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改善出血治疗、肝功能异常者给予护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孢素+司坦唑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生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象、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治疗组与仅支持治疗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规范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规范化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作为基层医院的有利选择。  相似文献   

2.
杨青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30-4431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方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8例,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雄激素、环孢素A及左旋咪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1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血生髓方剂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1.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均优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象指标,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唐丽娜 《吉林医学》2010,(33):6025-6026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6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力龙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菌素A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感染发生率占1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感染发生率占36.4%,两组总有效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给予司坦唑醇、环孢素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7月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6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司坦唑醇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司坦唑醇和环孢素A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Hb、PLT、WB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予以司坦唑醇、环孢素A联合治疗,既可较好地改善其血液指标,又可减少毛发异常、皮疹、牙龈增生、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强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 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的表达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high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4/CD8低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外周血CD3+CD8+的表达高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0.05)。 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可能和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正确用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环抱菌素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方法:密封信封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增加环孢菌素A治疗。研究评估:(1)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2)副作用发生情况。(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1)研究组对比传统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更高。P0.05;(2)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P0.05。(3)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相似,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比传统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环抱菌素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指标,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贫血患者中选取71例,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组(29例)与缺铁性贫血组(42例),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1名正常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液检验,对比贫血患者血液检出情况,并观察三组患者血液检验各指标水平情况。结果①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血液检验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Hb、MC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MC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MCV、RDW水平较缺铁性贫血患者更低,且Hb、RBC、MCH水平较缺铁性贫血患者更高,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贫血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检出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效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雄激素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骨髓象等指标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各指标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马钱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78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加马钱子组)和对照组(常规中药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马钱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56.41%。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钱子入伍补肾活血中药能显著提高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缓解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3、CD8单抗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6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CD3、CD8单抗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环孢菌素A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54.8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D3、CD8单抗联合比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应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康力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9%,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8%)(P〈0.05)。两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小板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应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26-129
目的 探讨三黄三仙汤对肾阴阳两虚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十一酸睾酮胶丸口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促进造血的药物如生血宁/叶绿素铜钠片辅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三黄三仙汤治疗。经过6 个月以上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有效病例中骨髓增生程度得到明显改善;(3)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黄三仙汤治疗肾阴阳两虚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中医症状,且症状的改善会先于实验室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雄性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象,随访1年评价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Hb)≥110 g/L、血小板计数(PLT)≥80×109/L、白细胞计数(WBC)≥4×109/L者占比高于对照组的(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抑制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有效促进患者血象恢复,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咖啡酸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对比。对照组采用康立龙、环孢素A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咖啡酸。结果治疗后咖啡酸组疗效、外周血象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咖啡酸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WBC、HGB、PLT,改善出血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8.
山莨菪碱与康力龙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与蛋白同化剂(康力龙)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1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山莨菪碱和康力龙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康力龙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环孢素A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实验观察。方法把在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开始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了观察的对象,共50例,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配成不同的小组,包括干预组(环孢素A治疗)以及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贫血改善现象、并发症出现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明显更高,干预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相关指标对比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环孢素A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果,同时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出现,帮助改善患者贫血现象,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对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