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古典文献学既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医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同时,中医古典文献学也是中医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医文献学中以古典中医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古典文献学方法,如目录、版本、校勘及训诂、文字、音韵等为工具,进行中医古典文献整理研究,并探索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利用方法的学科。从研究领域看,中医古典文献学应包括中医古典文献学理论与方法、中医古典文献学史、古典中医学术和中医古典文献整理等方面。中医古典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指其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等。中医古典文献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好中医其他理论课和临床各科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使中医学理论得到继承和发展,进而使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如何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总结出如下经验,如有不妥之处,尚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3.
任秀玲 《中医教育》2004,23(6):21-23
开展中医药理论概念内涵的系统深入整理及规范化研究,应首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概念的整理研究,因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思维规律的学科和课程.对中医学概念的研究应明确概念的本性、特点及在理论中的作用,进行"种概念加属差"的定义形式以及与中医逻辑体系自洽的定义方法的规范化研究;还应在总结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果基础上,丰富概念的内涵,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4.
试论实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必要性汤希孟(江西中医学院中基教研室南昌330006)关键词中医学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中医学要现代化,要跟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不是指用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对中医进行包装,更不是把中医西洋化、西医化。关键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爱平 《中医杂志》2001,42(2):113-11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在世界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其存在的科学价值。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基础理论中的许多概念不清等问题,致使其指导临床的真正意义受到限制,中医学要发展,必须发展其基础理论,而基础理论的发展,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发展、突破和创新的关键。中医脏象学说是中医学、中药学等各科学说的基础。因此研究中医脏象学说,不论是继承发扬中医学,或者是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中医中药学,找出中医脏象的生理病理的实质变化,给各种疾病予以定量定位,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实现我国医学现代化、中西医有机地结合、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首当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广大中医学工作者和图书情报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我国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这方面的期刊文献分布作了初步调查,将1988~1991年第2期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中有关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文献逐一统计、归纳、整理。调查结果表明,1988~1990年3年中共有122种期刊登载有关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8.
中医现代化从何做起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中医现代化应该由何处着手提出 :中医理论现代化必须从基本概念重新定义和界定着手 ;中医临床现代化必须从中医病证重新规范着手 ;中药现代化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强调中医现代化并非中医西医化 ,其内涵应该是引入真正的科学方法 ,对传统中医学进行整理和研究 ,使中医学具有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 ,成为现代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雪 《中医药导报》2005,11(10):1-2,12
文章认为,对中医学的研究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应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方法论的研究、整理文献、多学科共融、吸纳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方法,逐步构建中医现代化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有希望突破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其中证本质研究又是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对揭示中医学诊治原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思维与方法论进行探索,认为当前研究的中心任务仍然是发掘与提高两个方面。发掘性研究,应包括古籍文献整理,现代文献总结,以及以文摘的形式对文献进行分类、归档并建立检索系统等内容。提高性研究重点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现代研究应从临床、实验与“规范化”研究三方面着手。发掘性研究是基础,提高性研究是高层建筑,发掘应为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知识体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众多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所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利于后期各科课程的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讲,中医基础理论枯燥、抽象,如何能较好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笔者结合多年学习和执教经验,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医史文献是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史、中医文献、中医文化及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等。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属各个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医史文献始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登堂入室之功。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以下或简称“医史文献专业”)兼顾中医基础研究、医史文献整理与临床实践,是中医学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之一,是传统中医教育的骨干专业。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 ,中医界仁人贤士对历代中医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整理研究 ,但中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久远、引用了古代哲学、概念表述方式与今人不同、语言使用的不同等等原因 ,中医学中许多的概念表述是不确切的。现就中医“藏象”的若干理论问题与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提出如下商榷。1 肺之宣发肃降 ,功能乎 ?特性乎 ?运动形式乎 ?关于宣发肃降 ,目前有将其定位于功能的〔1〕,也有将其定位于生理特性的。〔2〕或许正是出于对上述定位的纠偏 ,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其定位于“运动形式” ,并置于“功能”条下论述 (P6 4 )。究竟孰是孰非 ?我…  相似文献   

16.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医学是传统医学,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发展,更谈不上创新.科学研究只有深深扎根于科学传统之中,才能获得创新的源泉与灵感.<内经>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历代医家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又使这一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近年运用现代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开创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局面.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未能在具体的疾病诊疗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提出继承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创新是中医学发展的灵魂和关键.可以应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做到与时俱进,发挥中医学自身优势,才能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创立新说,推动中医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数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础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相似文献   

18.
张志峰  邓满鱼  张宏伟 《陕西中医》2000,21(10):455-457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中医学发展的现状,指出中医现代化的一些理论障碍,提出以“诊病析态”临床思维模式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是对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发展和完善,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行基础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焕兰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08-1709
中医学是传统医学,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发展,更谈不上创新。科学研究只有深深扎根于科学传统之中,才能获得创新的源泉与灵感。(内经)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历代医家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又使这一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近年运用现代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开创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局面。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未能在具体的疾病诊疗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提出继承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创新是中医学发展的灵魂和关键。可以应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做到与时俱进.发挥中医学自身优势.才能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创立新说,推动中医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红玲 《中医教育》2005,24(2):72-74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中医各科打好基础.然而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产生于二千多年前,其内容古朴而抽象,文字简炼而深奥,医理精深,致使初学者难于掌握其要旨.为此,我们把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引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实验教学法,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拓宽视野,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