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正常相关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7例正常眶骨被检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对所得图像进行MPR,CPR,VRT后处理,对某些结构常规显示断面和标准化断面的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组后的标准化图像能清晰显示眶骨相关结构的左右对称情况。标准化图像对颧额缝、颧骨管、眶下管、眶上切迹及视神经管的对称性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扫描图像(P〈0.01);而对颧蝶缝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后处理在避免摆位困难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②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很好地对称显示眼眶相关结构。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脊柱病变进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多层面重组(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SD)、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切面VRT(slab VRT)对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观察各种后处理方法在显示脊柱结构或病变中的效果。结果:MPR在观察椎间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和脊柱曲度方面具有优势,CMPR在观察椎间隙及脊柱侧弯方面具有优势,SSD和VRT在观察椎体骨质增生、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椎间孔、脊柱侧弯和脊柱整体形态具有优势,切面VRT在观察椎间隙、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和椎间孔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脊柱的检查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CT,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mation,MPR)在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Lightspeed 16层CT、对100例腰推行L3-S1螺旋扫描,并利用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得多平面重建(轴位、矢状位、斜位和冠状位)MPR图像.分析轴位、多平面MRR显示椎间盘病变的能力.结果:100例病人80个间盘突出,56个间盘膨出,8个间盘脱出,4例椎弓崩裂。横轴位显示椎间盘膨出和MPR有同样的质量,对椎间盘突出大小的显示横轴位68个和MPR相符,12个椎间盘突出MPR显示纵轴方向较轴位大,2例崩裂轴位显示欠佳,8例脱出轴位显示不佳。结论:MSCT螺旋只需一次扫描就能通过后处理获得包括椎间盘、椎体、椎间孔在内所有结构,较直接的CT扫描的横轴位图像增加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避免漏诊。更符合临床医生的读片习惯,显示硬为直观,可作为腰椎扫描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段脊柱CT轴向扫描选层方法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516例颈段脊柱CT轴向扫描图像质量与CT轴向扫描时的选层设计方案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取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椎间隙平面保持平行的状态下,环椎前、后结节中点连线选层时,寰枢关节及寰椎双侧横突孔的显示率均为100%;颈2~6椎体横突前后结节间脊神经沟下1/3点选层时,其双侧横突孔完整显示率为96.3%;上一椎体后下角与下一椎体后上角间中点选层时,钩椎关节、椎间关节、椎间孔、椎间盘及椎管等结构的同步显示率为87.4%。结论 重视理解侧位定位片上解剖结构标记和因病因人而异的轴向扫描方法有助于提高颈段脊柱CT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诊断颈椎退行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并多平面重建 (MPR)对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45例颈椎病患者利用常规颈椎CT扫描和螺旋CT扫描并行MPR重建 ,对比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螺旋CT扫描并MPR重建除显示 42例表现为一个以上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及硬脊膜囊外 ,还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3 0例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2 1例 ,2 3例共 2 7个椎间孔狭窄 ,12例共 15个横突孔狭窄 ,9个狭窄横突孔边缘骨质硬化增白 ,并可整体直观的观察韧带骨化、肥厚及椎管狭窄情况。结论 :螺旋CT扫描并MPR重建在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各种病理改变方面比常规CT扫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以其提高诊断率。材料及方法:选择50例颈椎病人全部X线平片和CT片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以颈4—7为多发X线平片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突,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变形,椎体后缘增生,为主要诊断依据,CT扫描以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小关节增生或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钙化、引起椎管、侧臆窝、椎间孔狭窄为诊断依据。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只要表现出其重要征象,即可确立诊断。CT为轴位断层像,以容量大,图像丰富而显示出更多的病变征象,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对寰枢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寰枢椎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X线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而临床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通过Vitrea工作站对其进行后处理(MPR、MIP、VR及SSD),重建图像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共同意见为准.结果 38例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经螺旋CT重建后,28例显示有隐匿的细小骨折.结论 多层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对环枢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MPR因脊柱侧弯的改变而显示不连续,矢状位可观察椎管内情况;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也可清晰显示全脊柱侧弯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观察侧弯的分类与椎管的状况。结论多层螺旋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能提供脊柱侧弯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靶组织的解剖,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椎间盘突出髓核溶解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36例CT引导下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组后行轴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三维容积再现(VRT)的影像后处理.结果 术前MPR矢状位重组图像清楚地显示了突出地椎间盘类型:铆钉型23例(23/36),水滴型11例(11/36),游离型2例(2/36);轴位CT、MPR、MIP、VRT能清晰显示术后胶原酶在椎间盘及突出物中的分布状态、术中穿刺针的进针角度及深度.结论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能清晰显示术前椎间盘突出形态、术中穿刺针角度、深度及术后胶原酶在椎间盘及突出物中分布情况,不但可提高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手术可行性及评估手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脊柱侧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脊柱侧弯患者90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根据侧弯程度确定扫描范围,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重组.螺距0.75、扫描层厚5 mm或10 mm、重组层厚1 mm,间隔0.5 mm.重组方法为MPR法,在SSD或VRT图像上调整重组出每一椎体的最佳椎弓根横断位图像.逐一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深度、椎管横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棘突纵轴夹角.结果 9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MPR重组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椎弓根层面,并能同时显示椎体本身、椎管、椎旁组织的情况.以上参数均能准确测量.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关节内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评价关节面损伤细节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89例关节内骨折病人,均行X线平片及MSCT检查,并将MSCT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二维重建和容积再现(VR)三维重建。比较X线平片、MSCT及后处理图像对关节内骨折诊断的灵敏度以及对关节面损伤的细节评价。结果:MSCT轴位及MPR、VR图像诊断关节内骨折的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001)。在显示关节面断裂方面,MPR与X线平片、轴位CT及VR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显示关节面塌陷方面,MPR及VR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轴位CT(P<0.0001);在显示关节内碎骨片方面,MPR及VR重建优于X线平片及轴位CT(P<0.05);在显示关节脱位方面,MPR及VR重建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轴位CT(P<0.01)。结论:尽管在骨关节损伤中,X线平片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但对不能肯定或排除关节内骨折的病人,应行MSCT检查,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避免误诊和漏诊。MSCT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评价关节内骨折及关节面损伤的细节,对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与CT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珑  冷考远 《放射学实践》2000,15(2):121-123
目的 :分析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 ,并评价其诊断价值和限度以及对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 ,其中颈椎 12例 ,胸椎 16例 ,胸腰椎交界 5 0例 ,腰椎 2 0例 ;男 65例 ,女 3 3例 ,平均年龄 3 5岁。外伤后全部摄取X线正侧位片 ;73例行CT平扫 ,其中 3 4例行CT多平面重建。结果 :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体侧突成角后移、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 ,棘突间或椎弓根间距增大、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 :投照质量良好的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但需与单纯性压缩骨折鉴别 ,明确诊断需CT证实。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 ,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 ,尤其是对骨折线显示、小关节脱位、椎管损伤及稳定性的判断CT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指导治疗作用不大 ,CT对其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对椎间盘损伤、脊髓受损及椎旁软组织显示的局限性 ,其对治疗指导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脊椎滑脱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脊椎滑脱病因主要有:先天发育不良、椎弓峡部裂、退行性变,其申后者最多见。真性滑脱主要是指椎弓峡部裂,假性滑脱主要包括退行性腰椎滑脱和先天发育不良性滑脱。大多数脊椎滑脱没有症状,患者脊椎稳定性较差时出现疼痛。平片侧位、左右斜位对病因诊断十分重要,但定性诊断率较低;叨横断面对椎弓峡部裂的检出有作用,但易将峡部裂隙与正常小关节间隙混淆而漏诊;椎弓反角度扫描技术有利于更好的显示和检出椎弓峡部裂,但需另行扫描,增加扫描次数和剂量;多层CT可一次各向同性扫描后采用多平面重组的后处理技术,在不增加扫描剂量的前提下,获得所有椎体椎弓及小关节横断面图像、斜横断(椎弓反角度)图像和矢状位图像等多种图像,从各种角度,特别是矢状长轴断面明确显示小关节及惟弓峡部状态,便脊椎滑脱的影像学研究提高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腰椎假性滑脱的平片和CT影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平片和CT对腰椎假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作者总结分析了我院1992-07~1996-10因腰腿痛进行X线检查的病例共5316例。并分为3组:A组、单纯平片检查3472例,B组、CT检查1782例,C组、平片加CT检查62例。结果:结果表明平片是诊断腰椎假性滑脱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结论:腰椎平片能直观的显示腰椎假性滑脱,尤其对假性滑脱发生的部位及形态类型的显示明显优于CT。而CT的优势在于能清楚地表现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X线平片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的40例患者行脊柱CT扫描,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图像重组(MPR)、表面容积遮盖(SVR)及表现遮盖图像(SSD)后处理,并对照X线平片分析不同的处理后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X线平片诊断脊椎形成障碍18例,脊椎分节障碍15例,混合型7例。MSCT诊断脊椎形成障碍13例,脊椎分节障碍12例,混合型15例,伴有脊柱纵裂6例,肋骨畸形8例,椎管内纵行骨嵴4例。SVR图像可较全面地评价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结论MSCT的多种后处理图像较X线平片更具优势,能准确和全面判断脊柱畸形的类型和范围。  相似文献   

16.
许彪  陈刚  韦璐 《放射学实践》2007,22(1):54-5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法(Raysum)和仿真内镜(CTVE)检查,结合轴面图像和所有重组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进行CT诊断及胃癌的术前评估分期,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0例胃癌患者MSCT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MSCT对胃癌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很有必要广泛应用于临床.在MSCT的诊断分析中,应当把原始轴面图像、三维重组图像及CTVE图像充分结合,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9例疑似气道异物患儿行64排CT平扫后利用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资料,影像诊断为气道异物,并回访临床支气管镜下异物探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9例患儿中提供异物吸入史的为36例,37例支气管镜下异物探查取出术结果证实为阳性,准确率达95%,2例误诊,误诊率为5%;其中2例出现阻塞性肺炎,右侧支气管21例,左侧支气管15例,支气管分叉处1例。结论根据患儿有无吸入史,结合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后重建图像,对气道异物诊断、定位及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层CT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64层CT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平片发现有骨骼病变不能排除骨髓炎而临床症状无红、肿、热、痛等典型骨髓炎症状且择期手术的180例患者进行16或64层CT的各向同性扫描,其中68例术后病理诊断骨髓炎。对此68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用对比分析平片、多层CT二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骨髓腔受累、死骨等征象的显示进行比较。分析二种方法对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CT对上述各征象的显示优于平片,诊断符合率高于平片。结论:多层CT提高了不典型骨髓炎的诊断符合率,是平片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病例,采用MIP、SSD和VRT技术进行肋骨及肋软骨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和轴扫资料对照。结果7例X线平片、5例常规平扫不能确诊,经图像后处理明确了诊断;3例在三维图像中可疑或未显示骨折,结合MPR(包括曲面重建)明确了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显示优于普通X线及常规胸部轴位扫描,尤其对临床可疑肋骨及肋软骨损伤者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