得分为15.87±8.45,去人格化得分为3.72±3.48,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0.47±10.27。血透专科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外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常模(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透专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氛围、职业规划、人际关系、有无培训资格初筛、培训机构、夜班情况、医院等级、有无子女(均P<0.05)。结论血透专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对较低,但个人成就感方面欠佳。血透专科护士应发挥其学科带头作用,同时管理者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血透护士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健康中国”事业的大力发展,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护士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繁重的工作与考核会导致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进而增大护士离职率。工作旺盛感可以增强员工对学习与工作的热情,进而减缓职业倦怠感的出现,减少人员的流失。本文对护士工作旺盛感的概述、前因变量、结局变量以及工作旺盛感的提升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护士工作旺盛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清 《现代医院》2012,(Z2):130-132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护理质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了解和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其工作性质,护士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很好的干预和调节作用。通过医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护理文化、科室文化和业余文化五个层面的建设和干预,提升护士的职业情感、职业尊严和成就感,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有效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