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喻桃  张玉环 《北京中医药》2006,25(11):700-701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er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瘙痒等特征,本病又名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与祖国医学文献中提及的"四弯风"、"奶癣"、"浸淫疮"、"顽湿"等相似.主要症状是皮疹和瘙痒,皮损多见于四肢屈侧,严重者可波及伸侧及全身.常见于婴儿、儿童和青年.本病病因病机相当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禀赋不耐,脾肾亏损,湿热内生,感受外邪而发病[1].基于对文献的复习和临床实践,本文就特应性皮炎与脾肾亏虚的关系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1933年Wise和suizimrger 命名Atopic deimatitis(AD),译为特应性皮炎,国内又名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亦或称遗传过敏性皮炎,与祖国医学中提及的“四弯风”、“奶癣”等相似。本病常见于婴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型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干燥、瘙痒、皮损多形性并有渗出倾向,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血清IgE增高等特点,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近些年来,A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大量临床文献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的易感因素,有学者指出特应性皮炎属多基因遗传病。大量文献报道指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丝聚合蛋白基因(Filag Grin,FLG)相关,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佳 《江苏中医药》2012,44(5):46-48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相关,具有产生IgE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常自婴幼儿期发病,病情迁延反复,部分可持续至成年期。成人特应性皮炎皮损较儿童期类似,发  相似文献   

5.
特应性皮炎又名特应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儿童特应性皮炎为临床常见病,中医通常认为此病与先天胎毒遗热、后天脏腑失调及外感风湿热邪等因素相关。特应性皮炎发病阶段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老年期。临床中发现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居多。皮损表现与婴儿期相比,患儿皮损更局限,渗出较婴儿期减轻,红斑颜色变暗、变浅,多呈慢性苔藓化表现,皮损界限不清,主要累及四肢屈侧,以肘窝及腘窝为著。病处阴位,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儿童期发病年龄为2~12岁,此时期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之乳食不知自节,易伤脾胃,舌苔多表现为舌尖红、苔白厚腻,辨证为心火脾虚证,因此“脾常不足”为本病根本。文章基于“心常有余,脾常不足”的脏腑相关理论,结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病理特点,发现本病病机以脾虚为本,心火为标。据此,临床上疏风散邪,清心健脾,从心脾来论治儿童特应性皮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结合案例介绍从心脾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心与脾两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治疗应健脾渗湿、清心培土、养血润肤等为主.本文查阅近年来关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了本病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多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以顽固性皮炎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疾病。我们于2004年6月至12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AD2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外合治遗传过敏性皮炎18例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330200)万顺泉主题词皮炎/中药疗法过敏症/中药疗法遗传过敏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具有慢性反复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十分棘手。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8例,获得一定...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与先天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我国的总患病率约为2.78%[2],欧美发达国家可达15%[3]。目前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AD在我  相似文献   

10.
冯令娇  杨素清 《河北中医》2024,(1):158-161+166
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瘙痒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儿童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常规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明显,复发率较高。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患儿减轻皮损、缓解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近年中医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中医诊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atopio dermatitis,简称AD),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称为异位性皮炎、特应性湿疹、婴儿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以及素质性痒疹等,具有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是临床上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多于儿童期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病不仅对患儿的生长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经济负担[1].现笔者就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及治疗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在治疗方面特别强调个体化治疗,本文主要总结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基于肝脾两脏的生理、病理及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结果:女性成年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肝脾同病,肝郁脾虚湿蕴和肝郁脾虚血弱是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常见证型,临床可采用疏肝健脾祛湿法和疏肝健脾养血法进行治疗。典型病例中采用肝脾同调法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皮疹,也可有效缓解瘙痒和不良情绪。结论:肝脾同调法是治疗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遗传可能性的过敏性皮肤病,其患者以婴幼儿居多,与中医学的"胎敛疮"、"奶癣"、"湿疮"、"四弯风"、"血风疮"等病证相似。本病多以四肢屈侧出现多形皮疹为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呈湿疹样或苔藓样改变,瘙痒剧烈,缠绵难愈。近年来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治疗耐受性差等缺点使AD的治疗步入瓶颈,而与此同时中医方法尤其中医外治方法在AD治疗中的优势则得以体现,给AD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就特应性皮炎常用中医外治方法及其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四弯风汤联合西药治疗特应性皮炎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特发性皮肤炎症性皮肤病。2岁以前发病,表现为持续12个月的皮肤瘙痒,皮疹好发于身体屈侧部位,故又称为“四弯风”。有全身皮肤干燥史,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或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临床常应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外用润肤剂和糖皮质内固醇激素,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5.
曹毅主任医师认为小儿特应性皮炎心火亢盛为夙因,与肝、脾、肺、肾四脏关系密切。将出现“干燥-红斑-瘙痒”皮损的患儿,归纳入火炎体质,依据不同伴随症状辨证论治。强调组方要兼顾小儿体质,用药轻灵活泼,祛邪之时注意改善患儿体质,方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介绍2021年5月28日门诊收治的1例6.5岁女患儿,主诉为颈部、肘窝、腘窝等屈侧红斑、丘疹伴瘙痒6年余。现症见皮肤干燥,纳眠差,平素性急,大便干,小便黄,舌尖偏红,苔白厚腻,脉略数。西医诊断:特应性皮炎;中医诊断:四弯风,心火脾虚,兼有肝风内动。治以清利心火,健脾除湿,平肝息风止痒,基于特应性皮炎“心-脾”相关理论,以藤角培土清心方加减,包含太子参、白术、炒鸡内金、生地黄、淡竹叶、莲子心、栀子、白茅根、连翘、山羊角、白鲜皮、炒蒺藜、钩藤、防风、甘草。配合耳穴压豆处方:耳穴心、肝、脾、风溪。佐以中药外洗、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治疗。继以藤角培土清心方联合培土清心耳穴压豆法等治疗,3周后皮疹基本消退,瘙痒控制,一般情况良好,舌苔、舌质改善明显,病情趋于稳定。培土清心方为《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的经典方,特应性皮炎患儿在发病过程中心肝火旺常见,在此方基础上增加山羊角、钩藤,为藤角培土清心方,具有清利心火、健脾除湿,平肝息风止痒之效,外治配以培土清心耳穴压豆疗法(自拟),以心、肝、脾、风溪耳部四穴为主穴位,对于特应性皮炎患儿复杂病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于儿童期发病,其病程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临床所见,特应性皮炎忠儿发病时常伴有纳呆、便秘、腹胀及舌苔厚腻等脾胃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治疗,随着脾胃功能改善,皮疹瘙痒也随之缓解。为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与脾胃功能障碍有无内在联系,笔者于2006年11月-2008年10月对来本院门诊就治的4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就治疗过程中脾胃功能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病常初发于婴儿期,但也有成年发病者。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皮肤屏障异常及多种致病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及易感病毒的寄居,可以诱发或加重皮肤的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1-2],引发皮疹和瘙痒,而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刺激又可进一步加重皮肤炎症。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组胺药、润肤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3],但远期疗效不佳,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大,患者不耐受。随着中医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的优势逐渐彰显。施丽婕,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二十余年,善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胃系病证,现将其治疗成年特应性皮炎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正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1],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大量研究证明中药外用有很好的抗炎及保湿修复屏障功能,且红蓝光的生物效应近年来被不断扩展,不仅可用于痤疮治疗,对多种急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亦有较好疗效。我们应用紫草膏联合红蓝光局部照射治疗特应性皮炎24例取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具有遗传倾向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病于婴儿期、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严重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是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缺乏特异性疗法,且具有高复发率,终生患病率高达8%~18%~([2])。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症状且疗效明显,是特应性皮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儿童皮肤面积与体重比相对较大,且皮肤发育相对不成熟,外用糖皮质激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