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mRNA 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用RTPCR 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5 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2cm 与≥5cm 组织MMP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MMP2 mRNA 表达率(17/25) 高于两组癌旁组织,与癌旁≥5cm 组织表达率(9/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免疫组化显示胃癌组织MMP2 蛋白的表达率(17/25) 也高于两组癌旁组织,与癌旁≥5cm 组织表达率(8/25)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结果接近RTPCR 法;胃癌组织MMP2 mRNA 表达值显著高于两组癌旁组织(P均<0 .01);MMP2 mRNA 及蛋白表达似与胃癌分化及临床分期有关。19 例进展期胃癌组织及癌旁2cm 组织,MMP2 mRNA 表达值显著高于6 例早期胃癌相应组织(P均< 0.05) 。结论 MMP2 在胃癌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m23和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根治术后再发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胃癌中nm23和cerbB2的表达,并结合内镜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nm23低表达率及cerbB2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及术后3a内有再发癌组明显增高,nm23低表达率及cerbB2阳性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89%(31/45)和422%(19/45);无淋巴结转移组为368%(7/19)和158%(3/19);术后3a内再发癌组为810%(17/21)和524%(11/21);术后3a以上无再发癌组为488%(21/43)和226%(11/43)(P<005).而且nm23低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有关,浸至浆膜及周围脏器组nm23低表达率为786%(22/28);浸至粘膜及粘膜下组者为400%(6/15)(P<005).结论胃癌nm23低表达和cerbB2阳性表达者具有较强的浸润、转移能力,且术后易发生再发癌,二者的表达变化对判断胃癌术后再发癌的发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的P16蛋白和HBsAg.结果有606%(40/66)的肝细胞癌(HCC)和750%(1/4)的胆管细胞癌(CCC)P16蛋白缺失;Ⅰ,Ⅱ,Ⅲ和Ⅳ级(按Edmondson标准)HCCP16蛋白缺失率分别为00%(0/1),441%(15/34),821%(23/28)和66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癌旁肝组织的48例标本中,癌组织P16蛋白阴性率(726%)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412%,P<005).有625%(30/48)的HCC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HBsAg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的P16阴性率分别为733%(22/30)和667%(12/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相关,与肝癌的恶性发展关系密切,可能对预后有重要影响.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肿瘤特异性和组织学特异性.方法用人食管癌组织提取核基质抗原,制备核基质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食管癌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53岁±72岁)、正常食管粘膜8例、食管粘膜异型增生15例、肺鳞癌10例、喉癌10例、胃腺癌10例以及大鼠食管癌5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食管癌核基质抗体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有特异性(32/41,780%),与正常食管粘膜(1/8,125%)及胃腺癌(2/10,200%)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食管异常增生(7/15,467%)、肺鳞癌(3/10,300%)、喉鳞癌(4/10,400%)差异明显(P<005),但与大鼠食管癌组织(2/5,400%)差异不明显.食管癌核基质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7/18,944%vs15/23,652%,P<005).结论食管癌核基质抗体具有较好肿瘤和组织学特异性,对肿瘤转移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食管癌的一项新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C-myc,Bcl-2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凋亡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0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男38例,女22例,年龄37岁~75岁)癌基因Bcl2,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受检组织的HE片进行形态学测量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受检组织60例中,Cmyc阳性表达37例(62%),其表达与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呈显著性相关,且Cmyc阳性组织细胞凋亡指数(07±03)明显高于阴性组织(03±02);所检标本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68%(41/60),其中高分化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32%vs9%)(P<005),阳性Bcl2组织与阴性Bcl2组织比较,前者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后者(04±03vs09±05)(P<005).结论Cmyc与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在胃癌形成过程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并对细胞增生与凋亡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p53 C-myc和P-gp蛋白在胃癌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7例(男41例,女26例,平均年龄46±158岁)胃癌标本中p53,Cmyc和Pgp的表达.结果本组胃癌中p53阳性32例(478%),Cmyc阳性37例(552%),Pgp阳性39例(582%).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p53阳性率(569%)和Cmyc阳性率(647%)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P<005).p53的异常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5),而Cmyc和mdr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p53异常表达可增加mdr1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胃癌细胞获得MDR表型  相似文献   

7.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_erbB_2癌基因产物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产物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抗cerbB2癌基因蛋白(P185)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正常胃粘膜(n=9)、各级胃粘膜异型增生(轻度n=10,中度n=6,重度n=7)、早期胃癌(n=18)及进展期胃癌(n=30)进行研究,并与胃癌类型、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胃粘膜为阴性,仅在腺体颈部偶见P185蛋白的弱阳性表达.在异型增生病变中则有较高的表达率,并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增加,表达率逐渐升高,轻、中、重度异型增生表达率分别为50%,833%,857%.P185蛋白在早期及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22%和567%.重度异型增生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进展期胃癌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593%vs238%,P<005),但P185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胃癌肿块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癌基因有可能参与正常胃粘膜的增殖、修复及癌变过程,P185蛋白阳性的肿瘤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之间的关系及其在PU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98910/199509因消化道症状而进行内镜检查及血清HBVM检测的334例患者,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在334例患者中有46例感染了HBV,列为HBV感染组,检出PU19例(413%),其余288例列为HBV非感染组,检出PU66例(229%),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334例患者中有PU85例,列为PU组,血清HBVM阳性率为224%,其中胃溃疡(GU)31例(365%),十二指肠溃疡(DU)35例(412%),复合性溃疡(CU)19例(223%),GU,DU及CU血清HBVM阳性率分别为258%(8/31),229%(8/35)及158%(3/19),三组相互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249例列为非PU组,血清HBVM阳性率108%,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PU组与全国城市人群标化HBVM阳性率79%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HBV感染与PU关系密切,是参与PU发病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疗兼内照射的新型双弹头免疫导向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以马抗人AFP多克隆抗体(抗AFPAb)和大鼠抗人AFP单克隆抗体(抗AFPMcAb)为载体,核素131I和丝裂霉素(MMC)为双弹头,采用改良氯胺T法制备131I抗AFPMcAbMMC(双弹头1)和131I抗AFPAbMMC(双弹头2),静脉滴注,每月1次,治疗不能切除中晚肝癌31例(治疗组).治疗1,2,3次分别占4,17和10例,放射剂量(MBq/例)均值依次为19351±3774,6519±2324和9920±2305.结果治后肿瘤缩小率、血清AFP下降率和1,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同期经动脉插管灌注(TAI)或化疗栓塞(TACE)的对照组(500%,15/30比300%,9/30P<005;667%,18/27比280%,7/25P<001和500%比330%,340%比33%P<001),治疗组病例的进展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1).结论双弹头疗效提高,由于抗体、核素131I和抗癌药的协同作用而增强了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所致.  相似文献   

10.
含CD44 cDNA片段细胞系的构建及在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含CD44cDNA质粒PGEX2T和PAZ的单克隆细胞系.并利用此细胞系合成特异的CD44cDNA探针,原位检测肝癌中CD44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常规的质粒转化方法将质粒PGEX2T和PAZ转入DH5菌株中得到单克隆细胞系.并以从此细胞系中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应用PCR法合成CD44cDNA探针.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结果从DH51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CD44(2v-10v)cDNA(11kb),从DH52菌株中提取的质粒含全长的CD44cDNA(18kb),PCR合成的CD44v6cDNA探针长140bp.CD44v6mRNA的阳性检出率:转移高危组为800%(8/10),转移低危组为217%(5/2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从单克隆细胞系DH51和DH52中提取的质粒,经PCR扩增可得到特异的CD44cDNA探针.肝细胞癌中CD44v6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倾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