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控制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我院干预前后(2012、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百分比由2012年的31.3%下降至21.9%,重点中药注射剂品种2013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2年,部分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下降。结论:我院制定的对中药注射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马姝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28-32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分析。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市近五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比例大小分别为:2008年56.4%、2009年61.7%、2010年65.5%、2011年70.2%、2012年74.1%。依此分析得出:中药不良反应主要归根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逐年呈增长趋势,面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受质疑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并且有较高的病死率。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43.1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0.12%);涉及1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现象多种多样,以药物热最常见。结论制药企业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外,医疗机构应合理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预防、处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收集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控,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预后。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期间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157例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予以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以疼痛最为多见;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年龄、用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用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原因均会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当积极采取一系列的相应的解决崔策,减少不良反应,避免病情加重,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的原因。方法通过2006~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解读,不良反应监测资料,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找出防治措施。结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谨慎使用中药注射剂,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 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43.1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0.12%);涉及1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 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牛绍利  穆瑞松  孙学琴 《海峡药学》2009,21(11):247-249
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9月份收集到1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有8例属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抽查总报表66.66%。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重视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发挥中药注射剂应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1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1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以皮疹、瘙痒、注射部位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类型,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历,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使用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 在病例中怀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17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59例;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8.72%,且其治愈时间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0~30 min较多,占41.03%;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占61.54%;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和心血管循环系统症状,其中以皮肤损害比例最高,达55.56%,循环系统症状占23.93%。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的为喜炎平注射液69例,占58.97%。结论 熟练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中药注射液药学管理工作分成两个阶段,在2010年继续使用传统管理方法,在2011年1月开始在传统管理工作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管理,比较两个年度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2010年度共报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7起,不良反应发生率0.35%;2011年度共报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21起,不良反应发生率0.10%,2010年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2010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通过药学干预及时避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使用的合理、有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方法将本院中药注射液药学管理工作分成两个阶段,在2010年继续使用传统管理方法,在2011年1月开始在传统管理工作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管理,比较两个年度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2010年度共报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7起,不良反应发生率0.35%;2011年度共报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21起,不良反应发生率0.10%.2010年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2010年度,并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4.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通过药学干预及时避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使用的合理、有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院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为54例(50.94%);引发不良反应最多者为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其次为清热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用药24 h以内的45例(42.45%);判断为新的不良反应29例(27.36%).结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强药学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1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俞佳  马珂  祁金文  金戈 《中国药业》2003,12(8):59-6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紧密配合并实施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本院2010~2012年收集的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品19个品种,产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71%),儿科患者次之(27.1%)。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主要为七叶皂甙钠针,有180例,占86.1%,其次为抗病毒药物,如双黄连粉针、喜炎平针等,有24例,占11.6%。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寒颤居多,占(61.1%),其次为皮肤症状及附件损害。其中新的、一般的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1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及时对症处理,对原患疾病影响小。结论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重视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疗效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8.
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中国药物警戒》2011,8(8):498-500
目的通过对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ADR的因素和特点。方法对某市不良反应中心提供的某市2006~2009年402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2例中药注射剂ADR中以中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结论中药注射剂ADR与药品种类、年龄、给药方式等因素有关,应遵循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0~9岁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33例,比例最高;患者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