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周龄BALB/C雄性鼠经低硒、常硒合成饲料喂养5周后,腹腔注射CoxsackieB_(3m)病毒(CVB_(3m))1000TCD_(50)0.1ml,对照组注射1640营养液0.1ml,7天后处死,取心脏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检查心肌病变。取血清测定CVB_(3m)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低硒鼠感染CVB_(3m)病毒组(Ⅰ组)及常硒鼠感染CVB_(3m)病毒组(Ⅱ组)对照组(Ⅲ组),心肌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5%、35%、,Ⅲ组末见病变。x~2检验(Ⅰ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血清中CVB_(3m)病毒中和抗体效价Ⅰ组为1:256,Ⅱ组为1:1024,Ⅰ组中和抗价显著低于Ⅱ组。提示Ⅰ组心脏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Ⅱ组,且病变重。除其他因素外,低硒鼠感染病毒后体内产生病毒中和抗体效价降低,导致Ⅰ组鼠体内清除病毒能力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柯萨奇病毒B4''致低硒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B4‘致低硒鼠心肌损伤的特点。方法 用补硒和低硒饲料分别喂养昆明鼠4周后交配,给其子代雄性鼠(出生后4周)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4‘0.1ml,对照组接种等量RPMI1640培养液。观察各组鼠的心肌光镜结果,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含量。结果 低硒和补硒饲料病毒组的心肌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8.1%和16.7%,低硒和补硒饲料对照组的心肌未见病变。低硒组全血中GSH-PX活性明显降低,LPO含量明显增高。结论 低硒可以使柯萨奇病毒B4‘致昆明鼠心肌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T-2毒素染毒小鼠感染柯萨奇B3m病毒(CVB3m)后心肌损伤的特点。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病毒组腹腔接种病毒液;毒素+病毒组接种病毒前T-2毒素隔日灌胃,3周后腹腔接种与病毒组同等剂量的病毒液;毒素组单纯T-2毒素隔日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腹腔接种1640营养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光镜、普通电镜、酶学电镜改变以及心肌病毒核酸持续感染情况。结果:毒素+病毒组心肌损伤明显重于病毒组和毒素组,病灶纤维化明显,可见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线粒体空泡变明显,酶活性产物严重脱失。结论:T-2毒素梁毒小鼠感染CVB3m后,心肌病变加重,心肌出现慢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柯萨奇B3m病毒致低硒低维生素E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柯萨奇(CV)B3m感染低Se低VE鼠心肌损伤的发病特点。方法 1周龄乳鼠分别给予低Se低VE和补Se常VE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接种病毒,对照组接种等量PRMI1640培养液,7d后处死,光镜下观察心肌的病理改变。结果 CVB3m感染的Se和VE均缺乏鼠的心肌病变检出率为93.3%,病变为多发性大面积灶状坏死,融合成片,炎性细胞较少浸润,与急性克山病的病理改变类似;而补Se常VE组仅见散发间质炎性灶,面积较小,伴有大量的炎细胞,检出率为16.7%。结论 低硒低维生素E状态下,柯萨奇病毒B3m可显著加重小鼠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柯萨奇病毒B4''致低硒鼠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柯萨奇病毒B4’致低硒鼠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用低硒和补硒饲料分别喂养昆明鼠,4周后交配,给其子代4周雄性鼠腹腔接种10—7TCID50柯萨奇病毒B4’0.1ml,对照组接种等量RPMI1640培养掖。7天后处死,取心脏制片,光镜观察病变,并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及其相关基因。结果 低硒和补硒饲料病毒组的心肌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8.1%和16.7%。低硒和补硒饲料对照组的心肌未见病变。低硒和补硒病毒组及低硒对照组的心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补硒对照组未见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柯萨奇病毒B4’感染低硒昆明鼠引起的心肌损伤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6.
柯萨奇B3m病毒致低硒BALB/C成年鼠心肌损伤特点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低硒和补硒合成饲料喂养5周龄BALB/C雄性小鼠5周后,经腹腔接种柯萨奇B3m病毒(CVB3m)10^3TCIOD500.1ml对照组腹腔注射PRM1640,光镜下低硒病毒组(1组),补硒病毒组(2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5%和35%,经X^2检验1组显高于2组(P〈0.05)。且病变部位不同,低硒病毒1组病变主要位于左心室中层,大体标本未见心肌外膜白斑。2组见于心外膜及心外膜下心肌,大体标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柯萨奇B2病毒(CVB2)在低硒足蛋白条件下对乳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应用低硒合成饲料(硒含量0.016mg/kg)喂养昆明鼠5周后交配,取其子代7日龄乳鼠经腹腔注入CVB210^7TCID500.1ml,9d后处死,取其心脏。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部分心肌做电镜观察。结果:低硒、补硒合成饲料感染病毒组鼠光镜下心肌病检出率分别为44.1%和15.7%,低硒和补硒对照组均未检出病变。结论:足蛋白条件下硒缺乏仍可增强CVB2病毒对昆明乳 鼠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体外培养的小鼠心肌细胞,探讨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对心肌细胞周期、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浆游离钙的影响.方法制备心肌细胞样本,设正常对照组及实验组(CVB3感染心肌细胞),流式细胞仪、钙荧光探针标记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心肌细胞浆内游离钙.结果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可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高心肌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和减少细胞外钙含量.结论CVB3感染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可能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浆内钙超载,初步实验提示此种变化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低硒小鼠柯萨奇B组病毒重叠感染与心肌损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5,他引:10  
目的 探讨Se缺乏、CVB4、CVB3m重叠感染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Se及相对低蛋白合成饲料、饮用含Se元素水与不含硒的水的方法,饲养小鼠及其所产的幼鼠,于出生7d,幼鼠先后感染CVB4,CVB3m,2型病毒感染间隔为7d,感染CVB3m病毒后7、14、21d分别处死小鼠,取心脏做光镜、电镜检测。结果 Se缺乏组小鼠,心肌可见轻度损伤,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下降。病毒感染7d后,低Se 病毒组小鼠与补Se 病毒组小鼠比较,低硒病毒组血清CVB3m抗体效价1:256,补硒病毒组中和抗体效价为1:512,低硒组感染病毒的毒力增加,心肌中病毒分离滴度低硒组明显高于补硒组,心肌细胞色素氧化进一步下降,心肌损伤检出率达63.6%,心肌变性坏死的数量多,损伤面积大。结论 Se缺乏是克山病心肌损害因素之一,而柯萨奇B组2型病毒重叠感染在克山病心肌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硒具有某种程度的抗病毒作用或抑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CVB3m病毒致低硒低维生素E鼠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深入研究CVB3m病毒感染导致的低Se低VE鼠心肌病变中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 1周龄乳鼠给予低Se低VE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接种病毒,7d后处死,测定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光镜下观察心肌的病理改变。结果 Se和VE联合缺乏鼠感染CVB3m病毒7d后,小鼠全血GSH-Px活性下降,肝脏中LPO水平增加,光镜下小鼠心肌病变检出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补Se常VE病毒组。结论 氧化应激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炎实验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脏病患者血清Coxsackie B组病毒中和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例不明原因早搏患者的Coxsackie B组病毒(CBV)中和抗体效价明显高于献血员、风心病、冠心病及平均年龄基本配对的先心病组。效价≥1:320者亦明显高于其他4组,结果提示不明原因早搏与CBV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柯萨奇B4和B3M病毒重叠感染对低硒昆明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低硒,补硒鼠先后感染CVB4,CVB3M两种病毒七天后,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小鼠先后感染CVB4,CVB3M两种病毒七天后,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细胞数,血清中和抗体及心肌组织病毒滴度。结果:在低硒感染组CD4,CD8,CD3均显下降,而补硒感染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都明显升高,心肌组织病毒,病变程序及检出率低硒病毒组显重于补硒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低硒组显低于补硒组。结论:硒缺乏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而CVB4,CVB3M病毒的二重感染导致低硒鼠的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酿酒酵母AH109中表达柯萨奇病毒B3型VP1基因,并检测VP1蛋白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自激活作用。方法用乙酸锂法将重组柯萨奇B3病毒VP1基因的细菌一酵母菌穿梭载体pGBKT7一VP1转化酵母菌。通过表型鉴定、PCR法验证质粒导入宿主菌后,Western blotting验证VP1蛋白的表达,最后经营养缺陷培养基和酶底物x—a-Gal反应检测VP1基因对报告基因的转录自激活作用。结果表型鉴定和PCR法均证实pGBKT7-VP1质粒转入酵母菌成功,Western blotting证实AH109能表达VP1蛋白,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酶底物X-a—Gal反应结果显示VP1蛋白对3种报告基因均无转录自激活作用。结论柯萨奇病毒B3型VP1蛋白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蛋白,为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鞘磷脂酶活性的变化、鞘磷脂酶mRNA、CVB3RNA的表达、病毒滴度的变化及心肌细胞表型的变化。初步探讨鞘磷脂酶在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鞘磷脂酶活性;用Real time-PCR检测心肌细胞中鞘磷脂酶mRNA与CVB3RNA的表达;同时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CVB3滴度。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心肌细胞表型变化。设正常心肌细胞对照组,每个时间点设三个复孔。结果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酸性鞘磷脂酶在4h、12h时活性有升高,其mRNA表达在2h时有升高趋势(P0.05);中性Mg2+非依赖性鞘磷脂酶活性在4h时有明显升高,在12h时活性下降,而其mRNA表达在20h时升高(P0.05);中性Mg2+依赖性鞘磷脂酶活性于病毒感染后4h、12h无明显变化,其mRNA表达在各组间也无明显变化。心肌细胞内病毒RNA表达在4h时有升高趋势,8h后开始明显升高(P0.01)。CVB3病毒滴度在2h时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在病毒感染2h后早期凋亡及坏死开始增加,4h时凋亡坏死增加更明显,到24h时坏死心肌细胞明显增多。以上实验均重复3次。结论中性Mg2+非依赖性鞘磷脂酶与酸性鞘磷脂酶在CVB3侵入心肌细胞及病毒的扩散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中性Mg2+依赖性鞘磷脂酶在此过程中可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RNA干扰是近年来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是在培养HELA细胞中,体外化学合成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B3,CVB3)的影响,探讨RNA干扰的抗病毒效应与其应用前景。方法根据siRNA靶序列设计原则,设计了一段针对编码CVB3病毒VP4蛋白基因组的siRNA,并在体外通过化学合成形成siRNA。同时合成一段与CVB基因组序列无关的阴性对照siRNA。用CVB3感染培养HELA细胞,将其分为3组,即siRNA组(n=8),阴性siRNA组(n=8),病毒对照组(n=8),分别观察转染后第1天到第5天的细胞病变,并与未感染CVB3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RT-PCR技术检测感染CVB3各组的病毒RNA片断,观察病毒RNA与内参GAPDH的OD比值;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CVB3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各组CVB3病毒5’端非编码区(5’UTR)RNA,siRNA组与阴性siRNA组和病毒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荧光检测各组CVB3病毒蛋白也未见显著差异;细胞病理效应(cytophatic effects,CPE)各组问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本文选择针对编码CVB3病毒VP4蛋白基因组的siRNA未能抑制CVB3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3m(CVB3m)重复感染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方法用梯度倍增法连续4次经腹腔注射CVB3m病毒液感染昆明小鼠,分别于末次感染后10、30、60d处死动物,HE和VG染色观察心肌病变和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Ⅰ、Ⅲ型胶原。结果(1)HE染色显示末次感染后10d心肌损伤严重,30d时仍可见小灶坏死,60d时未检出心肌的炎性损伤。(2)VG染色表明末次感染后10d心肌即出现较弱的胶原染色,30d时胶原明显可见,60d时心肌组织的胶原显著增加,心肌组织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CVA)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均显著增加。(3)心肌胶原的免疫组化进一步显示心肌胶原的增加以Ⅰ型为主,Ⅲ型胶原在末次感染后10、30d未见表达,60d时表达量亦较少,而Ⅰ型胶原的表达与胶原染色结果基本一致。结论CVB3m重复感染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使室壁僵硬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心肌损伤过程中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病毒(柯萨奇3m,CVB3m)组、毒素(T-2)+病毒组、毒素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在刀豆蛋白A(CoA)刺激下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水平。结果 毒素+病毒组小鼠心肌形成慢性损伤,感染病毒7d时,毒素+病毒组脾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2的分泌水平均低于病毒组,14d后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低于病毒组最高值。结论 T-2毒素染毒小鼠感染CVB3m后,心肌出现慢性损伤,这可能是由于淋巴细胞数量、功能和活性异常,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发病高峰延迟,阻碍早期清除病毒及杀伤受染细胞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分离自病毒性脑炎病人的一株柯萨奇病毒B3株KMA103-09生物学特性,研究其致病机理。方法将KMA103-09病毒分别按一定量接种至KMB17细胞、RD细胞、VERO细胞、Hep-2细胞、Hela细胞及MRC-5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微滴法检测病毒在不同时间、不同细胞中的病毒感染滴度;将一定量KMA103-09病毒注射乳鼠和成鼠脑内,观察病毒的致病性,并检查鼠血清中IL-2、IL-4、IL-6、IFN-r、TNF、IL-17A、IL-10含量。结果该病毒株在6种细胞上皆能适应生长,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Hela细胞上生长繁殖最快,42h时细胞全部发生病变,感染性滴度达8.625lgCCID50/ml;在MRC-5细胞上病毒的感染性滴度最低,120h才全部发生病变,感染性滴度为5.50lgCCID50/ml。该病毒对一日龄乳鼠致死并在脑、肺和心脏等组织产生病理改变,实验乳鼠血清IL-6、IL-10、TNF含量分别为4.71pg/ml、21.08pg/ml和36.79pg/m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皆无表达。该病毒对成鼠不致病,脑、肺、心脏病理检查无异常。结论 KMA103-09病毒在Hela细胞生长适应性良好,对乳鼠致病而对成鼠不致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基因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VP1基因融合基因DNA疫苗pcDNA3/MDC-VP1的免疫效果,为CVB3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6~8周雄性BALB/c纯系小鼠156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肌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A组)、pcDNA3(B组)、pcDNA3/MDC(C组)、pcDNA3/VP1(D组)、pcDNA3/MDC加pcDNA3/VP1(E组)、pcDNA3/MDC-VP1(F组),3周注射1次,共3次。每次接种后20d断尾取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第3次免疫后3周,每组20只小鼠腹腔注射含10倍半数致死量LD50的CVB3的病毒液各0·2ml,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每组剩余的6只小鼠腹腔注射含3倍LD50的病毒液各0.2ml,第7天取血后处死,用于检测血中病毒滴度,称量心脏质量计算心脏体重比。结果:A、B、C、D、E和F组的生存率分别为15%、10%、20%、25%、35%和50%,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表明,F组(pcDNA3/MDC-VP1组)的生存状况好于其他各组;F组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明显提高、血中病毒滴度显著降低,心肌充血肿胀程度较轻。结论:融合基因DNA疫苗pcDNA3/MDC-VP1能诱导小鼠对CVB3VP1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提高小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硒,补硒鼠先后感染CVB4,CVB3M两种病毒七天后,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小鼠先后感染CVB4,CVB3M两种病毒七天后,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细胞数,血清中和抗体及心肌组织病毒滴度。结果:在低硒感染组CD4,CD8,CD3均显著下降,而补硒感染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都明显升高,心肌组织病毒,病变程序及检出率低硒病毒组显著重于补硒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低硒组显著低于补硒组。结论:硒缺乏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而CVB4,CVB3M病毒的二重感染导致低硒鼠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