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代名老中医成才经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出生的一代名老中医,在中国医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接古代、传承当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81位名老中医学习动机、传承模式、读书学习方法、中医临床实践、治学态度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他们成才的一些共同经验,从中挖掘其所具有的共性因素和规律,可为中医后学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4个方面对张崇泉名老中医的成才经验进行了总结:正规系统教育,奠定成才之基;基层一线磨炼,积累成才之本;名医名师指点,确定成才之路;临床科研结合,结出成才之果.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成才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初步分析了成才年龄、师承效应、熟读经典、早期临床、继承创新、扬长避短、协调成才等规律,建议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方面应当开展学位制师承教育、改进教育模式和内容、强化科研与临床培训、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基层优秀中医成才之路,总结出乡土情结、矢志岐黄的崇高志向是成才之动力;勤奋刻苦、反复锤炼的治学精神是成才之根本要素;术业有专、衷中参西的知识结构是成才之基础;师承效应、大器晚成是成才之特点;政策支持、领导重视是成才的保障等成才规律。  相似文献   

5.
麻柔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麻主任认为,中医优秀人才的辈出是中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麻柔主任注重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总结出中医人才需要具备4项基本条件:中医学博大精深,要成就一代名医不能只靠一朝一夕之功便可以达成,所以立志勤奋是良训;古往今来,名炳医林、光照后世的名医无一不是医德高尚之人,所以高尚品德须兼备;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内涵,它们对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古文扎实是基础;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实践医学,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和认识都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扎根临床是成才。  相似文献   

6.
关于综合能力培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学科建设和成才,指出成才、成功的几个宏观条件及其相互关系;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与思想境界,这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要按照学习—实践—思考—提高的过程提高学术水平;重点学科建设的新思路: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学科关键的实验设备是学科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振华从出身于豫西乡村一个中医世家的普通中医,成长为国医大师,这决非偶然。从李振华60余年的医教研工作业绩中研究其成才规律:他仁善为本,济世活人;法于经典,采撷各家;虚心求教,博学多识;精于临床,务实求真;教学相长,及时总结;献身中医,孜孜不倦,构成了其成才规律。国医大师李振华成才的规律,将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启迪,对中医药的传承,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小荪教授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蔡氏妇科七世传人。他秉承祖训,勤习深研,学以致用,既继承了蔡氏妇科的传统,又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行医六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成为全国妇科名家。通过了解蔡师的成才之路,总结其成才特点,从中得到一些关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其成才特点:出生世医之家,早临床,多实践,早成名;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与家传相结合,衷中参西;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诊治态度;出生爱国爱民世家,培养了高尚的品质。从蔡师的成长历程和成才特点,结合不少专家的成才的特点,在如何培养中医临床型人才方面我们得到一些启示。师承名师、早临床,多实践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学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名医的最佳形式;熟读中医经典,注重文化积淀;一切从病人出发,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的成才之路。方法收集《名老中医之路》记载的96名名中医和30名国医大师共计122名(含4名重合者)名中医的学医历程,分别从地区分布、成才途径、成才年龄、成才前学医时间、影响最大的书籍、是否从经方入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整理。结果名中医多分布在江苏(21.31%)、浙江(11.48%)等省;成才途径以拜师学习(40.98%)、继承家学(22.95%)为主;成才前学医时间可统计者最多为10~15年(32.81%),其次是6~10年(26.56%);成才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之间(57.58%);名中医中有65.98%(64/122)者将《伤寒论》列为影响最大的书籍。结论本研究为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全国第一批453名名老中医药专家成才经验进行分析,明确其成才规律,为探索现代中医药教育规律,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采集每位专家的基本情况(出生年代、从医时间),学医途径,开始学医时间,学医内容,专业分布及临床特长等要素,采取频数统计方法对各要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医药专家年龄普遍偏高,说明传承已迫在眉睫;开始学医的时间早,从医周期以50至60年居多,体现了早临床和长期临床的特征;在学医途径方面,师承方式是其成才的主要途径,仅院校教育也占有一定比例;在学医内容方面,经典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多科学发展,中医中药并重也是其中的特征之一。结论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可借鉴师承结合院校教育模式进行,注重跟名师,重经典,早临床,长期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六经病欲解时所体现的天人相应思想最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它所倡导的时辰医学思想正处于现代医学的研究前沿。但六经病欲解时的思想一直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与欲解时相对的欲剧时则更是鲜为人知。六经欲解时与欲剧时无非是基于阴阳气的出入运行规律而提出的,将这种具有时辰规律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无疑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风药用于尿血的治疗,主要原因为:(1)风邪是尿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血尿只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单纯予以止血,虽然也可奏一时之效,然病因未除,疾病必然进一步发展。对于风邪所致尿血者,风邪为其主要矛盾,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当以风药疏风、熄风为要;(2)由于风药具有升、散、宣、通的作用,经配伍后可引药入经,可透邪外达,予邪气以出路,邪去正安,血尿自止。风药虽经加减可用于治疗多种证型的尿血,然而用药当取其轻清灵动之气,应单味、少量"少佑之",切不可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因此,运用风药治疗尿血,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中病即止,同时当辅以止血之品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3.
指端缺损包括指腹软组织、指骨、甲床及其支持结构。因其位于手指最远端,所以在手外伤中较常见。由于损伤的机制不同,损伤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且由于外观及结构的特殊性,对指端损伤修复的要求也很高。指端损伤的多样性决定了修复方法的多样性。主要有短缩直接缝合、游离植皮、皮辩转移、再植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最佳适应症及优缺点。笔者对2—5指指腹单纯软组织缺损、甲孤以远的复合组织缺损、侧方缺损,且无再植条件者,采用携带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辩进行修复,从2005年-2009年共65倒70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类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孕症病因分为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炎、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免疫性不孕等,分别给予滋阴补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消痰化结等相应中药汤剂随症加减口服,同时配以西药治疗。结果:52例不孕症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自身推拿临证体会以及推拿手法教学实践,提出扳法施术中的“短速动控原则”和“同步反向原则”,并进行了详细阐释,以作为中医教材扳法一节中已有的“到位有效原则”的补充。意在引起诸位同仁对扳法施术要点的注意,并对扳法的操作进行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因制宜”法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历代医家对肥胖症的认识,采用“三因制宜”法治疗。结果与结论:“三因制宜”法治疗肥胖症,针对性强,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们收治的2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主要表现潮热、出汗、失眠、紧张和性交痛等 采用综合治疗患者Kupperman评分为5.1±2.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2±6.8分(P<0.05) 治疗后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比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实用性床上康复训练器的结构、功能、测定仪、专家鉴定、使用等方面。该仪器应用于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预防糖耐量减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妊娠足月后因多种因素行剖宫取胎者日趋增多,这就为剖宫产术后一旦早孕行人工流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因剖宫取胎后行人工流产时易发生子宫穿孔,人流不全,出血等并发症.我站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了86例剖宫产术后早孕的,在施行电动吸引术中,为防止发生并发症,对吸引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上消化道功能紊乱、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我们对确诊的48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