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要点,探讨与听力异常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进行复筛;选取产科出生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结果 检测NICU中205例高危新生儿,初筛异常68例,占33.2%;复筛68例,异常13例,占19.1%;对照组正常足月儿182例,初筛异常18例,占9.9%;18例复筛全部通过.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发生听力筛查异常的高危人群.做好筛查前环境及仪器准备、维持新生儿良好的筛查状态、选择合适的筛查时机是新生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出生并行听力筛查的6 196例新生儿听力学特点,其中足月新生儿5 781例纳入足月儿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415例纳入NICU组,所有新生儿于生后72h内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初筛,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于42d行DPOAE复筛;未通过复筛者于3月龄时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DPOAE、声导抗检查进行听力损伤的诊断。结果参与听力初筛新生儿通过率为90.95%,其中足月儿组为92.11%,NICU组为74.70%。参与听力复筛的通过率为81.47%,其中足月儿组为85.20%,NICU组为65.59%。参与听力诊断的婴幼儿通过率为60.66%,其中足月儿组通过率为74.28%,NICU组为42.30%。NICU组各阶段的筛查通过率均明显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重度及以上听力损伤病例中,NICU组占70.0%(7/10),明显高于足月儿组的30.0%(3/10)。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损伤,NICU的婴幼儿是听力损伤的高危人群,应重点筛查,同时对所有婴儿均应进行必要的监测随访,以减少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本院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及其对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对2011年8月~2012年4月对196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正常足月儿组初筛通过率为90.07%(1497/1662),复筛通过率为9455%(156/165);高危儿组的初筛通过率为63.13%(125/298),复筛通过率为24.66%(18/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适天数应在新生儿出生后3d或3d以上,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里,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初筛通过率明显提高。本次听力筛查确诊听力障碍新生儿20例(1.02%);其中高危儿组13例(4.36%),正常足月儿听力障碍7例(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必须重视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管理;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加强随访、定期检查;对确诊听力障碍新生儿及早干预、听力补偿或重建,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探讨与听力障碍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于病情稳定、出院前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d左右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行听觉脑干反应(ABR)确诊检查;选取产科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NICU中12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初筛异常46例,占36.2%;复筛46例,异常9例,占19.6%;9例患儿3~4个月时行ABR检查,确诊听力障碍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57%(2/127)。对照组检测正常新生儿182例,初筛异常18例,占9.9%;18例复筛全部通过。【结论】NICU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进行听力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基本情况,以便早发现、早确诊并及时进行干预。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出生的500例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检测仪(TED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再次复筛,复筛未通过即采用脑干诱发电位诊断。结果本院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88.2%(441/500),复筛通过率90.7%(49/54);正常新生儿与NICU新生儿初筛与复筛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新生儿通过率更高;本组新生儿中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8%(4/500)。结论 TEOAE是一种准确、敏感、简捷、无创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手段,新生儿听力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高危新生儿,更应重点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的情况,探讨与听力障碍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行听觉脑干反应(ABR)确诊检查;选取普通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结果 检测NICU中172例高危新生儿,初筛异常62例,占36%;复筛62例,异常10例,占16.1%;3~4月龄时行ABR检查,确诊听力障碍5例,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91%。对照组检查普通肺炎患儿52例,初筛异常3例,占5.8%;3例复筛全部通过。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CMV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是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复查率以及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畸变耳声发射(DPOAE)筛查仪对出生2~5d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0~42d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进行第3次筛查,未通过者转诊到听力诊断中心,采用诊断式DPOAE、声导抗、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或听性稳态反应(ASSR)检查后确诊。结果正常新生儿初筛通过率89.2%,高危儿初筛通过率47.3%,复筛率66.7%;确诊先天性听力损失15例,占全部新生儿的2.08‰(15/7 230),其中正常新生儿确诊听力损伤7例,占正常新生儿的1.2‰(7/5 825),高危因素儿确诊听力损伤8例,占高危儿的5.69‰(8/1 405)。结论要重点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随访,及时转诊以便早确诊、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业指导提升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建立与实施过程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8月院内生产的新生儿24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200例)和对照组(1200例)。两组新生儿均应用耳声发射技术,在分娩后3天内至产妇出院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则为高危儿出院前)为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高危儿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筛查。初筛未通过于出生后42天复筛,如复筛仍未通过则于三个月龄进行听力学诊断。实验组由2名经过听力筛查系统培训且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负责建立听力筛查系统,指导协助护士工作,同时对疑似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性在护士轮班时行普遍听力筛查及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新生儿初筛、复筛、诊断及干预情况。结果实验组初筛率95.42%,初筛未通过11.70%,参与复筛89.55%,未通过复筛38.33%;对照组初筛率为92.83%,初筛未通过13.91%,参与复筛70.32%,未通过53.21%。实验组诊断阳性率39.53%,干预率93.02%;对照组诊断阳性率23.40%,干预率82.98%。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有利于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复筛率、诊断率以及干预率,降低失访率,有利于听力障碍儿童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干诱发电位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仪(AABR)对出生后3~5 d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30~42 d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月龄行诊断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确诊。比较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胎龄、产妇年龄、耳别、正常与高危等6个因素与筛查通过率的关系。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对初筛、复筛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产妇年龄、耳别、正常与高危因素对初筛、复筛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产妇孕期的保健,尽量降低异常分娩的情况,普及并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尽可能提高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加强对患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通州地区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及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入住本院NICU的283例新生儿在病情稳定或出院前运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未通过者生后42 d左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转往上级医院,出生3个月后进行诊断检查.结果 283例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70.1%,初筛未通过83例.复筛实际人数64人,通过45人,通过率70.3%,复筛未通过19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早产儿为高危因素前三位.结论 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应加强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工作,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减少听力障碍儿童数量,提高儿童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1.
李月梅  王秀菊  张会丰  单春光  郝芙蓉 《临床荟萃》2012,27(13):1105-1110,1114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明确最适合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及应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跟踪随访并进行及时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128例高危新生儿及产科病房中15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检测.结果 128例高危新生儿,TEOAE法通过率64.8% (166/256),AABR法通过率71.1% (182/256),150例正常新生儿,TEOAE法通过率96.3% (289/300),高危新生儿筛查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TEOAE法与AABR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漏诊或误诊部分听力障碍儿童,因此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时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DPOAE)对811例高危新生儿进行筛查,同时给予积极护理配合。结果初次筛查阳性率为14.4%,初筛阳性者1个月后复查阳性率为22.8%,第2次阳性1个月后复查阳性率73.7%,最后确诊听力障碍6例。结论检查前患儿的准备,保持患儿安静状态等护理配合是保证筛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检测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五星  陈环 《现代护理》2006,12(9):842-843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和治疗依从性的管理方法。方法采用美国Grasons-tadler公司生产的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由专科护士对新生儿进行初次筛查,五官科医师把关。结果接受筛查的新生儿2207例,筛查率占同期出生率的83.9%,初次筛查通过1838例,未通过305例(13.8%),42d后复查,未通过2例,转诊经第3次听力检测中心复查,1例为先天性听力障碍,另1例需进一步检查排除中枢性听力损失。听力障碍占同期筛查人数的0.9‰。未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有425人,高危儿145人,占34.1%。结论须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宣传力度,提高筛查率;高危新生儿是筛查的重点对象,对家属应予追踪指导,督促参与监测;完善追踪管理机制,让听力障碍新生儿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凝血与纤溶实验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师早期干预治疗 DIC 新生儿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凝固法、凝血酶法(Glauss 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分别测定 DIC 组20例、早期可疑 DIC 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足月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血浆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DIC 新生儿患者组 D‐D 和 FPD 显著升高,PT 、APTT 、TT 均延长,而 FIB 均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可疑 DIC 阶段,D‐D 和 FDP 阳性率分别为84%和52%,而 PT 、APTT 、TT 、FIB 的异常率仅为44%、32%、24%、20%.结论DIC 新生儿存在纤溶,抗凝系统的激活及凝血因子的损耗,尤其 D‐D 、FDP 的变化显著,是观察新生儿早期 DIC 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63-1964
目的分析2 107例新生儿听力初次筛查的相关结果,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检出率,指导筛查出的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治疗。方法选择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出生的2 107例新生儿,由专业听力筛查医师采用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各个时段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观察各个时期初次筛查通过率及探讨影响听力的若干因素。结果出生后小于或等于2d、3d、4~7d、8~28d和大于28d各组的初次筛查通过率分别为56.87%、89.85%、94.14%、97.71%、98.96%。以出生后小于或等于2天为基准,发现女婴的初次筛查通过率高于男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2,P<0.05);不同异常分娩情况对新生儿初次筛查通过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初次筛查可以早期筛查出听力障碍儿童,有助于患儿的早期调整治疗;同时应尽量避免引起新生儿听力受损的各种高危因素;新生儿听力初次筛查意义重大,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和足月化脓性脑膜炎(NP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2例新生NPM患儿,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组(33例)和早产儿组(39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合并其他系统感染情况、血液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入院日龄、发病日龄等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为6.1%,明显低于早产儿组(59.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NPM患儿以发热(75.8%)、惊厥(45.5%)、反应差(78.8%)、拒奶(45.5%)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早产儿组NPM患儿以黄疸(30.8%)、呼吸暂停(20.5%)、肌张力降低(61.5%)为主要临床表现。足月儿组患儿合并败血症的概率为51.5%,高于早产儿组(2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液和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8例(54.5%)足月儿组NPM患儿表现出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早产儿组患儿(28.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NPM患儿脑脊液蛋白水平为(2.35±0.78)g/L,明显高于足月儿组患儿(1.57±0.99)g/L;葡萄糖水平为(1.84±0.69)mmol/L,明显低于足月儿组患儿(2.21±0.8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例(6.1%)足月儿组NPM患儿脑脊液细菌学检查呈阳性,15例患儿血液细菌学检查呈阳性。结论由于新生儿NPM临床症状不典型,足月儿组NPM患儿和早产儿组NPM患儿的临床指征和实验室检查也存在一定差异,医生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尽早诊断、及早治疗,尽量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何霞  张洪  徐群  谢朝红  金露 《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739-1741
目的 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8-2012年我科所做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将产科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2 677例(5 354耳)列为正常新生儿组;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368例,根据其合并的听力高危因素,分为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244例,488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组(22例,44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肺炎组(35例,70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窒息组(26例,52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其他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41例,82耳),共六组。各组均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仪进行听力筛查,所有初筛结果未通过者于出生42d复筛;为避免迟发性听损,对高胆红素儿无论初筛通过与否均在42d进行复筛并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查。并对初筛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结果 各组初筛单耳通过率分别为:正常新生儿组92.32%、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87.09%、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早产组81.82%、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肺炎组78.57%、高胆红素血症合并窒息组75%、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其他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64.6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基础上再合并其他高危因素者,其听力筛查通过率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的高危因素增加到两项以上者,其通过率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失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危因素增加其风险亦相应增加,基层听力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此类患儿,重点复查随访,同时,应结合AABR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听力随访的可行性,从临床角度早期干预有听力损害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方法对35例正常新生儿和4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对HIE新生儿1,6个月后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听力随访。结果HIE组初查,1,6个月复查DPOAE通过率分别为67%,73%,80%;HIE组1个月复查2000Hz,HIE6个月复查2000,4000Hz的通过率高于HIE组初查;有2例HIE新生儿ABR确诊为听力损害。结论DPOAE可作为听力损害的高危因素HIE新生儿听力随访的一种有效方法;HIE新生儿2000,4000Hz听力有改善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