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喻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1,8(7):482-48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组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的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 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纽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均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3.
绝经前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绝经前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根据患者绝经与否将我院 1986~ 2 0 0 0年间住院治疗的 6 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绝经前组与绝经组 ,并对两组的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中除绝经前患者以阴道大量出血为主 ,与绝经后的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外 ,余表现两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病理特征比较除临床分期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外 ,两组间病理类型、细胞分化和肌层浸润程度的比较 ,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0 0 0 1)。 33例绝经前患者中有 15例B超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 ,14例不相符 ,漏诊率为42 4% ;绝经后患者 36例中 2 4例相符 ,7例不相符 ,漏诊率为 19 4%。结论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易漏诊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 ,分化差 ,肌层浸润深 ,易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未绝经女性的发病增多。为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复习我院1990年1月~2000年3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的病历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例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多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发不孕或继发不孕及卵巢增大。83.33%经分段诊刮确诊。对IaG1、IbG1的腺癌、腺肌癌可以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5年生存率88.89%。结论 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仍是有效的诊断方法,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曙方  李小毛  李田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28-2029
目的比较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绝经期组21例与未绝经组2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病理分期、肌层浸润、宫颈浸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与未绝经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病理分化、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房朝晖 《河北医学》1998,4(6):49-51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房朝晖宋藏珠李魁秀我科1969年1月~1990年1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81例,其中绝经前患者19例,本文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年龄:绝经前组年龄31~53岁,平均4...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特点、细胞分化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于周口市中医院就诊的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绝经前患者44例,绝经后患者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结果绝经前组患者例数显著低于绝经后组(P<0.05),绝经前组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及无宫颈浸润患者例数显著少于绝经后组(P<0.05),而中高分化和肌层浸润深度小于1/2患者例数显著多于绝经后组(P<0.05)。绝经前组发生淋巴结、宫颈、附件及多器官转移的例数均少于绝经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5年生存率为88.64%,绝经后组为8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且绝经后女性患者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但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临床应警惕月经紊乱等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对8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绝经前后两组,对两组的B超表现,病理结果、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前组的B超诊断准确率为45%(14/31),绝经后组的准确率为72%(42/58)。两组间宫腔回声的超声表现、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细胞分化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无创性的一种检查手段。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易漏诊,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检出率高,恶性程度高,肌层浸润深。  相似文献   

11.
狄文  方秀丽  丁传伟  朱建善  林其德 《上海医学》2003,26(10):720-722,T001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6例子宫内膜癌及 10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 (对照组 )的E cad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 cad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子宫内膜癌E cad表达水平 :①与临床分期相关 ,临床早期表达显著高于晚期 (P <0 .0 5 ) ;②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分化越差 ,表达越低 (P <0 .0 5 ) ;③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成反比 ,浸润肌层越深表达越低 (P <0 .0 5 )。结论 E cad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它的丢失是癌细胞发生侵袭性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发色底物法对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且晚期患者也较早期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结论 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诊断及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此病的发生率在我国妇女中也明显上升。我们根据多年在妇科的护理实践认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利于促进患者早日痊愈。1临床资料1.1对象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本院妇科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102例,年龄45岁~68岁,其中子宫次根治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70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32例,对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心理特征1.2.1焦虑心理疾病初期,患者只是猜疑,存有侥幸心理,甚至有的并不在意,但当确诊为癌变后,患者精神出现反常,表现为极大震惊和十分痛苦,有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出现焦虑不安,主要表现如下方面: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愈后如何,是否会有转移病灶;担心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同时还有部分人担心住院给家庭带来的重大经济负担和生活拖累。1.2.2恐惧心理患者由于生活环境和角色的突然改变,一时感到非常恐惧。入院后又面临手术,对手术前准备操作不理解,如备皮、导尿、灌肠、入手术室麻醉,锐利的手术器械,手术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等均可引起患者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中TRAIL诱骗受体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骗受体(DcR1、DcR2)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13例子宫内膜癌和7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DcR1、DcR2的表达,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子宫内膜癌中DcR1、DcR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子宫内膜显著减低。结论:DcR1、DcR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可能对防止子宫内膜癌变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陆巍  李开河  赵之乔 《河北医学》2007,13(4):421-42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提高术前诊断率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16例食管贲门双源癌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术前确诊6例,内腔镜检查诊断率18.8%(3/16),X线检查诊断率31.3%(5/16),术中及术后确诊9例(9/16).本组16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无死亡.结论:本病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确认.术前检查不能仅满足于发现一个病灶,以避免多发灶的漏诊,并积极进行外科治疗,有望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谢兰  董巨浪  杨业洲  周飞 《四川医学》2000,21(3):233-23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排卵型月经过多和子宫内膜脱卸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诊断性刮宫明确病理诊断后或撒血性月经周期的第20天起,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用5天,治疗3个月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的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变化.结果96例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治疗期间,88例经量明显减少(91.67%),83例治疗后疗效得以维持(86.46%/94.32%).131例子宫内膜脱卸不全者治疗后经期由10.6±2.3天减少至5.8±2.2天,随访期间的月经期为6.1±2.3天.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排卵型月经过多和子宫内膜脱卸不全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9例喉癌、下咽癌MP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喉癌MPC以肺癌(20.7%,6/29),下咽癌MPC以食道癌(24.1%,7/29)为最多见。本组MPC病理类型以鳞癌(占75.9%)最多见,有放、化疗史患者较易发生MPC(62.1%,18/29),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较易发生MPC(58.6%,17/29)。本组总的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9%、24.1%。其中积极治疗组3年生存率达50.0%,放弃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0,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3)。结论喉癌MPC以肺癌最多见,下咽癌MPC以食道癌最多见。有放、化疗史患者较易发生MPC。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较易发生MPC。细致的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地治疗可以提高MPC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对1115例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塞(AMI)4例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心脏代偿功能减退及胸部大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是术后并发AMI的重要因素,无典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并发症率高是老年AMI的特点。选择合适病例,做好术前准备及加强术后心脏功能监护是预防术后AMI及降低老年人开胸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癌DNA含量的测定及免疫组织化学抗原定位与分布的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在子这吕内膜癌诊断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DNA非整倍体是子宫内膜癌分子生物学的特异性标志。(2)DNA含量及SPF值是判定子宫内膜组织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3)细胞膜抗原(CEA,EMA,K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染色分布特点是子宫内膜癌诊断,组织分化程度判定的重要标志。(4)子宫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