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骨方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10月,对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状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植骨方法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或断端骨缺损治疗中的支撑作用。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月年10月,对1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进行支撑,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1.9%。结论 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填补骨缺损。促进骨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创伤性骨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万向双柱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应用 AO 2.4 mm 桡骨远端万向双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从影像学、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估,随访疗效。【结果】患者均获为期6~12个月的术后随访,X 线片示术后达临床愈合。2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1例骨折端再次发生骨折再移位,无切口感染病例。根据 X 线片测量,术后掌倾角平均9.4°(6°~15)°;尺偏角平均18.9°(11°~26)°。根据 Garland&Werley 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万向双柱 LCP 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能够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有利于患肢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从1999年6月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按照AO分类,B1型4例,B2型6例,B3型3例,C1型7例,C2型12例,C3型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8~24月随访,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的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关节面的平整性,可较快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优良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可将骨折端进行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按A0分型为B、C型,使用"T"形或斜"T"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经4~33个月随访,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总优良率90.4%.[结论]"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此术式对恢复桡骨相对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及腕关节功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9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予以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35例予以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尺偏角、掌倾角及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桡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桡腕关节面平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尺偏角、掌倾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Cooney腕关节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相较于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非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作用。选取就诊的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均采用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50例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观察组),50例实施非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照组)。然后分别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术后2、6个月的腕关节活动范围、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VA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个月的腕关节活动范围、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取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措施,而经试验证明,采取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复位效果好,固定性强,并可促进术后恢复,使患者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及早恢复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12月120例经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105例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固定,5例用联合入路掌侧钢板固定,10例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Dine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80例(66.67%),良25例(20.83%),优良率为87.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固定方式。骨缺损时应积极植骨,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0.
背景: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成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尽管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是最佳的修复方法仍存争议。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影像学结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分配表分为两组,外固定组61例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组61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等。结果与结论:外固定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钢板组随访时间12-28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发现钢板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掌倾角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外固定组,而两组患者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面台阶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外固定治疗具有创伤较小、住院天数较短、并发症轻微、骨折愈合较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统计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分值。结果研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11%)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分值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且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使用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例.按AO分类标准:B2型4例,B3型7例,C1型6例,C2型9例,C3型2例.均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2.5个月(4~20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 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特点,适合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T型)钢板,普通钢板加螺钉,骨外固定架,克氏针和或螺钉加石膏外固定。四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四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式方法及随诊疗效差异显著。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方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恢复快等优点。普通钢板加螺钉治疗方法固定牢靠,复位满意,也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缺点其本身厚度大置于桡骨远端背侧本组出现2例拇伸肌肌腱炎,对背侧移位难以整复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有一定的限制性。骨外固定架治疗方法固定相对牢靠,复位满意,缺点外固定器置于皮外影响生活,外固定针道易感染等并发症,需要长时间护理,本组出现2例针道感染。克氏针和或螺钉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对于简单的易整复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相对牢靠,复位满意。缺点固定制动时间长,不能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克氏针出现松动,旋转,骨折再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且对于相对复杂的整复困难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及整复有很大的限制性。结论:采用桡骨远端解剖型(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良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A3型4例,B2型4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6例,C3型5例。均采用进口Orthofix单臂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进口Synthes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8例,结合克氏针内固定23例。结果随访6~17个月,平均9.3个月。全部病例均骨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估(Gartland与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3%。未出现外固定针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运用Orthofix单侧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可以有效的进行骨折的复位,维持腕关节正常位置,保护早期的功能锻炼;同时结合克氏针及钢板有限内固定,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修复关节面的平整,使骨折达到相对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以掌侧或背侧入路,切开复位AOT形钢板或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按改良Mcbride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8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闭合性骨折48例,开放性骨折4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掌侧锁定钢板加克氏针,掌侧锁定钢板加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32个月,52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行X线片复查示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短缩基本纠正,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程度良好。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30例,良18例,差4例,优良率为92.3%。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效果满意,根据背侧骨折块情况可结合克氏针或背侧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B、C型骨折(AO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患者经掌侧入路应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法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7~16个月,平均9.6个月.32例中优11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6%.结论 经掌侧入路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能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T型肽钢板植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切开复位T型钢板植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选择桡骨远端骨折37例,切开复位,T型肽钢板植入内固定。分别于术后3d、4,8,12周复查X射线片,测量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并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术后12周时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台阶征、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相对尺骨长度基本正常;所有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5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结果经过3~36个月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好,Shea评估优良率为93.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固定牢固、可抗旋转、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置入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8/2007-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儿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4岁1个月~13岁3个月,平均9岁8个月,右侧9例,左侧9例;均采用微型钢板代替克氏针置入内固定治疗.术前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成人指骨、掌骨、跖骨微型不锈钢或钛钢板,测量骨折线距骺板的距离准备T型、L型、三叶草型或直型钢板.术后及随访时观察关节功能、前臂旋转丢失的程度、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门诊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4个月.18例患儿前臂旋前功能有平均10°的受限,功能锻炼后基本恢复,不影响日常活动.旋后功能及腕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和再骨折、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以及骨桥形成等并发症,也未见血管和神经损伤.结论:对不能满意复位、复位后不能维持稳定再次移位或陈旧性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需要开放复位者,用微型钢板内固定避免对前臂远端骨骺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只要选择好合适的微型钢板,则可以代替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