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能够发现癫痫发作期脑内部分区域的ADC值短暂下降,可提供新近癫痫活动的定位信息。发作间期ADC值的升高和FA值的下降反映了慢性癫痫病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综述MR扩散成像对癫痫病人的功能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冬女  陈邦文  刘春娥   《放射学实践》2010,25(7):754-756
目的:探讨单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乳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的37例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并获得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良性和恶性病变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12例良性病变在DWI上呈等信号或高信号,但ADC值升高或下降不明显,6例良性病变DWI上呈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19例恶性肿瘤DWI上呈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良性病变组ADC值为(1.474±0.441)×10^-3mm^2/s,恶性病变组ADC值为(1.082±0.160)×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测量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MR扩散、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MR扩散、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8例脑胶质瘤患者(19例高级别胶质瘤,9例低级别胶质瘤),术前行常规MR平扫,MR扩散成像、灌注成像和常规增强扫描,重建出表观扩散系数(ADC)彩图和相对脑血流容量(rCBV)彩图后,分别测量出肿瘤实质部分的最小ADC值和最大rCBV值.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值与术后病理学分级间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ADC值与rCBV值间的关系.结果 19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小ADC值为(0.95±0.29)×10-3 mm2/s;9例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小ADC值为(1.37±0.16)×10-3 mm2/s,两组间ADC值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4.09,P<0.001).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大rCBV值为5.49±1.87;低级别胶质瘤的平均最大rCBV值为1.70±0.73,两组间rCBV值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5.89,P<0.001).此外,ADC值与rCBV值间有统计学显著负线性相关性(r=-0.51,P<0.05).结论 MR扩散、灌注成像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诊断信息,更低的ADC值和更高的rCBV值提示为高级别胶质瘤;更高的ADC值和更低的rCBV值提示为低级别胶质瘤,它们对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中央腺体癌的表现扩散系数值(ADC值)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32例中央腺体癌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者ADC值.结果: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组与中央腺体癌组分别为(1.48±0.18)×10-3mm2/s、(1.2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与变性腰椎间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4例病人进行MR常规腰椎T2WI、T1WI及MR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正常和变性椎间盘的ADC值。结果正常椎间盘平均ADC值[(1.20±0.18)×10-3mm2/s]高于变性椎间盘平均ADC值[(0.63±0.23)×10-3mm2/s],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966,P<0.001)。结论正常腰椎间盘与变性腰椎间盘平均ADC值间存在差异,MR扩散加权成像可以用于椎间盘变性的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分析颞叶癫痫(TLE)患者的海马扩散运动变化规律,初步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对TLE定侧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42例发作间期TLE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定量测量双侧海马的ADC值并统计,同时比较TLE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海马ADC值的不对称指数(AIADC).结果 健康志愿者双侧海马ADC值无显著性差异.TLE患者患侧海马、对侧海马及正常人海马ADC值分别为:(0.9357±0.0773) mm2/s、(0.8572±0.0464) mm2/s、(0.8092±0.0303) mm2/s,患侧海马ADC值显著高于对侧海马及正常志愿者(P=0.000).TLE患者及正常人海马的AIADC分别为:(8.5778±7.1720)%、(1.5389±1.4659)%,患者AIADC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0).结论 DWI检查可以反映TLE患者的海马扩散变化,ADC值升高、AIADC增大是TLE病灶定侧诊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不同时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CT证实的ICH患者MR图像,结合出血时间进行分期,分析各期MR信号特点,并测量血肿内部及健侧对应部位ADC值,对各期ADC值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血肿DWI大部为高信号,其中超急性期血肿边缘见低信号环;急性期、亚急性早期DWI以低信号为主,边缘见高信号环;各期患侧ADC值与健侧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晚期下降幅度最大;除慢性期外双侧ADC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各期DWI信号有一定特征性,血肿中心ADC值较健侧降低,DWI可以鉴别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颈部淋巴结的MR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鉴别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鼻咽癌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比较两种成像技术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和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扫描采用基于敏感性编码(SENSE)技术的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STIR)-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PI)-DWI。结果DWI较常规MR能更敏感地显示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的ADC值为(0.975±0.179)×10^-3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744±0.125)×10^-3mm^2/s,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的ADC值。结论STIR-EPI-DWI能准确和敏感地显示颈部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成像的一种新手段,并为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纵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3例纵隔病变进行传统的T1WI和T2WI,并在b=0和b=1000s/mm2下行扩散加权成像,计算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用t检验对这两组ADC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多功能MR模型对乳腺癌基因分型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1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临床、影像资料,均行扩散加权成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峰度成像扫描,分析其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ADCslow)、灌注相关扩散系数(ADCfast)和灌注分数(f)及平均扩散率(MD)及平均峰度值(MK);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独立影响因素对Nottingham指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ER及PR阳性组的的MK值高于阴性组,且ER与MK呈轻度正相关;Her-2阴性组的ADC、ADCslow高于阳性组,且呈极弱负相关;Ki-67与ADC、ADCslow呈轻度负相关,与f值呈极弱正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组ADC、ADCslow较小,呈轻度负相关,与MK呈极弱正相关;ADC、ADCslow及MD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而MK值与病理分级呈轻度负相关;ADCslow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体素分析的扩散张量成像在内侧颞叶癫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分析(VBA)方法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脑微观结构的改变进行观察,探讨其在mTLE神经病理机制研究及定侧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6例单侧mTLE患者及23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在1.5 T MR扫描仪下行16个方向的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EPI)的DTI数据采集.采用基于VBA的SPM2软件对两组受试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进行随机效应分析的两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患者相对正常人ADC值及FA值发生显著性改变(P<0.01)的脑区.结果 相比正常人,患者ADC增高区表现在患侧内外颞叶、部分额叶、顶叶和脑干结构,以及患侧丘脑等部位;其中大部分脑区同时也表现为FA值的降低,少部分脑区仅表现为FA值减低.比较ADC及FA值两种结果,发现前者在癫痫病灶定侧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 DTI是一种敏感的影像技术,可用于颞叶癫痫(TLE)定侧及癫痫脑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TLE病理生理机制理解,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变化情况。方法28例B超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癌病人。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前列腺外周带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所有病人在内分泌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内均进行了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计算各个分区内的ADC平均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前,所有非癌区(107个)和癌区(61个)的ADC平均值分别为(2.21±0.61)×10-3mm2/s(mean±SD)和(1.65±0.46)×10-3mm2/s,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t=4.36,P=0.039,独立样本t检验)。经过了3~6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非癌区和癌区的ADC值均出现了下降,非癌区ADC值下降至(1.33±0.48)×10-3mm2/s,癌区下降至(1.28±0.53)×10-3mm2/s,均与内分泌治疗前该组区域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t=5.28,P=0.024和t=7.39,P=0.015,配对样本t检验)。但是在治疗后癌区和非癌区ADC值之间原有的统计学差异消失(t=0.58,P=0.639,独立样本t检验)。结论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均会出现下降,其中以非癌区下降为明显,致使癌区和非癌区原有的ADC值统计学差异消失。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的MR扩散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目的初步评价MR扩散成像(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可行性。方法28例前列腺癌患者及20例前列腺正常的对照组受试者行MR DWI检查,使用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b值为1000s/mm2。测量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及前列腺癌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测量每位受检者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48例中44例(91.7%)获得前列腺外周带和膀胱的ADC值。24例前列腺癌灶的ADC值为(0.35±0.06)×10-3mm2/s,20例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为(1·35±0.30)×10-3mm2/s,前列腺癌灶较正常前列腺外周带ADC值低(t=11.99,P=0.00)。前列腺癌患者膀胱的ADC值为(1.27±0.21)×10-3mm2/s,对照组膀胱ADC值为(1.29±0.30)×10-3mm2/s,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48)。结论MR DWI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前列腺癌灶与正常前列腺外周带ADC值的差别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体素内不均一运动(IVIM)是指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上体素内信号衰减同时包括真性水分子扩散和毛细血管网中随机血流微循环灌注,导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反映的信息有限。采用多b值可获取系列DWI影像,根据双指数模型拟合,可同时获得组织的扩散和灌注信息,更全面地分析组织扩散成像数据。IVIM-DWI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胰腺、肾脏、前列腺等脏器,就该技术在腹部MR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3.0 T MR单序列分次屏气与分序列单次屏气在胃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伪影等方面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18例胃癌患者行术前MR DWI检查,均行单序列分次屏气与分序列单次屏气两次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NR、CNR、ADC值及伪影等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以及胃癌与正常胃壁ADC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18例胃癌DWI图像上均显示为高信号,两种检查方法间正常胃壁及癌肿ADC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次屏气DWI的SNR、CNR明显高于分次屏气扫描,单次屏气胃腔内自由水以及背景噪声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分次屏气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屏气法DWI图像的呼吸运动及并行采集空间敏感性编码技术(ASSET)伪影明显减轻;胃癌ADC值与正常胃壁ADC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67,P<0.001),胃癌组明显低于正常胃壁组ADC值.结论 3.0 T MR胃癌DWI中单次屏气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分次屏气扫描,胃癌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胃壁ADC值,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比较动态对比增强MR(CEMR)成像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肾盂肾炎(APN)的诊断价值,评估ADC值鉴别正常肾组织、APN及脓肿的可靠性。方法回  相似文献   

17.
MR DWI监测兔肝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兔肝VX2肿瘤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成像参数与成像特征。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雄性,2.5±0.3 kg),9只经手术制作肝VX2肿瘤模型,分别于种植前、种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行MR DWI检查,b值分别设为100、200、300、400、500和600 s/mm2,使用EPI-SE序列,扫描时间为30 s。由扩散加权序列产生表观扩散系数图(ADC map)。兴趣区(ROI)以DWI为参考手工绘制,计算平均ADC值。以ADC值作为统计指标,使用随机区组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兔肝VX2瘤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边缘清楚。不同b值时正常肝脏与VX2瘤组织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随着b值的增大,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对比度降低,同时病灶内部的ADC变异度降低。b值为400 s/mm2以上时,同一ROI所得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100、200和300 s/mm2时,同一ROI所得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在发现、追踪肝脏VX2瘤生长过程有重要价值,在肝脏DWI成像参数中b值选择400 s/mm2以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MR扩散加权成像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慢性肾病(CKD)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25例CKD患者25例正常人行肾脏DWI,比较分析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间的差异,分析肾脏ADC值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双肾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男女志愿者肾脏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双肾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男女患者肾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肾脏ADC值为(2.53±0.24)×10-3 mm2/s,病例组肾脏ADC值为(2.40±0.31)×10-3 mm2/s,两组间肾脏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正常组肾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正常组肾脏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患者肾脏ADC值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轻度负相关. 结论 肾脏DWI可用于慢性肾病的诊断,在中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癌的显示能力和最佳b值的选择;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33例胆囊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 WI图像中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信号强度比等数据;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胆囊癌患者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b值时不同分化程度胆囊腺癌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胆囊癌病灶均被DWI检出,肿瘤的SNR和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随b值的增加逐渐下降,而肿瘤的SIR随b值增加逐渐升高.b值800s/mm2时DWI图像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肿瘤的SIR和SNR均高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腺癌的ADC值随着b值增高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癌扩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为800s/mm2,可以得到胆囊癌的良好显示;胆囊腺癌ADC值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分析良、恶性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差异及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屏气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扩散加权成像(SE-EPI-DWI)技术,分别选取3个不同b值检查4|D例47个肾上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18个,良性肿瘤29个;观察DWI表现,比较ADC值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选取肾上腺肿瘤DWI最佳成像b值和ADC值诊断阈值;对其中27个手术切除的肿瘤,在光镜下计数肿瘤细胞密度,并分析其与ADC值相关性。结果b值的大小影响DWI上肿瘤显示及其信号强度;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均可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并与肿瘤的类型及囊变、坏死程度有关,其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ROC曲线分析,肾上腺肿瘤DWI最佳成像b值为800s/mm^2,以ADC≥1.21×10^-3mm^2/s为阚值,诊断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72%。肾上腺肿瘤ADC值与其细胞密度负相关,以b值取800s/mm^2时相关性最强(r=-0.723,P〈0.01)。结论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测量肿瘤ADC值有可能为在体鉴别肾上腺肿瘤性质和病理分级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