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及活检病理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结果 3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发现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最高符合率为92.3%,诊出率较高。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6-2008年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164例,术中定位取材或诊刮。结果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51例,符合率63%子宫内膜息肉36例,符合率94%,子宫黏膜下肌瘤21例,子宫内膜癌2例,符合率50%。结论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以更详细地观察形态学变化,对子宫内膜癌可以直视下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术中定位取材或刮宫.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后诊断为子宫内膜增厚17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宫颈管息肉6例,子宫内膜炎14例,疑似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宫腔机化组织6例及宫内节育器30例.其中,经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2例患者中,5例刮宫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余7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8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其病理诊断符合者8例.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准确率高,其敏感性优于B超检查,采用宫腔镜检查以及对子宫内膜异常部位行定位活检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3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2003年1月7日2006年1月7日对32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5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31%。子宫粘膜下肌瘤90例,符合率为94.44%。子宫内膜增生过长75例,符合率为65.32%,慢性子宫内膜炎48例,符合率为83.33%。宫腔内胚物残留8例,符合率为100%。结论 宫腔镜B超两项先进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对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及宫内胚物残留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诊断率偏低,但宫腔镜检查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内膜形态学变化,指导定位活检,减少漏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在异常子宫出血中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诊的120例接受宫腔镜+B超诊断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其同组织病理诊断相结合,观察分析单一应用B超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3.33%(64/120);B超+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104/120),其中就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而言,发病诱因中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生长过长、子宫内膜息肉、宫颈内胚胎残留、宫颈肌瘤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1%、83.33%、90.00%、71.43%、60.00%和66.67%,均高于单一B超诊断符合率,二者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明确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田琼 《临床医药实践》2009,(2X):107-108
目的:分析宫腔镜\B超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息肉的准确性,从而分析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9年10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745例,其中8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全部病例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并对全部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和电切术,术后送病检。报告子宫内膜息肉74例,诊断符合率达88%,宫腔镜检查及电切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检查较B超及诊断性刮宫更准确、直观,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及宫腔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9例女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妇科检查后结合B超、病理诊断和官腔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因.结果 宫腔镜检查联合B超及活检病理诊断宫内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98.6%.其中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是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病因,占56.7%.其次为子宫肌瘤(包括宫颈肌瘤)、子宫内膜炎.发病年龄以育龄妇女为主.结论 宫腔镜是检查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方法 之一,可了解宫腔病变与子宫出血的关系,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并能明确各病种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EP)诊断的有效性,探寻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因子宫异常出血使用B超检查加病理切片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264例患者,以及使用宫腔镜检查加病理切片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264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正确诊断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检查的正确诊断指数0.96,B超检查为0.28。提示宫腔镜的确诊率高于B超检查。结论宫腔镜检查的确诊率优于B超检查,可作为确诊EP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B超检查未发现宫腔占位性病变、行宫腔镜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术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6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增生28例,节育器异常9例,剖宫产瘢痕憩室12例;镜下未发现结构异常78例。结论:宫腔镜诊治技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集检查、诊断及治疗于一体,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确诊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78例,包括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和正常宫腔,宫颈管息肉16例,子宫恶性肿瘤4例,宫内节育器4例,妊娠物残留10例,剖宫产瘢痕憩室8例。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率81.6%。结论宫腔镜检查协助病理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全面、精细、准确率,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检查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560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B超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56.42%。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6.78%,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66例,符合率为65.06%,子宫内膜息肉152例,符合率98.68%,慢性子宫内膜炎96例,符合率89.58%,子宫内胚物残留74例,符合率100.0%,子宫粘膜下肌瘤60例,符合率为96.66%,子宫内膜癌12例,符合率83.33%。结论对各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尽管有一定误诊率,因镜下可以定位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阴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探索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7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做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并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TVS联合纤维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86%,远远高于TVS。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先行经阴B超进行筛查,子宫内膜厚<5mm的患者,可以不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对于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需作宫腔镜检查,同时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进行病理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6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同后续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三项结果准确度最高,分别为100%、100%、94.44%,各项诊断结果综合准确率为83.93%。对比B超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与子宫黏膜下肌瘤三项结果准确度最高,分别为100%、88.89%、83.33%,各项诊断结果综合准确率为82.14%。结论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准确可靠,可考虑应用与上述三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B超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并进行了B超、电子官腔镜检查的86例病例。结果B超报告子宫内膜正常者42例,宫腔镜诊断宫内膜息肉2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例、宫颈管小息肉2例,病理报告与宫腔镜诊断相符。B超发现异常情况44例,经宫腔镜检查活检、诊刮的病理报告异常的有32例,宫腔镜对诊断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内膜癌的准确性较高分别达100%、83.33%、100%,宫腔镜诊断宫内膜增生、宫内膜萎缩的准确性分别达61.9%、50%。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漏诊率为0,腹部结合阴道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90.6%,漏诊率9.3%。结论宫腔镜检查只有结合B超并与定位组织活检、诊刮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阴道B超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优劣。方法选取50例已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阴道B超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0例,占60%,阴道B超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0例,占4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高于阴道B超,但其费用高及操作较阴道B超复杂,阴道B超可用于普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88例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无明显改变32例。阴道B超显示不均质宫腔内占位96例,子宫内膜增厚14例。伴有子宫黏膜下肌瘤30例,合并不孕症33例。手术时间(16.11±5.87)min,灌洗液用量(981.23±722.14)mL,术中出血(12.44±5.27)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71%。术后成功怀孕占36.4%,月经恢复正常患者占4.43%。结论阴道B超结合宫腔镜可以有效的诊断、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是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转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予行诊刮术,术中电切出组织及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为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研究组13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加服黄体酮胶囊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3.12%(16/122);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20.49%(25/122);研究组复发率3.68%(5/136);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5.15%(7/1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5例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后19例成功妊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91.5%。结论 1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改善症状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比,回顾分析宫腔镜和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2例,先后进行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分别计算符合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均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100%;经阴道B超检查84例患者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该方法的符合率为75.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B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诊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及B超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子宫内膜息肉,B超诊断结果显示有75例患者存在子宫内膜息肉,二者符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通过活检或手术取材送病理.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