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在烟草中约含有4000种以上的化合物,它们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药理活性、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其中有43种被明确认定为致癌物质。除此,吸烟还会损害皮肤健康。  相似文献   

2.
将均无致癌性的胺与亚硝酸同时给与大鼠的实验证明在大鼠胃中出现了一种有致癌性的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性问题无论是在学术上或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关注。亚硝酸与胺形成有致癌性亚硝胺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般常用两种方法初估有机化合物对人的致癌可能性,首先看它的化学结构是否与已知的致癌物类伺,其次是对与致癌物有关结构物质进行动物致癌测试。通过这些方法已经找到了许多新的致癌物质,但很耗费时间与资金。如果按照常规方法来检测环境和工业生产中各种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就是在不久的将来,也难以办到。为此,就需要研究与建立致癌性的短期测试方法。本文的目的就是评价文献中已提出的短期测试方法,讨论它们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以便选择一些方法,作为致癌性筛试的基础,检出尚在应用中的可疑致癌物质;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避免采用一些还未了解的潜在致癌物。本研究采用120种化学物,其中58种为已知对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产生致癌性,我们对酱菜中的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多环芳烃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大气、水、土壤和植物中,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化合物与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对哺乳类动物代谢的研究证明,哺乳动物的肝和肺是代谢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重要器官,这种代谢经体内混合功能氧化酶(MFO)作用,将外源性化学物质一方面灭活,另一方面又代谢激活生成环氧化物或终末致癌物质。由呼吸道进入体内的多环芳烃化合物首先与肺上皮细胞直接接触,在混合功能氧化  相似文献   

6.
金属的致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金属对人和实验动物的致癌作用。重点介绍: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确定的4种致癌性金属:砷、镉、铬、镍;对实验动物有致癌性的9种金属,(铍、镉、钴、铬、铁、镍、铅、钛和锌)化合物。金属对人的致癌性与职业、环境或医源性接触金属有关的人类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如下: [砷] 资料表明接触砷化合物可增加人类癌症发病的危险,例如吸入无机砷化合物的炼铜工人、金矿工人、农业工人(洗羊工人、酿  相似文献   

7.
胡娜  许杨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05-1306
黄曲霉毒素是某些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肝毒素,对动物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其毒性比已知的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的毒性高75倍.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试验动物致癌已成定论[1].  相似文献   

8.
[野村茂等:化合物健康障害 関检讨结果报告书,1984,103(日文)] 铬及其化合物的动物实验直到1940年代尚不多见,从1955年Hueper的实验起才算正式开展起来。至今已对23种单一物质及混合物或2~4种组合物进行了实验。主要查找对给药部位致癌性,也观察给药部位以外器官组织的致癌性,及与其他致癌物并用的相互作用。实验的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在周期表上104种元素中,约80种为金属或类金属,其中至少有20种金属对人有毒性,但已知对人有致癌性的金属则为少数。近年来由于职业性肿瘤的研究受到广泛注意,而金属的工业用途甚广,接触人数众多,在环境中存留时间较长,因此金属致癌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评价化学物质的致癌性有三类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整体动物实验、与体外致突变试验。依靠这三类方法,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82年确定了30种化学物质或作业对人有致癌危害,其中包括砷、铬、镍及赤铁矿开采。虽然尚有数以千计的化合物经体外致突变试验显示有致突变作用,或数以百计的化合物经整体动物实验发现有  相似文献   

10.
镍作为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之中。自南威尔士Clydach地区首次报道镍工肺癌高发以来,镍及其化合物的致癌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来镍及其化合物致癌性的流行病学与毒理学证据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镍及其化合物致癌性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77年杉村等就在色氨酸热解产物中检出了强致突变物3-氨基-1,4-二甲基-5 H-吡啶并[4,3-b]吲哚及3-氨基-1-甲基-5 H-吡啶并[4,3-b]吲哚,这些物质对小鼠和大鼠有明显的致癌性,随被命名为致癌性色氨酸热解产物。杉村等根据这些致癌物质存在于沙丁鱼干和牛肉中而认为是来自食品的致癌物。最近证实色氨酸热解产物也存在于大气粉尘和雨水里,广泛分布于一般环境中。此外,这种致癌物能诱发痉挛、影响多巴代谢、及血小板凝集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 ,过量摄入可引起急性中毒。另外 ,它在适宜条件下与伯胺仲胺等结合 ,生成N一亚硝基化合物。N一亚硝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已知可使多种动物 ,多种器官组织产生肿瘤 ;少量多次长期摄入或一次冲击量均可致癌。至今尚未发现有一种动物对N一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有抵抗力。尽管目前对N一亚硝基化合物是否对人类有致癌性尚无定论 ,但对某些地区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表明人类某些癌症可能与之有关[1 ] 。因此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已引起食品卫生界的广泛重视 ,为观测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我们以…  相似文献   

13.
自Magee和Barnes发现二甲基亚硝胺(NDMA)能引起大鼠肝癌以来,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性得以广泛研究。已知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强致癌物。目前已对300多种这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其中90%以上已被证明对多种动物有致癌作用。在所试动物中(包括灵长类在内),尚未见对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作用有抵抗力的报道,因而尽管目前尚无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致癌的直接证据,但人们对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类肿瘤病因中所起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使用CPBS法(致癌性预测与选择试验组合的方法),对巴黎居里研究所新合成的5种萘基呋喃化合物致癌性的预测结果:其中A、B、C 3种化合物可能是潜在致癌物的概率相当高,D、E 2种化合物可能是非致癌物的概率也相当高,这与动物体内的试验结果十分相符。作者认为,此法可广泛用于分析短期筛选试验结果,以预测遗传毒性物质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癌症的致病原因,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为不少食物都含有致癌物质。在致癌物质中,亚硝胺是近年来为我们逐渐熟悉的一种致癌性很强的物质,它可以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目前已知,胃癌、食道癌、肝癌、肠癌、泌尿系统癌症等,大多都与过量摄人亚硝胺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以至在全世界,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都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加工肉和/或鱼的防腐和发色。最近报道,在各种致突变试验中,亚硝酸钠具有很强的—shima,1980)。同时也已证明亚硝酸钠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N—亚硝基化合物对很多种属动物都具有强的致癌活性。动物体内和食品中的硝酸钠可部分地还原为亚硝酸钠(Heisler,Siciliano,Krulick et al.1974;Ishiwata,Boriboon,Nakamuraet al.1975)。但直到目前,尚没有关于这两种化学物质致癌性试验的重要报告。为了弄清这两种化学物的致癌性,因此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7.
Mirvish 1972年首先报告了在体外试验中,维生素C(Vc)有抑制胺类和亚硝酸盐形成致癌性N-亚硝基化合物的作用。这是基于Vc能与亚硝酸盐很快地形成亚硝基-抗坏血酸盐的中间物。为了了解在哺乳类胃肠道中,Vc是否亦有抑制亚硝胺形成的作用,作者应用有强致癌性及致畸性的乙基亚硝基脲或其  相似文献   

18.
煤焦沥青诱发大鼠肺癌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剂提取、真空升华及柱层析等方法从煤焦沥青中分离出一种不溶于或骓溶于甲醇、易溶于环已烷、真空升华温度在250-300℃之间,在硅胶柱中能被正已烷淋出的组分,具有比同剂量BaP高得多的致癌性。估计是一种脂肪烃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应对煤焦沥青的致癌性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存在的致癌因子除放射性,致癌性烃类化合物、激素等外,最近的资料表明还有下列几类致癌物质(1)微生物产生的致癌物(2)植物来源的致癌物(3)食品烹调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4)生物体内和食品中生成N-亚硝基致癌物。在微生物产生的致癌物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真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B_1、G、M等数种,就其毒性而言以B_1、M最强,G次之。动物试验证明,它们可诱发从鱼至猿类等多种动物发生肝癌。致癌性以B_1最强,有人认为大鼠只要经口摄入1ppb的黄曲霉毒素B_1就可以诱发肝癌。在泰国和印度等地有由于黄曲霉毒素引起人中毒死亡的报告。有人认为泰国和东非各地的肝癌发病率高与当地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1)少吃或不吃盐腌、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如咸鱼、火腿、腊肉等盐腌食品均含有较多的盐,有损胃粘膜的完整性,同时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可使致癌物质3-4苯并芘含量增加而促进胃癌发生。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若饮食不定时定量、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对胃是一个损伤性的刺激,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腌菜。因此类食物中含有或能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