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m Syndrome,BCS)系肝静脉或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治疗方法常以外科手术去除或扩张阻塞部血管。恢复下腔静脉、肝静脉血流为主。施行腔静脉造影,是明确诊断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和决定治疗必  相似文献   

2.
布加氏综合征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又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是指发生于肝脏小叶静脉以上,右心房入口处以下静脉主干和/或肝段下腔静脉发生阻塞,使肝脏出现肝窦瘀血、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门脉高压[1]。临床上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下肢不肿等,极易误诊为肝硬化。现将我院1994-01/2000-08共收治的12例BCS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布一加综合征(Bucld—Chiari Syndrome,BCS),即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指发生在肝脏小叶下静脉以上、右心房入口处以下肝静脉主干和(或)肝段下腔静脉任何性质的阻塞,使肝脏出现肝窦淤血、出血、坏死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TFE与3D DCE-MRA联合应用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DSA证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8例为单纯下腔静脉阻塞,2例为单纯肝静脉阻塞,22例为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32例患者均行B-TFE和3D DCE-MRA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及联合应用时对BCS及其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结果 B-TFE正确诊断8例下腔静脉阻塞、18例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和2例肝静脉阻塞,总检出率为87.5%(28/32);3D DCE-MRA正确诊断8例下腔静脉阻塞、19例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和1例肝静脉阻塞,总检出率为93.8%(30/32)。B-TFE共显示个193侧支循环,3DDCE-MRA则显示248个侧支循环。两者结合准确诊断全部BCS及其肝内外侧支循环。结论联合应用B-TFE和3DDCE-MRA是诊断BCS的理想方法。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探测布加氏综合征10例,并经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 肝静脉阻塞3例,下腔静脉阻塞5例,二者同时病变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判断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对临床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类型布加氏综合症(BCS)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下腔静脉造影或手术证实的BCS患者,对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结果与X线造影及临床手术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21例BCS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CS的患者为19例,其中肝静脉阻塞8例,下腔静脉型4例,混合型7例,超声准确率为90.5%(19/21),漏诊或误诊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诊断布加氏综合征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郎堡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5):3746-3747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肝段血流受阻而引起门静脉及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性门脉高压征。我院近年来共施行BCS经腹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16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和超声诊断分型,以利于选择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经血管造影、介入或手术治疗证实.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将BCS分为8型:Ⅰ型,不完全性下腔静脉隔膜,30例;Ⅱ型,完全性下腔静脉隔膜,3例;Ⅲ型,下腔静脉狭窄,8例;Ⅳ型,下腔静脉阻塞,3例;V型,大肝静脉狭窄,20例;Ⅵ型,大肝静脉阻塞,15例;Ⅶ型,小肝静脉广泛性阻塞,9例;Ⅷ型,混合型病变,38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良好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或阻塞的性质、部位、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BCS的诊断分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肝脏病理学改变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7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术前行彩超检查,术中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和选择性肝静脉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了解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情况;影像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组织活检了解肝脏病理学变化。根据病变累及血管分为肝静脉型、下腔静脉型、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混合型;根据血管阻塞程度将其分为狭窄型和完全闭塞型。将肝脏病理学改变与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例穿刺组织达满意组织学诊断要求,其中肝静脉阻塞型11例,下腔静脉阻塞型4例,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混合阻塞型10例;狭窄型7例,完全闭塞型18例。肝纤维化程度与血管阻塞程度密切相关;肝血窦扩张和肝细胞变性与血管阻塞程度无关,肝脏病变与阻塞部位无相关性。结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对肝脏的损害程度是一致的,血管阻塞程度较阻塞部位对肝脏损害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布加氏综合症(BCS)为肝静脉或(和)邻近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本人自1991年3月-2002年5月共遇见26例,其中15例误诊,后在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经腹部彩色多普勒,下腔静脉造影和体外循环直视下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1.
汤先萍  李清  周莹  谭迎春  祖茂衡 《护理研究》2013,(18):1853-1854
Budd-chiari综合征(BCS)是由于肝静脉或(和)肝后段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的一组综合征侯群,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国家之一[1]。我院2007年对BCS病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经过近几年的研究,由于BCS病人病情及个体差异较大以及医院、医务人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的灰阶和彩超表现。方法 对25例布加氏综合征(BCS)进行灰阶和彩超检查,均经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 灰阶超声发现27支肝静脉(占42%)和4支肝右下静脉扩张。彩色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异常的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呈低速、平坦、单向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 灰阶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仅能提供肝静脉、下腔静脉的内径、管腔及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布加氏(Budd—chiari Syndrome)综合征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22例布加氏综合征(简称:BCS)超声检查与下腔静脉造影、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2例布加氏综合征(BCS)超声检查与下腔静脉造影结果基本相符合,并得到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布加氏综合征,能够清晰显示狭窄部位、类型,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布加综合征(BCS)是因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所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一组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阻塞的部位可在肝静脉或肝静脉开口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1-3].肝脏容积加速采集(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是一种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信噪比高等特点,本文分析11例BCS患者的MRI资料,研究LAVA技术的表现及特征.  相似文献   

15.
布加氏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检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和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加氏综合征住院病人33例。结果 肝静脉阻塞5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17例,二者同时病变11例,全部经血管造影或MRA、核素扫描及手术确诊。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判断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可指导临床治疗,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是由于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梗阻导致肝静脉流出道受阻引起的综合征。诊断主要依靠X线造影.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查办法,栓出率较低。彩色多普勒与下肢静脉声学造影两者结合不但能显示出阻塞后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颜色、速度、方向改变,还能根据微气泡出现的数量和消失部位,直观而准确地判断出阻塞部位。我院近一年余诊断了9例.4例经手术证实.5例与下腔静脉X线造影结果相符。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ndronle,BCS)是因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加综合征(BCS)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梗阻或闭塞,使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滞,最终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和其他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症候群。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4例BCS,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重点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BCS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亦称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是肝静脉和/或邻近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以肝血液回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重庆、四川发病率低[1]。BCS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较多,肝穿刺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以不明原因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BCS并行肝穿刺活检如下。1材料与方法患者女性,21岁。因腹痛、腹胀1天就诊。查  相似文献   

20.
柏-查综合征(Budd-chiari's syndrome,BCS)是由于肝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群[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