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术中使用曲安奈德-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填充缓解术后疼痛效果。方法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疗的患者180例(均为恒牙,共180颗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90颗牙)。实验组采用曲安奈德-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照组90颗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两组均以糊剂加牙胶尖冷侧压法一次性根管填充。观察两组术后72 h、1周疼痛情况及术后6个月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72 h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实验组死髓牙、多根管牙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后72 h 两组活髓牙、单根管牙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氢氧化钙糊剂能够有效地降低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72 h疼痛发生率,特别是对死髓牙、多根管牙的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波技术在磨牙根管预备中的I临床应用方式。【方法】将73名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91颗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超声器械、手持器械以及联合超声和手持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结果】联合组操作时间(粗直根管2.30±0.68min,狭小弯曲根管3.01±0.48min)明显少于手法组(粗直根管3.11±0.41min,狭小弯曲根管4.22±0.63min),联合组在狭小弯曲根管预备中的根管内台阶发生率最低(0),明显优于超声组(13.7%)和手法组(3.2%)。【结论】综合应用超声器械和手持器械是进行磨牙根管预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牙60个。对照组患牙用不锈钢K锉以标准的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实验组患牙用镍钛手用旋转器械以冠根向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拍摄X线片,观察预备后根管的形态、根管充填效果;记录根管预备后器械折断、变形情况。1周后复诊,评价患牙的疼痛发生率。[结果]预备后根管不良形态的发生率,对照组为53.33%,实验组为3.33%;根充适充率,对照组为63.33%,实验组为86.67%;根充后疼痛发生率。对照组为75.00%,实验组为11.67%;断针率实验组为2.78%,对照组为0;器械变形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41.67%。[结论]ProTaper手用镍钛器械器械具有根管成型效果佳、恰充率高、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低、器械折断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弯曲根管的预备。  相似文献   

4.
根管超声波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根尖周指数对超声波技术治疗根管效果的评价,方法:对95例106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牙齿进行超声波预备一次根管充填治疗后,以同期治疗81例94颗慢性根尖周炎牙齿作为对照,2-4年间复查,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波与常规手持器械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效果影响有一致性(P>0.05)。结论:超声波根管治疗具有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PAI系统对评定根尖周病疗效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牙髓死活对根尖探测仪准确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髓牙及死髓牙对根尖探测仪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221颗,根据牙髓的活力分为根管活髓牙组及根管死髓牙组,采用ROOT-SW根尖探测仅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后,带针拍摄X线牙片以了解其准确性。结果:根管死髓牙组的准确率为92.1%,根管活髓牙组的准确率为76.5%,两组间准确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牙髓活力明显影响根尖探测仅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选择死髓恒牙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根管预备后不暂封FC棉捻,同时口服灭滴灵和先锋霉素Ⅳ;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封FC棉捻,但不口服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1%,表明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死髓恒牙根管预备后不暂封,同时口服灭滴灵和先锋霉素Ⅳ可降低根管预备后并发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7.
吕金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20-2421
目的:观察超声根管预备一次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口腔内科门诊137例患者的235颗牙齿,常规开髓、揭髓顶、测量根管长度后用超声波根管预备,经完善的根管充填,术后72 h复诊观察术后反应.结果:33颗牙齿(10.21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反应,其中死髓牙、磨牙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讨论:运用超声波根管预备可降低术后反应的发生率,省时、省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李一妹 《当代医学》2009,15(1):107-108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预备方法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20例患者的218颗患牙分别采用逐步后退法和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观察各自的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活髓牙中,分别有16.2%(后退法组)和14.3%(深入法组)发生约诊间痛,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很小;在死髓牙中,分别有27.1%(后退法组)和15。0%(深入法组)发生约诊间痛,结果显示,逐步后退法组明显高于逐步深入法组。结论对死髓牙患者,采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可以减少约诊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HERO-642系统采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162例(174颗牙),随机分成两组,HERO-642机用组(实验组)和手用不锈钢器械手用组(对照组)预备根管,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及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根管充填适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欠充率低于对照组(P〈0.01),超充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预备锥度和流畅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反应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HERO-642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明显提高了磨牙根管预备、充填的质量,且术后疼痛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用普通的不锈铜K、H锉对后牙根管进行预备,观察根管治疗术中根管的阻塞情况。方法选择需做根管治疗的208个临床病例,前磨牙68颗,磨牙140颗,随机分为不锈铜K型锉根管预备实验组和不锈钢K、H锉交替使用的传统根管预备对照组,每组104颗牙。结果实验组根管治疗中发生根管阻塞率为16.35%,对照组中为35.58%,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通根管K锉较H型根管锉在后牙根管预备中较安全,根管阻塞率低,根管充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声根管预备一次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口腔内科门诊 137例患者的 2 35颗牙齿 ,常规开髓、揭髓顶、测量根管长度后用超声波根管预备 ,经完善的根管充填 ,术后 72 h复诊观察术后反应。结果 :33颗牙齿 (10 .2 1%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反应 ,其中死髓牙、磨牙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讨论 :运用超声波根管预备可降低术后反应的发生率 ,省时、省力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陈桂军 《海南医学》2010,21(19):56-57
目的对超声波和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应用于根管预备的疗效作出评价。方法收集近3年临床初诊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颗患牙,随机则分成4组,根管预备分别采用超声法和常规手持器械根管预备法,并分别以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作为冲洗液,预备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菌培养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甲硝唑组其厌氧菌减少程度均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P〈0.01),尤以甲硝唑超声波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最明显。结论超声波与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超声波根管器械预备根管的时间短,术后效果好于手用根管器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牙髓不同的感染状态对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根管治疗病例,每人1颗患牙,分为死髓牙组和活髓牙组.对比根管预备后、根管充填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根管预备24 h内,死髓牙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均高于活髓牙.根管充填后12 h内,死髓牙疼痛程度高于活髓牙.结论 根管治疗早期死髓牙疼痛情况高于活髓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死髓牙在根管预备封药后并发急性根尖周炎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186例死髓牙根管预备封药后的继发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患牙分次根管预备后无继发感染。结论:原因可能与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牙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牙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对隐裂牙牙髓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间入院诊治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72例(80颗牙)。根据数字随机表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40颗牙)和时照组(36例,40颗牙)。实验组应用牙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31颗牙,好转7颗牙,治愈率为77.5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14颗牙,好转14颗牙,治愈率为35.00%,总有效率为70.00%;2组差异显著(〈0.05)。结论:牙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26-2927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根管预备器械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120名患者的180颗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颗牙,分别采用机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器械、手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器械及不锈钢K-锉(MANI)根管预备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并用标准牙胶尖加根管糊荆测压充填。结果:机动与手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效率高,根管充填后1周内疼痛发生率低,恰填率高,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MANI切割效率低,根充后1周内疼痛发生率高,恰填率低,与镍钛器械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镍钛根管预备器械切割效率高,省时省力,根管治疗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别运用K3镍钛机动器械和手用器械进行活髓牙根管预备,比较和分析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因临床上修复需要接受选择性去髓术的82例患者共161颗活髓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K3镍钛机动器械(机动组,n=84)和不锈钢K型根管锉手用器械(手扩组,n=77)进行根管预备。1周后复诊,双盲法记录疼痛发生情况,Georgopoulou标准分级评定疼痛反应;分析和比较两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及疼痛反应程度。结果机动组和手扩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9.76%和55.84%,II~III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95%和18.1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与牙位的关系分析显示,手扩组根管预备后磨牙Ⅱ~Ⅲ级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前牙和前磨牙(P〈0.01)。结论采用K3镍钛机动器械进行活髓牙根管预备高效安全,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且反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管长度测量仪与机动镍钛器械联用(直接电测法)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65例(共72颗患牙),采用“直接电测法”进行机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观察患者根管治疗诊间急症(IAE)情况,并统计根管治疗成功率。结果 IAE分级统计结果:0级患牙65颗,I级患牙6颗,II级患牙1颗,III级患牙0颗。IAE发生率为1.39%,根管治疗成功率为87.5%。结论使用“直接电测法”控制机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能够在简化临床步骤的同时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择死髓恒牙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根管预备后不暂封FC棉捻,同时口服灭2滴灵和先锋霉素Ⅳ;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封FC棉捻,但不口服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1%,表明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死恒牙根管预备后不暂封,同时口服灭滴灵和先锋霉素Ⅳ可降低根管预备后并发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3):8-9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中根管预备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方法选择90颗拟行根管治疗术的磨牙和前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护理配合;同时选取90颗需要根管治疗术的患牙作为对照组,操作过程中未行四手操作,记录各组操作时间;并请患者对根管预备过程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90颗磨牙和前磨牙根管预备后仅3例出现轻微不适,对照组24例出肿胀和疼痛(P〈0.05);实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8.6±3.8)min,对照组(46.5±4.1)min(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89.40±5.12),对照组(66.88±6.31)(P〈0.05)。所有患牙根管治疗后都达到根管治疗成功的标准,无欠充或超充。结论四手操作、无菌护理、默契配合、器械管理、护患沟通是根管治疗术中根管充填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