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目的:对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SD-GC-MS共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3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34%;采用HS-SPME-GC-MS共分离出62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29%。通过这两种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共有5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4-异硫代氰酰基-1-丁烯。结论:SD与HS-SPME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两者联用分析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不同提取方法研究对叶百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与乙醚冷浸两种方法提取对叶百部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进行测定,同时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两种方法得到提取物中分别有50种和18种化学成分被鉴定出,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4.392%和14.289%;其中含有3种相同成分,其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对对叶百部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研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安息香不同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异同,探索安息香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宜提取方法.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安息香溶剂提取部位(石油醚和乙醚提取)、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结果:安息香溶剂提取鉴定出5个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位4个化合物、乙醚部位4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19个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鉴定出12个化合物.3种方法所得成分中皆含有苯甲酸、苯甲酸苄酯、香草醛、肉桂酸苄酯4种成分,3种方法中常规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成分相对较多种类较全面.结论:3种提取方法中,安息香经常规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的成分最多且种类最全面,提示此3种提取方法中常规水蒸气蒸馏是安息香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宜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干姜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干姜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干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干姜中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06%。干姜挥发性成分中含量最高为β-水芹烯(26.49%)和姜烯(15.61%),其次为β-倍半水芹烯(6.84%)、(-)-莰烯(6.68%)、α-姜黄烯(5.66%)。结论: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干姜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干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工艺萃取所得传统中药复方逍遥散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萃取逍遥散中挥发性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计算机解析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超临界CO2流体法所得成分分离得到40个色谱峰,可鉴定化合物有25种,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成分分离得到115个色谱峰,可鉴定化合物有50种。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更适合逍遥散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湖北蕲春、江苏南通、浙江台州、云南楚雄和新疆乌鲁木齐5个不同产地的13批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为蕲艾的道地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艾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产地的13批艾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化学计量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初步鉴定出了187种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醇类和酮类化合物,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湖北蕲春所产的五尖艾品质最好。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操作简便、萃取速度快、使用成本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为艾叶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艾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血藤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琼  赵德刚  刘建华  霍昕 《中成药》2004,26(10):843-845
目的:研究大血藤(Caulis sargentodoxae)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血藤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46个化学成分,大血藤挥发性成分大于5%的为δ-荜澄茄烯15.125%,α-杜松醇10 229%,δ-杜松醇5.326%.结论:4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血藤中检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费菜(Sedum aizoon L.)地上部分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所含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24种成分,主要为香薷酮(17.07%),4-萜品醇(9.948%),己醛(9.109%)。结论:通过顶空静态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可以对费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纳智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68-1270
目的:研究疏花毛萼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疏花毛萼香茶菜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16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105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85.68%。结论:105种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比较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红车轴草种子中鉴定出46种化合物,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3. 48×109。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30. 24%),正己醇(11. 94%),2,2,4,6,6-五甲基庚烷(11. 00%),壬醛(7. 74%),辛醛(6. 79%)和己酸(6. 04%)。白车轴草种子中鉴定出44个化合物,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6. 37×109。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42. 98%),十七烷(14. 47%),3-辛醇(9. 42%),己酸乙烯酯(8. 82%)和5-甲基-4,6-二羟基嘧啶(6. 59%)。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共有20种成分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具有较大差异。1-辛烯-3-醇为共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红车轴草种子有26种特有成分,占挥发性组分的54. 85%。白车轴草种子有24种特有成分,占挥发性组分的46. 79%。结论:红车轴草和白车轴草种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两品种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峰面积和相对含量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华  高玉琼  霍昕  杨迺嘉  赵德刚 《中成药》2006,28(9):1339-1342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金钗石斛分离出109个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26:环草石斛分离山63个成分,鉴出5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8。2种石斛挥发油成分中,含有10种相同成分。结论:首次报道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核桃楸皮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汽汽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汽汽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97.76%;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69.06%.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核桃楸皮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为全面了解核桃楸皮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竣  卢金清 《中药材》2001,24(9):642-64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菊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3%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浙产山鸡椒根、茎、叶和花序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75个化合物。根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柠檬烯、α-柠檬醛和β-柠檬醛。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芹子-6-烯-4-醇、(R)-4-萜品醇和α-柠檬醛。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桉树脑和桧烯。花序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萜品醇和顺式-β-萜品醇。结论:浙产山鸡椒根、茎、叶和花序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所差异,且相同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果上叶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上叶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1.448%,其中含量大于2%的分别为Z-9-十八烯醛18.075%、2,4-二叔丁基苯酚3.264%、棕榈酸5.413%、油酸25.079%、二十三烷6.344%、二十四烷3.768%、1-十八烯酸单甘油酯2.146%、亚油酸甘油酯4.953%、二十五烷4.332%、二十六烷3.387%、二十七烷3.841%、二十八烷3.102%。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神农香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神农香菊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从神农香菊中提取挥发油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 44个化学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43%以上。结论 :神农香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马鞭草烯醇、姜烯、倍半水芹烯、金合欢烯、桉叶油素、乙酸菊烯酯、石竹烯等单萜类、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相似文献   

17.
容县八角叶中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采用GC-MS分析容县八角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快速提取容县八角叶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 八角叶挥发油得率为1.65%,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6%。 结论: 容县八角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1.69%),草蒿脑(5.00%),α-蒎烯(3.52%),顺式茴香脑(2.86%),丁香烯(1.56%),柠檬烯(1.37%),芳樟醇(1.2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阳春砂仁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阳春砂仁完整果实、果皮和种子团3个部位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结果: 从阳春砂仁果实、种子团和果皮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9,20,31种化合物,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94.82%,93.99%,87.39%。三者共鉴定化合物出40种,其中共有成分13种。 结论: 阳春砂仁完整果实与种子团挥发油化学成分相似,果皮挥发油与二者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阳春砂仁果皮的药理作用和功效尚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半边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半边旗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登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结果:从半边旗挥发油中分离了35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35%。结论:半边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氧基-1,2-丙二醇,3-己烯-1-醇,1-正己醇.4-羟基-2-丁酮,3-甲基-1-戊醇,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半边旗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西产白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产白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白千层枝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认了白千层挥发油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论:白千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1,8-桉叶素和松油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