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时选择65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gG、IgM水平分别为(7.22±2.02)g/L和(1.38±0.48)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2.38±3.93)g/L和(2.36±0.8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进行监测,与相关指标正常值进行比较,并依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析免疫功能状态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gG、IgM较正常值明显下降(P〈0.01).补体C3、C4则明显升高(P〈0.01)。预后评估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组较恢复良好+中残组早期免疫球蛋白抑制更严重,补体系统则过度激活。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球蛋白抑制及补体系统过度激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监测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使用适当抗生素和免疫调节药物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Ig检查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IgG(4.83+2.02)g/L、IgA(1.74±0.72)g/L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IgG(13.40±1.88)g/L、IgA(2.54+0.6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gM(1.92+0.39)g/L相比对照组IgM (1.52+0.14)g/L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血清补体水平比较发现,两组C4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C3(0.96+0.35)g/L明显低于对照组C3(1.27+0.3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于肾病综合症诊断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在儿童白癜风疾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26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水平,同时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体C3、C4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节段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IgG、IgA、IgM、补体C3、C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进展期IgG、IgA、IgM含量高于稳定期患者,而C3、C4含量低于稳定期患者。节段型儿童白癜风患者进展期IgG、IgA、IgM、C3、C4含量与稳定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在部分寻常型儿童白癜风病情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乙肝大三阳患者肝细胞损伤与6项免疫指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肝细胞损伤与血清IgM、IgG、IgA、C3、C4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乙肝大三阳患者80例,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ALT〉200IU/L和〈40IU/L)分为甲、乙两组,各4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M、IgG、IgA、C3、C4及CRP。结果甲组血清IgA、IgG、CRP均高于乙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C3、C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A、IgG、CRP有助于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调查,并比较畲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别。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279例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和104例汉族自然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畲族自然人群间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并与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畲族自然人群血清IgG水平女性[(14.55±3.06)g/L]高于男性[(13.49±2.84)g/L](P〈0.05),IgA、IgM和C3、C4的水平与性别无关(P〉0.05);IgG、IgA、IgM的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C3、C4随年龄的增长水平升高(P〈0.05)。畲族人群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在各年龄段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畲族人群的C3、C4水平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畲族人群的体液免疫指标中IgG、IgA、IgM水平高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 Dickkopf-1(DKK-1),趋化因子( chemokine, CCL)21水平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20年 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免疫科收治的 120例 RA患者( RA组)和 117例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根据 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 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将 RA组分为低度组( 2.6~ 3.2分,38例)、中度组( 3.3~ 5.1分,50例)和重度组(> 5.1分,32例)。检测血清 DKK-1,CCL21,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E(IgE)、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分析 DKK-1,CCL21与 IgG,IgA,IgM,IgE,补体 C3,补体 C4之间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 DKK-1(72.14±15.26 pg/ml),CCL21(285.16±32.16 pg/ml),IgG(16.35±4.56 g/L),IgA(3.65±0.52 g/L)和 IgM(1.95±0.42 g/L)水平高于对照组( 43.26±7.46 pg/ml,170.06±20.41pg/ml,10.35±1.65g/L,2.02±0.24g/ L,1.42±0.3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061~ 32.803,均 P< 0.05),补体 C3(1.05±0.16 g/L)和补体 C4(0.15±0.07 g/L)水平低于对照组( 1.39±0.25g/L,0.36±0.1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502,17.579,均 P< 0.05)。重度组血清 DKK-19(83.26±3.09 pg/ml),CCL21(310.06±6.45 pg/ml),IgG(19.84±0.68 g/L),IgA(4.14±0.03 g/ L)和 IgM(2.28±0.06 g/L)水平高于中度组( 74.90±6.59 pg/ml,289.75±12.54 pg/ml,17.40±2.11 g/L,3.71±0.26 g/ L,2.03±0.16 g/L)和轻度组(59.15±2.34 pg/ml, 258.15±4.06 pg/ml, 12.03±0.21 g/L, 3.16±0.02 g/L, 1.57±0.0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322~ 162.999, 均 P< 0.05);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低于中度组 (1.18±0.02 g/L vs 1.07±0.05 g/L,0.20±0.01 g/L vs 0.16±0.04 g/L)和轻度组 (0.91±0.02 g/L,0.09±0.01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36~ 45.847,均 P< 0.05)。中度组血清 DKK-1,CCL21,IgG,IgA和 IgM水平高于轻度组( t=12.993~ 17.468,均 P< 0.05);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低于轻度组( t=18.607,10.527,均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A患者血清 DKK-1和 CCL21水平与 IgG,IgA和 IgM呈正相关( r=0.742~ 0.805,均 P< 0.05),与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呈负相关( r= -0.736~ -0.744,均 P< 0.05),各组之间的 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869,P> 0.05),DKK-1和 CCL21与 IgE也无相关性 (r=0.168,0.203,均 P> 0.05)。结论 RA患者血清 DKK-1和 CCL21水平升高与 RA疾病活动程度以及 IgG,IgA和 IgM增高与补体 C3和 C4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8.
各年龄段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其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对不同年龄儿童分组检测血清IgO、IgM、IgA浓度水平,并将各组结果与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组IgG含量较高,与成人组接近,2个月组IgG含量最低,从6个月到12岁四组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12岁组IgG水平与成人组无差异(P〉0.05);IgM含量在新生儿组最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1岁左右达成人水平,3至12岁组与成人无显著差异(P〉0.05)。IgA在新生儿与2个月组未检测出含量,6个月后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结论新生儿血清IgG从母体转运而来含量较高,各类免疫球蛋白在儿童时期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IgM最早在体内开始合成,最先达到成人水平,IgG次之,IgA最晚在体内开始合成,最后达到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测定25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水平,以同期3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IgG、IgA、IgM及补体C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gG、IgA水平降低(P〈0.001);IgM明显升高(P〈0.001);但两者补体C3水平无显著差异(P〉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后,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降低,而IgM明显升高,但对补体C3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0例MM患者为MM组,对其血清和尿液进行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免疫固定电泳采用琼脂糖电泳和免疫固定技术。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结果 MM组患者血清经免疫固定电泳后均呈现浓集条带,M蛋白检出率为100.0%,IgG型92例(65.7%),其中IgGκ型61例,IgGλ型31例;IgM型28例(20.0%),其中IgMκ型19例,IgMλ型9例;IgA型20例(14.3%),其中IgAκ型9例,IgAλ型11例;尿液经免疫固定电泳后呈现明显浓集条带患者89例,M蛋白检出率为63.6%;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显示,MM组IgG型患者IgG含量[(34.92±21.02)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62±6.38)g/L],IgM[(0.65±0.42)g/L]和IgA[(1.01±0.86)g/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56)、(2.31±1.48)g/L](P0.05);IgM型患者IgM含量[(19.50±13.20)g/L]明显高于对照组,IgG[(7.85±6.62)g/L]和IgA[(1.42±0.77)g/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型患者IgA含量[(15.00±11.00)g/L]明显高于对照组,IgG[(6.52±4.86)g/L]和IgM[(0.52±0.33)g/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含量可协助诊断MM,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M蛋白进行分型和鉴定,对MM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50例,给于气管综合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于一般护理。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是(22.88±7.32)d,对照组是(26.65±8.43)d;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8.0%,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田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6):2244-224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SA H后CVS患者分成尼莫地平组(31例)和硫酸镁组(30例),尼莫地平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硫酸镁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彩色头颅多普勒检测患者脑血管内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 )、大脑中动脉(MCA )以及大脑后动脉(PCA )收缩峰流速(Vp)。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血压下降、梗阻性脑积水、再出血、胃肠道出血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硫酸镁组患者左ACA、右ACA、左 MCA以及右 MCA 的 Vp值分别为(81.2±9.1)、(80.8±12.2)、(122.6±20.7)、(118.4±21.6)cm/s,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的(70.6±10.2)、(68.6±10.7)、(100.5±16.6)、(101.5±12.7)cm/s ( P<0.05);尼莫地平组患者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为77.4%,明显优于硫酸镁组的50.0%( P<0.05);酸镁组患者血压下降发生率显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SAH引起的CVS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将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根据基本情况平衡的原则,分为HBO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伤后1d、7d、14d、21d测定外周血WBC和PMN;并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预后评分。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WBC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伤后1d,两组患者WBC和PMN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14d,HBO治疗组WBC和PMN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4d、21d时WBC和PMN恢复正常;(2)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3)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HBO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的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伤后6个月,HBO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和改善患者预后,它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HBO能尽快、较好地恢复外周血WBC和PMN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n=15)和中重度损伤组(n=21),另选择19例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的IL-1β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IL-1β浓度为(11.17±3.68)μg/L,明显高于轻度损伤组[(5.78±1.89)μg/L](t=5.305,P=0.000)和对照组[(3.91±1.10)μg/L](t=8.245,P=0.000)。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脑脊液IL-1β浓度为(9.24±4.01)μg/L,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5.09±1.97)μg/L](t=3.771,P=0.001)和对照组[(2.40±1.13)μg/L](t=7.153,P=0.000)。患者血清IL-1β浓度高于脑脊液(t=4.426,P=0.000)。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IL-1β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损伤组)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分为3组,轻型组(13例)、中型组(20例)和重型组(12例);另选择健康成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IL-2、TNF-α的含量,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清IL-2、TNF-α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颅脑损伤轻型组血清IL-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中型组和重型组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型组(均P〈0.05);重型组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型组(均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2与TNF-α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9,P〈0.05),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与GC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01,-0.686,P〈O.05)。结论IL-2和TNF-α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单独脑氧分压监测、单独颅内压监测和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分别统计3个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72 h后的脑氧分压值、治疗1周内的甘露醇应用总量、格拉斯哥预后(GOS )评分各等级的病例数进行对比。结果 A组和C组治疗后脑氧分压值的上升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1周内应用甘露醇的总量明显少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恢复良好的11例,明显多于 A 组的4例和B组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无死亡患者,明显少于A组的4例和B组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脑氧分压联合颅内压监测既可及时有效地指导纠正脑缺血缺氧情况,又可正确地指导脱水剂的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系统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HAMD)24项抑郁评定量表法。评定30例中度抑郁症病人和30例轻度抑郁症住院病人。30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中度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为(856.30±203.86、1089.95±220.90)IgM(84.83±38.21、143.38±52.52)经T检验分别是t=4.25、t=4.94。(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补体C3(117.02±13.66、105.54±17.29)经T检验t=2.85。(P〈0.05)。差异有显著性。轻度抑郁患者组与对正常对照组比较:IgG为(972.18±149.99、1089.95±220.90)和IgM(113.74±48.17、143.38±52.52))经T检验分别是t=2.42、t=2.28。(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IgA和补体C4:(P〉0.05)均无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病情与免疫系统功能有关。抑郁评定量表分数越高:IgG,IgM的浓度就越低,而补体C3的浓度会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术创伤、脓毒症均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通过对腹部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IgA、IgG、IgM、C3、C4,为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治疗及各免疫指标的变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将20例腹部无明显感染的患者、15例腹部脓毒症患者不伴器官功能障碍、12例腹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A、B、C组,A、B、C组术后第1、3、7天,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于普通试管,测定免疫球蛋白及补体(IgA、IgG、IgM、C3、CA)。同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和预后转归。结果A组与术前比较,免疫球蛋白在第1天IgA、IgM、IgG,C3、C4均下降,IgA、Ig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补体C3在第1天明显下降,与术前、术后第7天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4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第1、3、7天IgA、IgG、IgM、C3、CA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1、3、7天C组IgA、IgM、IgG、C3、CA均低,与A、B两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创伤对免疫球蛋白影响不大。对于术后重症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IgA、IgM、IgG,C3、CA明显降低,且随病情恶化,持续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4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9例、重度子痫前期75例)和93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TNF-α、IL-12和IL-4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和CRP。结果妊高征组TNF-α、IL-12和CRP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01),IL-4、IgG、IgM、补体C3和补体C4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TNF-α、IL-12和CRP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P0.001、P0.001),IL-4、IgG、补体C3和补体C4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均0.05)。妊高征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清CRP与IL-12、TNF-α呈正相关(P0.05),血清TNF-α与补体C3、补体C4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IL-12、IL-4、IgG、IgM、补体C3、补体C4和CRP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IL-12、IL-4、IgG、补体C3、补体C4和CRP可反映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