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丙泊酚超前平衡镇痛法对肛肠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痔、裂、瘘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两组,其中丙泊酚超前平衡镇痛法(无痛组)60例,术前预先用丙泊酚静脉镇静,局麻手术,术末创面注射长效镇痛剂,术后用自控镇痛泵。对照组60例,术前口服萘普生钠镇痛,局麻下手术,术末切口长效镇痛剂,术后口服镇痛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镇痛麻醉满意率、术后疼痛、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率等。结果无痛组的手术镇痛效果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88.3%,术后疼痛情况、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超前平衡镇痛法在肛肠手术应用中安全有效且手术全程无痛,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术前口服安慰剂(复合维生素),观察组术前口服塞来昔布。两组术后患者均使用自控镇痛泵(PCA泵)。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生命体征、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PCA泵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塞来昔布超前镇痛模式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早期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嵌顿痔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收诊治的18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前镇痛联合平衡镇痛,对照A组患者采用单纯超前镇痛,对照B组患者采用单纯平衡镇痛,统计学对比三组患者在术后不同镇痛模式下的术后镇痛时间、疼痛指数和疼痛时间、疼痛视觉量表积分、尿潴留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在术后镇痛时间、疼痛指数和疼痛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lt;0.05),与对照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疼痛起始时间晚、疼痛持续时间短、疼痛指数低、情感失常率低、尿潴留并发例数少,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前镇痛与平衡镇痛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镇痛效果,并具有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申春蓉  刘梅 《吉林医学》2013,34(23):4701-4702
目的:探讨曲马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将12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超前镇痛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曲马多2.0 mg/kg,术后镇痛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滴注曲马多2.0 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术后1 h、3 h、6 h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1 h、3 h、6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镇痛组,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效果优于术后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腹部手术前静脉应用曲马多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3mg/kg 地塞米松7.5mg,共10ml。对照组切皮前静脉给予等渗盐水 地塞米松7.5mg,共10ml。观察术后12h的镇痛效果和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术后12h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前预先给予曲马多进行超前镇痛,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君德  李雁  张蓉芳  王芳  刘彬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26-126,152
目的探讨改良平衡镇痛法对肛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58例肛门手术患者,术前有效腰腧穴麻醉,术中以自配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浸润注射于创口周围,术后换药时肛门内塞入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进行全程止痛(即改良平衡镇痛法),观察疗效。结果改良平衡镇痛法用于肛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结论改良平衡镇痛法具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在肛门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P组)。A组在术前30 min静脉推注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P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推注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手术结束后3、6、12、24 h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止痛药的需求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3、6、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A组术后需要止痛药患者少于P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及术后拔管时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考酮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mg、氯胺酮25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倩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 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 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 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9.
钟江红  沈洪  叶福才 《广东医学》2002,23(Z1):102-103
目的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 mg、氯胺酮25 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 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情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肛门手术术后镇痛病人镇痛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的择期肛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30),B组(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麻醉操作前5min给予布托啡诺1mg缓慢静脉注射。N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缓慢静脉注射。术毕两组接入不同浓度的硬外镇痛泵。采用双盲法观察VAs评分。记录术后2h、12h、24h、36h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h、12h、24h、36hVA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能与我科麻醉中常规使用止吐药物托烷司琼有一定关系)。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肛门手术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疼痛的发生,减少镇痛泵内药物,为患者提供更经济配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下经肛门手术的麻醉安全性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在全凭静脉麻醉下经肛门手术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3μg/kg、丙泊芬2~3 mg/kg诱导,以丙泊酚6~10 mg.kg-1.h-1持续输注维持麻醉。B组诱导前静脉给予曲马多1.5~2 mg/kg,3~5 min后以芬太尼1.5μg/kg、丙泊芬2~3 mg/kg诱导麻醉,维持麻醉同A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出室前以及术后8 h内疼痛和镇静进行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麻醉后需用血管活性药物者9例,B组麻醉后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1例,明显少于A组(P<0.01)。B组出室前及术后6 h内镇痛效果优于A组,VAS显著低于A组(P<0.05~P<0.01)。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在经肛门手术静脉全麻中运用,术后6 h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中芬太尼的用量至1.5μg/kg,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超前镇痛对干预下肢骨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为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麻醉,研究组实施超前镇痛。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浆D二聚体水平、Fbg值与疼痛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日与第7日,两组D二聚体数据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1日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同组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0.5 h、1 h、6 h、12 h后研究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比参照组低,且数据显著(P0.05)。而在24 h后,两组疼痛VAS评分相近,且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日与术后7日,两组患者的Fbg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1日、3日,研究组的Fbg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麻醉,超前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佳,能有效防止下肢骨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李玲  黄小娜  何暖婷 《中外医疗》2022,(17):169-173
目的 探讨基于超前镇痛护理理念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护理评价。方法 选取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超前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颈部吻合口瘘、咽喉部不适、心律失常)发生率、第2天下床活动率、术后第4天胸部及腹部切口的疼痛评分及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7,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率为42.2%,高于对照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6,P<0.05);研究组患者胸部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腹部切口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9、2.846,P<0.05);研究组的首次肠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内容为在痔手术治疗不同阶段分别用药新的镇痛方案,比较其与目前明确有效的镇痛方案对痔术后疼痛防治的疗效,观察此试验镇痛方案是否能达到痔全治程无痛,寻求最佳镇痛方案。方法:本研究依据超前镇痛、平衡镇痛和穴位注射镇痛原理,针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特点而设计的。选取需手术的混合痔患者45例,分为A、B、C3组,每组15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C组为空白组。空白组不采取镇痛措施。术后3h、6h、12h、24h、48h、72h、5天、7天至痊愈、前3次换药和前3次排便时观察患者疼痛情况。疼痛的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3~72h,试验组镇痛方案是安全有效,并且优于对照组镇痛方案,在术后12~72h优势显著。试验组对于术后前3次换药和排便均有显著镇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的超前平衡、穴位镇痛方案能安全有效地防治痔手术治疗过程的疼痛,其有效率优于创面注射速卡亚甲蓝混合液,为临床痔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镇痛方案,但尚未完全实现全治程无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12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镇痛泵组各60例,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情况,术后第1、3、7、14天分别对每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在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患者术后肺功能可早期恢复,能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毅  黄正杨 《四川医学》2010,31(10):1538-1539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前给药组手术前静脉给予氯诺昔康40mg,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情况。结果超前给药组术后48h镇痛效果明显,两组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减轻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从2011年1—12月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超前镇痛疗法,并对镇痛效果进行分析,手术前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评估患者伤口疼痛和超前镇痛效果,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早期恢复功能锻炼。结果术后95%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NRS)疼痛分值在3分以内。结论超前镇痛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和术后疼痛,早日恢复功能锻炼,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在颈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均采取颈丛阻滞麻醉.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6mg氯诺昔康,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6mg氯诺昔康.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颈部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但尚不能完全解决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应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42例子宫动脉栓塞患者分为对照组(n=17)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落实各项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落实各项疼痛护理措施中融入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即在手术前由麻醉科医生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在术后进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自我控制止痛法(PCA)。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前镇痛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氟比洛芬酯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影响,了解其超前镇痛作用。【方法】30例ASAⅠ~Ⅱ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即分为2组(n=15):超前镇痛组(P组)与对照组(C组)。手术切皮前1h,超前镇痛组(P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对照组则在手术开始切皮后使用同等剂量氟比洛芬酯。术后第6h(T1)、12h(T2)、24h(T3)、36h(T4)、48h(T5)以视觉模拟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累计镇痛药使用量。【结果】术后12h时开始,C组累计镇痛混合液使用量,在此后各观察时间点均较较P组大(P<0.05);VAS评分C组也较P组高(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产生超前镇痛效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