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云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04-905
目的:观察紫七软肝片对酒精致LO2细胞抑制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以紫七软肝片灌胃,制备兔含药血清,并以空白兔血清按1:8、1:4、1:2稀释作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以体外培养的LO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不同剂量组对酒精致LO2细胞抑制的影响。结果:经酒精作用后,LO2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紫七软肝片中、高剂量组抑制率明显降低。结论:紫七软肝片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生长,减轻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74-874
目的 观察自拟软肝散通络汤治疗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软肝散结通络汤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加用保肝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利尿等西药。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软肝散结通络汤治疗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肝利湿汤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以门冬氨酸钾镁、Vit C、Vit B6、Vit K1、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清肝利湿汤治疗,4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3.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湿汤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干预酒精性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酒精组、补骨脂素组及补骨脂素+酒精组,利用ALP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FITC-Annexin V/PI凋亡检测凋亡细胞的发生率。结果:四组中酒精组成骨细胞凋亡率最高,其次是酒精+补骨脂素组,再次是补骨脂素组,最后是空白组,四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说明酒精能促进成骨细胞凋亡,酒精组凋亡率最高,而在补骨脂素加入酒精组后,成骨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说明补骨脂素能延缓成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解酒醒神方药对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解酒醒神方药的解酒效应及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水)、病理组(给酒)和中药治疗组(酒+中药)。病理用组用0.3ml酒/只/d,中药治疗组每日灌0.3ml/酒/只,并给出解酒醒神药液0.3ml/只/d,连续灌胃45d。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酒精浓度,用比色法测定乙醇脱氢酶的比活性,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动物存活率高,血浆酒精浓度低,肝组织形态学较酒精组明显改善。结论:解酒醒神方药有解酒、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爱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68-168
目的:探讨75%酒精用于新生儿皮肤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75%的酒精用于治疗新生儿皮肤红色皮疹及脓疱具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芦荟红花酒精酒精提取液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脂肪乳静滴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232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硫酸镁组、酒精组、对照组分别为60、58、58、56例。观察组采用芦荟红花酒精提取液从穿刺点始沿近心端10 cm处湿敷,硫酸镁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酒精组采用75%酒精湿敷,对照组按留置针常规护理未采取任何的预防护理措施,并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观察组、硫酸镁组、酒精组及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67%、27.59%、27.59%、42.86%;4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为:观察组、硫酸镁组和酒精组及对照组留置时间≤4天3组静脉炎分别为0、12、12、14例(P<0.05);留置时间5~6天3组静脉炎分别0、4、4、10例;留置时间>7天3组静脉炎分别为4、0、0、0例(P<0.05)。结论:使用芦荟红花酒精提取液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糖及电解质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样检测血糖及血钠、钾、钙、氯水平,取60例无饮酒嗜好的体检者作对比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糖及电解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血糖及电解质水平样本均数比较,观察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余各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以及电解质水平紊乱者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血糖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其机制是复杂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采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配合抗生素对患有酒精型消化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酒精型消化溃疡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单独使用抗生素和采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配合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该组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一段时间出现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配合抗生素对患有酒精型消化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如意金黄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创面炎症及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1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0只、75%酒精组10只、莫匹罗星组10只、金黄散酊组11只。各组均制备MRSA感染创面,造模成功后次日,生理盐水组、75%酒精组、莫匹罗星组、金黄散酊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75%酒精、莫匹罗星软膏、如意金黄散酊换药,每日1次,连续14 d。记录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面积,测定创面菌落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肉芽组织中NF-κB p6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治疗第7天肉芽组织中1-TLR2、1-TLR4 mRNA表达情况。结果 MH羊血琼脂培养平板菌落计数,金黄散酊组治疗第3天和第14天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 MRSA显色培养平板菌落计数,莫匹罗星组治疗第3天和第7天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金黄散酊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75%酒精组(P <0.05),莫匹罗星组治疗第14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用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治疗,观察组用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联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hen Albert分级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子清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酒精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和对照组(n=39),治疗组采用二子清肝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mg,tid)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子清肝汤能有效治疗酒精性肝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对大鼠酒精戒断焦虑样症状的治疗作用,探究针刺治疗大鼠酒精戒断焦虑样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足三里组、电针两穴(三阴交+足三里)组、针刺两穴(三阴交+足三里)组,连续腹腔注射酒精(ethanol,Eth)28 d,制备酒精成瘾模型,撤酒精3 d,制备酒精戒断模型,撤酒精期间分别针刺相应穴位进行治疗,针刺3 d,高架十字迷宫(EPM)测其焦虑行为,ELISA测海马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环磷酸腺苷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酒精戒断大鼠停留在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P0.05),海马中cAMP、CRH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两穴组和针刺两穴组在EPM开放臂的的停留次数、时间明显地增加(P0.05),海马中cAMP、CRH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而单穴位组对各检测指标的作用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针刺能缓解酒精戒断焦虑征大鼠的焦虑,其抗焦虑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cAMP-CRH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归芪胃友胶囊对大鼠慢性胃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芪胃友胶囊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的影响。方法:用去氧胆酸钠和酒精造成大鼠慢性胃炎,随之给药进行治疗。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胃液分泌量增多,胃液酸度升高,pH值和胃蛋白酶活力降低,胃部炎症程度减轻。 结论:归芪胃友0.1-0.6g/kg对去氧胆酸钠和酒精引起的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葛酒精浸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柴葛酒精浸液搽浴,对照组予单纯酒精搽浴物理降温,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12h内体温降至正常的有99例(81.1%),对照组53例(67.9%),经统计学分析,2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葛酒精浸液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好退热效果,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大柴胡汤加减与西药硫普罗宁合用治疗酒精性肝炎38例(治疗组),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8例做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对照组为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外感风热型发热患者使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擦浴降温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05例外感风热型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各为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200~250 m L酒精进行擦浴降温,其中观察组为35%酒精,对照度A组为20%酒精,对照度B组为50%酒精。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A组(77.1%)和对照B组(74.3%),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B组(2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浓度为35%的酒精对外感风热型发热患者进行擦浴降温的效果最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婴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自1994年2月来,我科在传统补液、纠酸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云南白药敷肚脐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采用住院患儿5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传统治疗同时云南白药敷肚脐;对照组28例,只采用传统治疗。两组入院时症状,见附表。附表两组入院时症状1.2方法:取云南白药适量,例入小药杯中,用30%~50%酒精(或白酒)把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擦净患儿脐部,把调好的云南白药敷于脐部,最后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每日更换1~2次。2效果评价显效:在用药2天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尿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藏红花对酒精及酒精四氯化碳(CCl_4)致大鼠肝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 Wistar 大鼠设5组,分别灌喂生理盐水(A 组)、白酒(B 组)、白酒加藏红花(C 组)、白酒和 CCl_4(D 组)、在 D 组基础上加用藏红花(E 组);5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肝脏组织学病变进行比较。结果:藏红花能降低白酒和 CCl_4引起的 MDA 升高(P<0.05);能提高大鼠血 GSH-Rx 水平;C、E 组与 B、D 组比较肝脏组织学观察炎症明显减轻。结论:藏红花能减轻酒精及酒精 CCl_4所致肝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20.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非酒精洼脂肪性肝炎的血脂代谢及肝脏酶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74例非酒精精肝炎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同时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其中38例服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36例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不同阶段观察血脂代谢及肝脏酶学改善情况。结果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肝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且可改善肝功能状况。结论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不仅可调节血脂代谢,而且对非酒精性肝炎的肝功能改善也有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