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病人数的增多,筛选出具有指示价值的影像学标志并应用于AMD的初步筛查、疾病预警、复发提醒、治疗指导,将有助于AMD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临床上,大多采用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方法用半导体激光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造模后1、2、3、4、8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8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HE染色观察。结果半导体激光造模后2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时开始渗漏,4周时渗漏达到高峰,8周时趋于稳定。造模后8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HE染色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半导体激光可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作为人类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视网膜劈裂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特点、遗传特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但临床上却很难依靠这些特征来明确区别不同类型的视网膜劈裂症.  相似文献   

4.
李庄钰  郭振山  其其格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11-1313,F0003,F0004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共同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33例,同时用OCT测量前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的厚度。结果:30例(39只眼)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4~80岁,平均65岁,右眼21例,左眼18例,其中9例为双眼不同程度发病。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有以下5种:①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以及中心凹没有明显变化。②黄斑部视网膜表面不平或呈锯齿状改变,黄斑中心凹变平正常曲线消失。③黄斑部视网膜增厚,表面膜形成,牵拉视网膜形成皱褶。视网膜内可见暗区或囊腔形成。④黄斑中心凹形成假孔。⑤继发性视网膜前膜,黄斑区高度水肿或囊样水肿,视网膜表面膜性增厚表面呈锯齿状。39例检查了视网膜前膜的厚度,最厚的膜为531μm,最薄的膜为41μm。平均膜厚度为104.64μm。前膜黄斑中心增厚,39例检查了黄斑中心厚度,中心厚度范围为136~699μm,平均292.62μm。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非侵入性,安全,可靠,是精确测量前膜厚度的一种好方法。可用来鉴别黄斑裂孔和假孔及黄斑水肿。FFA可以检查出其他伴发的血管性及色素膜性等病变。通过OCT及FFA对视网膜前膜的对比观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早期前膜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激光诱导恒河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恒河猴眼底脉络膜血管新生,建立与人类脉络膜新生血管类似的动物模型。方法8只成年恒河猴,采用532nm激光围绕黄斑中心凹光凝,光凝前及光凝后20d、34d、48d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凝后49d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查。结果68.8%激光斑形成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强荧光斑,后期荧光素渗漏超越激光光斑边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出现神经上皮下的高反射光团,局部视网膜增厚,病灶可维持长达48d,形成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为含有与增殖相关的CD31、CD105染色阳性内皮细胞成分的纤维血管增殖膜并伴视网膜水肿,色素颗粒内移,外核层缺失。结论激光诱导的恒河猴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持久,是研究治疗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相关眼底病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评价频域光学相于断层扫描(SD OCT)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鉴别PCV和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方面的价值,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SD OCT诊断PCV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在2012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2)例(63只眼)初诊为PCV或wAMD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分析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造影最终确诊为PCV者为24例(25只眼),wAMD者38例(38只眼).当这些患者的SD OCT图像在尖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峰、双层征、多发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切迹、代表息肉的低反射腔、高反射硬性渗出这6条特征中,满足第1或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1条可诊断PCV;不满足第1和第2条时,其余特征至少满足3条可诊断为PCV.基于SD OCT的诊断与基于金标准吲哚菁绿造影的诊断相比较,评价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确诊为PCV的25只患眼中有23只眼(92.0%)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确诊为wAMD的38只患眼中则有4只眼(10.5%)满足SD OCT诊断PCV标准.SD OCT诊断PC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0%和89.5%.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SD OCT诊断PCV的标准.SD OCT在鉴别PCV和wAMD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王丽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7):835-836,F0003
目的: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方法:用日本Canon相机对30例患者(36眼)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常规眼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显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有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24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6眼,黄斑结瘢6眼;在明确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和分型中,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颗粒状11眼,斑片状7眼,车轮状6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4眼,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2眼。结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黄斑下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数目及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气体联合Avastin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黄斑区网膜下新鲜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3眼,年龄48-72岁。男1例,女2例。出血时间3-14d视力,HM-FC,经眼底检查,FFA,ICGA,OCT证实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术前抗生素眼水点眼,手术室无菌条件下于角膜缘后4mm注入C3F8 0.3-0.6ml,Avastin 1.25mg/0.05ml.术后坐位且平视,术后1d,3d,1周,1月复查眼底,观察出血吸收情况。术后1个月行眼底检查,FFA,ICGA,OCT检查。结果术后3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好视力提高至0.4,出血部分吸收或被推移离开黄斑部。术后1眼出现高眼压,应用局部药物后控制到正常范围。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气体联合Avastin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至黄斑部网膜下新鲜出血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眼底照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56例(67眼)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相、FFA、OCT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及临床分析,OCT具有特异性。结论 OCT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特异性检查,必要时可辅助照相及FFA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58眼wet-AMD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CT)及彩色眼底照相图片,观察不同类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征,分析其与FFA的相关性。结果 49例58眼中,有40眼(69.9%)表现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2眼(20.7%)表现为隐匿型CNV,6眼(10.3%)表现为混合型CNV。典型性中有35眼(87.5%)仅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28眼(70.0%)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外缘环绕高荧光晕轮。隐匿型中10例(83.33%)表现为多发斑驳样点状低荧灶,1例相对背景荧光无明显改变,1例表现为病灶区局限性高荧灶。混合型中6眼(100%)同时表现片状低和高荧光区周围围绕多个点片状高荧点。结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形态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自发荧光特点。其中,典型性CNV患者大多表现为病灶区显著低荧光,且在低荧的病灶外缘常伴有异常增强的荧光,提示病灶外缘的RPE细胞活跃,代偿性增生。隐匿性CNV则表现为病灶区斑驳样点状的低荧灶,其中夹杂有高荧点。混合型CNV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自发荧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郑贤何 《医学综述》2013,19(6):1075-1077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首位的致盲眼病。在我国,由于人口的老龄化,AMD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需正确深入认识此病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AMD在临床上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虽然渗出性发病率低,但对患者的视力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黄斑部出血、渗出。相关学者开始在这些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寻找定位于多靶点的、不同作用机制的新的因子。目前,很多药物治疗研究已被证实能够成功减少因AMD造成的视力下降,并有可能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老年黄斑变性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6例(218眼)老年黄斑变性的荧光血管造影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病发病平均年龄为56岁,萎缩型者168眼(77.06%)造影早期玻璃膜疣呈透见荧光,晚期背景荧光减弱,渗出型者50眼。其中活动病变期36例造影早期均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典型形状,晚期染料渗漏,瘢痕期14例造影过程中瘢痕区呈假荧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AMD)患者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过程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上存在的外层视网膜套管样结构(outer retinal tubulation,ORT)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OCT图像上有ORT存在的wAMD患者,并在抗VEGF过程中利用OCT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ORT的分布位置、形态特点、演变以及对抗VEGF治疗的反应。 结果 纳入研究的35例39眼的ORT均位于视网膜外核层,均出现于视网膜有过渗出或水肿的地方,抗VEGF治疗后发现38眼的ORT在数量和形态上保持稳定,1眼暂时消失后又出现。 结论 ORT因外层视网膜受损后残存的光感受器细胞重组形成,与抗VEGF治疗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病理组织切片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检测半导体激光诱导Brown Norway(BN)大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曝光时间0.1s,光斑100μm,能量100-140mW)对10只BN大鼠视乳头附近的视网膜进行光凝,每眼10个激光点,光凝后2h,3天,1、2、4周分别行FFA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光斑区CNV的产生及变化过程。结果 激光照射后2h及3天无CNV形成,FFA显示无荧光渗漏。激光光凝后1周出现CNV,FFA1周时荧光渗漏34点(34/102,33.3%),2周时荧光渗漏42点(42/68,61.8%),4周时荧光渗漏21点(21/35,60.0%),且CNV出现不一定伴有荧光渗漏,病理切片证实激光光凝后1、2、4周CNV发生率分别为35.7%、72.2%、70.6%。结论 相对而言,病理组织切片对CNV的检出率要比FFA高,但它和FFA一样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这两种常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各种OCT表现,以期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对43例经FFA确诊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OCT检查,记录清晰、稳定的图像并对其分析.结果:43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玻璃膜疣10例10眼,渗出及水肿18例19眼,萎缩型AMD2例2眼,色素上皮下/神经上皮下CNV 13例14眼,浆液性和(或)出血性RPE脱离5例5眼,浆液性神经上皮层和(或)浆液性RPE脱离8例8眼.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本研究病例的OCT表现由其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如玻璃膜疣、出血、渗出、水肿、RPE脱离、神经上皮脱离、CNV及萎缩等等,在AMD诊断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伴随有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下出血及纤维瘢痕组织,导致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的下降。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术、经瞳孔温热疗法、黄斑转位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光动力疗法可减少黄斑病变患者视力损失的风险。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缓患者视力的损失,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视敏度。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外,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为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开辟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眼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黄斑区的黄斑部神经纤维层(MNFL)、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L)、黄斑部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CBRC)厚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AMD的126例(152只眼)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黄斑扫描检查黄斑区的MNFL、RNL、CBRC厚度。结果黄斑部平均MNFL厚度及各方向MNFL厚度、RNL 厚度在B1-B5区域内的、CBRC 厚度阴虚火旺型与痰瘀互结型的厚度均较脾虚湿困型及肝肾不足型厚(P<0.05),而B6-B9区域内的黄斑厚度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型与阴虚火旺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型和肝肾不足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D 患者中阴虚火旺型和痰瘀互结型的 MNFL、RNL、CBRC厚度值均高于脾虚湿困型和肝肾不足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3次+必要时(3+PRN)方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图像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且未予治疗的湿性AMD患者8例8只眼,按照3+PRN治疗方案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0.05 ml)治疗,采用OCTA 6 mm×6 mm范围模式扫描黄斑区视网膜,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进行规律的门诊随访,记录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矫正视力、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分型、CNV形态特征及变化、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视网膜外层血流密度(ORVD)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CVD)。结果 男性4例4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平均年龄(70.9±10.6)岁;3只眼为Ⅰ型CNV,5只眼为Ⅱ型CNV。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55(0.33,0.87)、0.35(0.24,0.84)、0.35(0.22,0.58)、0.26(0.10,0.58)logMAR,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T分别为(271.88±91.95)、(204.00±45.78)、(196.00±31.14)、(219.25±71.32)μm,其中,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P=0.044);ORVD分别为(41.38±2.77)%、(41.73±3.60)%、(42.53±1.95)%、(41.40±2.33)%,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CVD分别为(64.38±2.24)%、(64.96±1.39)%、(64.16±1.39)%、(64.63±1.86)%,各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CVA与CRT(P=0.009, RR=0.457)和CCVD(P=0.001,RR=0.574)显著相关,与ORVD(P=0.093,RR=0.302)不相关。治疗前CNV形态特征,2只眼为团状,2只眼为线条样,2只眼为纠缠错乱状,1只眼为椭圆环形,1只眼为碎片样。治疗1个月,7只眼CNV形态趋于正常化,表现为CNV最大直径减小、断裂/破碎、周边毛细血管丢失、数量和密度下降、所在区域最大横截面积减小;1只眼CNV形态较前恶化,表现为CNV吻合成环、密度增加、最大血管直径增加。治疗3个月,7只眼CNV形态趋于正常化,1只眼较前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5只眼CNV趋于正常化,3只眼恶化。随访中未发现眼内感染或玻璃体内注射的其他并发症。结论 利用OCTA技术观察CNV特征能够评估湿性AMD患者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可为湿性AMD患者的治疗与随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