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指标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位证素主要以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以阴虚、气滞、血虚为最多见;②E2与肾、血虚呈负相关;FSH与肾、血虚呈正相关;FSH/LH与肝、气滞呈正相关。结论:E2下降、FSH升高是肾虚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FSH/LH与肝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证素辨证进行肝郁病理改变分析,观察肝郁病理与雌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积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郁病理改变分布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月经紊乱和绝经的肝郁病理改变,与FSH、LH、FSH/LH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结论:肝郁病理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之一,与FSH、LH、FSH/LH呈正相关,与E2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舌苔、阴道脱落细胞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不同年龄、不同月经情况分组,进行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I与MV的比较,并研究舌苔和阴道脱落细胞MV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V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绝经组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V水平明显低于未绝经组;舌苔、阴道脱落细胞MV与性激素水平呈显著相关;舌苔脱落细胞MV与阴道脱落细胞M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舌苔脱落细胞与阴道脱落细胞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与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梁文娜  李灿东  高碧珍  李红  廖凌虹  沈建英 《中医杂志》2011,52(10):844-847,86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肝郁分级与舌苔脱落细胞调控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证素辨证进行中医肝郁病理分级,巴氏染色观察舌苔脱落细胞的成熟指数(MI)、成熟价值(MV),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舌苔脱落细胞调控基因Fas、Bax、Bcl-2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肝郁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肝郁分级分布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肝郁分级与舌苔脱落细胞MI的中层细胞数量、凋亡指数、Fas阳性率、Bax阳性率呈正相关(P<0.01),与舌苔脱落细胞MI的表层细胞数量、舌苔脱落细胞MV、Bcl-2阳性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之一,肝郁分级与舌苔脱落细胞的成熟度、凋亡指数及凋亡调控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孕症肝郁病理与性腺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孕症肝郁病理与性腺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不孕症患者70例,健康对照19例,以辨证分型、肝郁积分、性激素检测为指标。结果:①不孕症以兼夹证多见,其中肝郁证、肾虚证所占比例为高(p<0.01)。②不同证型组肝郁病变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月经周期第10天,各证型组E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肝郁组、肾虚组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郁组、痰湿组、血瘀组PR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月经周期第20天,肝郁组、肾虚组、痰湿组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证型组P/E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痰湿组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月经周期第10天,PRL与E2呈负相关(P<0.05);PRL与P呈负相关(P<0.01);PRL与P/E2呈负相关(P<0.01);PRL与LH呈正相关(P<0.05)。月经周期第20天,肝郁分级与PRL呈正相关(P<0.05)。结论:PRL增高,继而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排卵障碍是不孕症肝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红  陈以君  任林  李灿东 《中医杂志》2012,53(12):1042-1045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气郁质性激素及舌苔脱落细胞特点,以期为围绝经期气郁质的早期辨识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平和质、气郁质妇女180例,根据月经情况分为绝经前期、绝经过渡期早期、绝经过渡期晚期,每种体质每期各30例,观察两组各期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舌苔脱落细胞成熟指效(MI)和成熟价值(MV),并分析各指标与气郁质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同期间FSH、LH、E2、PR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气郁质组各指标的变化均较平和体质明显;两组FSH、LH、MV均随着围绝经期的进程而明显升高(P<0.01),E2、PRL、AMH、InhB则均明显下降(P<0.01). 结论 围绝经期气郁质妇女围绝经期进程较平和质快,且性激素、MI、MV改变与气郁质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围绝经期气郁质早期判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顺袋泡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静顺袋泡茶治疗组103例,更年安对照组52例,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作症候积分、忧郁量表SDS积分和性激素(E2、FSH、LH)比较。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根据症状积分、性激素等检查,治疗组总有效率89.32%,对照组总有效率79.76%(P<0.05)。结论:静顺袋泡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心理学指标与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郁影响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102例,参照《证素辨证学》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肝郁证素积分和肝郁分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失眠的严重程度,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分析肝郁证素积分、肝郁分级、PSQI量表评分、FSH、LH、E2与IL-1β、TNF-α的相关性。结果 IL-1β、TNF-α均与FSH、LH、E2无明显相关性(P0.05);IL-1β、TNF-α均与肝郁证素积分呈正相关(P0.05);IL-1β与TNF-α呈正相关(P0.001);PSQI量表评分与肝郁证素积分呈正相关(P0.001)。肝郁分级越高,IL-1β、TNF-α水平越高,且两者在不同肝郁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19)。与肝郁0级比较,2、3级IL-1β,3级TNF-α显著升高(P0.01);与肝郁1级比较,3级IL-1β、TNF-α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β、TNF-α可能参与肝郁所致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女性的发病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阴虚、非阴虚体质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检测2组的E2、FSH、LH、T、DHEA-S水平,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阴虚体质组FSH水平高于非阴虚体质组,E2、T水平低于非阴虚体质组。结论围绝经期妇女FSH水平升高,E2、T水平降低,提示阴虚体质与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孕症中医舌诊及舌苔脱落细胞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为观察对象,20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采用舌象、性激素、舌苔脱落细胞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观察组异常舌象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月经周期第10d对照组和观察组舌印片MI均表现为轻度右移,组间无显著差异;月经周期第20d观察组舌苔脱落细胞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舌印片MI趋向中带,MV减小,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月经周期第10d观察组E2、P、PRL、P/E2较高,与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月经周期第20d观察组P、P/E2较对照组低,两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RL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显著(P<0.05);FSH、LH、T变化不明显(P>0.05).4.舌苔脱落细胞MI、MV与P、LH、LH/FSH非常显著相关(P<0.01),与E2显著相关(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舌象及舌苔脱落细胞检查反映机体性激素变化,可做为中医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红  陈莹  李雅静  吕绍光 《光明中医》2016,(20):2956-2959
目的观察莉芙敏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血清5-HT水平的影响及治疗前后各证素积分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23例,进行莉芙敏干预治疗12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的证素积分、FSH、LH、E2、5-HT的变化。结果莉芙敏干预前后5-HT水平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FSH、LH、E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肾、肝、脾、心神、阴虚、气虚、血虚、气滞、阳亢、湿、热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阳虚、血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莉芙敏适用于证素在肝、心神、阴虚、湿、热、阳亢等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证素与性激素、血液生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观察常见证素阴虚、痰湿、气滞与性激素、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黄体生成素(LH)、甘油三脂(TG)与痰湿相关;雌二醇(E2)、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CREA)与阴虚相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气滞相关。2)痰湿、阴虚、气滞各等级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检测的LH、FSH、TG、BUN/CREA、HDL-C五项指标在三组之间数值均表现为:2级1级0级,E2表现为0级1级2级,经显著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激素、血液生化可能是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证素存在的生化基础;性激素、血液生化水平与相关证素的变化存在关系,并且呈一定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益肾导痰汤对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中医证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60例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患者,口服益肾导痰汤加减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素、月经周期及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中医必有证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9,P<0.01).②治疗后月经周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4,P<0.01).③治疗后血清FSH、E2升高,LH、LH/FSH及T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P< 0.05).④治疗总有效率91.67%,妊娠率为30.00%.结论 益肾导痰汤明显r改善肾虚痰瘀型PCOS性不孕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联性,从而为研究男性老年人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筛选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患者各30例和健康老年男性3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并计算T/E2的比值。结果:血清E2升高、T下降及LH降低提示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发生;而血清E2降低、FSH升高则提示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发生。结论:性激素指标中可以区分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肝火上炎证的特征性性激素指标为E2和LH;提示性激素水平紊乱及其比例失衡与男性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居多,肾虚是致病之本。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教育程度相关;与月经紊乱时间相关;与年龄、职业、孕产次数、初潮年龄、崩漏等相关。指出:肝郁为标,肾虚为本,肝郁气滞可见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胡国华教授认为女子以肾气肾精为根,肝血为本,一旦出现元阴元阳亏虚,则导致脏腑、经脉、官窍失其滋养温煦,气机失畅。故绝经前后冲任虚衰、肾气阴精衰退、肝气郁滞是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胡国华教授以肝肾为主,强调肾虚肝旺为本病主要病机,治以清肝益肾为主。故胡师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时主张"泻南""补北",即清肝火以疏肝解郁平心火,健脾胃培补后天以滋养先天之肾气肾精,同时滋补元阴以清肝心之热使心肾既济,脏腑功能协调,从而患者得以平稳度过围绝经期。更年清肝饮为胡师多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其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精神情志、心血管等方面诸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