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各组糖尿病患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R患者VEGF水平在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显著升高(p〈0.01),到增殖期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VEGF水平与新生血管活动呈正相关。检测DR患者VEGF水平有助于了解该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Mǚller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瑜 《吉林医学》2007,28(4):436-43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促进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DR是最严重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之一,其致盲率占眼科双眼盲的第一位。因此,研究刺激VEGF分泌增多的因素,从而控制DR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VEGF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眼部视网膜Mǚller细胞分泌VEGF主要受缺氧、高糖、胰岛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视网膜Mǚller细胞分泌VEGF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不可逆的失明,DR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新生血管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公认的最重要的眼内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RS)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能够调控VEGF的表达,共同促进DR的病程发展。该文就ERS和HIF-1对于VEGF的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秀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588-59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1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76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41例),DR组又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组(NPDR,45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组(PDR,31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R组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1);PDR组血清VEGF、TNF-α及CRP水平显著高于NPDR组(P〈0.01)。结论血清VEGF、TNF-α及CRP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以探讨其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1个月(DM1)、3个月(DM3)及6个月(DM6)组。大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制备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VEGF于CON和DM1组只表达于内核层及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病程3月时,尚可见视网膜血管的阳性反应。6月时,阳性反应范围又扩大致视杆内节和色素上皮细胞,结论 随病程进展,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呈逐渐增强的趋势,提示它在早期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月(DM1),糖尿病3月(DM3)和糖尿病5月(DM5)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结果:3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强,NOS活性增强,NO含量增高,5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表达进一步增强,而NOS活性开始减弱,NO含量减少,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过度表达和NOS活性,NO含量的变化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眼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眼组织内皮抑素(ES)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以及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并按ELASA法检测各组组织中内皮抑素含量变化。结果:随着病程延长,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强,内皮抑素含量增高;川芎嗪组ES水平始终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过度表达和内皮抑素含量的变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川芎嗪能反馈调节STZ大鼠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S的表达,促进DR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21例糖尿病视网膜无病变组(NDR组),又将DR组分为背景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19例和增值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2例。分别检测各组VEGF值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NDR组、BDR组及PDR组VEGF含量(pg/ml)分别为108.4±27.2、185.2±32.6、162.3±28.7、220.3±44.6和201.9±31.7。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BDR、PDR与ND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R与BDR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物学活性而达到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进展。本文对目前Bevacizumab在DR治疗中的黄斑水肿、DR增殖期的治疗、与激光光凝并用、玻璃体切割术前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的VEGF和IGF-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再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3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组22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和IGF-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型DR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及增生型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和增生型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及IGF-1水平随着DR的发生、黄斑水肿以及DR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 各组糖尿病患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R.患者VEGF水平在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显著升高(p<0.01),到增殖期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VEGF水平与新生血管活动呈正相关.检测DR患者VEGF水平有助于了解该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和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并发症的多重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无亲缘关系的T2DM患者274例和120例健康个体,均为汉族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三个病例组,搜集相应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有关临床与生化指标,对不同组间的临床与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糖尿病患者易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合并肾脏病变的比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而C肽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多重回归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LDL、TC、HbA1c水平,合并肾脏病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呈正相关。结论VEGF、LDL、TC、TG、HbA1c、合并肾脏病变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发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识。阻断VEGF信号转导通路上的任何环节即可抑制VEGF发挥其生物学特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文章以治疗DR的抗VEGF药物的不同作用位点为分类依据,对目前处于临床或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各类药物的机制和疗效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血浆VEGF增高可通过多种途径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导致视网膜微血管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不加以干预可致盲。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具有无创、快速、安全、高分辨率的特点,可在不同层面观察和量化分析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变化情况。本文将综述OCT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DR中微动脉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新生血管、糖尿病脉络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神经损伤的应用,了解DR不同的形态学改变,实现对DR的早期筛查、监测及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促进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DR是最严重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之一,其致盲率占眼科双眼盲的第一位。因此,研究刺激VEGF分泌增多的因素,从而控制DR新生血管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VEGF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眼部视网膜Mller细胞分泌VEGF主要受缺氧、高糖、胰岛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视网膜Mller细胞分泌VEGF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VEGF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已经证明D…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DR的危险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近年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它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旨在探讨血浆tHcy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许枫  潘海林 《医学综述》2007,13(15):1164-116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PF),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生成和血管渗透促进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受损所致。随着免疫生化技术,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VEGF在DR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DR发生发展中有关VEGF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关系。方法 对158例T2DM患者进行血清VEGF和HbAIC检测及眼底检查。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组血清VEGF和HbAl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在DR轻、中、重三组中,VEGF水平随病变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 血清VEGF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及其他微血管病变的指标。血清VEGF与HbAlC在DR的早期诊断及反映DR病变程度上,两者可能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DR病人血浆VEGF和VWF的变化,其中,非增生性DR(NPDR)28例,增生性DR(PDR)30例。并与5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病人进行比较,同时以4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病人血浆VEGF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7.09、28.85,P<0.001);DR病人血浆VEGF和VWF明显高于NDR病人,差异有显著性(t=10.35、16.02,P<0.001);PDR病人VEGF和VWF明显高于NPDR病人,差异有显著性(t=6.74、7.01,P<0.001)。NPDR和PDR病人血浆VEGF与VWF呈明显的正相关(r=0.569、0.629,P<0.001)。结论血浆VEGF和VWF水平变化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