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探讨本区孕妇梅毒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利于《郑州市防治艾滋病梅毒“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实现。方法对本区十家医院每例初次产检的孕妇进行梅毒筛查,发现阳性患者进一步检测以确诊,并进行追踪治疗。结果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监测24260例孕妇,发现梅毒阳性孕妇56例,阳性率为230.83/10万(56/24260);其中本地孕妇阳性率为133.07/10万(20/15030),外来孕妇阳性率为390.03/10万(36/9230)(P=-0.000)。年龄17~40岁,以20~30岁为主;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或高中;职业以无业、待业居多。18例梅毒阳性孕妇已终止妊娠,另8例梅毒阳性孕妇在规范的治疗下继续妊娠。梅毒阳性孕妇所生的30例新生儿均梅毒阳性,24例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6例失访。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梅毒筛查并对阳性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妊娠梅毒的普查及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甘草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提高甘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95%乙醇水溶液和50%乙醇水溶液对药材进行提取得到浸膏,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RP-18、MC I等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33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化合物1),β-谷甾醇(化合物2),5-O-甲基甘草西定(化合物3),1-甲氧基榕叶酚(化合物4),二十二烷醇(化合物5),白桦脂酸(化合物6),甘草西定(化合物7),齐墩果酸(化合物8),华良姜素(化合物9),咖啡酸二十二酯(化合物10),新甘草酚(化合物11),甘草宁H(化合物12),异甘草醇(化合物13),甘草素(化合物14),黄羽扇豆怀特酮(化合物15),3R-驴食草酚(化合物16),刺甘草查耳酮(化合物17),甘草香豆素(化合物18),甘草芳香豆素(化合物19),7,2,′4′-三羟基-5-甲氧基-3-芳香豆素(化合物20),甘草瑞酮(化合物21),异甘草素(化合物22),甘草醇(化合物23),芒柄花素(化合物24),甘草利酮(化合物25),格里西轮(化合物26),芒柄花苷(化合物27),甘草苷(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相关报道进行简单概述。结果概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吸收特点及黄酮类化合物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结论黄酮类化合物磷脂复合物,可提高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传统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技术,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甘肃蚤缀7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脂肪类和甾体化合物共12个,分别是:棕榈酸(化合物1),棕榈酸乙酯(化合物2),二十六烷醇(化合物3),正三十烷酸(化合物4),正二十二碳酸二十六烷醇酯(化合物5),β-谷甾醇(化合物6),α-菠甾醇(化合物7),α-菠甾酮(化合物8),豆甾醇(化合物9),β-胡萝卜苷(化合物10),22,23-二氢菠甾醇(化合物11),麦角甾醇-5,8-过氧化物(化合物12)。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康定乌头Aconitum tatsinenense Finet et Gagnep.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核磁共振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康定鸟头根中分离得到了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头碱(aconitine,化合物1)、北乌碱(beiwutine,化合物2)、中乌头碱(mesaconotine,化合物3)、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化合物4)、尼奥宁(neoline,化合物5)、牛扁碱(lycoctonine,化合物6)、德素灵(delsoline,化合物7)、滇乌碱(yunaconitine,化合物8)、塔拉萨敏(talatisamine,化合物9)和查斯曼宁(chasmanine,化舍物10),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康定乌头根有较好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花柳珊瑚Anthogorgia Specie乙酸乙酯部分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均为倍半萜类物质,其中1个为倍半萜单聚体,其为一对对映异构体,化合物(1a)、化合物(1b)。1个降碳倍半萜,化合物(2);3个愈创木薁类倍半萜,分别鉴定为:linderazulene(3)、ketolactone(4)、2,2’-biguaiazlenyl(5),其中化合物3和4为倍半萜单体,化合物5为倍半萜的二聚体。结论 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株珊瑚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a)为新的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且首次从该物种中分离得到,花柳珊瑚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5在NO抗炎实验中,显示中等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平 《中国药房》2006,17(20):1596-1598
目的:研究中药鸡血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鸡血藤70%乙醇浸膏的乙醇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密花豆素(化合物1)、芒柄花素(化合物2)、大豆苷元(化合物3)、毛蕊异黄酮(化合物4)、焦性粘液酸(化合物5)、间苯三酚(化合物6)、琥珀酸(化合物7)、β-谷甾醇(化合物8)。结论:化合物1为7,3’,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是一个新化合物,化合物4、5、6、7则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07-11号土壤真菌发酵液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土壤真菌07-11号菌株的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光谱测定,鉴定两化合物分别为Ⅳ-(4-羟基-2-甲氧苯基)乙酰胺(1)和麦角甾7,22-二烯-3,6-二酮(2)。化合物l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是从同属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的光谱数据以及化合物2的全部氢谱数据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孙莉  闫永波 《中国药业》2011,20(22):34-34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 Edge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菊状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学成分,鉴定为胡萝卜苷(化合物1)、香草酸(化合物2)、香草醛(化合物3)、邻二苯酚(化合物4)、槲皮素(化合物5)、芦丁(化合物6)和松柏苷(化合物7)。结论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竹叶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航  李鹏  朱龙社  谢梅  吴装红 《中国药房》2006,17(13):1035-1037
目的:分析竹叶椒果实化学成分,为竹叶椒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溶剂提取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竹叶椒果实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6个化合物,分别是化合物1香柑内酯、化合物2伞形花内酯、化合物3菌芋碱、化合物4山奈酚、化合物5(3,5-Diacetyltambulin)、化合物6(Zanthonitrile);其中山奈酚系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具有镇痛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方法设计合成了8个含氨基酸的小分子化合物,并用小鼠热板法进行镇痛活性的测定。结果用简便的方法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药理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化合物5d、5f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合成含过氧桥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并考察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以含过氧桥的胺类化合物或醇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水解、缩合、脱保护等4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同时合成了对应的非过氧桥类似物。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IC50值,探讨过氧桥、不同连接键方式、碳链的长度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全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确证;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评价表明,羟肟酸部分是活性必需基团,碳链缩短会导致活性降低,过氧桥结构对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较大,过氧桥取代基的位阻增大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优于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川牛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反复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经质谱、核磁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牛膝乙醇提取物的大孔树脂洗脱部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论其结构鉴定为:化合物(1)杯苋甾酮;化合物(2)24-羟基杯苋甾酮;化合物(3)森告甾酮;化合物(4)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5)(+)-莱昂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其中化合物5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14.
周浩  周峰  周有骏 《药学实践杂志》2015,33(2):131-133,142
目的设计合成对微管蛋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激酶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考察其体外抑瘤活性。方法以取代的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环合、还原、取代等反应制得系列目标化合物,并考察该系列化合物对微管蛋白和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1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j9对微管蛋白和VEGFR-2激酶具有双重抑制活性。所有目标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均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结论该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靶点作用的抗肿瘤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苦石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系统研究苦石莲的化学成分,为进-步开发苦石莲和制定苦石莲药材定量分析标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和制备薄层等常规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采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苦石莲各萃取物、水溶部位和caesalmin C(化合物2)进行了流感甲型病毒活性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从苦石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orcaesalnin E(化合物1)、caesalmin C(化合物2)、5-羟甲基-2-呋喃醛(化合物3)、胡萝卜苷(化合物4)、蔗糖(化合物5)、β-谷甾醇(化合物6)、硬脂酸(化合物7)、咖啡酸十八醇酯(化合物8)、2,5-二羟基苯甲酸乙酯(化合物9),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和化合物2对流感甲型病毒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他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可以作为有效成分定量分析苦石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珍珍  赵氚  陈思  季晖 《药学进展》2011,35(8):353-359
齐墩果烷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抗肿瘤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与肿瘤细胞线粒体途径的激活密切相关。介绍了齐墩果烷三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以及该类化合物激活肿瘤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的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杂多化合物已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该类化合物的独特性质(高分子量,易被还原生成有色产物,参与杂多化合物生成和还原反应离子的多样性)使其在分析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众所周知,杂多化合物能使生物碱沉淀和蛋白质凝聚。因此,杂多化合物在制糖工业中用于分离生物碱,在组织染色和固定神经活体染色中用于组织学研究。杂多化合物还用于分析药品和生物材料,近年来又开始用于酶催化和光合过程的生物研究。此外,杂多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用毒物分析中亦占有特殊位置。本文综述杂多化合物在保护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某些样品分析中的  相似文献   

18.
蜘蛛香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因其药用价值显著而备受重视。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蜘蛛香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研究,介绍了蜘蛛香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研究和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对蜘蛛香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几种明确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做了较详细介绍,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提高苯基取代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本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以邻硝基苯乙酸作为载体的新型异羟肟酸类化合物。方法以硝基苯衍生物,邻硝基苯乙酸等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MTT法检测化合物对A549、BEL-7402、HepG2和MGC-803的抑制作用,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实验进一步验证化合物活性,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化合物的毒性。结果化合物6e、6f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伏立诺他。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实验发现,化合物6e、6f均具有较好的酶抑制作用,与MTT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并从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得出此类化合物的毒性较阳性对照药伏立诺他小。结论以邻硝基苯乙酸作为载体的此类化合物,可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性,并且能增加该类化合物在体内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布依药野苏麻的二萜类成分进行研究,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硅胶柱、Sehadex LH-20凝胶柱、MCI柱等对野苏麻的95%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质谱、氢谱、碳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与民间混用苗药"喔嘎良"的活性成分进行比对。结果与结论:从野苏麻中分离鉴定出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细锥香茶菜乙素(化合物Ⅰ)、大锥香茶菜乙素(化合物Ⅱ)、细锥香茶菜甲素(化合物Ⅲ)、Enanderianin N(化合物Ⅳ)、细锥香茶菜丁素(化合物Ⅴ)、大锥香茶菜甲素(化合物Ⅵ)、线纹香茶菜酸(化合物Ⅶ)、Rubesanolide D(化合物Ⅷ)、Excisanin D(化合物Ⅸ)、Excisanin K(化合物Ⅹ),其中化合物Ⅶ、Ⅸ、Ⅹ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Ⅶ(线纹香茶菜酸)为布依药野苏麻与苗药"喔嘎良"中共同含有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