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87-889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急性ITP患儿,另选同期儿保科就诊的110例健康儿童,对两组儿童Hp感染率进行比较;将104例ITP儿童分成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血小板数及疗效;将34例Hp感染的ITP患儿分成抗Hp治疗组与非抗Hp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 ITP患儿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Hp感染组平均血小板数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非Hp感染组(P0.05);抗Hp治疗组与非抗Hp治疗组的Hp阳性ITP患儿疗效比较,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ITP的因素之一,是否根除Hp治疗对初发ITP患儿治疗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儿童与健康对照儿童幽门螺杆菌(Hp)14C呼气试验阳性率及白介素(IL-1β)水平,探讨Hp感染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及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儿科门诊或住院的151例哮喘儿童及经过筛查符合要求的75例健康儿童,采用Hp测试仪测定Hp感染阳性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浓度。结果哮喘儿童Hp菌株感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儿童(χ2=4.60,P=0.043)。不同分期的哮喘儿童Hp菌株感染阳性率比较,哮喘发作期儿童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儿童(χ2=35.13,P<0.001)。哮喘儿童血清IL-1β浓度高于健康对照儿童(t=13.22,P<0.001),且哮喘发作期儿童血清IL-1β浓度高于哮喘缓解期儿童(t=4.984,P=0.008)。结论哮喘儿童与Hp菌株感染相关,Hp菌株感染与哮喘的发病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此外,血清IL-1β可以作为监控哮喘病情的血清标志物,从而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因素尚无定论。近几年来,Hp感染的相关性疾病逐渐增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Hp感染与儿童时期的因素有关。因此,儿童是研究Hp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理想人群。现就近年来儿童Hp感染易感因素及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儿童Hp感染动态及易感因素1.1 儿童Hp感染动态 Hp是世界范围感染率极高的细菌性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非洲国家4岁以上儿童的Hp感染率急剧升高,多…  相似文献   

4.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危人群,亦是铁缺乏(ID)和缺铁性贫血(IDA)的高发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导致或加重儿童铁缺乏,我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进行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铁蛋白(SF)、血清铁(SI)检测并与非Hp感染儿童比较,探讨Hp感染对儿童铁营养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三联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P患儿122例(RAP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2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并对Hp阳性者予抗Hp三联根治性治疗。对两组Hp阳性率及清除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RAP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RAP组H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AP组中90例Hp阳性的患儿有效率为8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结论儿童RAP与Hp现症感染密切相关,三联疗法根除Hp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生活于人体胃和十二指肠的螺旋状细菌.据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报道,平均感染率为58.07%.慢性胃炎中95%患者伴Hp感染;胃溃疡中50% ~90%患者伴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中94.6%的患者伴Hp感染;消化不良中40% ~ 70%的患者伴Hp感染,尤其是儿童消化不良.许多学者研究证实,胃内若有Hp聚积,会造成急性或慢性胃炎,年轻时较重,若数十年后,胃的腺体逐渐消失或被小肠上皮细胞取代,于是便形成萎缩性胃炎,部分患者发生癌变[1].因此,根除Hp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西医多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临床上观察到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副作用也较多.而中医药治疗疾病有其独到之处,在注重局部病变的同时,更注重整体的调节,加上中药组方变化大,可供选择的药物多,其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同[2].现将中医药治疗Hp取得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儿童及与其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同步治疗时的Hp根除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经C13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或粪便Hp抗原检测等确诊的Hp感染患儿194例,按入院顺序,查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同治组96例与对照组98例。同时检测与其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共433例,其中Hp感染355例(82%)。同治组为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同步接受Hp根治治疗,对照组仅患儿接受治疗,均应用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三联1周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Hp根除率。结果同治组的患儿Hp根除率为95.8%(92/96),对照组为81.6%(80/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73,P〈0.01)。结论 Hp感染有家庭内聚集现象,父母及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是儿童感染的重要传染源,故已感染Hp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同步接受Hp根治治疗,对提高患儿Hp根除率与预防再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血红蛋白、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Hp检查的无消化道症状儿童300例,检测其血红蛋白、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同时对检测出Hp阳性的儿童给予抗Hp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 300例儿童中Hp阳性45例,阳性率为15.00%;Hp阳性儿童身高、体质量和胸围明显小于Hp阴性儿童(P0.05)。治疗前,Hp阳性儿童血红蛋白和胃动素水平分别为(108.82±5.22)g/L和(201.33±43.39)ng/L,明显低于Hp阴性儿童,Hp阳性儿童胃泌素水平为(110.04±18.32)ng/L,明显高于Hp阴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Hp阳性儿童血红蛋白和胃动素水平分别为(112.29±4.32)g/L和(220.03±32.29)ng/L,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而Hp阳性儿童胃泌素水平为(99.82±14.33)ng/L,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引起儿童血红蛋白和胃动素水平降低,胃泌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 (Hp)后的行为表现。方法 :研究组 (2 5例 ,年龄 4~ 12岁 ,病史半年以上、14 C -UBT >5 0 0dpm /mmolCO2 )和对照组 (47例 ,6~ 11岁健康儿童 )的父母按要求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结果 :研究组行为问题检出率 (44 .0 0 % ,11/ 2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14 .89% ,7/ 4 7)及全国常模 (12 .97% ) ,观察组行为因子总均分 (32 .0 4±16 .1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15 .83± 15 .38)。结论 :应注意Hp感染儿童临床症状的多样性 ,在常规抗Hp感染治疗的同时 ,应重视心理干预。对儿童Hp感染后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大便幽门螺杆菌(Hp)抗原检测方法、血清Hp抗体检测方法及13 C尿素呼气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为儿童Hp感染检测适宜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4例Hp感染患儿大便及血清分别进行大便Hp抗原、血清Hp抗体检测,并同时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大便Hp抗原检测、血清Hp抗体检测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的灵敏度分别为95.9%、95.6%、97.9%;特异性分别为93.3%、77.8%、93.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3%、90.6%、96.9%。结论 ~(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大便Hp抗原检测对儿童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其中大便Hp抗原检测对儿童依从性更好,适于儿童Hp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血型与疾病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幽门螺旋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国内有关Hp感染与ABO血型相关性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测定了1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157例健康献血员Hp感染情况及其血型分布,旨在探讨Hp感染与ABO血型之间的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和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消化道外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的阳性情况;探讨不同类型Hp感染与儿童及青少年胃肠疾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蛋白芯片技术在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2588例儿童及青少年血清标本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抗体的携带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组之间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在一定年龄范围内(5~15岁)Hp感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1);胃炎组、溃疡组三种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消化道出血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Hp抗体及分型,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和疗效跟踪。Hp根除率与血清学分型有关,可用于判断是否对Hp进行根除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特异性强,对临床Hp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梅州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梅州市儿童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率、Hp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226例儿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IgG水平,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儿童Hp感染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该地区儿童HP感染的总阳性率为31.0%;在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年龄、多人口数家庭、父母有胃病史、文化程度低、养狗者等Hp阳性率较高。结论梅州市儿童的Hp感染率与上述系列因素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其耐药性的分析,为HSP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6例腹型HSP患儿行胃镜检查,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及Hp培养药敏实验.[结果]96例HSP患儿Hp阳性52例,阳性率54.17%;胃黏膜中培养Hp 52株,其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6.15%,未见对克拉霉素、阿莫仙、庆大霉素、痢特灵、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结论]Hp感染可能是HSP的病因之一,本地区儿童目前Hp对甲硝唑耐药性强,治疗应避免单一用药,建议治疗前作药敏实验.  相似文献   

15.
侯芳 《综合临床医学》2014,(11):1220-1222
目的 探讨四种药物口服10 d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130例Hp感染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四种药物口服10 d序贯疗法,即前5d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5d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甲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即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10 d,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和比较Hp根除率及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8% (61/65)显著高于对照组75.4% (49/65),Hp根除率90.8% (59/6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7.7% (44/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1、10.52,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65),低于对照组15.4%(10/6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P>0.05).结论 四种药物口服10 d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Hp根除率,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雷贝拉唑三联对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对有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已达到共识.我院于2005 年1月至2006 年5 月应用雷贝拉唑(rabeprazole)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 68 例,观察症状的改善、溃疡的愈合率及对Hp的清除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维  李群  翟晓  杨辉 《临床医学》2008,28(9):23-24
目的 对已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行抗Hp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ITP与Hp之间的关系以及抗Hp在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以"c尿素呼气试验筛选Hp感染的ITP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羟氨苄青霉素三联治疗Hp,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经抗Hp治疗后血小板数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Hp转阴.Hp转阴患者的血小板回升程度较未转阴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Hp治疗可提高受Hp感染的ITP患者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儿童消化科收治的500例Hp感染初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PPI为基础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试验组采用PPI为基础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溃疡治疗效果和Hp根除情况。结果试验组Hp根除率及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中口腔炎、便秘、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和腹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是儿科门诊常见病,儿童3个月中至少有3次不连续的腹痛发作,严重时日常活动中断,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1]。Telmesani等[2]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RAP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进一步探讨RAP与Hp感染的关系,现回顾本院474例RAP儿童Hp感染检测的临床资料,并对Hp阳性患儿根除Hp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延误诊断原因,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a来确诊的126例Hp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主要症状均有0.5a以上,既往至少就诊3次以上,Hp感染儿童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部分患儿有心理行为问题。结论:应提高对Hp感染的认识,详细采集病史,结合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Hp感染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