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西民  瞿静 《中国药师》2006,9(7):648-649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脑外伤早期治疗效果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纳洛酮治疗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4 mg/kg·d-1)治疗。观察患者GCS评分、颅内压以及头颅CT脑水肿的变化,并测定其治疗前后CRP浓度。结果:纳格酮治疗后,治疗组在提高GCS评分、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稍优于对照组。纳格酮组治疗后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综合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CRP可作为颅脑外伤病情及纳洛酮治疗效果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炜  何正荣 《上海医药》2002,23(7):297-298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每日4.8mg,连用2周。对照组按常规脱水、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治愈率、伤残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意识觉醒恢复时间为49±28h,对照组为108±47h,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2个月时的GOS评分,治疗组治愈率为82.5%,伤残率为10.0%,死亡率为7.5%;对照组治愈率为65.0%,伤残率为25.0%,死亡率为10.0%,治愈率和伤残率的组间比较,P<0.05。结论:纳络酮能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促进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首次GCS计分,符合人选标准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中型颅脑损伤(G1)44例、重型颅脑损伤(G2)40例,再分别随机将G1、G2组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分别测定全部患者入院24小时内、高压氧治疗第一个疗程和高压氧治疗第二个疗程后的清晨血糖和C-反应蛋白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的增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均成正相关关系,且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两者之间也成正相关性。结论测定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的病情。高压氧治疗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与治疗组19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术后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止血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3次,7日为1个疗程,可重复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于治疗7d后血清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郑中慧  孙晓立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09,31(19):2593-2594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试验组,按GCS评分分为轻型10例,中型35例,重型15例。分别于发病后24h以内,3d,7d,14d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检测其CRP的血清浓度。结果各试验组均与对照组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试验组间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型组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CR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对CRP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的动态观察可敏感地反映伤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周敏  古国荣 《河北医药》2012,34(24):3729-3730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不同时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以及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病程小于2周)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80例,分别于入院时及1周后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应用NIHHS评分标准和Barthel指数评估所用患者入院时和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内的CRP水平低于再过1周的CRP水平,前者与入院及患病3个月NIHSS、BI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清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度型颅脑损伤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5例,均为损伤后24h内入院,GCS3-12分,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NS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以放免法检测其血浆ET水平,并选择同期健康献血者30例,行ET检测,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4h内已出现血浆ET含量显著增加,纳洛酮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P<0.01),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与NS对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应用纳洛酮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8例,根据患者予以纳洛酮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致伤24 h内)和对照组(致伤24 h后)各64例,比较两组治疗第3、7天的GCS评分,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以及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轻、中、重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有效促进意识恢复、纠正呼吸衰竭,且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后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87例依GCS评分分为轻型43例、中型20例和重型24例三组.采用单琼脂糖扩散法测定伤后1~30天上午8~9时血清CRP值.结果伤后当日CRP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其峰值与入院时GCS评分呈明显直线负相关(r=-0.726,P<0.001).CRP持续时间:轻型组第7天恢复正常(<3 mg/L).重型组第30天仍明显高于正常(25.13±8.20 mg/L).结论脑外伤后动态测定CRP对判断伤情轻重、监测治疗效果、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及全血白细胞总数(WBC)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GCS评分将11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型(13~15分)35例,中型(9~12分)33例,重型(3~8分)43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h内、第3d、第7dCRP、TC、WBC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后各时间点血清CR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TC浓度持续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h内WBC升高,升高的幅度与损伤程度有关,随后逐渐降低。结论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TC、WBC水平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常规治疗+盐酸纳洛酮治疗)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ET水平、GCS评分情况以及EEG检测异常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前部动脉血流情况、大脑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对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颅内压、减少病死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ox-LDL)水平,丙二醛(MDA)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物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ACI患者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ox-LDL,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活力,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CI患者血浆ox-LDL和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力下降(P<0.01);纳洛酮组治疗2周后,血浆ox-LDL,MDA明显降低(P< 0.01),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剂量的纳洛酮可明显减少ACI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而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胆固醇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OLYMPUS AU640今自动生化分析仪,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采用直接测定法,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TC与CRP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轻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与中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负相关(r=-0.31,P<0.05);特别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P<0.01).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和治愈出院时Tc和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颅脑创伤患者一个常规检测项目,其水平有助于评价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并对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群  马晓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44-174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的血CRP进行测定,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梗死后24 h血CRP浓度即开始升高,CRP在脑栓死患者、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者较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增高(P<0.01)。病情越重血浆CRP水平越高。结论:血浆CRP是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适时终止或减轻炎症反应损害,可以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及并发多脏器衰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36例AMI患者给予普伐他汀20 mg·d-1,分别于服药前,服药1周、4周进行CRP测定,比较服药前后CRP的变化.结果:服药1周、4周后,CRP分别由(15.1±3.6)mg·L-1降至(10.2±2.3) mg·L-1及(6.4±1.5) mg·L-1(P<0.05及P<0.01).结论:普伐他汀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尚有降低CRP浓度,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神经病学症状、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入院第一天、第3天、第7天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并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RP水平(18.80±27.79mg/L)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病、梗死面积、神经缺损有正相关性。结论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可作为预测脑梗死的梗死灶面积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瑛  黎艳  刘迪 《医药导报》2005,24(3):192-19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稳定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1次,治疗8周;对照组22例,饮食控制。测定治疗前后血脂及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下降234%,三酰甘油(TG)下降28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39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71%,CRP下降123%,治疗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唐涌  何龙锦  季波  姚君  丁雪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27-3528
目的:研究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进展性脑卒中(SIP)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0例SIP患者及40例稳定性脑卒中患者血浆CRP水平。结果:SIP患者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脑卒中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CRP可能参与了SIP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友昌 《安徽医药》2002,6(1):40-41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自1996年以来,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经验,其中70例按常规治疗,40例采用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 70例按常规综合治疗的昏迷时间平均29.5 d,死亡29例,恢复良好22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按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的昏迷时间平均12.5 d,死亡6例,恢复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中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减少残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