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独特疗法,适用于血瘀证。血瘀证在疡科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疼痛,其痛如针刺刀割,痛处不移而拒按;②肿块,按之有形,多伴有疼痛;③皮肤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见瘀点瘀斑;④脉象以细涩、沉弦、结代为多见;⑤其它,如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毛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1999年2月~2003年10月在北京中医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患者,共58例。符合标准:①WHO 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同时符合②《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病诊断标准;及③中国中西医结合会血瘀证及气虚证诊断标准。年龄大于70岁,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患者血瘀兼证证候特征、辨证要点。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共收集165例肺部感染病例,收集流行病学资料,记录其临床特征及舌脉,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比统计并分析、探讨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发生概率及中医证候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发生与中医主证及各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65例患者中,有60.6%存在血瘀兼证,老年人占48%。肺部感染伴血瘀兼证,临床可见胸痛、头晕、胁痛、口渴等表现,可见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肺部感染患者中伴有血瘀兼证患者与不伴血瘀兼证患者在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常见到血瘀证的表现,发生率较高,但其产生及变化似与低氧血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4组,每组之中再分成兼血瘀证和无血瘀证两个亚组,检测内皮素(ET)、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结果:兼血瘀证者占69.41%,无血瘀证者占30.59%;4个主证型中血瘀证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X2=6.203,P〉0.05);兼血瘀证组ET显著大于无血瘀证组(P〈0.01),而N0显著小于无血瘀证组(P〈0.05);兼血瘀证组t-PA显著小于无血瘀证组(P〈0.05),而PAl显著大于无血瘀证组(P〈0.05);兼血瘀证组slCAM-1显著大于无血瘀证组(P〈0.05)。结论:血瘀证贯穿于糖尿病始终.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1970—2016年发表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的相关文献,统计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中血瘀证证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并对其相关文献所纳入的中医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每篇文献中有具体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出现频数及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期刊文献6篇。其中有3篇文献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型患者的比例分布 50%。文献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所参考的诊断标准分别有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内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行业标准)及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纳入的这4个诊断标准中,共同的证候有:胸闷,心胸疼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结代5项。不同点则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疼痛的特点、伴随症等方面有了新认识。而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证候组成、出现频数及所占总研究人数的百分比的统计分析中,百分比大于50%的证候有胸痛(心胸刺痛)、固定不移、胸闷、心悸、舌黯红、舌底青紫/舌下脉络紫、脉沉或涩。结论: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相关文献证候组成的研究与目前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是最受中医医疗与教学的肯定,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和 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白细胞中HSP70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 ,观察了 10 0例血瘀证 (高血压病 4 9例 ,2型糖尿病 5 1例 )与 6 0例非血瘀证 (高血压病 31例 ,2型糖尿病 2 9例 )患者和 15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白细胞中HSP70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 ,并进行了血瘀证各分型之间的比较。结果 :高血压病与 2型糖尿病患者HSP70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瘀证组高于非血瘀证组 (P <0 .0 1) ;血瘀证各型中气滞血瘀型高于其他型 (P <0 .0 1)。结论 :①高血压病与 2型糖尿病患者HSP70基因异常表达 ;②提示血瘀证形成过程中存在HSP70基因的高水平表达 ;③气滞血瘀型明显高于其他各型 ,有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络泰对血瘀证患者氧自由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瘀证与氧自由基损伤的关系 ,络泰 (三七总皂甙粉针剂 )对血瘀证患者氧自由基损伤的干预作用 ,络泰对血瘀证候的疗效。方法 :5 0例血瘀证患者加用运用络泰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血瘀证各项症状、血浆SOD、MDA值的变化 ,并与 30例健康人的SOD、MDA值比较 ;用尼莫地平法评价络泰对血瘀证证候的疗效。结果 :①与健康人比较 ,治疗前血瘀证患者的血浆SOD降低 ,MDA升高 (P均 <0 0 1)。②治疗前血瘀证积分与血浆SOD值呈负相关 ,r为 - 0 770 (P <0 0 1) ;与血浆MDA值呈正相关 ,r为 0 80 1(P <0 0 1)③经治疗后血瘀证积分下降、SOD升高、MDA下降 (P均 <0 0 1)。结论 :血瘀证患者体内存在氧自由基损伤 ,络泰对其有很好的干预作用 ,络泰对血瘀证证候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个主证型及血瘀证兼证。根据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因素及中医分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情况的OR值分别为2.581、2.318、2.272;两组间中医主证的分布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血瘀证兼证出现频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瘀证候。  相似文献   

10.
血瘀证临床常见 ,以疼痛固定不移 ,如针刺刀割 ,夜间加重 ,同时有肿块 ,按之不移 ,反复出血 ,色暗有块 ,皮肤瘀斑 ,肌肤甲错 ,以及面色、舌色青紫 ,脉涩或结代或无脉症等为辨证要点。其病证变化多端 ,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笔者就临床所治此证列举数例以证之。1 脑鸣昏厥证刘某 ,  相似文献   

11.
本组病例选择条件:①中风发病后半年以上者; ②以失语为主症者;③诊治经过记录详细者。68例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发病时诊断为中经者34例,中腑者19例,中脏者15例。西医分型: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28例。辨证论治。分为四型。①痰阻舌本兼肝阳上亢型17例;②痰阻舌本兼气虚血瘀型21例;③痰阻舌本兼脾气虚衰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肠癌血瘀证量化辨证标准。方法:在对311例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辨证,根据各相关中医症状在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这些症状进行赋分;应用ROC曲线的方法选择最佳诊断阈值从而建立量化辨证标准;以专家组统一辨证作为“金标准”对建立的量化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结果:胁刺痛、少腹刺痛、唇紫暗、舌紫、舌青、舌晦暗、舌瘀点瘀癍为肠癌血瘀证的相关中医症状,分别赋为18、16、26、20、20、13、23分;量化辨证标准为≥13分;回顾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80%以上,阳性似然比60.60。结论:建立的量化标准的特点是:①较符合肠癌的临床特点;②符合中医辨证的临床实际;③数理统计方法的运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1999年2月—2003年10月在北京中医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患者,共58例。符合标准:①WHO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同时符合②《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病诊断标准;及③中国中西医结合会血瘀证及气虚证诊断标准。年龄大于70岁,或/和心、肝、肾功不全者不入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各兼证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高;在各主证、兼证分布特点中,气阴两虚为主证和阴阳两虚为主证两者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血瘀证与气郁质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是血瘀证的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中,血瘀证与气郁质相关,气郁质是血瘀证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权威中医临床各科教材,挖掘中医证素诊断规则,为临床诊疗及证候辨证量表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教材中记录的中医病证数据751条,经证候、证型术语规范化及证素拆解后,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14.1挖掘平台挖掘证候到证素的分类关联规则。结果:共挖掘出证素诊断规则25条,其中,病位证素诊断规则5条,病性证素诊断规则20条。结论:1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咳嗽、月经量少或小腹痛的病位分别对应肾、肝、肺、胞宫;2具有口苦、舌苔黄、尿短黄之一即可诊断有热;具有脉涩、舌紫黯之一可诊断血瘀;有盗汗可诊断阴虚;脉弱、倦怠乏力诊为气虚;症见胸闷、脉滑、舌苔腻诊为痰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复杂算法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将中医诊断方法与复杂算法结合,以期通过复杂算法研究证候诊断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包括5种病的696例病例,采用信息熵的关联度和多元对应分析对中医证候中的血瘀证及亚型进行研究。结果基于信息熵的关联度提取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4种血瘀亚型的症状体征,得出4种亚型的共同症状体征共12项作为总体血瘀证的症状体征。说明血瘀兼证=血瘀证 兼证;同时得出气虚血瘀患者的总体血瘀证贡献度远大于其他3类亚型。利用对应分析得出5种疾病与血瘀兼证的相关距离表。结果显示气虚证位于5种不同部位血瘀证的中央。类风湿关节炎与阴虚血瘀证的关系最密切;肝硬化与气滞的关系最密切;月经不调与气虚、气滞的关系最密切;脑梗死与气滞痰浊的关系密切;心绞痛与痰浊的关系最密切。结论综合以上2种算法,说明复杂算法适合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同时得出气虚证是伴随血瘀证的主要证候,不同兼证的血瘀证除有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公共症状,它们各自在不同部位所占的权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参考下列各类证候表现,作出主证及兼证的辨证诊断:(一)实证1.痰阻:苔腻、胸闷(胸痛)或伴恶心呕吐或痰多。偏寒:苔白腻,脉沉滑;偏热: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2.血淤: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紫暗或淤斑,脉弦细、涩或结代。  相似文献   

18.
久病入络,由气入血之证治 景岳曾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肝胆。叶氏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肝为主气主血之脏,在病理情况下,其病易由气分到血分而使血络淤阻,导致胁痛顽固不愈。他指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治治气治血之当然也”。还指出:“久病在络”,“久病血瘀”。辨证要点:①得病日久不愈,②胁痛部位固定为刺痛。治疗上叶氏提出,“辛香缓通”,“议通少阳阳明之络,通则不痛”。以辛润温通为主,顺肝之性以达温通阳气而散结,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胁痛自愈。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肝病的辨证要点: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乃罢极之本,主藏血,主疏泄,性升发,喜条达。肝病可虚可实,可寒可热,或虚实挟杂,寒热错杂,针对肝病辨证的复杂性,特提出以下两点,以挈辨证之要领。(一)把握主要证候进行辨证:①胁肋胀痛:肝经之脉布于胁肋,凡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测定颈动脉硬化瘀证、非瘀证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①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IMT无明显差异;②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瘀证组与正常人组Hcy水平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